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在等这个老头开播?

『观复嘟嘟,有物为证』,这句熟悉的开场语相信看过《观复嘟嘟》的人都非常熟悉。整个节目主要以传播中国文化和古董知识为主,而坐在摄影机前与观众隔空唠嗑的却是一位白发、小眼的老先生。

按道理来说,这样的脱口秀节目应该是比较枯燥无味的。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这个从2015年开播到2018年停播的节目,已经超过了18亿次的点播量。而观众们一期不落的等着节目开播,就因为想看这位老先生。

这位老先生就是马未都,人称马爷。当然,马爷也乐于接受这个爱称!得益于马爷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及知识储备,加之言语间时不时的『开车』,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压根儿不会感觉到无聊。

马爷,在国人心中的位置很高,也是很多人非常敬佩仰慕的文化名宿。他能说能写、深谙传统文化又在时下文艺圈如鱼得水,是名副其实的当代全能型文博大咖。

很多人认识马爷是因为《百家讲坛》这个节目,马爷主讲家具、瓷器、古玩杂项篇后而名声大噪,妇孺皆知。

成名之后,马爷参与很多文化节目的录制,比如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圆桌派》、《国宝100》,广西卫视的《收藏马未都》以及他自己制作的《观复都嘟》,都是国人爱看的文化节目。

△自打马爷的《嘟嘟》停播之后,我就期望《圆桌派》每期都有马爷!

而这些年来出版额关于家具、瓷器、杂项以及《都嘟》系列的文化专著,为中国的文博普及做了很大的贡献。

很多人对马爷的认识是『京城第一收藏家』,至今他的个人收藏已有上万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21岁的马爷就喜欢一个人去北京的潘家园和琉璃厂淘老玩意儿,什么鼻烟壶、手炉、瓷罐或者小玉牌等等,只要是老的东西,他都喜欢,看见了就拔不动腿。

△上图为潘家园!

至于为什么喜欢,他没有想过,就像今天的孩子,有的喜欢网络游戏,有的喜欢美食,有的喜欢旅游,喜欢就是打心眼里高兴。也正因为这样的执著与喜欢,马爷才会从兴趣的小树成长为今天的参天大树。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执迷』。他会去仔细琢磨,去看书,去问懂行的人,如圈里的史树青、王世襄等人。

△年轻时的马爷和北京老玩主王世襄先生!

回想那一时期,马爷说:『凡是专家我都去找他们聊。等到豁然开朗的时候,就一个人偷着乐。』

当然,喜欢老玩意儿的马爷,在他父母的眼里肯定就是一『不务正业』的『顽主』。出身于空军部队大院的马爷,从小就是个调皮捣蛋的主,没少挨打。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没少挨打,也不恨家长,现在想起来就是打得少了。』

马爷的不务正业,换来的就是自己那点微薄的工资都被他拿去买老玩意儿了。喜欢的东西,不买就难受。如果实在没有能力买下来,就厚着脸皮去别人家过眼瘾。

△马爷和他父亲!

好在,马爷父母的收入在当时比较高,每个月也有近200块的工资。所以,在不需要他养家的情况下,也就对他不太干涉,由着他的性子让他继续当『顽主』。

长期的专业知识积累,让马爷很少打眼(古董行的行话:让人骗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30岁以前,基本没有看走眼的。这当然不是吹牛,在那个年代里真品很少有人问津,谁会去费心劳力的作假?

只不过当时的古董价格皆属于捡漏级别的。1987年,北京琉璃厂的一个雍正官窑盘子,还不到500块,就是卖不出去,你说气不气?

正是由于买家寥寥无几,所有的藏家谁都不会料到,几十年后,马爷手中的这些老玩意儿竟变成了财富。而如今,像这样的一个盘子被拍卖到几十万上百万,都以属正常。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年轻时的马爷曾经两次下乡当知青。那个时候知青们干活辛苦,如果饭菜口味不合适,他们就会发脾气,马爷就会挨骂。

△司务长马爷!

时间长了马爷逐渐钻研出一套『看天调盐法』。天气热,知青们干活出汗就多,做菜就要多放盐,否则就会挨骂。所以每天做饭之前,马爷都会出去看看天气,即『看天做饭』。

这样的聪明才智得益于马爷长期的文化熏陶和文学热爱。由于极度的执迷老玩意儿,马爷翻遍了各种古籍经典,这期间的学习使得马爷的文化水平猛涨。

1981年,还在工厂当工人的马爷迎来人生的一件大事,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而且整整占了一个版面。

这件事对马爷的影响,不能用今天的思路去理解。当时的报刊数量非常有限,除了《人民日报》是八个版面外,其他都只有四个版,可能全国所有的报纸加起来也没有今天的一份报纸版面多;而且报纸的传阅率非常高,一个车间一份报纸,轮流传阅,况且《中国青年报》的发行数量是500万份。所以,马爷一夜之间成了有名的作家。

