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珹随笔之自良知行正道

儒家开经偈

儒圣道寂行天常

万古长空日月光

自将良知为一贯

须臾不离孔孟章

https://mp.weixin.qq.com/s/bTqy-sG1TGjDneGeQ6ZNDQ

关于“文化脱贫”

季谦先生有篇文章《因果与锁链--季谦先生文礼书院丁酉春晨训讲话》,这篇文章虽然不是直接讲教育,但却是真正要明白教育问题的关键,在此要真的从头脑中字字清楚,句句明确,对中国哲学在教育之道上的背景有心得与畅通,才能达到教化天下,才有真的文化自信,我们“文化脱贫”的可能才会实现。论语上子贡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我们在此借用一下,这是生命成长的两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要达到“无谄”,人的精神世界智慧层面当然也有“贫”与“富”,也有“谄”和“骄”,一般人不愿意学习长进,懈怠理性的成长,这个就是谄,很多所谓专家学者,得少为足不能学思与实践并进,这个就是骄。

其实谄和骄虽然表现不一样,严格讲都还属于刚讲的“文化脱贫”的范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都是走向某种偏执,又有匮乏,生命的状态不够饱满中正所导致。也可以说,我们先得有“文化脱贫”,才能有之后的“乐”、“好礼”,“乐”和“好礼”在这里我们引申为当下经常被提到的“文化自信”,实质上文化意义的脱贫,尤其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脱贫”,只这一点,就已经需要无穷的学思并进和道德实践了。那么在文化自信中,怎么看待“乐”呢?一个人精神世界匮乏,他真正的“乐”就很难发的出来,要真的“乐”就要从对中国文化,有内在无条件的自信,这个道德切入点立终始。这个“乐”,不能在精神世界的匮乏里拨寻,只能是源于人性最本质性的诉求,也就是先生讲的人最本质的性能,从“性善”这里把教育的自信先立住,“乐”在此,只能是做乐学解,乐学,是人的性能,要当下肯认这一点,才能真的体悟学之乐,人人都有此“乐”,不见自家宝藏。

乐学,才能走向“好礼”;好礼,就是人类内在与自己动物性的现实熵增的决裂,人类要摆脱现实宇宙的表面混乱与无序,要破自己的无明,走向心灵之负熵,无执而有序,“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个心就是从乐学之心,这个欲不是普通的欲望,而是人本性即有道德意识为生命终始一贯的那股向往,这个内在的“本自具足”,这个自然的善之向往,这种心灵最本质的自然活动,是人类理性之源。而智慧与理性,光明与圆满,当然有其实践上的有序性,每个人的先天都有这种生命的自信,但文化的自信,确实还需要乐学,而之所以能乐学,当然先要自我打个“文化脱贫”战。

因为这不是现实的物质匮乏的脱贫战,所以并不能立一个脱贫的阶段标准,而是永恒的一个学而时习之,虽然说是永恒的,因为生命自然的限制性,也可以说是一世一生的,一世一生里就有永恒的滋味,得其滋味,才能明白人的价值与学之乐。道德实践功夫稍一懈怠,内心稍有迟滞黏着,则“自信”又成了镜花水月,中国人讲文化自信,其实就是讲生命最本质的自信,这个自信当然也是无执的,同时又是“择善”而固执的,从择善之能择,讲心,从择善之“固执”讲性,从这里讲心,当下就是无执的,从人人能择,去固执此善,则此善也是本源性的,我们普通人,头脑给自我建构了一个重要的“糊涂”观点,就是认为物质世界一定有个“本质”有个本源,有个最后的,什么不可分的基础颗粒,不管你叫他原子还是其他什么,其实都是虚妄的,因为“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才是宇宙的真相。

