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痰方

中医之痰临症可分为两类,一类乃有形之浊痰,一类乃无形不可见之痰。中医认为痰性黏腻,病情缠绵难愈,其性属阴,故其致病特点也多病程长,病位广,涉及脏腑、筋骨、皮毛及上下左右,无所不至。故云“怪病多痰”。
痰之为病,虽症状复杂,但临床上大多是先有病而后生痰,故临证之时当辨病以求其因,若只重治痰,不重其因,以治痰为治病,而不去探讨因何生痰,其病总难治愈。《医学正传》指出:“痰证古今未详,方书虽有悬饮,留饮、支饮、痰饮,诸饮之异,而莫知其为病之源。”可见治痰不求其因,自古有之,纵观临床一些看似与痰有关的疾病,从痰治疗,疗效不佳者多。如单纯用化痰药治疗痹证痛症,能有疗效者少见。《景岳全书》云:“今举世医流,但知百计攻痰,便是治病,竟不知所以为痰,及因何而起,是何异引指使臂,灌汁以救根者乎。标本误认,主见失真,欲求愈病难也。”此言不谬。
实际上,这些怪病多为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其症以痰为标。《明医杂著》指出:“痰者病名也,人之一身气血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景岳全书》也云:“怪病之为痰者,正以痰非病之本,乃病之标耳”;“夫人之多痰,悉由中虚而生”;“盗贼之兴,必由国运之病,而痰涎之作,必由元气之病。”怪病之痰实则是脏腑功能失调之结果,故治疗上多以治痰为标,而调治脏腑功能才是治本之大法。
中医治疗痰饮病之法
《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乃治疗痰饮病之大法,对此治疗原则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对此也有些浅薄的认识,希望与同道共同学习探讨。
从痰饮病的形成角度来理解
清·邹澍曰:“饮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调于肺,流行于三焦,滤于肾,出于皮毛,归于膀胱”;“水者,节制于肺,输引于脾,敷布于肾,通调于三焦、膀胱。”从中可以看出痰饮病的形成与肺、脾、肾、膀胱等多个脏器相关。内因肺脾肾三脏阳气虚弱,三焦失于气化,致使水液停聚;外因感受风寒,或冒雨涉水,久坐湿地,寒湿浸渍,或食少饮多,思虑,劳倦过度。在内外因相互作用下致使脾运失司,饮邪停聚,流溢四处,波及五脏,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化水,三焦水道通调失职。此乃阳气虚衰,饮邪停聚之本虚标实之证,治当温阳以治本,化饮以除标,故当选“温药”补阳气以治疗。
从饮邪的病理特性角度来理解
饮为阴邪,轻则阻遏阳气;重则伤人阳气,质地清稀,易于停留人体局部;病机要点责之于脾;饮邪“得温则行,得寒则聚”。饮为阴邪,遇寒则聚,遇阳则行,得温则化。同时阴邪最易伤人阳气,阳气被伤则寒饮难于运行。反之,阳气不虚,温运正常,饮亦自除。所以,治疗痰饮需借助于“温药”以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阳气振奋,既可温化饮邪,又可绝痰饮滋生之源。开发腠理,通调水道是疏通祛邪之要,使饮邪能从表从下分消而去。
从“温药”自身作用角度来理解
“温药”是指甘温、苦温、辛温之品。甘温药物,能补、能和、能缓,以补脾肾之阳气。针对“本虚”之脾肾阳不化气,以达到温阳化饮之目的。苦温药物,能燥湿、助阳化湿,以燥脾土。针对脾湿饮盛,可达到燥湿化饮,得温则行之目的。辛温药物,能行、能散,以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即通过发汗、利水作用的药物,针对“标实”,给饮邪以出路,达到行散水湿的目的。
从运用“和之”的角度来理解
《说文解字》云:“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取其平和、调和之意。就是指用温药不可太过,亦非燥之、补之。即不可过于刚燥,以免伤正,不可专事温补,以防碍邪,而应以“和”为原则,在温补之中酌加行、消、开、导之品,遵《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言和之,则不可专事温补,即有行消之品”之意。行者,行其气也;消者,消其痰也;开者,开其阳也;导者,导饮邪从大小便出也。以达到温补助阳,行水蠲饮之治疗目的。
从具体治法选方角度来理解
温阳化饮法 对于脾肾阳虚者,当分轻重,轻者选用泽泻汤以利水补脾;重者选用苓桂术甘汤以温阳蠲饮,健脾利水。下焦饮逆者,当选五苓散以化气利水;饮积胃脘者,当选小半夏汤以温胃散饮;饮邪较甚,眩悸者,当选小半夏加茯苓汤以导引下行;肾气虚,气化不行者,当选肾气丸以温肾蠲饮,化气利水。
表里双解法 对于内饮外寒的支饮、溢饮,当选小青龙汤以化饮解表;外寒内饮兼郁热的溢饮,当选大青龙汤以发汗清热除饮。
疏导肠胃法 对于狭义痰饮停聚成实者,当选己椒苈黄丸以前后分消,攻坚逐饮;支饮腹满者,当选厚朴大黄汤以疏导肠胃,荡涤实邪。
泻水逐饮法 对于支饮不得息者,当选葶苈大枣泻肺汤以泻肺逐饮;狭义痰饮之留饮欲去者,当选甘遂半夏汤以急则治标,因势利导;胸胁积饮,属悬饮者,支饮久咳、邪盛正实者,皆可选十枣汤以攻下逐饮,祛饮止咳。
扶正祛饮法 对于支饮痞坚,虚实错杂证,虚者当选木防己汤以补虚清热,通阳利水;实者当选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以行水散结,消坚补虚。

从这五种具体治法的选方用药看,大多选用“温药”以组成“温方”祛除饮邪,其治疗效果肯定,经受了历史的检验。
痰饮病中医治疗验方
痰饮病属中医学范畴,《金匮要略》中就早有记载,并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大法。苓桂术甘汤系仲景《金匮要略》中治疗饮证所立的处方,只要把握病机,辨证恰当,疗效显著。
患者范某,男,52岁,农民。背部恶寒月余,口干,但饮水少,喜热饮,晨起口微苦,痰多易咯,饮食尚可,小便可,大便溏,舌淡白、胖大,有齿痕,苔白,脉弦滑,以手触其肩胛下角偏上处,约手掌大的范围有冰凉感。否认近期感冒病史,无发热。听诊显示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因患者口干少饮,喜热饮,痰多易咯,便溏,舌胖大有齿痕,脉弦滑,脉症合参,辨证属脾阳不足,水气上犯之痰饮。治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处方:茯苓20克,白术15克,桂枝15克,甘草10克,葛根10克,生姜5片。10剂,水煎服,日1剂。嘱其注意御寒保暖,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服药后,患者背部恶寒明显减轻,其他不适症状亦有好转。药已见效,故采取守方之法,连续服用1月后,患者电话告知“背部已经不感到凉了,但是感觉嗓子还有痰,其他没有不舒服的”。笔者嘱其在上方基础上加用桔梗10克,半夏10克,继续服1月后,症状完全消失。
按:本例患者属《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是脾阳不足,水饮泛溢,停留心下所致。清代李珥臣于《金匮要略广注》中亦有论及“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故心下留饮,则阴寒气彻于背,而阳气衰息,背寒冷如手大也”,此“心下”指胃与胸膈之处。背部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之处,心之俞穴在背部,饮留心下,寒饮注其俞,阳气不能展布,影响督脉温煦功能,故背部寒冷如手大。病机为饮阻心下阳气,背俞穴失于温煦。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以温运脾阳,补气行水为主,从而达祛痰饮、通经络而诸症得消的目的。处方以苓桂术甘汤加味,体现了《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15条“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法,其中茯苓淡渗利水,化饮降浊,为治饮病之要药;桂枝辛温通阳,振奋阳气以消饮邪,两药合用可温阳化饮;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益气;葛根升阳,舒筋脉;生姜温阳化痰。复诊则参入桔梗、半夏加强化痰的力量,且桔梗载药上行,直达病所。诸药为伍,共奏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之功。
祛湿化痰
痰湿为阴邪,其性 重浊黏腻,最易遏伤阳 气,阻碍气机的升降出 入,导致脏腑功能的失 常,影响津液的敷布,营 卫气血的运行。治当分 寒热虚实,或清或温,或 补或泻。但脾主运化水 湿,为生痰之源,本《金 匮要略》“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 多用健脾利湿之法为 治,可用小半夏加茯苓 汤或二陈汤之类。待痰 湿浊气一消,气机振奋, 经络畅通,则脏腑气化 功能正常。
化痰降逆 主治偏头痛 属痰湿上蒙型
处方:天麻、茯苓、竹茹各12 克,姜半夏、陈皮:白术、川芎、柴 胡、苍术、厚朴、羌活各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功效:化痰降逆。
主治:偏头痛,中医辨证属痰湿 上蒙型。症见一侧头痛,痛势绵绵, 头重如裹,发止无时,缠绵难愈,伴 四肢困重,胸脘满闷,恶心欲吐,苔 白腻,脉弦滑。 钟鑫平
治偏头痛方
处方:丹参15克,蔓荆子12克,赤芍、白 芍、自菊花各10克,柴胡、当归、白术、茯苓、川 芎、丹皮、山栀子各8克,薄荷4克。水煎分3次 服。每日l剂。
主治:偏头痛,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型。症 见偏一侧头痛,或左或右,多呈胀痛、钝痛或搏 痛,伴恶心呕吐,胸胁胀满,烦躁易怒,大便干 结,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冯丹
有 痰 咳 不 出 试 试 瓜 蒂 散
痰湿体质的人可能都会遇到这 样的情形:嗓子里经常有痰堵着,无 论怎么用力就是咳不出,想咽还咽 不下去,感觉非常难受。这种情况是 非常不利于毒素排出的,这时该怎 么办呢?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在 《丹溪心法》中为大家推荐了一种非 常有效的方法——“瓜蒂散”。
瓜蒂散是将甜瓜蒂(炒黄)、赤小 豆研成细末,与淡豆豉一同煎服,可 以吐出壅塞在膈上的痰涎和食滞。具 体方法是:甜瓜蒂4克,赤小豆6克, 淡豆豉5克。上药研成末,水煎分2 次服。提醒注意:如果服一次后就吐 尽痰液了,就不要再服了。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催吐,宣 发胸中阳气,自然邪去人安。假如 是老年人或者体质虚弱的人,必须 要用涌吐剂时,可用人参芦5~10克研末,开 水调服催吐。这是元代吴绶的一张方剂,叫 参芦散,朱丹溪加入竹沥和服,叫做参芦饮。 (萧旭)
国医大师李士懋从痰瘀论治现代疑难杂病

