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帝5出漠北,三犁虏庭,是靖难之役的遮羞布吗?

明成祖朱棣是个争议非常大的人,喜欢他的人说他是天子守国门,五出漠北三犁虏庭,最后死在沙场,堪称皇帝之楷模。

不喜欢他的人,说他这个人残忍嗜杀,五出漠北基本上都是徒劳无功,空耗国力,目的不过是靖难之役的遮羞布,不想被后世唾弃而已。

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虽然取得了皇位,但是他此后几乎所有的行动,都在以此为逻辑起点,进行着各种制度建设和修补工作,力图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明君的形象。

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一个人的动机有时候很难猜测,李世民是千古一帝,同样也是前期前期手足相残才坐上的皇位,不管他们后来做事的动机是什么么,关键看他们做了什么。

朱棣不管做了什么,比起来王朝后期他的那些懒得出奇的各种奇葩子孙,朱棣绝对是个勤劳的皇帝,这一点跟朱元璋很像,都是皇帝中的劳模。

就凭他勇于进取永不退缩的态度,朱棣就是值得称赞的,我们再来具体看看这五出漠北,朱棣到底都有什么战功。

五次北征,被很有气势地形容为“五出漠北,三犁虏庭”,像犁地一样把蒙古人地盘连根翻了个底朝天,形容得很厉害,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永乐八年第一次北征,二月十日师出北京,在路上行了整整三个月,未遇蒙古部落一兵一卒,直到五月八日,才报第一次军情:某胡骑都指挥使“获虏一人至”。

六月十四在一河边发现“游虏”,“虏怆惶渡河,我骑乘之,生擒数人,余皆死。虏由是遂绝。”七月十七日,朱棣率大军回到北京,第一次北征结束。

“获虏一人”、“追奔不十余里”、“生擒数人”……这就是永乐大帝从二月十日到七月十七日、历时长达五月有余、用兵五十万,如此波澜壮阔的北征,所取得的“自古所无有也”的成果。

跟第一次比,永乐十二年第二次北征,战果堪称“巨大”,但也不过“毙贼数百人”,且是以“五十万之众”对“可三万余人”极其悬殊的兵力,所取得的。

永乐二十年的北征,三十万大军未至,鞑靼首领阿鲁台率部望风而逃,朱棣完全扑空。

第四次即永乐二十一年的北征,如出一辙,阿鲁台又使用“敌进我退”这一手,朱棣则再次扑空,再次“如入无人之境”。正懊丧之际——《明史》的说法是“帝方耻无功”,另一蒙古部落首领前来归附,朱棣总算可以搪塞一把。

永乐二十二年最后一次北征,索性空手而回,连可以冒充的“战果”也没有。整个过程从头到尾,“弥望荒尘野草,虏只影不见,无奈之下,朱棣只好“班师”,行至榆木川(今内蒙多伦)一命西归。

五出漠北,如果单纯成果来看的话,无论是杀敌数,俘获数,都完全无法与朱元璋时代的北伐相比,朱元璋八次北伐,仅第六次就俘虏蒙古王子、王妃、贵族、公主等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人、马四万七千匹、驼四千八百头、牛羊十万、宝玺、图书、金银印章无数。

论北伐的成果,朱棣的北伐简直就是笑话,但北伐有个副产品,那就是不断的北伐过程,实际上是一步步迁都北京的过程,最终朱棣在有生之年迁都到北京,也算是他北伐事业一个很重要的成果。

打仗之所以是大事,不仅仅是关乎到生死,朱棣不怕死冲锋陷阵,关键是关系到大明朝所有人的钱袋子,打仗是最花钱的。

仅以永乐二十年第三次北征为例,《太宗实录》记载了动用人力物力的一项统计数字:

共用驴三十四万头,车十一万七千五百七十三辆,挽车民丁二十三万五千一百四十六人,运粮凡三十七万石从之。

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呀,数字是冰冷的,但是背后是无数个家庭,无数个农夫的血汗和生活口粮,这仅仅是一次北伐的花费。

朱棣北伐却是成果不大,如果你完全不喜欢朱棣,这就是铁证,但事情不能这么简单地看,朱棣北伐本身也是向北边蒙古展示实力的一个过程,尽管是失败的,但没做之前你怎么知道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仅仅二十年后,蒙古的一部分瓦剌部就在土木堡大破50万明军,俘虏了明英宗,足见朱棣的北伐并没有对蒙古伤筋动骨,但作用多少肯定是有的,如果你不去北伐在,怎么不知道土木堡之变会提前到来呢。

我们评价朱棣,不能完全以结果来论,朱棣是个有雄心壮志的皇帝,历史上但凡是想做出一番事业的皇帝,都必然会劳民伤财,只能说朱棣做得有点过于频繁了,如从大规模,又不是十分必要的北伐,做个一两个也就够了,五次北伐消耗了多少明朝的国力,这可是上升期的明朝呀,要是放到中后期谁也无法承受。

朱棣想成为千古一帝,但是他失败了,但总比后来那些昏庸无能的皇帝强的太多,关于朱棣,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