紧接着,出了名的马爷又迎来了另一件喜事——《青年文学》的聘用书。他的才华受到了出版社领导的关注,并被作为人才引进。马爷一下子从工人变成了有身份、有地位、收入又高的知识分子——编辑。

从那以后,1981年-1990年,马爷在人生的黄金时期25岁-35岁,成为一名认真负责的好编辑。80年代最负盛名的作家,莫言、余华、苏童,刘震云,稿子都是从他手里过的,他沙里淘金淘出一大堆好作家。马爷说:『现在我也可以跟任何人说,我是出版社最称职的编辑。』

成了著名作家,又有了让人羡慕的编辑工作,一般人会按照初级、中级再到编审的台阶,一步步地规划自己的『事业』。

但马爷却没想那么多,工作是一定要做好的,但是,兴趣也不能丢。恰好这个时候有稿费了,他可以『玩儿』的空间就更大了。所以,在80年代后,当周围的朋友们努力在攒钱买电视机、录像机的时候,马爷却仍在为那些古老的玩意儿『执迷不悟』。

说到编辑部的工作,就不得不说马爷与王朔的结缘。有一天,有人告诉马爷,说有个叫王朔的小孩想见他。那时候王朔是个愣头青,圆头圆脑,羞涩腼腆,还说话脸红,马爷问:『你的稿子呢?』

王朔就把自己写的《橡皮人》拿出来看。马爷翻开之后便见全文开篇第一句: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开始的。

△马爷说王朔长得像姑娘!

马爷眼前一亮,翻了几页,发现这小说真好。但杂志社的其他编辑看了,都说:『怎么能如此赤裸,肯定不能发表。』

为发这篇小说,马爷跟那些老编辑拍了桌子。结果《橡皮人》发表后,王朔红遍全国,引领整个80年代。王朔后来说自己和马爷的结识,就像光和光打招呼,在最黑的地方见。

这俩人都是精神上的理想主义者,内心永远不认同这个世界,却伸着脖子向世界的尽头眺望。敢于对抗所有人,敢于把梦做到底,敢于把人做到极致。

在北京城,马爷一大堆朋友当中,除了王朔还有冯小刚和海岩。一群人最爱干的事就是神侃、聊剧本、聊文学。

而这期间马爷对老玩意儿的热情却始终没有消退。刚结婚那会儿,揣着1600块钱本来准备去王府井买台彩电。

结果看到一组钧瓷内镶、古朴风雅的宋朝四扇屏,当即就走不动路了。砍了半天价,刚好1600块就买了下来。

过了几年,马爷接到老婆电话说是家里被贼洗了。回家一看才发现,电视让人抱走了,四扇屏还在。马爷当即乐了:『这贼,没文化太可怕!』

1990年,马爷带着他的笔名『瘦马』,从文学圈彻底消失了。因为那几年,马爷亲眼看见文坛的堕落,文化圈变成了名利场。作家们争相给评委们送礼,买奖,买版面。

于是,马爷毅然决然离开了这个工作了10年的圈子!辞职后,便与王朔、刘震云几个人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拍了电视剧《海马歌舞厅》,策划了电视剧《渴望》,挣了足足600万。

△倪大红、黄磊、梁天、于谦、王志文、葛优等等好多演员出演!

这可是90年代初,钱一下子像潮水向他涌过来,钱也有了,名也有了。但他也更看清了影视圈比文学圈更势利、更赤裸、更名利场。

马爷心里不舒坦:这不是我要的生活。然后又毅然离开了影视圈。

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出走,才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兜兜转转马爷才发现,古玩收藏才是他一生最想做的事情。

从此之后,马爷告别过往。文学界和影视圈少了一个马爷,古玩收藏界却多了一个穿梭在四九城的『散人』马未都。

他与工匠、民俗艺人混在一起。为弄清各个历史时期陶瓷的特征,天天钻去故宫。以至于后来马爷看瓷器,只需远远望一眼,便知真品赝品,且知道底款是哪几个字。这眼力,全国也没几个。

1997年,观复博物馆的前身——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诞生。自博物馆开馆以来,马爷便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全国各地讲学数百场,涵盖各级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通社区等,包括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市委党校;并应邀赴国外为日内瓦的联合国总部、美国丹佛博物馆、土耳其孔子学院等机构讲学。

2008年,随着《百家讲坛》节目开播。历史文化、古玩收藏这类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在全国兴起,马爷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

马爷曾说:『收藏的最高境界,不只是交易,更是在交心。』而这时,观复博物馆的藏品已达上万件。于是乎,马爷于2014年正式开设一档不分年龄段的文化脱口秀节目《观复嘟嘟》,将文化、历史、热点事件一一解读,真正与观众交心。

节目内容颇有特色,每一期马爷都会抛出一个主题,然后发表看法,讲述故事。其内容多半和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文物历史相关,指向性非常强。

马爷不同于其他的文艺青年气息,对于从小就是土生土长的『京片子』而言,他有的是独特的『老炮』的土气和痞气。

而正是这样的气息使马爷在节目中以其独一无二的『马氏』幽默和时不时『开车』的言语,成为众多年轻网友热议追看的原因。

△马爷有老司机的美称!