·现代疑难杂病多符合中医痰邪黏滞胶结、缠绵难愈的特点。李士懋提出,治痰不可拘泥于肺、脾、肾三脏,而当从五脏全面考虑,辨证治疗,并贵在加减。
·现代疑难杂病亦多符合中医瘀血特点,李士懋在临床上治疗瘀血证推崇仲景和王清任逐瘀诸方,并强调应用活血化瘀法必须辨证论治,切不可一味活血。
·现代疑难杂病临床最为多见的是痰瘀互结证,较单纯的痰证或瘀证更加缠绵难愈,故治当缓图,应善于守方,既攻逐邪气,又不伤损正气,方为王道之法。
近年来,因自然环境的污染、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情志的变化、现代制冷设备的广泛使用、现代医学的不当治疗以及误用、过用保健食品等因素的影响,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冠心病、肿瘤等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常见病,其病因越来越复杂、种类越来越繁多、表现越来越多样、治疗越来越棘手、康复越来越缓慢。国医大师李士懋将这些疾病统称为“现代疑难杂病”,他认为,这些病证多属中医痰证、瘀血证或痰瘀互结证,临证可依此分类进行辨治,兹述如下。
从痰论治
李士懋认为,现代疑难杂病的病因符合中医痰邪的形成特点,如朱丹溪所说:“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糅。”
现代疑难杂病种类的多样性符合中医“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如沈金鳌云:“痰饮其为物,流动不测,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
现代疑难杂病症状的多样性符合中医“怪病多痰”之说,如朱丹溪所说:“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为嘈杂惊悸,为寒热痛肿,为痞膈,为壅塞,或胸胁间漉漉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饮所致。”
现代疑难杂病治疗的棘手性和康复的缓慢性符合中医痰邪重浊黏滞胶结、治疗困难、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及缠绵难愈的特点。
辨证思路
痰证诊断以脉为重。李士懋从“脉诊辨证大纲说”“虚实脉诊大纲说”“气血脉理大纲说”之“脉诊三纲鼎立说”入手,统领痰证的诊断。
李士懋认为,痰证的典型脉象是滑脉。脉何以滑?因为痰邪阻遏,气血欲行而与邪搏击,则激扬气血,故脉滑。犹如河中有石,水流经过时,则与石搏击,激起波澜。正如其在《脉学心悟》中说:“或问既为邪阻,脉何不沉、迟、细、涩、结而反滑?盖邪阻重者,气机阻滞亦重,气血通行艰难,故脉见沉迟细涩结之类,甚至脉闭伏而厥。若虽有邪阻,但邪阻不甚,气血与邪搏击而波澜涌起,则脉可滑”。
在滑脉的基础上,滑而有力为实证,滑而无力为虚证。若脉滑实坚搏弹指,乏和缓之象,乃胃气败,此为真脏脉,乃大虚之象,不得误认为实脉。
在滑脉主痰证、痰证分虚实的基础上,结合形体肥胖、素胖今瘦、素瘦今肥、头面肿胀、颜面黄胖、眼睑肿胀、目胞肿胀、皮下可见颗粒或绵软包块、头昏沉重、眩晕耳鸣、咳喘痰多、失眠惊悸、恶心呕吐、胃脘痞满、口不知味、肠鸣腹泻、身体某一部分突然疼痛不已、手足麻木、舌肿胀麻木、局部冰冷或灼热、阳强不到、阳痿不举、癫痫、狂躁、抑郁、舌苔浊腻等症状,即可考虑为痰证。
治疗原则
古代医家治痰多从肺脾肾三脏入手,如明代医学家王纶在《名医杂著》中说:“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痰之末在肺也,贮于肺”。
但李士懋提出,治痰不可拘泥于脾肺肾三脏,而当从五脏全面考虑辨证治疗。
在脾者,虚证多为脾气亏虚证,方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加减;实证多为痰湿蕴阻,方用二陈汤、越鞠丸、保和丸、六郁汤、温胆汤、礞石滚痰丸等加减。
在肝者,虚证多见肝血虚、肝阴虚证,方用四物汤、一贯煎等加减;实证多为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胆湿热所致,方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等加减。
在心者,虚证有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证,方用生脉饮、当归补血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炙甘草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真武汤等加减;实证多见心火亢盛证,方用栀子豉汤、黄连解毒汤、凉膈散、清营汤、清宫汤等加减。
在肺者,虚证多见肺气虚和肺阴虚证,方用生脉饮、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等加减;实证多见痰湿阻肺、痰热蕴肺证,方用止嗽散、泻白散、千金苇茎汤、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等加减。
在肾者,可见肾阴虚、肾阳虚证,方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真武汤、左归丸、右归丸等加减。
李士懋治疗痰证反对不加辨证,便用二陈汤统治诸痰,特别是对于阴血津液亏虚、虚火上逆、炼液为痰者,更是主张不能妄用。他认为,痰证治疗贵在加减,应根据痰的不同性质,给予灵活的加减变化,正如《医林绳墨》所言:“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则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肢,在下者提之”。

其中,湿痰者,可加苍术、白术、木瓜、生薏米、晚蚕砂、厚朴、枳实等;风痰者,可加天南星、白附子、天麻、天竺黄、僵蚕、地龙、蜈蚣、全蝎、白矾、皂荚等;寒痰者,可加半夏、白芥子、苏子、天南星、白附子、白矾、皂荚、杏仁、旋复花、紫苑、款冬花、白前、桂枝、细辛、干姜、生姜、川乌、川椒、麻黄、火硝等;热痰者,可加瓜蒌、竹沥、荆沥、竹茹、天竺黄、浙贝母、川贝母、郁金、桔梗、射干、前胡、天竺黄、天花粉、生石膏、知母、黄芩、黄连、黄柏、连翘、栀子、青黛、朱砂、牛黄、雄黄等;郁痰者,可加川芎、香附、郁金、玫瑰花、代代花、川楝子、元胡、柴胡等;食积痰者,可加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焦槟榔、木香、砂仁、枳实、青礞石、皂荚、牵牛子等;痰核者,可加海浮石、海蛤壳、生牡蛎、昆布、海藻、夏枯草、黄药子、瓦楞子、五倍子、皂荚等;21nx.com皮里膜外痰者,可加竹沥、荆沥、竹茹、天竺黄、浙贝母、白芥子等;气虚者,可加生黄芪、党参、人参、红参等;血虚者,可加生地、熟地、当归、白芍、何首乌、黄精、玉竹、枸杞子等;阴虚或津液亏虚者,可加生地、元参、麦冬、女贞子、天冬、龟板、鳖甲等;可阳虚者,加炮附子、桂枝、干姜、补骨脂、吴茱萸等。
此外,李士懋治疗痰证反对过用攻利,因过用攻利,或伤脾胃,或伤肝肾,或伤气血,或伤阴津,反致正气伤残而痰愈多。正如《丹溪心法·痰》中所说:“大凡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气虚,则痰易生而多”。张景岳亦说:“善治痰,惟能使其不生,方是补天之手。”
从瘀论治
李士懋认为,现代疑难杂病不仅符合中医痰邪的特点,亦符合瘀血的特点。
瘀血的产生,既可以因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而致,也可因寒邪凝滞、热邪伤阴、气滞血停、外伤瘀阻等邪气阻滞而致,正如王清任所说:“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瘟毒在内烧炼其血,血受烧炼,其血必凝”。
现代疑难杂病的病程符合中医“久病入络”的特点,其迁延日久,病情较重,病邪深入,由气及血,伤及血络。正如叶天士所说:“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入络入血”“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
现代疑难杂病种类的多样性符合中医“络脉分布广泛”之特点。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包括十五别络、浮络、孙络,遍布全身,无处不有。正如张景岳《类经·经络类》所说:“络脉所行,乃不经大节,而于经脉不到之处,出入联络,以为流通之用。”
现代疑难杂病症状的繁杂性和多样性符合中医瘀血特点。瘀血的临床表现亦纷纭繁杂,仅王清任就总结了50余种血瘀病证,其中不乏紫黑印脸、交节病作、胸不任物、胸任重物、食自胸后下、心里热(灯笼热)等奇病和怪病者。
辨证思路
李士懋认为,瘀血证无定脉。他说:“典型的瘀血脉象为涩脉。因瘀血阻塞,故脉涩,但又不可以未见涩脉而否认瘀血的存在——随瘀血阻塞的程度不同,脉亦异。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沉滑相博,血结胞门’。血结何以脉滑?这是因为瘀血阻痹的程度不同。如石阻水道,轻者,水流经时,与石搏击,激起浪花,则脉滑;阻痹重者,水道畅通,则脉涩”。
无论瘀血证表现为涩脉,还是弦脉、细脉、滑脉或迟脉,都是瘀血闭阻气机的表现。在这些脉象的基础上,有力为实证,无力为虚证。结合痛处不移、刺痛夜剧、癥瘕痞块、肢体疼痛、麻木、拘挛、萎废、水肿、如狂发狂、失眠、健忘、痴呆、但欲漱水不欲咽、口唇干燥、幕则发热、手掌发热、骨蒸劳热、面色黧暗、肌肤甲错、两目暗黑、毛发焦枯脱落、唇甲色暗、小腹鞕满急结、大便干色黑反易、妇女经水不调、崩漏或闭经甚至不孕、舌暗瘀斑瘀点、下络脉紫暗等症状,即可考虑为瘀血所致。
治疗原则
治疗瘀血当活血化瘀,正如王清任所说:“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
李士懋在临床上治疗瘀血证,推崇仲景和王清任逐瘀诸方,如抵当汤、抵当丸、下瘀血汤、鳖甲煎丸、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
同时,他还强调,应用活血化瘀法必须辨证论治,或清热活血,或通络活血,或化痰活血,或温经活血,或温阳活血,或逐水活血,切不可一味活血。

此外,瘀血证治疗亦贵在加减。李士懋在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有桃仁、红花、生地、当归、川芎、赤芍、丹皮、三棱、莪术、乳香、没药、五灵脂、丹参、郁金、益母草、泽兰、蒲黄、元胡、姜黄、三七、干漆、地龙、土元、水蛭、牤虫、蜣螂、蛴螬、穿山甲等。火热内蕴者,配伍连翘、栀子、元参、柴胡、升麻、葛根、蒲公英、夏枯草、皂角刺、桔梗等;经络不通疼痛者,配伍辛香走窜、通络透窍的冰片、老葱、生姜、黄酒、羌活、白芷、藁本、蔓荆子、海风藤、威灵仙、桑枝等;肝郁气滞者,配伍柴胡、枳壳、桔梗、牛膝、香附等药物;寒凝气滞者,配伍小茴香、肉桂、吴茱萸、桂枝等;气虚者,配伍党参、白术、炙甘草、生黄芪等;21nx.com阳虚者,配伍炮附子、干姜、肉桂、仙灵脾、巴戟天等;血虚者,配伍当归、白芍、何首乌、黄精、玉竹等;津液亏虚者,配伍麦冬、元参、天花粉、葛根、知母、天冬等;肾精亏虚者,配伍菟丝子、杜仲、桑寄生、狗脊、骨碎补等。
从痰瘀互结论治
李士懋认为,现代疑难杂病有痰邪为患者,有瘀血为患者,但临床最为多见的,却是痰瘀互结为患者——痰证日久,阻滞经络,导致瘀血;反过来,瘀血日久,阻滞经络,也可导致痰湿阻滞,最终形成痰瘀互结之证。
辨证思路
痰瘀互结证诊断以脉为重。李士懋从“脉诊三纲鼎立说”入手,统领痰瘀互结证的诊断。
首先,他将痰瘀互结证分为两种类型:偏重于痰的痰瘀互结证和偏重于瘀血的痰瘀互结证,其中以前证为多见。
偏重于痰的痰瘀互结证,脉象以滑脉为主,滑而有力为实证,滑而无力为虚证,结合形体肥胖、头晕昏沉、胸闷黏痰、胃脘痞满、肢体麻木、癥瘕痞块、带下白稠或黄稠、舌胖大舌苔浊腻等痰证症状加以判断,再兼有面色晦暗、肌肤甲错、两目暗黑、唇甲色暗、舌暗等其中一两个症状,即可诊断。
偏重于瘀血的痰瘀互结证,无论是涩脉还是弦脉、细脉、滑脉、迟脉,均有力为实证,无力为虚证。结合局部疼痛、癥瘕痞块、面色黧暗、两目暗黑、唇甲色暗、经色紫暗血块、舌暗等瘀血证症状加以判断,再兼有形体肥胖、口粘有痰、头晕昏沉、苔浊腻等其中一两个症状,即可诊断。
痰瘀互结者多病情深重,可造成全身气血津液代谢紊乱,多脏腑功能失调,甚至危及生命。如痰瘀阻滞心胸的胸痹心痛,可导致真心痛甚至致死;痰瘀阻滞心窍的中风证,可导致神识昏迷、语言蹇涩甚至导致骤然死亡;痰瘀毒阻滞脏腑经络,可导致癌肿难消、胸腹水内生、肌肉瘦削、神识昏迷甚至死亡等。
痰瘀互结为患,胶结难解,阻滞气机,阻塞脉道,病情深重,病位广泛,因而治疗起来非常棘手,导致病情缠绵,迁延不愈。如肺胀患者,由于痰瘀互结于肺,肺气不利,日久导致肺脾肾虚损,表现为胸中满胀、痰涎壅盛、面色晦暗、唇舌发绀、四肢浮肿、动则气喘等,致使病程漫长,迁延难愈。
治疗原则
李士懋提出,偏重于痰的痰瘀互结证和偏重于瘀血的痰瘀互结证,治疗方法有所侧重:前者以化痰为主,后者以活血为主。方剂常选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物有陈皮、清半夏、茯苓、瓜蒌、薤白、浙贝母、石菖蒲、胆南星、天竺黄、郁金、竹沥、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丹参、降香、苏木、刘寄奴、泽兰、僵蚕、地龙、土元、水蛭、蜈蚣、全蝎、蜣螂、牤虫、露蜂房、乌梢蛇等。
李士懋指出,上述两种证型的虚证多兼气虚和阳虚,因气虚无力推动和阳虚失却温煦,都容易导致痰瘀的产生和停滞。痰为阴邪,血属阴类,痰瘀互结形成后反过来更会损伤元气和阳气,从而加重元气和阳气的耗伤,当在化痰祛瘀的基础上要注意配伍补气药和温阳药,如生黄芪、党参、炮附子、干姜、桂枝等。
上述两种证型的实证多兼火热,因火热易炼液为痰和热入营血烧炼成瘀,此时,可在化痰祛瘀的基础上配伍清热泻火和养阴生津的药物,如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连翘、生栀子、蒲公英、生地、元参、麦冬、沙参、石斛、葛根、知母、天花粉、白茅根、芦根等。
李士懋认为,痰瘀互结证较之单纯的痰证或瘀证,更加顽固难化和缠绵难愈,难求速效,故治当缓图,应善于守方,既攻逐邪气,又不伤损正气,方为王道之法。同时,叮嘱患者注意饮食起居,一切辛辣厚味及助湿生痰、碍气留瘀之品均当慎服,方能取得佳效。
寒咳 热咳 燥咳 痰咳中医治方
咳嗽是肺脏疾病的主要症状。如受寒受热,气候干燥, 吸烟过多及其他脏腑有病累及于肺时都可引起。随着不同的 原因、体质和表现,临床可分为寒咳、热咳、燥咳,痰咳 等,治疗也应分别对待。
寒咳
多因受寒引起,咳嗽吐稀白痰,鼻流清涕,打喷 嚏。兼有头身痛,发热怕冷,没有汗等现象。脉多浮,舌苔 薄白。治宜驱寒止咳。
处方
(1)紫苏10克 桔梗3克 陈皮3克 甘草9克 水煎服。
(2)麻黄6克 杏仁10克 甘草3克 水煎服。
(3)矮地茶30克 杏仁12克 紫菀15克 甘草6克 将上药 加水煎熬两次的药液混合,沉淀24小时,过滤,浓缩至每剂 药40毫升,加糖30%及防腐剂3%备用。每日服2次,每次 20毫升。

