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年后,再一次追“梅”逐梦......
“梅花诗屋”的传奇
左:范梅强在梅兰芳故居草坪上
右:范梅强在“克勒门文化沙龙”现场
当年梅先生一家四世同堂,生活在马斯南路121号,今思南路87号。
这是1944年,范梅强的舅舅梅葆玖(左2)开始学戏时留的影,照片中梅兰芳(左4)与怀抱猫的夫人福芝芳(左3)及范梅强的妈妈梅葆玥(左6)。
后边的那几位,都是很有名的昆曲老师。名旦朱琴心(右3)、弟子顾正秋(左5),后来去了台湾,被人称为“台湾的梅兰芳”。
范梅强小时候玩耍的大草坪上,还曾闪过一颗耀眼的流星。照片中与梅兰芳如出一辙,婀娜地舞着双剑的男子,正是梅兰芳当年最得意的弟子——李世芳。
彼时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为民族敌人唱戏。思南路的小楼里,便常见到这对师徒唱戏的身影。
可惜的是,李世芳年仅26岁便因空难过世了。这不仅让梅兰芳伤心欲绝,更是京剧界的一大损失。
二楼的客厅里,梅兰芳最得意的女弟子,言慧珠(中间)与梅兰芳夫妇及梅葆玥姐弟在这里留下了身影。
这是一张很著名的照片,照片中梅兰芳坐于上海故居的会客厅里。梅兰芳在上海的故居,为何又称“梅花诗屋”?皆因这背后的一幅画。
原来梅兰芳的绘画老师汤定之,为表扬梅兰芳抗战时期蓄须明志的精神,特意绘制了这一幅青松赠予。
这幅备受梅兰芳珍视的画作,后来随着他去了北京,至今仍挂在梅兰芳北京的四合院里。
天蟾压轴的惊艳
梨园界有一条“京角儿不到上海不成名”的规定,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庞大的市场让京角儿在这里赚的盆满钵满。
同样的,梅兰芳这位京剧大师也是在上海成名。
当年,“凤二爷”王凤卿带着19岁初出茅庐的梅兰芳,第一次来到十里洋场花花世界的大上海。
王凤卿原本安排梅兰芳唱压轴戏,即倒数第二出戏,作为最后一出戏的“大轴”则由王凤卿自己演,结果观众特别喜欢梅兰芳,三天打炮戏后,有些观众看完梅兰芳的演出就“抽签儿”回家了。
(京剧行话“抽签儿”指演出期间个别观众离场,多数观众离场叫“起堂”。)
梅兰芳演《女起解》戏单(1930年)
第二天,这原本唱“大轴”的伯乐王凤卿,便主动找剧场经理要求与梅兰芳互换。要知道,这不仅是一个位次,更是直接关系到收入的事啊!
就在剧场经理为难的时候,这“凤二爷”真是个人物,当即表示把他自己的包银,拿一部分给梅兰芳。听见这话,剧场经理也不好意思了,最后按“大轴”的价给了他们二人。
当年的天蟾大舞台
从此,19岁的梅兰芳便在上海一炮打响,成为了唱“大轴”的头牌。
京剧入沪的风靡
前面咱们就说到,梨园界有一条“京角儿不到上海不成名”的规定,不仅梨园“造星捧角”的鼻祖是上海人,连京剧这一称呼,最早都是由上海人叫出来的!
京剧的起源一般来说在皖东和鄂西,经过了徽班进京和皇室献演的历史洗礼,让北京来的徽班唱的戏逐渐变得雅俗共赏,传到上海后更是被上海人青睐有加。
当年上海丹桂茶楼看戏的盛况
为了区别上海本土和来自北京的两种不同徽班,上海人便称北京来的为京班,还为了京班造了很多剧场,吸引了更多的京班不断南下,在上海形成了一个看京班的热潮。
1876年,上海人终于忍不住给北京来的徽班定了名——当时在上海的《申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而这里面便出现了“京剧”两个字。
从此,“京剧”便被上海人定下了。
上海《申报》刊登的文章里最早出现“京剧”二字
“京剧”在上海的红火,让当时的“天蟾大舞台”成了一个梨园界的奥斯卡,“不到天蟾不成名”就自然而然成了衡量京角儿红不红的标杆。
京剧学者、剧作家翁思再曾在我们“克勒门”的沙龙现场为京剧在上海总结了“六个第一”,还展示了当年京剧的华丽布景、舞台机关、剧场、以及现代戏、连台本戏等,让人惊叹这座城市与京剧的渊源,亦感叹上海对京剧的影响。
翁思再
上海人叫出来的京剧,在上海的那些事儿
将中国之美带向世界的他,你还记得吗?
压轴登场的就是大牌?你错了!
上海人爱京剧到何种地步?一不小心就创出了8个第一!
为京剧定名的为何是上海人?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静安区文旅局
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
对我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