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下

滞下

中文名滞下

拼音zhì xià

定义病名。中医指痢疾。

滞下

  zhì xià

  1. 病名。中医指痢疾。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即痢之古病名。

  《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因其闭滞不利,故又谓之滞下。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即痢之古病名。《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因其闭滞不利,故又谓之滞下。   一少年贵介,暑月出外,饮食失宜,兼以暑热,遂患滞下。途次无药,病偶自止。归家腹痛不已,遍尝诸医之药,药入口痛愈甚,亦不思食。仲淳视之曰:此湿热尔!其父曰:医亦以湿热治之而转剧。仲淳曰:投何药?曰:苍术 黄连 厚朴 枳壳 陈皮等。仲淳曰:误也。术性温而燥,善闭气,故滞下家忌之。郎君阴虚人也,尤非所宜。更以滑石为细末以牡丹皮汁煮之,别以白芍酒炒,炙甘草,炒黑干姜,水煎,调滑石末服之。须臾小便如注,痛立止。

  按:缪希雍治疗湿热的方子很经典:丹皮煮滑石以增强其清热散结的作用,炒白芍炙甘草有很强的缓急止痛作用,缪希雍几乎用于所有的痢疾腹痛病人,后人却说白芍可敛湿助邪而不用了。临床上用第一个药方(苍术)治疗湿热者较多;用第二个药方(滑石)治疗淋证者较多,怪哉!《经》曰:去莞陈莝。后人说理气化湿 利尿通淋。就医理而言可能是后人混淆了气滞郁热与湿滞郁热的概念,就药理而言只能是中西医乱结合的结果。

  凡治滞下,与大肠滑泄自利不止不同。滑泄自利不止,有可涩之道,故古人有间用罂粟壳诃黎勒以止其滑泄。若夫滞下,本属湿热涩滞不行,法宜疏利,药忌兜涩。大肠者,肺之俯也。大肠既有湿热留滞,则肺家亦必有热。肺乃华盖之脏,《经》曰: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是肺气喜通利,恶闭涩,故古人药性中每云利肺气,其意概可见已。倘误用罂粟壳 诃黎勒,使湿热无所宣泄,肺气不得下行,非为滞下增剧,湿热熏蒸,上干乎肺,则胀闷气逆不得眠 不思食诸证至矣。又有久嗽不愈,缘于肺虚有火,法当清肺润肺,忌用涩燥闭气之药。设若误用粟壳诃子,脾火壅于肺,不得下降,若兼参术半夏,即死不旋踵矣。世医往往蹈此覆辙相寻,卒无悟者。聊为论著,敢告方来。

(0)

相关推荐

  • 泌尿感染..痢疾..芍药汤加减..董建华案

    13.芍药汤加减治膀胱炎.肠炎 白芍.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肉桂. 芍药汤加味,可治大肠湿热兼膀胱,属湿热病例. 病例:腹痛.下痢.小便灼热涩痛.淋漓不畅. 腹痛.下痢赤白,里急后 ...

  • 李茂昌总结六腑气机旋转用药十二对(中)

    木通配藁本入膀胱 木通,凉,若下焦蓄水,要思考能不能用木通,只有出现下焦蓄水,有湿热或虚热,才可以用木通,注意常规剂量要在15克以内.膀胱属水归肾,膀胱以疏泄水湿为主要功能.木通的使用要注意剂量问题. ...

  • 《沈氏女科辑要》卷上 ​第二十二节 妊娠滞下及下利

    第二十二节 妊娠滞下及下利 <本草纲目>∶妊娠下利,用鸡卵一个,乌骨者尤妙.开孔去白留黄.入漂铅丹五钱搅匀,泥裹煨透,研末.每服二钱,米饮下.一服效是男,两服效是女. 沈尧封曰∶曾试过,有 ...

  • 《沈氏女科辑要》卷下 第十七节 泄泻、滞下

    第十七节 泄泻.滞下 沈尧封曰∶乙亥初夏,傅木作妇,产时去血过多,随寒战汗出,便泻不止.余用大剂真武,干姜易生姜,两剂,战少定,而汗.泻如故.又服两日,寒战复作,余用补中汤去人参,加附子两剂.病者云∶ ...

  • 《妇科玉尺》卷五 治滞下病方

    胶艾四物汤 治妇人赤带. 四物汤加 阿胶 艾叶 桂附汤 治白带腥臭.多悲不乐.大寒. 肉桂(一钱) 附子(二钱) 黄柏 知母(各五分) 如食少常饱.有时似腹胀.加白芍五分.不思饮食.加五味二十粒.烦恼 ...

  • 《吴鞠通医案》滞下(俗名痢疾,又曰积。红色属热,属血,白色属寒、属气。)

    丁氏 五十八岁 滞下白积,欲便先痛,便后痛减,责之积重,脉迟而弦,甚痛,盖冷积也,非温下不可. 熟附子(五钱) 广木香(三钱) 小枳实(三钱) 生大黄片(五钱) 广陈皮(五钱) 南楂肉(三钱) 浓朴( ...

  • 《证治准绳·类方》泄泻滞下总治

    大黄汤 芍药汤(俱滞下.) 益黄散(见发热) 诃子汤(泄泻) 麻黄汤(伤寒.) 小续命汤(中风.) 浆水散(泄泻.) 姜附汤(中寒.) 术附汤(心痛.) 大承气汤(大便不通.) 凉膈散(发热.)四逆汤 ...

  • 《证治准绳·类方》滞下

    大黄汤(洁古) 治泻痢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上用大黄一两,锉碎,好酒二大盏,浸半日许,煎至一盏半,去滓,分作二服,顿服之,痢止勿服,如未止再服,取利为度.后服芍药汤和之,痢止再服白术 ...

  • 《证治准绳·杂病》泄泻滞下总论

    泄泻之证,水谷或化或不化,并无努责,惟觉困倦.若滞下则不然,或脓或血,或脓血相杂,或肠垢或无糟粕,或糟粕相杂.虽有痛不痛之异,然皆里急后重,逼迫恼人. 洁古论曰∶脏腑泻利,其证多种,大抵从风湿热论之, ...

  • 《证治准绳·杂病》滞下

    古以赤为热,白为冷.至金河间.李东垣始非之.刘谓诸痢皆由乎热,而以赤属之心火,黄属之脾土,白属之肺金,青属肝木,黑乃热之极而反兼肾水之化.其诸泻利皆兼于湿,湿主于痞,以致怫郁,气不得宣通,湿热甚于肠胃 ...

  • 《证治准绳·女科》滞下

    (男女痢治无异,已详<杂病准绳>,此特摭遗耳.) [大]夫赤白痢疾者,古人名之滞下是也.究疾之原,皆因外感五邪之气,内伤生硬冷热之食.其证不一,有赤有白,有赤白相杂,有冷有热,有虚有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