(4)通宣理肺丸(成药)每服1~2丸,每1~2次, 开水送下。
(5)黑芝麻(炒香捣碎)1匙 冰糖或白蜜1匙 开水泡汁和 匀服。
热咳
凡感受外热,或肺内有热,发生咳嗽,咳吐黄稠 痰,但不容易咳出,口干,咽喉部干燥疼痛,身热有汗,鼻 中有火气。治宜用清热化痰止咳。
处方
(1)鲜鱼腥草30克(干品用1O克) 枇杷叶6克 薄荷3克甘草3克 水煎服。
(2)麻黄4.5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3克 水煎服。
(3)桑白皮10克 地骨皮10克 甘草3克 粳米1撮 水煎 服。
(4)海蛤粉10克 青黛3克 米泔水调匀成稀粥状, 1次吃下,连吃3~7次。
(5)银翘解毒丸(成药)每服2丸,每天服2次。
燥咳
多发于秋天气候干燥的时候,干咳没有痰,或痰 少而稠粘,不容易咳出来,鼻中干燥,咽喉发干。脉多纲 牧,舌苔薄黄,舌尖红。治疗宜用润肺止咳。
处方
(1)沙参15克 川贝母3克 百合15克 水煎服。
(2)川贝枇杷露(成药)每次吃2匙,每天吃2~3次。
(3)生地25克 茯苓l5克 沙参15克 水煎,加白蜜1匙调服。
(4)大瓜蒌1个 杏仁10克 浙贝母10克 水煎,调蜂蜜30 克服。
(5)桑叶6克 杏仁10克 沙参12克 浙贝母6克 淡豆豉 6克 山栀皮6克 梨皮6克 水煎服。
痰咳
咳嗽气粗,痰多稠粘,喉中呼噜呼噜作响,胸中作闷。脉滑,舌苔白腻。治宜化痰止咳。
处方
(1)半夏10克 茯苓12克 陈皮3克 甘草3克 水煎服。
(2)橘红丸(成药)每服2丸,每日早晚各服1次,开水送下。
(3)皂荚(剥去皮,灸,研成细末)1.5克 大枣3个 煎汤送下。
中医观痰辨别疾病
中医认为,人体呼吸系统如果发生了疾病,就可以通过呼吸道的分泌物——痰,去识别它所患的病变。下面就来学学中医如何观痰,辨别疾病。
脓性痰:
痰质黏稠或者稀薄,颜色为淡绿色或是黄绿色,混有血液时则呈现褐色,同时会发出腥臭味。吐出这种痰,多半见于患有肺脓肿、化脓性支气管扩张的病人。这种患者的病情一般都比较严重,应当尽早去医院看医生。
黏液性痰:
黏液性痰多呈灰白色,或者无色透明状,这种痰质多半见于患有支气管炎的病人,或是肺炎初期,以及支气管哮喘发作阶段。
血性痰:
痰中带有血丝,由于血量不等,血色不同,说明病变部位不同。比如,痰质鲜红,多半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痰呈铁锈色,多见于大叶肺炎;烂桃样或烂鱼肚样痰质,则多见于肺吸虫;棕红色痰则见于阿米巴肺脓肿;红棕色黏稠胶冻状痰,多见于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由于肺炎克雷白杆菌毒力很强,对各种抗生素均易产生耐药性,临床表现十分凶险,治疗也徊对困难,预后较差,如今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所以,有这种痰液者,应当尽早去医院治疗。
泡沫性痰:
其痰质稀薄而带有泡沫。如果其泡沫呈淡白色,这多半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若是泡沫呈现粉红颜色,则常见于肺水肿。
以上仅列举的痰病和痰证,只是常见的部分“痰病”。中医痰病学说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也甚广,它几乎涉及临床各个科室。所以,我们一旦发现自己和家人痰质有所异常,就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尽早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肺间质纤维化从毒、痰、瘀、虚四
肺间质纤维化属于中医学“肺痹”、“咳嗽”、“喘证”、“肺痿”、“肺胀”等范畴,现代研究中将肺间质纤维化命名为“肺痹”、“肺痿”者居多。笔者在随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姜良铎老师学习期间,亲耳聆听了其对肺间质纤维化从毒、痰、瘀、虚四因辨治的精辟论述,目睹了其用药组方的良好疗效。现简述如下。

毒又称毒邪、毒气。不同的毒,具有不同的性质,但亦有共同的致病特点,如毒邪深痼,影响脏腑;易化热化火,败血伤阴;病情缠绵,易成遗患。毒邪常和其他病邪同时共存,四时不正之气往往是毒邪产生的先决条件,所以毒邪常与六淫之邪结合,而形成风毒、寒毒、暑毒、湿毒、燥毒等。目前温室气体排放大大加重了环境污染,空气中的各种毒性物质增加,“环境气毒”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环境气毒”进入人体后,直接消耗正气,降低正气抗邪能力。若正气较强,毒虽伤正而正仍能抗毒,则毒可被排出体外;正不胜毒则致正伤毒留,阴阳失衡。若人体正气不足,吸入气毒直接损伤肺络,气毒与瘀邪痰浊互结;或由六淫毒邪内侵,邪毒伤及正气,正气未复,毒邪又入,久之肺络被损,而致肺络痹阻,气机不畅,血运失调,肺失宣降,导致呼吸功能减退或至消失。
风毒犯肺 风毒善走表而又易入里,最易伤脏腑,客营血。先犯卫表,而后入里化热,热毒壅盛,客于肺者,则肺络壅阻,肃降失司,症见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气促喘急等。药用连翘、蝉衣、牛蒡子、冬虫夏草、灵芝、西洋参、黄精、仙灵脾、山萸肉等。

寒毒闭肺 寒毒既有迅发暴性,又有阴沉深藏之匿性,最易隐伏于五脏六腑,少则半载一年而发,多则数十年而发。寒毒客肺,症见气喘胸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舌质紫或有瘀点等。药用麻黄、杏仁、甘草、苏子、橘红、紫菀、川芎、丹参、地龙、黄芪、生晒参、白术等。
热毒壅肺 热毒侵袭,易袭于内,善入营血,易伤脏腑。热毒淫肺,肺络痹阻,肃降失司,可见咳嗽气喘,咯痰黄稠,咯血或痰血相杂,胸中烦热,苔薄黄,脉浮数。药用连翘、漏芦、黄芩、鱼腥草、金银花、虎杖、麻黄、杏仁、生石膏、全瓜蒌、桑白皮、葶苈子等。
燥毒伤肺 燥毒性烈干涩,善于消烁阴液,易侵肺脏。燥邪犯肺,可见胸胁疼痛,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喘息,烦躁不安等。药用沙参、麦冬、生地、杏仁、枇杷叶、阿胶、桑叶、浙贝母、芦根等。
气毒熏肺 由于人类生活在大气中,被污染的大气环境空气中有毒的粉尘和颗粒增加,人吸入呼吸道后,有毒的粉尘和颗粒停留于肺络内,而引起肺络损伤,导致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临床应根据不同的致病毒气,采用不同的解毒药物。
皂荚祛痰功效刍议
皂荚系豆科植物皂荚树的果实,性味辛,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有祛痰之殊功。考其祛痰之力,本草诸家多有描述。《药品化义》云:“皂荚味大辛主升散……为搜痰快药”,《日华子》曰其“消痰”,《得配本草》称其“搜风除痰”,《本草纲目》载:“通肺及大肠气……痰气喘咳”,尤在泾称本品“味辛入肺,除痰之力最猛。”皂荚丸,即以本品作蜜丸,用枣膏汤下,治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不得眠;钓痰膏,亦以皂荚熬膏,加醋煮半夏及明矾,合柿饼捣为丸,用于胸中痰结证。
吸取先贤经验,笔者治疗现代医学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炎,哮喘等疾,凡咳喘痰多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本品,能立解其危。本品可消痰积,对各种痰积结聚成块而生癥癖者,亦可随证配伍健脾行气,软坚散结之品,每取佳效。今人有用本品于肥胖症、痤疮之治,亦取其化痰浊之力。
传统认为,皂荚尚有利关节之功。早在《本经》即有本品“主风痹死肌”之记载,《日华子》亦云其可“通关节”。然痹症死肌,每夹痰瘀,痰瘀互结,留连关节、经络,则斯证胶结难解。此际,祛痰逐瘀至关重要,皂荚则有此功。
纵观皂荚之功,不惟祛有形之痰,尚可逐无形之痰。危症痼疾,若果断投之,每取捷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品于今人之医案似不常见。古云: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临证遣药,关键在医者驾驭之本领。诚如清代早期医家徐大椿所言:“操纵之法,有大权焉。”如惧其辛散走窜,药性猛烈,避而不用,不亦惜哉!
入煎剂宜3~6克。孕妇、血证禁用,虚证慎用。(何钱)
豁痰化瘀法治冠心病
吴某,女,58岁,2010年3月16日初诊。阵发性胸痛连及后背3月,加重1周。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胸背刺痛,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诊见:胸背刺痛,胸闷如窒,灼热感,口苦不欲饮,痰多黄黏,舌苔黄腻,舌质紫暗,脉滑数。查心电图示:ST-T改变。中医诊断:胸痹,证属痰浊血瘀。治当豁痰化瘀,方用温胆汤加减。处方:陈皮25克,半夏15克,茯苓25克,甘草10克,竹茹20克,枳实15克,黄连25克,丹参30克,红花10克,川芎25克,赤芍20克,胆南星20克,菖蒲25克,生姜15克,大枣10枚。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服药后胸闷较前减轻,仍有胸痛后背痛。上方加狗脊40克,葛根40克,7剂。
三诊:胸痛后背痛明显减轻。前方继服。继以上方随证略作加减,共服2月余,偶有胸痛症状,余无明显不适。
按: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发病多认为在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兼有痰浊、气滞、血瘀、寒凝等病变,属于本虚标实之病证,临床上多以气阴两虚为本,以痰瘀互结为标。胸痹心痛的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因这一人群年过半百,脏腑功能减退,胃失受纳,脾失转运,从而使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湿邪内停,聚而成痰,痹阻于心脉,心脉闭塞不通,从而导致瘀血的产生,瘀血阻滞脉络,又可聚湿生痰,痰瘀同病,阻痹心脉,是本病的病理特点。再者现今人们饮食多以肥甘厚味为主,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成痰,上犯心胸,心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瘀血内生,痰瘀互结,遂成本病。治以豁痰化瘀为主,并根据临床辨证,采用相应的辅助治疗方法。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竹茹清胆和胃,除烦止呕;陈皮、枳实行气消痰,痰随气下,使气顺则痰自消;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则痰不生;川芎、红花、丹参、赤芍活血化瘀,畅通血脉;胆南星清火化痰;菖蒲开窍,豁痰理气,活血去湿;甘草、生姜、大枣既可健脾,又可调和诸药。药证相应,取效卓然。
百病生于痰 二陈汤除痰