对于科学的境界,整体如果还陷在这里,可能带给世界的,最后只有高度功利化,因为太追求现实功利,却带来了内心更强烈的虚妄,因为虚妄而走向或迷茫或狂妄,极端就是自毁和毁灭其他一切,因为太想求现实性,最终却会否定整个现实,这是人情之吊诡。在现实中找不到它,宗教中就会立出一个上帝或其他什么“神”来,因为不如此就不能心安,为什么不安呢?因为人未能真正的自信,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吾心本善,性善的善,是超越性的而不是超绝性的,说人性善,不是否定人有动物性和身心的种种现实问题,也不是说人没有恶意。中国文化从不否定现实,但教育却从德性入手,抓住了人人性善的本具,物质上有形有碍的世界不可以讲“本源”“本质”,因为没有那样的东西,你立一个,马上就会发现,它不会是最后的,但人生命价值的“人文”体系上,确实可以讲一个良知本具,讲性善而把人性无定义论和性恶论涵盖进去,当每个人心里都能清楚这一点,才是我们文化脱贫的初步,初步又有永恒的功夫可做,从一世一生的有限通于宇宙无穷尽的无限,虽有限而可无限,人生的价值,人的真正志气才可以立住。

自良知行正道

无论大到天下国家,还是小到机构和个人,都有其命运的轨迹,那么真的有所谓命数运数吗?其实站在中国文化的角度,天机不可泄露,第一个意思是本来天机就无所谓泄露不泄露,能有所谓泄露不泄露的,严格讲就不是“天机”;第二个意思是略差一层的角度,好像量子物理学里讲的波粒二象性,你意念一动就立即变成现实的染着,这个“天机”就有泄露,一泄露就成就一个现实,失去了其他所有的可能,所以这个不可泄露也可以从这样的道理讲,第三个就是一般的愚夫愚妇,以为有个什么神秘莫测的鬼神或主宰在管理着“天机”,谁讲多了就立即收拾谁。^_^

所以如果讲有命运之数的限制也可以,但也可以讲没有,因为如只从世界上的事情结果看,无非两种,好与不好。中国人内心是非常实际的,虽然实际但并不离开理想性,是一种高度的实践之智慧,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对最圆融圆满善的永恒向往,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乃至天下的命运,牢牢绑定在对圆融圆满的本善之超越向往中,而又刹那不离具体普遍的生命生活实践。这个智慧和这个智慧的传统,才是我们文化的特质。我们也把这种熏习、学习实践这个智慧的永恒向往,叫做理想,这是真正的“中国梦”,是人人为我,也是我为人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又是天下大同的理想。

好,我们今天就从好和坏两个不同的结果,来谈谈命运的问题,从易经的角度,谈这个问题就是阴阳的问题,好坏都是人的感受,天地没有一个具体的事物叫好或者叫不好,所以阳明先生的四句教第一句就说:“无善无恶心之体”,心体就是天地的本质就是这个宇宙的本质,所以心、性、天、道在中国人是可以从一讲,也可以从多讲,也可以默而行之什么都不讲。

我们回到人心人性的觉受处谈命运,无非是吉、凶、悔、吝这四个字,这是用人实际的感受之情理,为所谓命运做了一个简单的评级,其实还可以继续细分,一般可分到八卦,八个理象数的综合,再加之它们各自的错综复杂就已经太多可以预见的东西了。这具体下来就是按照人情觉受的不同,两两对称,大吉大凶、吉凶、无咎和厉、悔和吝。从大吉大凶这两个最极端都往里收,往人心最内在的方向看,关键点就在悔和吝这两个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就是悔,就是现实的善之始;吝有吝啬的含义,人心吝啬什么呢,人有太多舍不得,那些情执、欲望、法执,偏激性纠结不清,在身心交感下形成一轮又一轮的黏着障碍,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个就是吝。悔和吝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

