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W6上市后,我很失望

4月16日,威马在上海盛大举行"IMAGINE DAY威马畅想日"品牌发布会,发布会上,发布了“号称”拥有"最实用无人驾驶"、"最好玩场景编程"、"最灵敏语音交互"的全新车型威马W6重磅上市。

发布之后,市场的测评一阵好评,号称是“全国首台量产无人驾驶汽车”、“实现L4级别无人驾驶”,「于见专栏」内心却对这营销行为有另一番见解:就这?太以偏概全了吧!

不吹不黑,我们正儿八经来看一下。

1

L4自动驾驶≠全自动泊车

真正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SAE(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对自动驾驶的分级:L4是高度自动化的层级,在限定的道路和环境中可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

这个阶段下,在自动驾驶可以运行的范围内,自动驾驶开始实现系统对驾驶员的替代,驾驶相关的所有任务和驾乘人已经没关系了。

真正意义上实现L4,必须要在驾驶环境、驾驶员状态、高精度地图需求上,都有一定的演进,比如在驾驶环境上,包括但不限于泊车“低速”自动驾驶场景,高速公路、成熟快速路等“高速”路段,都可以实现驾驶员可完全脱手脱眼。

目前,由于技术成熟度不够,目前的人工智能难以支持全场景的无人驾驶,叠加商业模式还没能形成闭环,以及政策法规存在责任推定问题,L4级自动驾驶的普及和落地仍然面临一些难题。

而这个自动泊车,也不是近两年才开始有的概念,早在2013年的奥迪A8L身上,就已经有了这个概念的雏形(但未实现),这就是“自动代客泊车”(AVP)场景。

诚然,低速自动驾驶场景下自动泊车功能的实现,是自动驾驶的重要一环,但它只是自动驾驶的其中一个功能,是实现真正自动驾驶的时候附带去做的一环,因为他的实现并不复杂。

为什么说不复杂呢?

在自动驾驶实现商业化时,有3点需要考虑的:

1)场景:是处于开放场景还是封闭场景;

2)路线:是自由路线还是固定路线;

3)行驶速度:低速还是高速。

这三种情况中,“封闭场景、固定路线、低速行驶”最容易实现,比如在好几年前就能看到的矿山开采车、工业园区的物流车等,基本已经实现了这一阶段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这个情况,虽然简单,但由于它们使用场景有限,难以向其他场景迁移,商业价值量不大。

而自动泊车的商业化条件比这个高一些:半开放路线、自由路线以及低速行驶,半开放路线是指停车场虽然处于开放场景,但是人流低,路况不复杂。

在这三点的综合考量下,出现事故的风险较小,在法律法规上也能完美进行“责任规避”,落地更快且量大,厂商和投资者都更具备意愿。

复杂的是什么呢?

就是真正的自动驾驶商业化——“开放场景、自由路线和高速行驶”。

与自动泊车相比,自动驾驶的高速场景需要实现更长的制动距离,因而对传感器的使用、算法能力、控制系统等有更高的要求。

此外,自动驾驶的开放场景要求的“安全性”更高,因为受到天气、路况、光线等因素的影响,比在停车场出现意外状况的概率大。

此前,有些报道称特斯拉FSD实现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但只要安全性这一条没能满足,有1%的概率出现车祸,哪怕实现了99%的L4级别其他功能,都难以被称为“实现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

威马W6能在正常行驶的道路上实现L4级别以上的自动驾驶吗?显然是不能,也不敢,因而在官网上,威马也只敢按照实际情况——智行辅助配置进行标注,实现“L4级无人驾驶”这个口径,也只敢借助媒体的笔大肆宣传。

这个行径,就跟你下馆子点了一顿全羊宴,饭店只给你上了一只羊腿,上完之后默不作声,你问饭馆,饭馆才美其名曰“羊腿就是羊的一部分,你吃了羊腿,就约等于你吃了全羊宴了”,你听了是不是莫名其妙?

如果将L4的定义放严格一些,威马W6的自动泊车,还不能被列为L4。

AVP分两种,一种是“提前学习”,另一种是“当场学习”。

提前学习使用的是“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SLAM),这个技术,简单来说,是把AI机器人带进去一个未知的环境中,驾驶员教AI如何泊入/泊出,系统用视觉、位置传感器等描绘出这个区域的高清图像,并学习记录泊车过程中的制动数据、油门、转向数据等等,再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自动泊车。

这种技术,适用于小区和办公楼这类有固定的停车位的场景。

威马配置的就是完整的SLAM技术,在自动泊车前,需要先带W6进行一次提前学习进行地图建模才可以用。

当场学习是只要驾驶员开到停车场就可以离席,车子自己找车位泊入/泊出,可以适用于商区泊车、临时停车等不固定路线的泊车场景。从SAE的分类中来看,严格意义上这种才可以被列为L4级别(法律允不允许另算)。

因而,「于见专栏」认为,强行制造卖点的行为,混淆概念,以偏概全,将自动泊车功能等同于自动驾驶,这个宣传行径,真让人喜欢不起来。

让人喜欢不起来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旦有厂商开了这个先例,而后就有想要快速实现商业化的厂商前仆后继,按照这个逻辑:自动泊车=自动驾驶,指不定有哪个厂商在特定区域做个试验,在这个区域实现泊车、跟车,也宣称可以实现自动驾驶了,这不是带坏整个行业的风气吗?