“百病生于痰”、“久病生痰”……痰多是众多疾病的征兆,而痰的种类多种多样,有寒痰(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湿痰(病人身重、倦乏、便溏、舌苔薄白或白腻)、热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燥痰(病人自觉口、鼻、咽干燥,舌苔薄黄)、风痰(病人怕风、舌苔初白后转薄黄)“五兄弟”,要想治好,难就难在找到生痰的根源。
支持专家:
樊小容 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房副主任药师
中医解密
老人痰多是“虚” 儿童痰多是“热”
在人们的印象中,痰多伴随着感冒、咳嗽等症状,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这种认识把不少人带入了误区:治好感冒,痰自然减少了;小孩吃某种药后,痰变少了。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痰多的时候,还会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症状,这正应了“百病生于痰”这句俗语。
老人和儿童是生痰重点人群,老人痰多常是由脾虚、肺虚、肾虚导致,儿童痰多则是由肺热导致,两类人群在治疗用药上不能混为一谈。
辨证施治
见痰休治痰 善抓痰之源
治疗痰多要从分辨痰的种类入手找到根源,然后再寻求治疗方法,正所谓“见痰休治痰”、“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如肺热生痰,清热降火痰就会消除;脾虚湿盛生痰,健脾燥湿即可。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疗方剂,以飨读者。
苓甘五味姜辛汤→寒痰
具体方法:茯苓12克,甘草、五味子各6克,细辛3克,干姜9克。加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取汁,分3次温服。具有温肺化饮的功效。
小陷胸汤→热痰
具体方法:黄连6克,半夏9克,栝楼实(全瓜蒌)15克。加水1000毫升,先煮栝楼实取汁液500毫升,在此汁液中加入黄连、半夏,煮取300毫升,去渣取汁,分3次温服。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功效。
止咳散→风痰
具体方法:桔梗(炒)、荆芥(蒸)、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9克,甘草3克,陈皮6克。共研为末,每次6~9克,温开水或姜汤送服。具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的功效。
二陈汤→各种痰症
具体方法:半夏、橘红各10克,茯苓9克,炙甘草4.5克。水煎温服。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
以上是有针对性地治疗痰多的方剂,其中有一个方剂是“万能”方剂,各种痰症都可以通过它的加减进行治疗,“治痰通用二陈”,这就是所谓的“二陈汤”。
认识误区
老人治痰不宜用胖大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治疗喉咙痛、痰多等症,常常选择甘草或胖大海,因为这两味药服用起来比较方便,但这种做法在中医看来有些偏颇。专家表示,甘草具有化痰的作用,如果痰很黏,吐不出来,服用甘草能够化痰,这样痰就可以吐出来了,但它只是化痰,并没有祛痰的作用,所以治标不治本。而胖大海则是老年人不应该服用的,因为胖大海虽有祛痰功效,但只是针对热痰而言。
专家提醒
预防痰多 谨记“四不吃”
预防痰多,从饮食习惯上,应该坚持“四不吃”:饮食不过饱、不暴饮暴食、甜腻不多吃、伤肾食物不多吃。
“百病生于痰”、“久病生痰”……痰多是众多疾病的征兆,而痰的种类多种多样,有寒痰(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湿痰(病人身重、倦乏、便溏、舌苔薄白或白腻)、热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燥痰(病人自觉口、鼻、咽干燥,舌苔薄黄)、风痰(病人怕风、舌苔初白后转薄黄)“五兄弟”,要想治好,难就难在找到生痰的根源。
支持专家:
樊小容 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房副主任药师
中医解密
老人痰多是“虚” 儿童痰多是“热”
在人们的印象中,痰多伴随着感冒、咳嗽等症状,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这种认识把不少人带入了误区:治好感冒,痰自然减少了;小孩吃某种药后,痰变少了。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痰多的时候,还会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症状,这正应了“百病生于痰”这句俗语。
老人和儿童是生痰重点人群,老人痰多常是由脾虚、肺虚、肾虚导致,儿童痰多则是由肺热导致,两类人群在治疗用药上不能混为一谈。
辨证施治
见痰休治痰 善抓痰之源
治疗痰多要从分辨痰的种类入手找到根源,然后再寻求治疗方法,正所谓“见痰休治痰”、“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如肺热生痰,清热降火痰就会消除;脾虚湿盛生痰,健脾燥湿即可。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疗方剂,以飨读者。
苓甘五味姜辛汤→寒痰
具体方法:茯苓12克,甘草、五味子各6克,细辛3克,干姜9克。加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取汁,分3次温服。具有温肺化饮的功效。
小陷胸汤→热痰
具体方法:黄连6克,半夏9克,栝楼实(全瓜蒌)15克。加水1000毫升,先煮栝楼实取汁液500毫升,在此汁液中加入黄连、半夏,煮取300毫升,去渣取汁,分3次温服。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功效。
止咳散→风痰
具体方法:桔梗(炒)、荆芥(蒸)、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9克,甘草3克,陈皮6克。共研为末,每次6~9克,温开水或姜汤送服。具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的功效。
二陈汤→各种痰症

具体方法:半夏、橘红各10克,茯苓9克,炙甘草4.5克。水煎温服。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
以上是有针对性地治疗痰多的方剂,其中有一个方剂是“万能”方剂,各种痰症都可以通过它的加减进行治疗,“治痰通用二陈”,这就是所谓的“二陈汤”。
认识误区
老人治痰不宜用胖大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治疗喉咙痛、痰多等症,常常选择甘草或胖大海,因为这两味药服用起来比较方便,但这种做法在中医看来有些偏颇。专家表示,甘草具有化痰的作用,如果痰很黏,吐不出来,服用甘草能够化痰,这样痰就可以吐出来了,但它只是化痰,并没有祛痰的作用,所以治标不治本。而胖大海则是老年人不应该服用的,因为胖大海虽有祛痰功效,但只是针对热痰而言。
专家提醒
预防痰多 谨记“四不吃”
预防痰多,从饮食习惯上,应该坚持“四不吃”:饮食不过饱、不暴饮暴食、甜腻不多吃、伤肾食物不多吃。
人老易痰多 通用“二陈汤”
“百病生于痰”“怪病生于痰”“久病生痰”……痰多是众多疾病的征兆,而痰的种类多种多样,痰有寒痰、湿痰、热痰、燥痰、风痰“五兄弟”,要想治好,难就难在找到生痰的根源。专家提醒,治疗痰多最好不要相信偏方,先辨证后治疗才是治痰硬道理。
原因
老人痰多是“虚” 儿童痰多是“热”
在人们印象中,痰多伴随着感冒、咳嗽等症状,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因为抵抗力弱常常生病。这种认识把不少人带入到了误区:治好感冒,痰自然减少了;小孩吃某种药后,痰变少了,那么,老人也吃这种药。其实,细致的人会发现,痰多的时候,还会有眩晕、头疼、心悸等症状,这正是应了“百病生于痰”这句俗语,生病会导致痰多,痰多也会导致各种疾病。
“老人痰多多是由脾虚、肺虚、肾虚导致,儿童痰多则是肺热导致,两类人群不适合服用同样的药物。”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房副主任药师樊小容说,老人和儿童是生痰重点人群,但是,在治疗用药上却不能混为一谈。 由于痰多由众多原因导致,如外感、内伤、饮食不节等,樊小容提醒,市民最好不要随意相信偏方,“偏方对别人有用,对你可能却适得其反。” 先辨证再进行治疗才是硬道理。
治疗
见痰休治痰 善抓痰之源
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古人早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樊小容表示,痰可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五个种类(详见延伸阅读)。治疗痰多要从分辨痰的种类入手找到根源。然后再寻求治疗方法,正所谓“见痰休治痰”“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如肺热生痰,清热降火痰就会消除;脾虚湿盛生痰,健脾燥湿即可。下面是樊小容介绍的几种常见的治疗方剂。
●苓甘五味姜辛汤 (针对寒痰)
处方以温里祛寒药(如干姜、肉桂、细辛、花椒、附子)、温化寒痰药(如半夏、男星、白芥子)、止咳平喘药(如白前、百部)配合而成。
【组成】茯苓12克、甘草6克、五味子6克、干姜9克、细辛6克
●小陷胸汤 (针对热痰)
处方以清热泻火药(如黄连、黄芩、大黄)、热清化痰药(如贝母、栝楼、竹沥)为主,配合相应药物组成。
【组成】黄连6克、半夏9克、栝楼实15克
●止咳散 (针对风痰)
处方以疏散外风药(如荆芥、防风等)、止咳化痰药(如紫苑、冬花、百部、白前等)组合而成。
【组成】桔梗炒、荆芥蒸、紫苑蒸、百部、白前熬各9克,甘草3克,陈皮6克
●二陈汤 (针对各种痰症)
处方以既可健脾,又可祛湿化痰之药(如半夏、陈皮、茯苓等)为主。
【组成】半夏、橘红各10克,茯苓9克,炙甘草4.5克
以上是有针对性地治疗痰多的方剂,同时,樊小容表示,有一个方剂是“万能”方剂,各种种类的痰都可以经过它的加减进行治疗,“治痰通用二陈”,这就是所谓的“二陈汤”。方中橘红、半夏贵在陈久,陈药不会过于干燥,“二陈汤”因此得名。
之所以说它是“万能”方剂,是因为:属风痰者加制南星、白附子;属寒痰者加干姜、细辛;属热痰者加栝楼、竹黄、黄芩;属食痰者加枳壳、神曲;属顽痰者加礞石、海浮石。
误区
老人治痰不宜用胖大海
治疗喉咙痛、痰多,日常生活中,市民常常选择甘草或胖大海。这两者服用起来均比较方便。但是,这种做法在中医看来有些偏颇。樊小容表示,甘草有化痰的本领,“如果痰很黏,吐不出来,服用甘草能够化痰,这样,痰就可以吐出来了,但是,它只是化痰,并没有祛痰,治标不治本。”而胖大海则是老年人不应该服用的,樊小容表示,胖大海确实有祛痰功效,但是只是针对热痰而言,“而老人的痰几乎没有热痰,吃多了胖大海可能会适得其反。”
提醒
预防痰多 谨记“四不吃”
生病容易导致痰多,痰多也会导致生病,痰多会引起咳嗽、心悸、眩晕、头痛,甚至中风、癫痫、晕厥等,中医中有俗语“百病由痰生”“怪病由痰生”。 樊小容表示,日常生活中,从饮食习惯上,应该坚持“四不吃”:饮食不过饱、不暴饮暴食、甜腻不多吃、伤肾食物不多吃。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这些做法就是防止脾肺肾遭到损害。