如果从更高一层看,其实也无吝无悔,只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造化无穷,“阴”其实就是看不见的现实性,与看不见的超越性;阳就是看的见的现实性与看的见的超越性。现实往往是从身心感受拖带往物质的固化层级讲的,所以宗教等其实都不喜谈唯物,因为不喜欢固化的现实性,但没有固化的现实性,人现实这个生命也缺乏稳定感,而一切科技、思考、逻辑的倾向,即便是很抽象的理论,也必须照顾和面对人的现实性。因为一切知识的成立,皆由此心灵的二元主客相对而来。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阴阳都有超越性与现实性,从超越性的理讲就是归宗天理太极,从现实性的次第讲就是阴阳造化,从人的道德实践讲就是格物致知,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从对现实命运的可能性结果,从根源处做矫正就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能预见预知个体或国家民族的命运,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无非是人对天地自然运作的现实能量,能不能够看到并认真实践把握,而把握的最好形式是道法自然,是无执,毋意必固我,拿捏把握的实践形式和形式的无执,在中国文化就叫道德。诚意无私心正身修就是有道德,虚伪造作自私自利就是没道德。人哪有没良心没道德感的呢,这是本具的,物质上你不能谈什么是本具的,都是因缘和合。只有道德才真的能讲形而上之本具,本具圆善,却苦在自己现实闻见的遮迷,这个就是人命运轨迹,吉凶悔吝的结果会完全不同的原因。并不是你的命运好不好,而是你认不认这个祖德,认不认这个教育教化的大传统。

不管你讲的清讲不清,命运的重大差异确实就明明摆在那里。我现实的担忧,看到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和我们国家的不同局面,更加印证了我们文化传统的智慧判断。从我父母那代人看,四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的人,还是比较质朴无私的,建国之始,道德文化虽然没有从根建设,百废待兴,但是我们文化基因中那个无私的惯性还在,那一批执政的社会政治精英把西方文化的一个异数马列也中国化了,用了一系列崭新的名词概念,但实际上还是没离开,我们文化大传统重视道德轻视物质的惯性,但这之后出生的人物,一方面有天地造化的一个能量运作规律的周期性变化,一方面最关键的无私奉献精神越来越被削弱,在教育上,内圣之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学被轻视甚至贬低到几近于无。季谦先生要以读经教育,以经典标示出的人间正道,护持住中华民族的道德元气,也是因应这样的局势而艰难前行。我所担忧的是,现在我们国家看起来还不错的局面,是我们那些前辈先烈以大公无私的精神所艰苦缔造的,而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就进入了悔吝不同的阶段,物质文明的基础因为政经政策回归常理常道,加之在国际局势上与当时美苏等大国的竭力周旋,以轻重术的基因,而渐渐走向无咎和小有吉。但精神意识层面,因为受到全世界教育上的彻底西化和肤浅多元化等的影响,九十年代和后来的所谓零零后面对的社会大环境,大众整体的心灵状态却越来越走向吝与厉,迷茫空虚自私所导致的自我纠结残害的凶境也屡见不鲜,社会上功利主义,形式主义,暴戾之气和浮躁之风也有每况愈下,每下愈况的状态。经济的渐入正规背后当然离不开政治思想和文化意识的复兴与觉醒,要导之以正,几乎是所有有见识的中国人之共识,但是这个共识的基数人口还远远不够,现在谈文化自信,对于一般人现实上,尚不能是无条件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这个教育传统现在还没有恢复,严格讲我们的国歌确实是永不过时的,一直在提醒我们中华民族在危机存亡之秋,这种只有中国人才会有的未雨绸缪和深刻的忧患意识,必将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守护神。

等我们这一批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老死尽,也就是2050到2060年左右,未来的人们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众人心力和意识的集合,不是简单的力量可以转化的,所以教育这件事,看到作用可能要过两三代人,将近一百年左右,而古圣先贤动辄是经化千年,一般人都会以“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讥笑之,不知道人生命运的奋斗,吉凶悔吝的所谓造化,全在这智慧理想中,未来的子孙与人类才会真的有未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良知证其实,人其实只有一条路可走,自良知行正道,正道本心,吉凶悔吝就被转化了,乃至被超越了,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0)

相关推荐

  • 文化与民族融合的内在关系

    在历史的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不同民族会因相互交流而融合形成统一的民族性格,这是文明发展的过程性必然,人类历史也是由这种过程性必然衍生的人间悲喜剧集合而成. 在阶级社会里,民族融合是政治命题,因为民族统 ...

