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娃系列】乡村生活散记:规则与探索

原创 大陆博士 大陆的星辰大海 2020-08-14

相隔半个月,我回来啦~带小宝去他爷爷奶奶的乡下园子玩了一个星期,本来要待更久的,但是要回来给母亲大人拆线复诊,我自己又去医院检查了一下,所以提前回来了。深刻体会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苦,在乡下的时候,突发腹疼,又无处求医,一度落泪,好在很快被欢乐的乡村生活给“治愈”了。

确实最近大半年,连挑绘本也喜欢那些与植物呀,花园呀,野外有关的主题,这回跟先生说的最多的就是等以后怎么把乡下的地给利用起来,弄个大花园,种点菜,养点花儿,再养一只狗,一只猫,想起来都很美好......先生揶揄着说我是提前进入养老阶段了

说完前情提要,说说今日话题,也是源自这次乡村生活之旅,很多很多年没有去乡下了,似乎人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体会。过去对农村的印象就是大片的稻田,玉米地,耕种,赶集......如今不同了,一方面农村现代化了,小宝爷爷奶奶家也大变样了,村子里规划了道路,每家每户都修了院子,栅栏,道路两边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爷爷把两亩地租了出去,自家留了400多平米的菜园子,种了十七八种菜,菜园子的菜只是自家吃的,不卖,奶奶还喜欢养花儿,经常拍过来的照片让人羡慕不已。

趁着休假,这次做了一些视频剪辑,记录了一下小宝的乡村生活,发到朋友圈后......果然,羡煞“城里人”

当然今天我不是来憧憬老年生活的,而是来谈“幼儿探索”,甚至谈的是智力发育的

老读者都知道,我一直主张低幼儿童应该尽量多地进行户外活动,进行自然探索,物质探索,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这些活动包含了问题解决的技能发展,空间智能的发展,大肢体运动,自然智能,培养了观察力,动手能力,若是学习一些常识技巧,也很容易渗透数学启蒙。

可以说大部分低幼儿童的“桌面学习内容”,各种“认知”内容:比如形状,颜色,匹配,数量概念,社会性知识等等都可以通过生活与自然的探索获取,大部分人为设计出来的学习内容也都是取自于生活,只不过现在儿童的生活实在太过“单一”,“枯燥乏味”,所以人们创造了出了一些新玩具,各式各样的教具来填补空白。说起来也是一件很可笑的事,人们先是抛弃了丰富的生活元素生活场景,继而去开发一些“人造物”来替代这些生活元素,然而最终还是缺乏了一个最重要的要素——“人的互动”。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在主张大家都抛弃城市生活,回归乡村吧,或者全部辞职陪伴孩子,人毕竟还是需要顺势而为的,时间犹如一条永不回归的河流,永远奔腾着往前,我们只能朝前走,不能回到过去,所以,憧憬毕竟是憧憬,体验也仅仅是体验。

这次给大家带来了真实的乡村生活记录,我把一些朋友圈零散发的视频做了三个合集。以下文字你可以看成是一篇散记,但最终回归的还是同样的理念。

乡村生活记之一

赶鹅少年

乡村生活记之二

奶奶家的菜园子

乡村生活记之三

规则与探索并存

在乡村,主要的三个主题就是:动物、植物、工具。到处都有危险,但是收获还是巨大的。

鸡鸭牛羊,应该是乡村里最常见的,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要是到了乡下,孩子们总会遇上几种动物,与之近距离接触,这种接触不同于去动物园看看动物,或者去农家乐拿菜喂喂小羊羔,这是一种朝夕相处的深入接触,随时随地都能见到动物,一天当中不同的时刻可能遇见不同的事,每天也可能做同样的事,一些技能会增长。

比如小宝第一次见到大白鹅时很好奇,看起来真正的大白鹅比他头脑中想象的大白鹅大多了,家里头的玩具模型很小,可以拿在手中,或者捧在怀里,可是这里的大白鹅比他的个头还要高,伸长了脖子扑棱着翅膀咄咄逼人。好在小宝并不害怕,倒是学着爷爷如何甩着鞭子赶鹅,一回生二回熟,几个来回就熟悉了鞭子怎么甩,也知道主动拿着“武器”去赶一群鹅。

后来我发现很多人说起小时候有被大白鹅追赶的“恐怖”经历,甚至有人还有心理阴影,我猜想可能是时机场地的问题,或许在一片较为空旷的区域里,掌握了主动权,有成人指导和保护的情况下,学习着如何赶鹅,就比在鹅棚里被大白鹅碾着跑这样的体验要来得正面积极的多。

这次我费了不少口舌跟他们解释如何给孩子一些正面体验,要避免将成人的惧怕心理投射给孩子。小宝和他姐姐小时候一样,都不惧怕任何动物,包括比较凶悍的狗,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大部分在谈及自然教育的理论都在告诉人们,这是他们的天性,反而是后天成人一些不经意的举动(比如猛然拉开孩子,老人可能还会说“不怕不怕”这样的话),让孩子产生了“恐惧”的心理。