如果真的出现痰多了怎么办?樊小容表示,痰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病,一般市民最好不要自己治疗,最好去正规医院进行辨证治疗。
+
延伸阅读
怎么辨别痰的种类?
寒痰:由寒邪侵犯肺,肺失去正常功能,使津液凝聚成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
风痰: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粘痰,病人怕风,舌苔初白后转薄黄。
热痰: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受灼而转化为黄色粘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
湿痰:由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水湿凝聚成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
燥痰:因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粘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自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
百病生于痰 痰有“寒、热、风、
寒痰 寒邪犯肺,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
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由受风寒邪侵袭后转化而来,痰黄粘稠,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
风痰 风邪犯侵,即伤风引起。初起时痰白稀,后可转黄粘痰,病人怕风,舌苔初白后转薄黄。
湿痰 由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水湿凝聚成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
燥痰 因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粘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自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
老年人和小孩往往因为抵抗力弱易感冒,感冒后咳嗽、咳痰就随之而来,于是,人们会买来一些感冒药和消炎药,认为只要感冒好了,咳嗽、咳痰的现象自然就会少了。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痰多的时候,还会伴有眩晕、头疼、心悸等症状,这正是应了中医“百病生于痰”这句话:生病会导致痰多,而痰多也会导致各种疾病。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如肺热生痰,脾虚湿盛也会生痰。一般来说,中老人痰多多是由脾虚、肺虚、肾虚导致,而儿童痰多则是肺热导致。痰有“寒、热、风、湿、燥”之分,治疗“痰症”需先辨证后治疗:如有肺热者应先清肺热,脾虚湿盛者应健脾燥湿。以下是几种治疗痰症的常用经典方剂,灵活运用大有裨益。
寒痰——苓甘五味姜辛汤 茯苓12克,甘草、五味子、细辛各6克,干姜9克,水煎服。方中干姜既温肺散寒以化饮,又温运脾阳以化湿;细辛温肺散寒,助干姜温肺散寒化饮之力;又以茯苓健脾渗湿,化饮利水;为防干姜、细辛耗伤肺气,又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甘草和中调药。全方堪称温化寒饮之良剂。
热痰——小陷胸汤 黄连6克,半夏9克,瓜蒌实15克,水煎服。方中黄连清热泻火,半夏化痰开结,二药合用,辛开苦降,善治痰热内阻,以瓜蒌实荡热涤痰,宽胸散结。三药共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
风痰——止咳散 桔梗(炒)、荆芥、紫苑、百部、白前各9克,甘草3克,陈皮6克。方中百部、紫苑止咳化痰;桔梗开宣肺气;白前降气化痰;荆芥疏风解表;陈皮理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本方对于新久咳嗽,咯咳不爽者,均有良效。
湿痰(各种痰症)——二陈汤 半夏、橘红各10克,茯苓9克,炙甘草5克。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经加减,又可用于多种痰证。
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治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治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日常生活中,治疗喉咙痛、痰多,常常选择甘草或胖大海,因为这两者服用起来均比较方便。但是,这种做法在中医看来有些偏颇。
甘草有化痰的本领,如果痰很黏,吐不出来,服用甘草能够化痰,这样,痰就可以吐出来了,但是,它只是化痰,并没有祛痰的作用,治标不治本。而胖大海有祛痰功效,但是只是针对热痰而言,而老人的痰几乎没有热痰,吃多了胖大海可能会适得其反。
散结除痰治疗梅核气
咽喉有异物感,如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中医称之为梅核气。本病多由七情郁结,以致痰浊凝聚,气阻咽喉所致。心情舒畅症状自减,采用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以达疏肝解郁,行气导滞,散结除痰之效。
方药:半夏12克,厚朴9克,茯苓20克,郁金 15克,香附12克,桔梗 10克,柴胡12克,生姜9 克,苏叶6克。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l剂。一般服药5~7剂可见效果。 (郭旭光)
化痰止呕要药半夏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块茎,主产于四川、湖北、江苏等地,夏、秋季采挖,晒干入药,炮制品有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半夏曲、竹沥半夏等。味辛,性温,有毒,归肺、脾、胃经,有良好的燥湿化痰和降逆止呕作用,故医家称之“为燥湿化痰要药”和“降逆止呕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块茎含有挥发油、少量脂肪、淀粉、烟碱、生物碱等,其水煎液有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并能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半夏过量可引起中毒,重者可引起呼吸麻痹,故临床上内服常用炮制品,外用生品适量。
化痰要药
半夏辛温而燥,善燥湿而化痰浊,为燥湿化痰要药。并可通过化痰以收消痞散结之效,长于治脏腑湿痰诸证。
湿痰阻肺之咳嗽气逆,本品配既可理气健脾又可化痰的陈皮,如著名的二陈汤。
痰热结胸之心下痞满不适,本品常与清化热痰、消痞散结药之瓜蒌、黄连等配伍,如小陷胸汤。
寒痰咳嗽,症见胸闷不适,痰多清稀,半夏须与温肺化痰药之干姜、细辛等为伍,如小青龙汤。
痰蒙清窍之头痛眩晕,可配化痰息风之药天麻、白术等配伍,如半夏白术汤。
痰气郁结之梅核气,自觉咽喉中如有梅核状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可与行气化痰利咽之药的紫苏、桔梗配伍,如四七汤。
痰气积聚之瘿瘤累疬痰核,本品可与消痰散结药之昆布、海藻配伍,如海藻玉壶汤。
止呕要药
半夏具有良好的止呕之效,为止呕要药。常与生姜配伍,相使而相畏,其止呕之力倍增,且毒性减弱,如《金匮要略》中的小半夏汤。
胃中积热之呕吐,本品宜与清热和胃止呕的竹茹、黄连配伍,如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
胃气虚弱之呕吐,可与补益脾胃的人参、蜂蜜同用,如大半夏汤。
胃阴虚弱之呕吐,宜与益胃养阴生津之麦冬、石斛等配伍,如半夏加益胃汤。
妊娠呕吐,宜与健脾益气,扶正安胎之品白术、竹茹等药同用,如七味白术饮。
法半夏长于燥湿,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半夏曲长于化痰消食,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生半夏毒副作用大只宜外用。
射干化痰 止咳平喘
射干,专能解毒利咽。治疗外感风热,咳嗽喑哑,咽喉肿痛,余常用《张氏医通》中的射干消毒饮,方用:射干、山豆根、荆芥、防风、桔梗、甘草、僵蚕、薄荷(后下)各10克,赤芍、归尾、山栀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本方有清热祛风、解毒消肿之功,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有良效。
射干长于化痰,能止咳平喘。治疗痰饮哮喘,余常用《圣济总录》中的射干丸。方用射干、半夏(汤洗10遍,炒干)、干姜(炮裂)、款冬花(去萼,焙干)、皂荚(去皮子,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百部(焙干)、五味子(拣净)、细辛(去苗叶、贝母(去心,炒令微黄)、白茯苓(去黑皮)、郁李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研如脂)各3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
张德英“痰证”验之临床理论
“膏粱厚味,酿生痰浊。”而今人欲望难平,偏食肥甘,疏于运动,痰郁内生,故多见“痰证”。河北省中医学院张德英教授,发皇古义,著《痰证论》,立“脾实”之说,验之临床,疗效颇著。笔者简述其理论如下。
张德英认为,首先凡人体水谷化成,具有黏腻、混浊之态或污秽如粥者,有阻滞痞塞不通者皆属广义之痰。如咳吐有形之痰,结核之脓肿,血管中过剩胆固醇,面垢痤疮,脂肪瘤等。
其次,自古多言“脾无实证”,误也。《素问》有“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即五行皆有太过不及,太过则为实。以天地言,长夏时节,淫雨靡靡,连绵不休,岂非土之太过?以人而言,脾主肉,恣食膏粱厚味,致大腹便便、形体丰腴,乃至肉多而臃,此岂非脾实之证?
《素问·玉机真藏论》“脾土孤脏,中土以灌四旁,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令人四肢不举”此太过即“脾实”。《灵枢·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盛则泄之,虚则补之。”对于欲泄之“盛”即指“脾实”。《灵枢·本神》“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由上可知脾有实证。
再次,痰本为阴邪,阻滞气机,郁久化火,即成痰火,故痰证有痰浊、痰火之别;即痰伤人分阴阳二路,一者痰浊阻滞蒙蔽,二者痰火燔灼烧燎。
痰浊阻滞,蒙蔽气机
一是痰浊滞于中土,可见脘腹胀闷,纳差,嗳气,呕逆,大腹便便,便黏不爽,带下,口黏,多眵,苔腻,脉实滑弦等;治以泄土降浊,斡旋中焦,开中焦壅塞,复脾胃之升降。故用焦神曲、藿香、石菖蒲、槟榔、防己、芒硝等土家药。
二是痰浊侮木,木开发之令不行,可见抑郁,善太息,多梦,胁肋痛,月经后错,腿膝酸痛,便黏不畅,小便淋漓点滴而下,目干涩,头蒙不能决断,舌苔腻。治以繁木制土,升达乙木,复其疏泄之职。药以生麦芽、茵陈、柴胡,鸡血藤、合欢皮、夜交藤、竹茹等。
三是痰浊碍金,金降受阻,宣降之气不行,可见咳嗽,吐痰,咽堵,气短,胸闷,鼻塞,声音嘶哑,大便不畅。治以燥土生金,清降肺金,复其宣降之职。药以桑叶、紫苏叶、桔梗、半夏、瓜蒌、浙贝等。