  • 破解经营之正“双城记”之咒

    张华强 随着正文化的普及,以正理企理念的理念在业界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业已出现的对正能量庸俗化的倾向也不容忽视,需要破解经营之正的"双城记"之咒.狄更斯的杰作<双城记> ...

  • 【山妹子心情随笔】踏乡行

    踏 乡 行五月踏青小山村,桃李挂果闻香生.草长蜂飞风带雨,布谷鸟啭催农耕.犬吠窥人桑拓外,我邀沽酒敬乡民.烟瞑昼晚空惆怅,驻立田间怀娘亲. 山妹子9999欢迎您的光临感谢关怀感恩支持感谢一路有你

  • yesuo散文随笔||百年yesuo万里行第一站【邯郸、石家庄、雄安】

    百年yesuo,回看千年. 知识的搬运工.文化的传输带.思想的播种器 [百年yesuo]是一个个人品牌公众号,集中收录了yesuo先生的[快餐读史].[聊历史].[品读经典].[散文随笔].[时评狂论 ...

  • 随笔||向山而行

    向山而行 我说,我的一生能与山发生联系,是何其有幸. 最近,妻子常跟我讨论关于未来的话题--她想我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想自己能有更好的发展前途.而说到底,我们所担心的,并不是前途不前途的事,而是还有 ...

  • 【随笔杂记】骑行,像梦一样自由(下)

    休息了四十分钟左右,大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是骑行的第二站. 活竹山口往观珠方向的路,是一个大斜坡,坡底一个急转弯,转过弯又是下坡路,水泥路面有些沙土,我半刹着车顺着坡道滑行.山风从身边呼呼而过. 我 ...

  • 【随笔杂记】骑行,像梦一样自由(上)

    两个星期前晨骑时,永忠和雄辉.我商量:五一节,我们带着帐篷骑信宜"锦江画廊".骑累了,就在碧道的江畔"安营扎寨休息.带上户外露营炉具和茶几,在江畔赏风景喝茶.骑一天信宜, ...

  • 【随笔杂记】骑行博贺湾大桥

    骑了多次乡村,想到骑海岸碧道,便约了华哥. 骑海岸碧道,往博贺湾大桥骑.其实,是心里有些牵挂. 夹着咸腥的海风轻抚,远处的博贺湾大桥底,停泊了许多渔船,屹立的船黑底沥青路,绕着海岸线蜿蜒起伏伸延,像一 ...

  • 【郁氏文化】yesuo散文随笔||百年yesuo万里行第五站【江阴水木柴门、郁桥老街、神华寺】

    郁氏文化 本次万里行第五站走的几个地方虽不能说是名胜古迹,却非常有意义,它与我们郁氏密切关联,古往今来,时代的发展少不了郁氏人的见证与参与. 2021年6月12日,我们海门郁氏一行八九人驱车前往江阴水 ...

  • 《老子》道术之宗:行正道之阳谋而非阴计

    <老子>的智慧,就是择善而成功的道术和方略,也即通过修为真.美.善的道德.品行和素质.能力,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和路径,来达致成功的效验和结果,实现预期的目标和目的. <老子> ...

  • 【郁氏文化】yesuo散文随笔||百年yesuo万里行第四站【昆山亭林园千灯古镇】

    郁氏文化 2021年2月13日,辛丑牛年的大年初二,自驾游昆山. 昆山,是离家最近的一座古老旅游城市,苏州下面的一个县级市,全国百强县第一名. 论起昆山的经济实力,没有哪个县敢称不服,昆山的优势在于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