随着《观复嘟嘟》的热播,马爷也从只身一人跟观众唠嗑,发展到后来的观复猫和马爷一起跟观众唠。虽然不知道整个观复博物馆养了多少只猫,但是经常露脸的什么王情圣、黄枪枪、云朵朵还是认识的。

△喵界情圣-王情圣!

△我最爱的云朵朵!

本着文物交心的原则,每到节目最后,马爷总会从他的万件藏品中拿出一件,于主题相关的文物,证实话题,一槌定音。

《观复嘟嘟》从开始制作播出,如今已达240期。每次都是马爷一个人对着摄像机说差不多一个小时,四年如一日,也是够辛苦的了。录完节目马爷都会一身大汗,用他的话说这是一种紧张的状态。

随着最后一期节目录制完毕,工作人员送上一个小惊喜,蛋糕上写着『马爷辛苦』,于此《观复嘟嘟》正式停播。对观众,尤其是喜欢收藏的观众和网友来讲,可以说是一个坏消息,但马爷说这对自己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连续录制了四年,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当然,马爷的告别方式也是与众不同。他说这一次不是诀别,因为手上端着的是金饭碗,而不是要『金盆洗手』。

△金饭碗-唐代·花卉鸂鶒纹金碗!

马爷坚持4年做《观复嘟嘟》,也源于他的一个理念,即『用积极的态度过消极的生活』。青春过去了只有回忆,暮年尚未到只能想象。青春充满荷尔蒙,凡事都有憧憬;暮年力不从心,但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可以平静地讲述,当然也可以倚老卖老,炫耀过去的人生。

而那些舍不得马爷的观众,也在评论区留下了感人肺腑的心里话,可以说诚意十足。马爷也说听到了广大观众的心声。

一袭长袍、一条镇尺,一张条案,一扇屏风,几缕清香。马爷主讲的《国宝100》,以新的口号『国宝100,件件精彩』,重新回归观众视野。

在《国宝100》中,马爷从全世界博物馆中,甄选了100件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历史文物,从皇家贵胄的青铜、玉器,到精工细作的陶器、漆器,还有难以保存的书法、绘画等等,展现中华文明浩瀚3600多年历史。

马爷依旧采用最接地气的讲述风格,用『京味儿马氏诙谐』将复杂的传统工艺与高深的鉴赏技巧和生活相结合,为观众讲解国宝背后的历史故事。

讲述过程中,他不仅仅局限于国宝本身,更是拓宽了国宝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将历史文物承载的文化生活、文化现象延展到当代生活中。总而言之,这不仅仅只是用来娱乐的节目,更是一场学习历史的视听盛宴。

除了生动的讲述方法,节目制作的精良和高品质拍摄,也给《国宝100》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它沿用了《观复嘟嘟》、《圆桌派》拍摄团队制作,文化节目头部平台优酷监制并播出的制播模式,各路精英和专业人士共同为节目出谋划策,不管是国宝展示的特写镜头拿捏,还是马爷在场景中的转换,又或者是对影像资料的使用,都恰到好处地捕捉到国宝承载的时间印记以及背后故事。

与传统的单纯介绍国宝的『文物展示』纪录片不同,《国宝100》打破了传统历史类型综艺的固有形式,不会给观众带来一种无聊、刻板、高高在上的感觉。

在内容上有更多的突破,将国宝身世与历史故事相结合,通过观复博物馆珍藏图像资料,真实展示文物的场景应用与美感。马爷将一件珍宝所承载的时间揉捏敲碎,从其中捡拾文化和技艺的闪光点,用更有趣的形式、更吸引人的手法让更多的人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

对于长期混迹文化圈的马爷来说,眼下时兴的新媒体文化也是相当的了解,仅从这些节目标题中就能看出这是一个文案大咖。比如关于金代铜座龙的节目标题,《不懂点龙的文化,都不好意思说我们是龙的传人》,做为中国人能不看吗?

深谙观众心思,能跟上时代潮流,又能将自己的知识简白化,通过四九城老玩主的语气将内容呈现给观众。做为《观复嘟嘟》的姊妹篇,《国宝100》的出现迅速填补了观众内心空虚的情绪。

△你能想象一位老者的粉丝全是年轻人吗?

大家喜欢马爷就是因为他很睿智很博学很幽默,同样一件事让马爷讲起来就特别出彩生动。马爷的幽默源于他的生活经历,也是骨子里的,说夸张点他临场发挥的『现挂』水平一点不亚于专业的相声演员,更厉害的是他能在让你哈哈大笑之后还能学到严谨的知识。

窦文涛常在《圆桌派》里说马爷特别怕死,马爷也坦承希望自己可以活得更久一点。

马爷说:『人生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一是生命,二是灵魂。把生命活得精彩,把灵魂安顿好,人才不枉此生。』

马爷,牛逼!

作者 | 青年博士

图片来源 | 互联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