四是痰浊实心,君火不明,可见胸闷,心悸,背痛,舌强语蹇,苔腻,脉三五不调;类似于西医诊断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梗、脑出血、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治以泄子化土浊之法,以复君主之明。药以地龙、鸡血藤、石菖蒲、桂枝、赤芍、三棱、莪术等。
五是痰浊乘水,水脏受制,权衡之令不行。症见腰腿酸痛,二便不利,女子月经不调、不孕,男子不育,健忘,头蒙,耳鸣,情绪不稳、变化无常;舌苔后部腻,尺脉弱弦。药以山药、女贞子、楮实子、决明子、炒萝卜子。
以上分别论述痰浊害五脏,然临证之时必有兼加;痰浊为患变化多端,需详审之。张德英辨证论治之时灵活运用五行生克,如痰生于中土,侮于木,则繁木治土,二脏皆调。痰伤水乘金,治以燥土生金,而金又生水,故土金水三脏皆治。
痰火燔灼,耗伤津血
痰浊阻滞,气机不畅,郁久化火。其因可本为阳盛体质,痰生即为痰火;亦可偏食肥甘大辛大热之品,化生痰火;亦可思虑繁杂,气滞津凝为痰,气郁化火,而为痰火。
一为痰火灼伤中土,症见胃脘腹部灼热,畏食凉,便秘,痤疮,面油腻。
二为痰火引木亢,可由痰郁木化火而来,症见暴躁易怒,多梦,月经先期而至,肋胁胀痛,乳房胀痛,头昏,口苦,目涩。
三为痰火灼伤肺金,咳嗽,口渴,痰黏稠而黄,火大招风而易感冒,胸闷,鼻渊。
四为痰火实心,症见面红,心悸,多有血压高、血脂高、冠心病等心血管疾患,神昏谵语等精神疾患,脉数,舌红苔黄腻。
五为痰火伤水,五心烦热,阴虚盗汗,及前述水亏之症。
痰火燔灼,往往多脏并犯,治法总以清化中焦痰火,凉降肺金,金生水,水旺以涵木消火。用药多以清凉降泄,燥土生金。清化痰火,以瓜蒌、浙贝母、冬瓜皮、白鲜皮、大青叶、败酱草。金生水,生水以涵木消火,多以沙参、麦冬、丹皮、石斛、知母等。痰火引木亢,实心,治以清痰火、平木凉心,以黄芩、竹茹、紫苏木,鸡血藤等。
马兜铃验方治 痰滞咳嗽 肺热咳嗽
马兜铃又名马兜苓、水马香果,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干燥成熟果实,因其成熟果实如挂于马颈下的响铃而得其名。其性微寒,味苦,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喘咳、痰中带血、肠热痔血、痔疮肿痛等症。
常用验方有:(1)痰滞咳嗽:马兜铃、麻黄(去节)、五味子(炒)、甘草(炙)各30克,捣为粗末,每服9克,入砂糖少许,水煎温服;(2)肺热咳嗽,气急喘促:马兜铃7枚,桑白皮90克,炙甘草60克,升麻30克,灯芯一小束,共捣为粗末,每服9克,温水送服,每日3次;(3)治久咳不愈:马兜铃15克,蒌仁霜6克,北五味子3克,炒后共为细末,每服3克,早晚餐后开水送服;(4)癃闭:马兜铃、怀生地各9克,生甘草3克,茯苓、木通、灯芯草各4.5克,水煎服;(5)瘰疬日久不消:马兜铃9克,当归、生地、牡丹皮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6)鼻渊:马兜铃15克,麻黄9克,五味子、甘草各3克,加黑砂糖少许水煎,卧时温服。
要注意的是,近年来有临床报道称,服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可引发肾脏损害,造成的急性或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被称为马兜铃酸肾病。因此,在使用马兜铃和含有马兜铃成分的制剂时,一定要慎重,一旦出现少尿、蛋白尿等肾损害表现,要立即停用所服药物,尽早就医。
张仲景治痰饮 干姜细辛五味子配
医圣张仲景治痰饮的基本原则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他把干姜、细辛、五味子配伍使用,体现了这一大法。三药均性温入肺,干姜、细辛温肺化痰,五味子收敛肺气。
此三药联用,散中有收,收中有散,彼此协同,互相制约,体现了“温药和之”之义。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方、厚朴麻黄汤等方均以此为主温化痰饮。证之临床,确实有效。
外寒内饮,饮停于肺,小青龙汤是疗效确凿之方。水停心下,水气凌心,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苓桂术甘汤温阳强心,健脾化饮。但在某些心脏病寒饮泛滥之际,该方尚难取效,每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助之,往往饮邪温化,心病可缓。
“脾为生痰之源”,对某些慢性心肺疾病之痰饮内盛证,六君子汤可治,但须加姜、辛、味其效始见。寒饮在肝,其证以呕、咳、涎三者并见而不气喘,此肝寒犯胃射肺,每以吴茱萸汤加姜、辛、味以及半夏投之,常能获效。
寒饮在肾之咳喘多见于老年患者,痰涎极盛,舌质反见光红,乃下焦寒饮内停,虚阳上浮之假象,当投真武汤加姜、辛、味温肾健脾化饮,随痰量减少,咳喘渐平,舌质亦由红转淡。
另有一类阳虚痰喘,痰饮不及真武汤证之盛,但肾阳亏虚腰膝酸冷,宜补肾化痰,每以阳和汤加姜、辛、味治之,效果良好。
阴虚水泛为痰之患者,临床不乏其例,舌红脉细数为肾阴亏虚,咳喘难卧,痰涎清稀量多为饮邪泛滥,投以金水六君煎加姜、辛、味,重用熟地以滋养肾阴,其疗效甚佳,但不加则效力大减。

此外,更有心肺脾阴阳两虚之痰喘,病涉多脏,阴阳乘戾,寒热混杂,虚实互见,症见咳喘咯痰,动则尤甚;汗出心悸,而面唇紫绀;上见口渴不饮,唇舌乏津;中见胃脘痞满,胃纳呆滞;下见腰膝酸冷,小便清长,舌质深红少苔,脉象细数而促。
此上有虚热,下见虚寒,肺失肃降,脾不运化,肾不纳气,心肾不交,痰饮内盛,是某些心肺疾病发展到晚期的危重阶段,急以《冯氏锦囊》全真一气汤加姜、辛(原方有五味子)投之,常可使病情缓解。(贾佩琰)
痰瘀犯肺 治久咳方
罗某春,男,39岁。2013年7月5日初诊。
患者平素健康,于1年多前骑摩托车回家途中,遭遇暴雨伴冰雹天气袭击,吸入寒流空气,被冰雨淋湿全身。回家后始有咳嗽,痰少,流涕,以为着凉感冒,自行购买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等治疗,其余症状消除,唯有咳嗽时作,不能彻底消除,时轻时重,多方治疗未愈。1月前,到三甲医院通过肺部CT、血液化验等检查,未查出实质性病变。经对症治疗后无效,前来就诊。
诊见:体胖,时有咳嗽,痰少色白黏稠,夜间咳嗽加重,尤其在深夜以及天气变化时易加重,无胸闷,无汗出,舌体胖,有瘀斑,脉弦涩。
辨证:痰瘀犯肺。
处方:丹参15克,山楂15克,防风10克,桑白皮10克,浙贝母10克,地榆炭10克,茯苓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禁烟酒、食肥甘厚腻之物。服用3剂后,咳嗽次数明显减少。7剂后,仅有夜间偶然咳嗽。2周后,诸症悉除而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本例咳嗽因突感寒邪,瘀阻肺气而致。前医多按风寒、风燥等伤肺论治,收效甚微。患者平素肥胖,痰浊过多,突感寒邪、风邪,并在炎热天气突感寒邪,真谓“非其时而感其气”,导致寒气瘀阻肺络,肺气不宣而致咳嗽。丹参含丹参酮,为强力通经剂,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等功效。《日华子本草》载:“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破宿血......”为祛瘀不伤正气之要药,加防风、桑白皮、浙贝母、地榆炭等共奏祛瘀排浊,祛风止咳等功效,切中病机而奏良效。
治疗梅核气治疗多用理气化痰之法
处方:生地、桃仁、川芎、枳壳、桔梗、厚朴、法夏、苏子、贝母各10克;红花、柴胡各6克;赤芍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服,连服7天为一疗程,用药1~3个疗程。
按:梅核气多认为是痰气郁结所致,治疗多用理气化痰之法,方用半夏厚朴汤。本方从痰瘀互结论治,加以活血化瘀之品,比单纯理气化痰之法效果要好。共治疗16例均有效。
行气豁痰 用于治疗梅核气 名医方
河南名医治梅核气(气郁痰阻)方
处方:香附、白芥子、厚朴、生姜各10克,茯苓15 克,法半夏、柴胡、郁金各12克,桔梗、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理气化痰。用于治疗梅核气(患者喉中如有梅核,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辨证属气郁痰阻型。患者每见精神抑郁或不安,多疑善虑,伴胸胁胀满,嗳气叹息,时有呕恶,无热象,舌苔白腻,脉弦滑。
创方者:朱崇华
陈宝贵治疗咳嗽 清热化痰清喉利
咳嗽之病,有外感与内伤之分。肺为“娇脏”,故在外则春易感风,夏易感热,秋易感燥,冬易感寒,也有兼而感之者,如风寒、风燥等。在内则有肺脏本病,七情所伤,他脏所致等。究其病机皆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治法实者宜清宜散,虚者宜补宜敛,若实虚兼有,则清(或散)补(或敛)并施。具体治疗时,外感者宜疏风、解热、润燥、散寒等,内伤者则有治其本脏,调其情志,兼治他脏等,根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
陈宝贵治疗咳嗽,重视肺气之宣降,气道之通利。无论外感与内伤,宣肺之品,常用麻黄、桔梗、苏叶等;降肺之药,常用杏仁、前胡、苏子、葶苈子等;兼咽喉不利者,常在宣肺、肃肺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入清喉利咽之品,如山豆根、板蓝根、元参、牛蒡子等。临证时根据具体情况,实证者,宣降并用;虚证者,宣降剂中加以收敛之药。总之,咳嗽之治,重在宣降,宣降之外,随证治之。以下是三则医案,供同道参考:
病案1 清热化痰、清喉利咽法
李某,男,21岁,2011年11月16日诊。
咽喉部奇痒,常引起咳嗽,每天中午饭后常咳一小口黄痰,咽干,舌尖红,苔黄稍腻,脉滑。
证属:痰热蕴肺,上攻咽喉。
治以:清热化痰,清喉利咽。
处方:麻黄5克,杏仁10克,甘草6克,浙贝15克,射干10克,白僵蚕10克,薄荷6克,元参10克,前胡10克,陈皮6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咳嗽咽痒减轻,又服10剂而愈。
按:喉源性咳嗽以咽喉干痒,引起顿咳,愈咳而愈感干痒为诊断要点。此病以喉头奇痒为先兆,伴有干咳,多数有外感史,一般肺部检查无阳性体征。此案从症状分析属于此类疾病范围,对于热毒攻咽而致的喉源性咳嗽,陈宝贵常用上处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收效很好。上方中麻黄、杏仁宣降并用而止咳;浙贝、前胡、陈皮止咳化痰;元参、薄荷、射干清热解毒利咽;甘草调和诸药。患者共服此方10余剂而病愈。

另外,浙贝《本草正义》载:“最降痰气,善开郁结……疗喉痹”,故可用于喉源性咳嗽。浙贝还善于清胃热而制酸,陈宝贵在治疗胃病反酸案中常用此药,亦收良效。
天津中医一附院黄文政教授为师之好友,介绍一治疗喉源性咳嗽经验方,组方为麻黄、杏仁、甘草、蝉蜕、僵蚕、射干、马勃、薄荷、桔梗、前胡、木蝴蝶。他说此方用于治疗喉源性咳嗽有佳效。从方药分析两方用意相同,而用药略有差别,可作一参考。
化痰理气 王军民治疗咽异感症
名医治咽异感症(痰凝气滞)方
处方:法半夏、厚朴、茯苓各15克,苏叶、枳壳、香附佛手各lO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化痰理气。用于治疗咽异感症,中医辨证属痰凝气滞型。症见咽中梗阻,似有物阻,或感觉如发丝、线头、树叶、肿物、痰黏着,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时轻时重,喉间痰多而黏,胸闷不畅,或窒闷而痛,或暖气,呕吐痰涎,每因劳累、饮食不慎而加重,舌苔白腻,脉弦滑。
创方者:王军民
名医治咽异感症(肝气郁滞)方
处方:柴胡、枳壳、白芍、陈皮、香附各10克,代赭石、旋覆花、法半夏各15克,合欢皮、夜交藤各20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用于治疗咽异感症,中医辨证属肝气上逆型。症见咽部似有物阻,状如梅核,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或呈咽部紧束、狭窄感,导致颈部紧压感而不敢扣领扣,时或消失,而饮食无妨碍,每因精神刺激而发作或加重,可伴有头昏,心烦易怒,胸胁胀满,嗳气叹气减轻,咽部黏膜无改变,舌苔薄,脉弦。
创方者:王军民
名医治咽异感症(肺热阴虚)方
处方:生地、玄参、麦冬各15克,桔梗、川贝母、木蝴蝶、丹皮各10克,玫瑰花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清热养阴,理气散结。用于咽异感症,属肺热阴虚型。症见咽干似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或有灼热感,或蚁行感,或紧束感,或闷塞感,兼见咽干微痛,干咳少痰,咽痒不适,便秘,烦热盗汗等,每因劳累、感冒而加重,舌红,苔黄少津,脉数。
化痰利咽 曾利群治疗慢性咽炎方
名医治慢性咽炎(脾胃湿热)方
处方:生石膏、薏苡仁各25克,黄芩、白术、陈皮、炒麦芽、神曲、炒莱菔子各12克,薄荷、黄连各5 克,苍术、厚朴各7克,生地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消食利咽。用于治疗慢性咽炎,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症见咽干咽痛,口舌干燥,口气热臭,渴不多饮,脘腹胀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创方者:曾利群
名医治慢性咽炎(脾胃气虚)方
处方:党参、白术、陈皮各12克,茯苓15克,山药24克,砂仁、大海子各9克,炙甘草6克,黄芪、薏苡仁各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益气健脾,化痰利咽。用于治疗慢性咽炎,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型。症见咽干不适,异物感明显,常有清嗓动作,讲话无力,讲话多时咽痛,面色萎黄,胸脘闷胀,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缓。
创方者:曾利群
名医治慢性咽炎(胃阴亏虚)方
处方:生地、天花粉各15克,熟地24克,麦冬、青果、知母、白术各12克,乌梅9克,薄荷、甘草各6 克,生石膏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胃阴,清胃火。用于慢性咽炎,辨证为胃阴亏虚型。症见咽干隐痛,烦热干渴,胃脘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臭,舌红,苔黄少津,脉数无力。
创方者:曾利群
从痰瘀论 李七一治冠心病 高血压
李七一,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他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首当明确诊断,强调发挥中医辨证施治、整体诊疗的优势和主导作用。重视对西医病种的中医病机探究及类证鉴别,以求抓住主要矛盾,执简驭繁。
如冠心病和贫血性心脏病的病机均属气血两虚、气滞血瘀,但前者以气虚血瘀多见,方选补阳还五汤、冠心Ⅱ号方等;后者偏重血虚气滞,方选四物汤、丹参饮等。又如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两病均属胸痹胸阳失旷、痰瘀互阻病机,可选瓜蒌薤白半夏汤与桃红饮,但前者以心为主,偏重于血瘀,常加血府逐瘀汤;后者以肺为主,偏重于痰湿,常用导痰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方。
李七一在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期间,认真学习并总结其化痰祛瘀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系统研究了痰瘀相关的中医理论,对痰瘀同源学说从津血同源、痰瘀同源、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等方面加以系统整理,形成了从痰瘀论治的学术观点,并应用于诊治心系疾病的临床实践当中。
在此基础上,他主攻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及心力衰竭等病证;并认为病属轻、中者,仅用中医药便可治愈或缓解病情,即使是危重患者,增用中医药,亦可减少使用西药的种类、剂量和毒副作用,且能提高疗效。
从痰瘀论治高血压
李七一认为原发性高血压起病隐匿、病程较长,证候复杂、涉及多脏腑,病机虽然以肝阳上亢、肝风内扰、肝肾不足多见,但亦涉及痰瘀互结。