2

量产车≠试验车

先来看两张图:

上图是在上海车展上供用户试驾、供媒体拍摄的威马W6,可以看到在前轮翼子板上,左右各集成了一个双摄的摄像头模组。

而下图,则是威马在官网出示的全景图,整个图在前轮翼子板上,左右两个双摄模组不见了。

而这两个双摄模组,是用来做自动驾驶的路况识别。

除此以外,在外观看不到的地方,试驾车还在其他地方加装了传感器,这个传感器不是一颗两颗,而是车头车尾车顶全面加装。

根据一些媒体的解释:试驾车是加装了百度Apollo ANP硬件的,这种车型可以实现AVP自主泊车和ANP高速和城市道路的领航辅助驾驶功能。

而威马量产上市的W6,仅支持AVP自动泊车功能,除此以外“几乎与市售的量产车无异”。

也就是说,现在给大家看到的车、媒体测评用的车都是多了那么多传感器下的表现,而你买回去的车,这些传感器都没有。

「于见专栏」就疑惑了,这是多挂羊头卖狗肉啊!少了那么多颗传感器的自动驾驶,到底要多强的心理素质,才能说出“除了这些以外,几乎与市售的量产车无异”这句话呢?

传感器于自动驾驶的作用,正如人眼对人的影响,自动驾驶技术主要对“感知层、决策层和控制层”实现突破,而感知层的重中之重当属传感器,自动驾驶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辆当前所处状态(位置、周围车辆、行人障碍物等)。

量产车相对试驾车少掉的领航辅助驾驶功能这个功能,同是新势力对比来看,稍微高价位的蔚来、同价位的小鹏,都可以通过软件的升级做到。

撇开百度赋能的自动泊车,看看威马的硬件和软件。

从传感器的角度来看,车型的价位与目前市面上20-25万价位车型相似,拿小鹏来对比,24万的智尊版,对应威马W6的ACE极智版,他们在毫米波雷达数量、超声波雷达、环视摄像头上都是一致的。

但小鹏的至尊版打在了10个自动辅助驾驶高感知摄像头,对应到威马W6,就只有2个高清前视摄像头、1个驾驶行为检测摄像头,差距立马就来了。

▲威马W6传感器配置

▲小鹏P7传感器配置

倘若从技术层面来看,据了解,量产的威马W6辅助驾驶系统芯片算力只有4T。

4T是什么概念?

还是拿小鹏P7做对比,20年量产的小鹏P7采用的NVIDIA DRIVE Xavier,单芯片算力为30T,进一步来看看特斯拉,算力已经达到了70T。

4T的算力,即使有百度的那些传感器,系统也处理不过来。

算力不够怎么办?那就云端来凑。

于是,宣传中就出现了“云端百万级算力”的字眼,还将其作为一项独特的创新,这可真秒。

因而,威马W6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表现得中规中矩,在智能汽车进入下半场,既没有把实力放在实力上(硬软件),也没有打出品牌特色,让人不禁惋惜。

3

结语

威马W6这款车,很大程度上依附在百度上,起码在自动驾驶以及宣传上,虽然说百度是威马的第二大股东,但是百度并不止入股了威马一家新势力。

威马拿百度当优势,于百度而言仅是实现价值的一条途径,虽说互惠互利,但沉浸在百度的温柔乡里,威马终归温水煮青蛙。

透过W6的狐假虎威,「于见专栏」看到的是威马的捉襟见肘,对品牌、对技术的实力和信心不足,瞬息万变的电动车市场,威马的下半场,走向何方?

同步更新以下平台

雪球 丨 搜狗号 丨 人民号 丨 新浪看点

学习强国 丨 同花顺财经 丨 凤凰号 丨 艾瑞网

蚂蚁财富 丨 中金在线 丨 云掌财经 丨 企鹅号

界面新闻 丨 澎湃 丨 品途网 丨 蓝鲸财经

富途牛牛 丨 老虎证券 丨 Twitter 丨 大风号

潮起网 丨二牛网 丨 大鱼号 丨 易车网 丨 钛媒体

百家号 丨 今日头条 丨 搜狐号 丨 网易号 丨 财富号

新浪博客 丨 价值中国 丨 CnBeta 丨 腾讯博客 丨 虎嗅网

天涯论坛 丨 新浪微博 丨 脉脉 丨 封面新闻 丨 天极网

商业新知 丨 一点资讯 丨 通信人家园 丨 哔哩哔哩 丨 知乎

温馨提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