手把手读片09期:后肾腺瘤
医影出品
医影新开学习栏目【手把手教你会读片】。本栏目将精选一批典型且有价值的影像学病例,不仅仅用最精简的文字分析及总结,还增加手把手读片环节,用有箭头标注的相关影像图片及符合诊断的要点进行讲解,希望能够对此类疾病加深印象,甚至达到过目不忘;再次能够正确诊断。首期病例全部来源台湾放射住院医师晋升读片库。
概述:后肾腺瘤(MA)是来源于生后肾组织的良性肿瘤,又称胚胎性腺瘤、肾源性肾瘤;最早由Brisicotti 于1992年提出并命名。1998年WHO将其列入肾脏肿瘤病理分型,肾脏腺瘤的一类,肾腺瘤是肾脏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包括肾嗜酸细胞腺瘤、肾乳头状腺瘤、MA,以MA最为罕见。2004年WHO将MA、后肾腺纤维瘤及后肾间质瘤归为一类,统称为后肾肿瘤。
病因及发病机制:MA病因不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50~60岁多发,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1:2.5;临床症状及体征均不明显,多因其他疾病就诊偶然发现,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多无异常;有报道约50%的MA患者有红细胞增多症综合征。
病理特征:MA可发生于肾脏的任何部位,皮质区多发,有或无包膜,但均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切面实性,灰白黄不同,质软硬不同,可有囊性变、出血、坏死。光镜:细胞小,无异型性,无或罕见核分裂像;瘤细胞密集排列呈腺泡和小管样,可形成乳头状结构、微囊结 构、肾小球样及花蕾样结构,后两者形态是本病所具有的独特结构,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细胞间质稀疏,瘤组织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为另一特征。
影像特点:
CT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外生性生长,平扫时肿瘤密度等或略高于周围肾组织,有的可伴少量钙化,增强后轻中度强化,低于周围肾组织密度,并可有延迟强化。
典型病例
典型的MA影像学表现:case1
图2a、CT平扫示右肾上极类圆形稍高密度肿块(箭),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稍突出肾外,CT值约为33.6HU;
b、增强肾皮质期病变轻度均匀强化(箭),CT值约57.2HU;
c、肾实质期病变持续强化(箭),CT值约为62.5HU;
d、肾盂期病变边界更加清楚,强化均匀(箭),CT值约67.0HU。
典型的MA影像学表现:case2
图1A 、CT平扫病灶位于左肾上极呈稍高密度(箭)。
图1B、皮质期显示病灶轻度强化(箭)。
图1c实质期病灶仍然呈轻度强化(箭)。
图1D、肾盂期病灶仍轻度延时强化,但仍低于周围肾脏实质(箭)。
手把手读片环节:以下临床病史及影像图像符合本病特点:
1、临床病史:女,53Y 左腰部疼痛3周。
2、CT表现:
上图CT示:图A、病灶位于右肾,局部隆起,病灶呈等密度,密度均匀,边界不清(箭)。图B、动脉早期显示病灶强化不明确(箭)。图C、动脉晚期病灶轻度均匀强化(箭)。图D、静脉期病灶轻中度延时强化,但仍明显低于周围肾脏实质,边界清楚(箭)。
总结:MA作为罕见良性肿瘤,很少有复发及转移的报道,因此部分肾脏切除术是较好的选择。术前正确认识及诊断该疾病,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老年女性,无特殊临床症状的患者,CT平扫等高密度伴轻度渐进性强化,我们应该考虑到该疾病。
引文:放射学实践 2011 年4月第 26 卷第4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年第 23 卷第 1 期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