高血压病常与嗜食肥甘厚腻、过咸、烟酒过量、少动等不良生活习惯相关,又与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病相关。中医认为以上因素往往导致机体气血津液代谢紊乱,以致津停为痰、血滞为瘀,形成痰瘀互结病机。
痰瘀一旦产生,又易与风、阳、火相互为患使病情复杂,不断发展,甚至由眩晕导致胸痹、真心痛、中风等重、危病证。
所以中医治疗高血压除应用平肝、息风,滋阴等常法外,还要注意运用化痰软坚、活血祛瘀合法以增加疗效。
李七一从痰瘀治疗高血压病,常用的基础化痰软坚药物为:半夏、天南星、青礞石、白芥子、牡蛎、远志、僵蚕、夏枯草等;常用活血祛瘀药物为川芎、赤芍、丹参、丹皮、桃仁、红花、川牛膝、三七、苏木、益母草、泽兰等。
从痰瘀论治心力衰竭
李七一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治疗心力衰竭时大施温阳利水药之弊,认为应该对过去常用的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进行补充完善,这就是强调气虚、重视阴亏与痰阻病机。
他认为阴亏之成因有三:一是与心衰的原发病多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有关,而这些病的病机多以阴虚为多;二是气虚及阴;三是过用温阳之品。
痰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前者为咳吐之痰,后者成因有二:一是心衰为难治之病,可从“疑难杂症多由痰作祟”来理解;二是可从心衰时心脏形状、质量、容量这种有形的变化分析,而归属中医的痰阻。
基于以上认识,李七一在治疗上采用益气补阳、滋阴养血、活血消癥、软坚散结法,并组方心衰Ⅰ号。其组成:生炙黄芪、山茱萸、麦冬、海藻、桂枝、生蒲黄、路路通。
该方以黄芪补气为君药,其中炙黄芪偏于补气,生黄芪偏于利水,二者量大合用,具有补气益心,利水消肿功效;麦冬养阴生津、除烦安神;山茱萸与麦冬同为臣药,既能补阴又能扶阳,收敛耗散的心气,并能使三焦之气化得常;生蒲黄行血祛瘀,利水消肿;路路通行气宽中,活血通络利水;海藻咸寒,化痰软坚利水,与蒲黄、路路通同为佐药,三药主治厘然,兼治互助,合用则活血化痰利水之功倍增;桂枝和营通阳化气利水,为使药。
综观全方7味药,君臣佐使,主次分明,严谨有序,甚切心衰的病机。临床研究表明,心衰Ⅰ号方在治疗4周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同于单纯使用西药组,24周后则优于西药组;此药还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和“纽约心功能”的级别、改善6分钟步行试验和降低血浆心钠素水平等,治疗心衰总有效率为66.07%。
从痰瘀论治冠心病
李七一认为冠心病多属本虚标实,本虚是气、血、阴、阳亏虚;标实是血瘀、痰浊、寒凝、气滞,其中又以气阴两虚、气滞痰阻血瘀最为常见,治疗上多标本兼顾,他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探索总结出中药复方制剂“冠心平”。
该方由黄精、当归、三七、瓜蒌皮、甘松5味药组成,方中黄精补气滋阴,润心肺,是为君药,因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亏虚为主;当归养血活血,补中有行,补而不滞;三七活血化瘀通脉,共为臣药;瓜蒌皮宽胸化痰开痹散结,是为佐药;甘松理气止痛,可治“卒心腹痛满”,是为使药。
臣佐使药中,除当归兼有补阴滋阴之用而助黄精扶正外,余皆为冠心病的标实(瘀血、痰凝、气滞)而设,因三者中以瘀血为重,故用药颇重。综观全方,攻补兼施,标本兼顾,选药性味平和,不温不燥,甚符冠心病病机之要害。
临床研究表明冠心平对气阴两虚、痰瘀互阻型稳定心绞痛,有效率为93.33%;同时还可作为心肌梗死的辅助用药,缓解患者病情,改善预后。
受寒咳嗽有痰 中药款冬花
感冒咳嗽在人们繁忙筹备过大年时,常来骚扰,对于受寒引起的咳嗽有痰,中药款冬花可以帮助您。
款冬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款冬的花蕾,简称冬花。顾名思义,是因为冬天“先叶开花”而得名。正如明代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言其“……款者,至也,至冬而花也”,故名为款冬花。
中医认为,款冬性味辛、温,入肺经,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之功,本品辛散质润,温而不燥,为润肺止咳化痰良药,适用于多种咳嗽气喘。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寒性咳嗽,热性咳嗽,均可选用,故有治疗咳嗽要药之称,但其性温,对肺寒痰多咳喘最为适宜。《本经逢原》言其“润肺消痰,止嗽定喘”。其性辛甘温润平和,入肺经气分,为润肺化痰止嗽之良药。以温而不热、辛而不燥、甘而不滞为特点,凡咳嗽不论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皆可应用。特别是对于肺虚久嗽、肺寒痰多之咳嗽最为适用。冬花常经蜜炙之后使用,称为炙冬花,以增强润肺止咳平喘作用。临床上款冬花多与其他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如款冬花重在止咳,紫菀重在祛痰,止咳方中,二药常配伍使用,共奏化痰止咳之效;若与麻黄、杏仁、苏子为伍,称款冬定喘汤,治痰嗽哮喘遇冷即发之症疗效颇佳;民间还常以冬花与知母、贝母合用治久咳不止,并有“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的谚语。药理研究表明,冬花含款冬二醇、山金车二醇、蒲公英黄色素以及鞣质、挥发油、三萜皂甙、芸香甙等成分。现介绍三则止咳粥疗方,供选用。

款冬花粥:款冬花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款冬花择净,放入药罐中,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润肺止咳。适用于多种咳嗽,气喘。
冬花麻杏粥:款冬花、麻黄、杏仁各6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将款冬花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温肺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咳嗽气促,喉间有哮鸣间,痰多白沫,形寒无汗,面恍色晦,四肢不和,口不渴或渴热饮,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或濡数等。
二杏冬参粥:银杏仁、甜杏仁、款冬花、太子参各6克,大米30克,白糖少许。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同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养阴清肺,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结核、老慢支、肺炎后低热多汗,面唇樱红或潮红,干咳痰少,舌苔光剥或干,舌质红干,脉细数等。
小儿咳嗽 健脾化痰止咳定喘法
健脾化痰、止咳定喘法
刘某,男,2岁,2000年4月5日诊。
受凉之后咳嗽不止,经治未见好转,住院治疗,请会诊。现症:咳喘痰鸣夜甚,有时呕吐,大便溏,次数多,苔白,舌尖稍赤,脉滑。西医诊为肺炎。中医诊为:咳喘。
证属:痰蕴肺脾,肺失宣降。
治以:健脾化痰,止咳定喘。
处方:半夏3克,陈皮3克,茯苓5克,麻黄1克,杏仁3克,砂仁3克,苍术3克。2剂,水煎100毫升,分早中晚3次服,日1剂。
二诊(4月7日):痰减,呕止,大便正常,仍有咳喘。上方加厚朴3克,又取2剂。
三诊(4月9日):咳喘大减,又取2剂。
药后病愈。
按 寒邪入肺,肺气不得宣降,故见咳喘;脾虚生痰,痰蕴于肺,故见痰多;脾胃虚寒,升降失调,可见呕吐,便溏;舌尖稍赤为阳气尚足;苔白、脉滑为痰湿之象。依据舌脉症辨证为痰蕴肺脾,肺失宣降之证。故治疗以健脾化痰、止咳定喘为主。上方中以麻黄、杏仁宣降肺气;砂仁醒脾和胃;苍术、半夏、陈皮、茯苓健脾化痰,其中半夏又可降逆止呕。二诊时仍有咳喘,故加厚朴降肺胃之气。药对病证,疗效亦佳,患者仅服6剂而愈。又,上方可视为二陈汤、三拗汤的加减方。
案四 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甘寒养阴法治
王某,男,5岁,2006年5月16日诊。
内科请会诊:主因“咳嗽10天,加重3天”来诊。现症:咳喘,少痰,发热,体温:39.1℃,口渴,舌红少津,脉滑数。肺部听诊有少量痰鸣音,面部轻度缺氧症状。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2.0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3%。胸片提示:右肺炎症。西医诊为小儿肺炎。中医诊为咳喘。
证属:痰热蕴肺,肺气郁闭,热邪伤阴。
治以: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甘寒养阴。
处方:麻黄3克,杏仁6克,石膏12克,甘草3克,沙参5克,麦冬5克,花粉5克,山药5克,浙贝5克,天竺黄5克,金银花10克。水煎1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服,2剂。
二诊(5月18日):咳喘轻,发热减,体温:37.8℃。又取2剂。
三诊(5月20日):无明显咳喘,不发热,舌转润,又取2剂。
药后病愈。
按 外邪入里化热,热蕴于肺,肺气郁闭,故见咳喘,少痰。邪热充斥内外,故见发热。热邪伤阴,故见舌红少津。脉滑数为痰热之征象。依据舌脉症辨证为痰热蕴肺,肺气郁闭,热邪伤阴之证。故以清热化痰、宣肺定喘、甘寒养阴法为主。方用麻杏石甘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上方中麻黄、杏仁一宣一降,止咳平喘,且麻黄量小仅取其宣肺的目的;石膏量稍大,可清泄肺热以生津;银花清热热毒有退热之功;沙参、麦冬、花粉甘寒以养阴;浙贝、天竺黄清热化痰;山药、甘草顾护胃气。证对药准,故一诊而病减,前后共服6剂而病愈。
清肺化痰止咳 焦丽杰治慢性咳嗽
名医治慢性咳嗽(肺肾阴虚)方
处方:熟地、天花粉各12克,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炙桑叶、浙贝母、杏仁、紫菀、款冬花各10克,木蝴蝶、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养阴润肺,清热止咳。用于治疗慢性咳嗽,中医辨证属肺肾阴虚、燥热伤肺型。症见干咳少痰或痰夹血丝,声音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心胸烦热,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创方者:焦丽杰
名医治慢性咳嗽(肝火犯肺)方
处方:天花粉12克,桑白皮、地骨皮、海蛤壳、浙贝母、旋覆花各10克,枳壳、丹皮、白芍、黄芩各8 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肺泻肝,化痰止咳。用于治疗慢性咳嗽,中医辨证属肝火犯肺、肺失清肃型。症见咳逆阵作,咳时面红目赤,痛引两胁,痰粘如絮条,口干而苦,胸胁胀闷,泛酸烧心,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创方者:焦丽杰
名医治慢性咳嗽(痰热蕴肺)方
处方:桑白皮、浙贝母、全瓜蒌、杏仁、荞麦、冬瓜仁各10克,桔梗、知母、陈皮、黄芩各8克,大黄、甘草各5克。

