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塑历史文化街区的生命力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历史文化街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改造破坏,破坏了城市的肌理,让城市历史文化遭到了摧毁。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就是城市生命力的延续,城市的发展才能具有动力,城市存在才具有灵魂。
1
历史文化街区发展问题
形式单一,同质化明显
尽管近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一些地区忽视对地方传统建筑文化的整体继承,使得新打造的传统仿古商业街区外延外观单一形式僵化,失去了“原真性”的文化特色。
杂乱的业态、日渐趋同的景观,既不利于本地特色风貌展现,也使得历史文化街区同质化现象区域明显。大理、丽江、凤凰、榆次等古城街区商业化模式、街区风情大同小异使其街区游客数量降低。社会文化被不断的同质化,带来历史文化记忆的流失,往日象征地域历史特征的历史街区文脉正在逐渐流失。
商业化开发严重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城市发展的记忆,无论是街区内的文保单位、历史街巷、古民居等都反映着城市的发展脉络。但是过度的商业化开发使得街区的格局风貌、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日益彰显。
在旅游开发和招商引资的名义之下,中国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逐渐“变味”。
如北京的南锣鼓巷、什刹海更是被认为已被“开发成了吃喝玩乐商业一条街”:除了吃些小吃,买个纪念品,很少有人寻着历史的足迹,体味北京胡同的风情和历史文化韵味。
居住功能减弱,建筑与环境缺乏活力
历史街区作为活态文化遗产,无论居住者使用者、功能业态,还是利用过程中建构筑物自身都是活态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一些地区在保护开发历史文化街区的过程中忽略了历史街区的原住民的保护。环境的破坏也导致许多街区原住民不得不离开老街,人口流失造成老街的空心化,不仅使得老街建筑等遗产遭到破坏,同时也丧失了滋养传统民风市井的土壤。有些街区缺乏人气与活力,成为冷冰冰的陈列馆。
2
国内外文化街区保护经验
英国街区在开发商业模式的同时更注重保护街区原貌与文化,重视保护规范先行。
早在1967年,为了各地有历史特征和价值的街区得到成片保护,英国出台《城市宜居条例》,正式引入“保护区”的概念。
1972年和1974年,在《城乡规划法》的修订中增加了对保护区内建设活动的控制管理,并赋予了地方规划机构颁布“保护区保护令”的权力。
1990年的《(登录建筑和保护区)规划法》除了给出登录建筑和保护区的定义和法律程序外,还包括新的开发、拆除、改进、公众参与、产权和财政资助等内容。此外,英国各地方政府还把街区保护发展成为一种“全民活动”,让街区内的居民参与进来。
意大利对老建筑和老街区的保护与改造方式灵活多样:
首先,采取“整体性保护”的原则。即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上既要保护有价值的古建筑,还要保护生活在那里的居民原有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
其次,最好的保护是利用。意大利不少古建筑仍作为办公场所或住宅使用。以首都罗马为例,总统府奎里纳莱宫和总理府基吉宫都始建于16世纪;
第三,社会资本赞助修复。意大利采取企业或个人赞助或捐助的方式来资助一些规模较大的专业修复工程,而“回报”企业的是广告效应和形象提升。
日本对古建筑以及城市文化保护是非常重视的,迄今为止,日本古城中很多历史文化街区和人文景观都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总体来说,日本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运动经历了兴起、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如今,市民自发开展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意识在日本已经深入人心。
我们从日本得到的经验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当重视引导市民参与,形成国家和各级地方相结合的多重保护机制,同时不断的创新保护理念和方法。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改造
宽窄巷子为清代少城(满城)兵丁胡同中仅存的两条,区内多为清末民初时期的木结构民居建筑,基本保持了百年前的历史风貌。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房地产业高歌猛进,历史街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令人担忧。在成都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遵循建设部有关城市历史街区的紫线保护条例,规划设计在严格保护的原则基础上进行详细的测绘、调研,制定保护、维修、复建、更新的办法。
研究宽窄巷子的历史文化就会发现,它代表了成都市“两江环抱,三城相重”的城市格局,代表了两千年少城文化和三百年满城文化的传承,代表了北方胡同与川西民居的结合,代表了成都平原的市井生活特征。
所以要保护一个真实的宽窄巷子,就要明确原真性的保护理念,即街巷--院落--建筑--装饰四位一体的整体保护,既要保护原有的物质形态,同时还要发扬地方的精神特质。
宽窄巷子的精华就在于街巷格局与院落空间,从清代的布局严谨、整齐划一,到逐渐变化的丰富多样。设计中重点保护街巷及组成街巷的外观风貌,包括门头、外墙、装饰物、树木等,同时保留原有的院落划分,使整个街区依然按照原有格局分布。
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建筑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形式和传统施工工艺,充分利用原有建筑材料与装饰构件,妥善保护土墙、砖墙、门头、构件等不需更换的部位。采用了保留、回迁、合作、统规自建等方式,充分体现了居民参与的原则。
3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要点
商业与文化共赢
城市中彰显地域特色的老街,对激活传统文化、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所以,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社会风貌和人文故事的建筑景观,都应加强保护。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并非是彻底杜绝商业化,而是要研究怎样保留更多人文因素,达到两者的和谐与平衡。
建筑与环境相协调
老街的建筑设计形式和风格的改造,要尊重客观生态环境、挖掘和继承优秀地方传统特质、满足时代要求的建筑形态。
不同功能建筑之间,虽有一定的形态变化,但在整体上协调统一,以体现人本、生态、简约的设计理念,针对现状建筑风格差异较大的情况,通过协调建筑的外立面来达到统一。
原有肌理的保留与更新平衡
街道的空间体系是老街最明显的特征,它显示建筑物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原有街巷的空间格局,才能保持小镇空间的历史延续性。但在城市格局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让街区尺度与格局一成不变是不可能的,是与城市发展脱节的,因此要与城市步伐相一致。
在保留原有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呈现历史文化与现代化相融合的面貌。
修旧如旧,保护性创新
在城市化进程中,要留住或再现历史街区原有的格局与场景,就要充分了解原有建筑、空间格局、历史文化,需要从多方面获取信息来源,如历史文献、历史照片,实地走访并听取专家、传统民俗继承人和当地民众的意见建议,形成系统科学的改造方案。
对于新建仿古建筑和配套景观,要从设计风格、建筑材料的使用、立面色彩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多次实际论证,严格把关,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原有建筑风格的协调统一。
在街区的改造中,设计上可以运用现代建筑语言,充分考虑实施性,平衡商业店面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以建筑为背景,人的活动作为主体,从而呈现出来是充满生机的街面。
满足居民主体居住功能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是市民生活的聚集地带,贴近人们的生活,具有明显的市井气息。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充分考虑其社会属性与价值体现,要充分注重民情、采纳民意,最大程度使其成为人们城市生活与情感的体现。
街道中应该能提供一些可供停留的设施或空间,使得线性空间被点状空间打断。在老街的改造过程中可以考虑在整条街道穿插几处公共空间,使街道空间伸缩有致。
总体来说,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局部缩影,是城市人民生活轨迹的记录。要确定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定位,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与承担的功能,由此来进行改造工作。
改造中应平衡历史与现代的关系,平衡文化与商业的关系,还要注意居民主体性的保护工作,在平衡好多要素的同时,做好就经营管理工作,形成各利益主体的共建共赢,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