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镜头:年轻伙计熟练使用缝纫机,民众争相围观汽车拉力赛

历史的碎片不仅仅止于局限于史料中,还有留存的那些老照片。大清已经过去了百年,可晚清的那段屈辱无不萦绕在人的心头。洋人,鸦片,缠足,城楼,牌坊。人已经作古,古建筑已经湮没。看镜头里,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一位梳妆台前的女子,素衣而坐,温婉如玉。没有唐朝女子的丰盈,却也有清朝女子的秀气。清朝人的服饰可以说一直被后人吐槽,开襟衣服总是让东方女子的美无从展现,还有那小脚更是被后人称为畸形的变态。可在当时,缠足之风非常盛行。清朝统治者几次禁足都以失败告终,而且还愈演愈烈,甚至有的满族女子都裹了脚。男子剃发易服,女子的小脚又让人感到敬佩。

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来的不仅是贸易,还有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们多是官员,商人,传教士的家眷。万里迢迢,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居住,旅游,猎奇。因为享有的特权,走到哪里都是座上宾,官员对他们更是趋之若鹜,效犬马之劳。图中的洋人坐着独轮车,穿着绅士,与推车的赤脚苦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犹如两个时代的人。

满族贵妇,衣着华丽,头戴大拉翅,身边有佣人伺候着。佣人也是第一次照相,面对镜头似笑非笑,贵妇一脸冷漠。在清朝,满族人的地位是最高的。旗人更是领着俸禄,拿着国粮,衣食无忧。

被鸦片折磨得无精打采的烟鬼,躺在烟榻上,还不忘嘴里叼上烟管。一旁摆着烟灯,烟签。从照片中,可以明显的看到他的眼眶周围发黑,凸出,眼神已经失去了往昔的神采。

清末时候的裁缝店,图中两个年轻小伙,正在熟练的使用缝纫机,已经作坊化。当时缝纫机在美国发明后,不久就到了中国。最初一台约50两白银,“常置座旁”是大家闺秀最值得炫耀的一件事。1896年8月19日,《曼彻斯特卫报》上曾登载李鸿章参观缝纫机厂,当时还赠给了他两台,其中一台献给了慈禧太后 。

一位官员的母亲,已经被册封为诰命夫人,家族莫大的荣耀莫过于此。她一身珠光宝气,正襟危坐,戴着朝珠气势威严。诰命夫人虽然领着俸禄,却并没有实权,却是对官员家眷的最高赏赐,常常求之不得,望眼欲穿。

清朝的巨人詹世钗,身高到了两米三以上,身穿定制的官服,辫子也有一米五长。洋人站在身边相形见绌。他本穷困潦倒,被猎奇的洋人带到国外进入马戏团,赚了不少外快。他第一个妻子是中国人,几年后病逝,他又娶了一个英国女子为妻。

城门口的地主少爷和他的马夫,身后马车停在那里,马儿已经解了套。二人无论衣着还是相貌都是差距颇大,能够留下一张照片,马夫真是沾了少爷的光了!

街头水果商贩,水果应有尽有。当时能够在店铺里经营的不多,更多是在街头巷尾。想必那时的水果绝对是绿色食品,没有添加剂,也没有转基因。

牌楼下汽车拉力赛开赛,1907年,对于即将灭亡的大清来说已经是行将就木。可北京城的街头还是上演了一幕,从北京到法国巴黎的汽车拉力赛。人们对于四个轮子的汽车充满好奇,几乎万人空巷,争相挤进前去围观看热闹。这就是当时用相机拍摄的真实画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