功效主治:养阴润肺,清热止咳。用于治疗慢性咳嗽,中医辨证属痰热蕴肺、腑气不通型。症见咳嗽气粗,咯痰黄粘,咳吐不利,口干思饮,大便干结,或伴身热,舌红苔黄,脉滑数。
创方者:焦丽杰
祛风化痰止咳 治小儿慢性咳嗽
处方:茯苓10克,苏梗、杏仁各 8克,前胡7克,桔梗、白僵蚕各6 克,川贝母5克,橘红、甘草各3克。
加减:兼有外感风寒,恶寒无汗 者,加枳壳8克,炙麻黄3克,以疏风 温肺,宣肺化痰;久咳痰多者,加枇杷 叶、款冬花各10克,以润肺化痰,收 涩止咳。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祛风化痰止咳。
主治:小儿慢性咳嗽,中医辨证为 风痰咳嗽,症见患儿咳嗽反复发作,迁 延不愈,咳痰色白质稀,舌淡润,苔 白,脉细。 连俊生
刘保和治小儿咳痰病案
刘保和为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师从名医印会河。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至今已40余载,临床善于问诊、抓主症,屡起沉疴,治疗疑难病症常出奇制胜。作者随诊于刘保和教授.现将其诊治儿科的经验总结如下。
刘保和临床治病非常重视对人体气机的调理,对小儿病的治疗亦是如此。其核心的治疗原则就是通降肺胃之气,恢复阴阳升降之机。为什么强调通降肺胃?这主要是由于现在患儿多有内热所决定的。现代社会,物质丰富,多以膏粱厚味,辛辣炙煿;将养过度,多温少寒,在这样环境中的父母和其养育的孩子,内热者比比皆是。肺胃之气一通,金秋之气即降,内热之邪旋即消散。下举几则病案加以说明。
咳痰案
案一:贾某,女,5岁,2013年8月23日初诊。
主诉咳嗽、咳痰一周,鼻中黄涕。寐时可闻及痰鸣音。舌尖红,脉滑数。
刘保和处方《千金》苇茎汤:芦根10克,薏苡仁10克 ,冬瓜仁10克,桃仁3克。4服,水煎服,日一剂。
2013年8月27日二诊:上方共服4服,服第二服后,寐时痰鸣音消失。现诸症皆除。
按 《千金》苇茎汤是一首清肺热降肺气的方子。其主症是咽中有痰,咳出不利,甚则咳而胸痛,尤其适用于患儿有黄痰、黄涕。但此方药物少而性情平和,其清热化痰的力度较小,临床中可以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加减配伍使用。
案二:张某,男,4岁,2013年20日初诊。10天前因外出感冒,现咳嗽,咽有痰难出,打喷嚏,流涕,鼻塞,咽无不适。舌尖红,脉滑数。
处方:芦根10克,薏苡仁10克,冬瓜仁10克,桃仁3克,杏仁3克,桔梗3克,前胡3克,大贝3克,桑叶3克,钩藤3克。4服,水煎服,日一剂。
2013年3月24日二诊:咳嗽近愈,仅偶咳一两声。继服上方5服病愈。
按 此患儿因外感后而遗留嗓子中有痰难出,刘老师处以苇茎汤,但由于此患儿兼具打喷嚏、鼻涕、鼻塞等肺气不利之象,故刘保和在底方的基础上加了杏仁、桔梗、前胡、大贝、桑叶化痰解表并助肺气之肃降。至于钩藤一物,是因见小儿性情急躁,肝火较旺,故用以平之。
痰源于湿 中医的祛痰方法
作为一种致病因素,痰是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并合凝聚而成的病理产物。其性多稠浊,致病广泛,古人即有“百病皆由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因此,历代医家在临证过程中,对痰的致病与治疗都非常重视,创制了许多祛痰方法。
就祛痰法而言,古医籍中有许多记述,如化痰、消痰、涤痰、导痰、滚痰、坠痰、劫痰、引痰、逐痰、达痰、豁痰、涌痰等,可谓丰富多彩、直观生动。但由于对这些方法大都缺乏指意明确的界定,致使应用时理解不一、歧义纷生,难以准确把握,时可见到名实不符的现象。
为此,《中医大辞典》做了释定:“祛痰法,祛除痰邪的方法。分化痰、消痰、涤痰三类。根据痰邪产生原因采用不同治法,或温化,或荡涤,或消除生痰病因。”但这一解释并未使问题明了,从其分类到阐释都有值得商榷之处。
一般认为,痰源于湿,而湿由脾运,故痰之生成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并有“脾为生痰之源”(《证治汇补》)之说,此即所谓“脾虚生痰”。而据临床观察,还存在着一种“脾荷过重生痰”的形式,其大致过程是:过食肥甘厚味,超过了脾的运化能力,致使其稽留、转化为痰湿,一些与高脂饮食相关的高脂血症所出现的沉积于内脏、血管或皮下等部位的脂质,其实即是由脾荷过重所化生之痰。这两种生痰过程,前者属于绝对脾虚,后者则属于相对脾虚。
痰之已生,即可随气机升降而无处不到,进而致病多端,如痰蕴于肺的咳喘多痰,痰蒙心窍的神昏、癫痫,痰阻脾胃的脘痞腹胀,痰郁于肝的咽中异物感,痰滞于胸的胸部窒闷,肝风夹痰之中风、惊厥,痰火互结之瘰疬、瘿瘤,痰阻经络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留肢节之骨节肿痛、变形,等等。从临床情况看,痰之存在多以“宿痰”“伏痰”的形式构成病理基础,一旦遇到适当病因,体内留存的痰即可被触动,在病变过程中发挥作用。
笔者认为,根据痰的生成及走向,祛痰法无非有两种形式,即化解于体内与逐除于体外,可简称为化痰与逐痰。
化痰

化痰是根据痰之成因与形态所采用的常规或基本祛痰法。对于痰的治疗,首先应考虑根据痰的形态予以化解。由于痰随体内环境有寒化与热化之势,因此常用的化痰法也分为温化与清化两种。温化者适用于寒痰与湿痰,用药多辛温,如半夏、天南星、白前、白芥子、苏子、陈皮、厚朴、苍术、白术等;清化者即清热化痰,适用于热痰,用药多苦寒,如贝母、前胡、天竺黄、瓜蒌、竹茹、竹沥等。尤值一提的是桔梗,味苦辛性平,能升能降,善宣通肺气,《本草求真》认为它“系开提肺气之药,可为诸药舟楫,载之上浮,能引苦泄峻下之剂。”因而不分寒痰、热痰,均可选用。
因痰的生成过程与易阻气机的特点,化痰时多配合健脾或理气之法,此如朱丹溪言:“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也。”王肯堂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燥痰多见于肺燥阴虚的状态,治宜润肺化痰,药物中有此功效者似仅紫菀、款冬花二味,实际上组方选药时可采取润肺与化痰相合运用的方式而扩大选药范围。风痰发病,往往是体内伏痰被风触动,走窜入络而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或四肢抽搐,因此所用化痰之药还须能走行经络,如天南星、白附子、僵蚕等。
至于脾荷过重所生之痰,临证可参照食滞形成之理以消之,也属化痰法。此如《医学心悟》所言:“消者,去其壅也。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之,必为消散,乃得其平。”治疗用方常选保和丸。
由上述可以看出,化痰法实际上是通过改变痰的基本状态而将其化解于内,用药多为平和舒缓。此外,由于痰是一种病理产物,因此在化痰的同时,还应消除生痰之因、阻断生痰之源,即如张景岳言:“善治痰者,惟能使其不生,方是补天之手。”
逐痰
逐痰是根据痰之停留部位与病势所采用的非常规祛痰法。在病变过程中,当遇痰涎壅盛,或痰蔽清窍,或顽痰阻肺,或痰结于腑等,出现痰吐不绝、咳喘难平,或昏不知人、痰声漉漉,或腹胀便结等病热较急时,化痰之法显然力不能及,缓不济急,而应遵“急则治其标”之意,因势利导,给痰找出路,尽快逐痰外出。
从临床看,逐痰之法无非吐、泻二途。当痰涎涌盛致咳甚喘急时,或痰厥而神识昏蒙,或痫病痰多时,均应予以豁痰除痰,可视情选用《金匮要略》皂荚丸(皂荚、大枣),稀涎散(皂荚、白矾),通关散(皂荚、细辛),白金丸(郁金、白矾),或《仁斋直指方》之豁痰丸(南星、浓皂角水浸之半夏、白附子、川灵脂、僵蚕、细辛、煅白矾、全蝎,皂角浆煮面糊为丸),《张氏医通》之冷哮丸(麻黄、川乌、细辛、蜀椒、白矾、牙皂、半夏曲、胆星、杏仁、紫菀、款冬花、甘草),《赤水玄珠》之顺气豁痰汤(白矾、生姜、皂角水煮之半夏、茯苓、橘红、瓜蒌、贝母、黄连、桔梗、枳壳、香附、甘草、生姜),等等。
需要说明的二味药是皂荚与白矾。皂荚,味辛咸性温,为通窍吐痰之药,能荡涤垢腻,无坚不破,无积不消,老痰得之则难以稽留盘踞,风痰得之则能开泄上涌而除。白矾,亦称明矾,味酸涩性寒,功擅消痰燥湿、追涎坠浊。《长沙药解》说:“矾石酸涩燥烈,最收湿气而化瘀腐,善吐下老痰宿饮。缘痰涎凝结,粘滞于上下窍隧之间,牢不可动,矾石收罗而扫荡之,离根失据,脏腑不容,高者自吐,低者自下,实非吐下之物也。”
当痰热胶结致躁狂无制或中风阳闭,伴有便结腹胀时,则可予通腑逐痰,方如滚痰丸(大黄、黄芩、煅礞石、沉香)。因煅礞石燥悍重坠,善攻陈积伏匿之痰。它如竹沥达痰丸(竹沥、生姜汁、姜半夏、橘红、白术、大黄、黄芩、青礞石、焰硝、人参、茯苓、炙甘草),所用竹沥性寒滑利,祛痰之力非同寻常,《本草衍义》对其非常推崇,谓“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膈可开,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脏腑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癫痫狂乱,风热发庢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为痰家之圣剂也。”此外,《瑞竹堂方》中有一神仙坠痰丸(黑牵牛、皂角、白矾),从其用药来看,当为吐、泻兼用以逐痰。
由上述可看出,逐痰法是顺从痰势而将其驱除于外,包括豁痰、滚痰、坠痰、达痰等法,实则是通过涌吐或通腑而逐痰外出,以解气闭窍蔽之急。至于涤痰、导痰等祛痰法,看似应属逐痰法,但察涤痰汤(天南星、半夏、枳实、茯苓、橘红、石菖蒲、人参、竹茹、甘草)与导痰汤(半夏、天南星、橘红、枳实、赤茯苓、甘草)的药物组成,实际并未逐痰于外,只是化痰力量较强而已。由于逐痰药力峻猛,无论吐、泻均易伤正,因而虚者忌用,实者也只能暂用。

综上所述,祛痰法有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无外乎两类,即化于内与逐于外,而相应的化痰与逐痰其实具有治则的意味,具体治法如《医林绳墨》所言:“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则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在下者提之。”作为常用的治法之一,祛痰法仍有许多内容待深入研究。而研究一定要具备一个前提,即概念清晰、分类规范。做不到这一点,再多的研究也无多少实际意义。查阅文献,以往祛痰法的研究值得反思的地方应不算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