上头的视频里也有一个小段子,邻居家养了两条法斗,一条特别凶悍,见人靠近就叫,小宝可能是特别好奇,就盯着看,狗见人盯着它瞧就更抓狂了,叫得更凶悍,直到小宝奔向栅栏,被他爸爸一把抱住,由于爸爸的行动太突然,加上爸爸比较严厉地制止了他进一步行动,小宝大声哭叫了起来,把爷爷奶奶邻居都引来了,大家起初以为是狗吓到了小宝,邻居一边呵斥狗,一边安慰小宝,后来才明白,是因为爸爸不让小宝上前瞧他才哭的。其实大部分时候,我们只要用正常的语气,动作来提出警示,孩子都会接受,反而是过于激烈的动作行为会产生副作用。

小宝这次学会了见到车来就要靠路边躲避,不能站在路当中。视频中有一小段我剪辑配乐的,听上去音乐氛围很紧张(朋友圈贴出来时不少人说象看大片的感觉

),的确小宝满脸警惕,见车就跑,但即便如此也没影响他自由自在的探索,在真实生活场景下的引导,就具有这样“精确定位”的功能,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可以非常清晰,一件事并不影响孩子对另一件事的认知,反而能更加综合地发展孩子的能力。

比如这次回来后,发现小宝对车子的敏感度又提升了,尤其对于大型工程车,对于声音的辨识度也提高了,虽然他还不能表达,但我们发现他其实可以通过声音辨识车辆的大小,比如听到的声音如果是大型车,他会有明显躲避行为,有时候我们在屋子里吃饭或者聊天,他会突然停止活动,指着窗外,往往是我们什么也没发现,但过了一会儿一辆车就经过了,他的听觉被锻炼的特别敏锐,远在几百米处的车,都能被他发现。

见到看家护院的狗,要保持一段安全距离;看见水沟,不要靠近,不然容易跌入;有尖锐的东西要避开,容易戳到......这些事在这次乡村度假中天天讲,遇到就讲,他的印象就特别深刻。

另外一些规则,比如别人家的院子不能随便乱闯,路边的花不要摘,哪怕是野生植物也不要随便乱采,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教导,即便是采摘象狗尾巴草这样的野生植物,也有技巧,不是揪住“狗尾巴”去拔,而是捏住杆,往外抽,就能整根抽出,教了一次,小宝就学会了。

到了菜园子,头两回小宝特别好奇,到处乱踩,甚至故意对着菜心踩下去

,教了几次后,知道菜叶子要小心呵护,沿着沟壑往田里走,21个月的他平日在家中侧向行走的机会很少,这次一并锻炼了大运动技能,2岁小朋友都应该要掌握的主动侧向行走3-4米距离,他也轻而易举可以连续走上7-8米了。

因为有了自然的场景,孩子会主动去调整自己的心理生理结构去适应自然环境。当小宝去采摘番茄时,左手摘了一个,右手摘了一个,接着右手想再去摘另一个时发现手中有物,无法摘取,但是又不想把手里头的番茄丢掉,于是很自然地就把右手的番茄移到左手,用左手夹着两个番茄,右手去摘第三个番茄。

因为有了连续的环境,因此玩一个喷壶,就不完全是学会如何加压,调整喷嘴,加水等等一系列操作,还知道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追着爸爸玩水仗,还可以用它来浇花浇菜园子。

儿童能从真实的生活中学到丰富的技巧,包括认知技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是应用型的,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能轻而易举把道理教给孩子,除非这个成年人已经退化到基本的生存本能都不具备了。诸如工具应该如何使用,如何避开危险,如何遵守公共道德,人类社会的一些基本秩序,规则,都能教给孩子。

所以,体验,根本上是“在生活”,不是“在旅行”。

在生活中体验,积累的是经验,并不单纯是“知识”,如果知识技能不能用于生活,不能加以应用,仅仅是“知道”,“你回我答”式的,那就不能转化为能力,变成智慧的一部分。

幼儿时期的经验积累应该说是成年后理解世界(认知模式)以及形成学习模式的基础,大部分时候成人只是割裂地来看待“学习”这件事,似乎它就是一本编撰精良的书,用十几万的文字就能叙述清楚,以及只要执行到位,就能教会一个孩子如何学习,人们似乎并没有看到环境与人的发展之间的交互作用,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孩子,经历过不同事件有着不同经验的孩子,对于同一样事物的理解是有差异的。过去的经验可能会指引着孩子更加重视某些东西,忽视某些东西,或者反过来。

一个坏习惯的养成是长期潜移默化形成的,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同样也需要时间堆积,探索,应该是一种渗透式的生活方式,如果一个成人目的很明确地要孩子学会某种技能,他们多半会耐不住性子,也不愿意面对孩子的失败(哪怕这种失败符合孩子的年龄),他们也想方设法希望孩子能够克服困难去达成,尽管在训练意志力方面这样的方式有其效用,但如果作为一种教育的底色来看,这样功利性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弊端,这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探索、自我思考的机会。

探索的另一种关键要素是与时间有关的,它需要消耗极大的时间量,因此那些急于求成的“体验”其实与探索并不相同,甚至一点关系都没有。

在【小娃系列】里我会特别强调“时间”的积累,特别强调“慢”与“渗透”,强调不去设定目标,强调成人需要把“心”放到体会生活的乐趣本身。

这次休假,趁着旅途,所见所闻,思考了许多,有些想法分享到【周末随笔】里去吧,今天的散记就写到这里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