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袁绍篇(特别篇)——董卓进京与袁绍失策
汉末群雄系列之袁绍(特别篇)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上期讲到袁绍为何进出谋划策铲除宦官集团,但何进屡屡坐失良机优柔寡断,最后把性命断送,引发十常侍之乱,洛阳城血雨腥风,董卓趁机携凉州精兵进入都城。本期继续接着讲。
一提到何进身死、十常侍之乱、董卓进京这一连串事件,很多人都把责任归咎于袁绍,认为袁绍给何进出了许多馊主意,才导致一系列恶果。这点笔者在上期末尾有过解释,其实主要责任还是在何进自身优柔寡断麻痹大意,而非袁绍的策略问题。
具体到董卓进京,虽然是袁绍的主意,可并不是只征召董卓一支人马。
《后汉书·何进列传》载:遂西召前将军董卓屯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
董卓、王匡、桥瑁、丁原四路人马进逼洛阳城外,共同对何太后施加压力以铲除宦官。隐患在于董卓的兵力比其他人强,这也很正常,看官职董卓为前将军,要比其他人高出一大截,但只要何进按部就班其实不会有问题,谁能想到大将军只身进宫犯险呢。
董卓能够击败其他三路地方军以及袁绍等中央军势力,迅速夺取朝廷控制权,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董卓在都城有内应。何进死后,朝廷并非群龙无首,皇帝的母亲何太后听政,并且何进弟弟车骑将军何苗尚在,何苗完全可以继承何进的位置,继续把士大夫们团结在何家外戚旗帜下。结果何苗却被董卓的弟弟董旻以及何进部曲将吴匡联合攻杀,直接导致何家外戚势力崩塌,士大夫官僚集团各自为战,董卓的获益最大。而且董卓进城的速度之快,必定与董旻的情报有关。
第二,董卓迅速吞并了并州军。凉、并二州均与北方少数民族有漫长的边境线,因此士兵实战经验丰富善于骑射,战斗力普遍比中原部队要高。董卓招揽吕布袭杀丁原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借此董卓兼并了丁原的并州军,由此获得了对其他在洛阳附近势力的绝对优势。而董卓能够在几天之内迅速吞掉并州军的原因,很多人则没有注意。董卓早在延熹九年(166),就跟随护匈奴中郎将张奂转战北方各州平定叛乱,后来又出任并州雁门郡广武县令,再后来被袁隗征辟为掾,又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也就是说董卓的仕途与并州及周边关系极深,可能拼起在并州的人脉来,董卓完全不弱于丁原。这也是并州军迅速倒向董卓的重要原因。
说起来董卓担任并州刺史还是袁隗的举荐,原来董卓竟也是袁家门生故吏呢,只不过这位得意门生最终成了袁家的掘墓人。袁隗作为士大夫官僚们的领袖,董卓是其“学生”,这也是袁绍征召其进京的重要因素,因为在袁隗、袁绍看来董卓其实也是自己人。
如果说袁绍为铲除宦官向何进提出的几次计策并无明显问题,那在何进死后的权力争夺上袁绍则暴露出明显的失误。
《后汉书·袁绍列传》载:及卓将兵至,骑都尉太山鲍信说绍曰:“董卓拥制强兵,将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及其新至疲劳,袭之可禽也。”绍畏卓,不敢发。
何进在时董卓不是问题,如今群龙无首洛阳一片混乱,董卓拥兵自重几乎是必然。假如袁绍能振臂一呼团结其他力量迅速压制董卓,初入京城的董卓完全可能被震慑住或者被擒获,文武官员会聚集在袁家旗下重整朝政。结果袁绍怂了,不敢发兵与董卓为敌。
究其原因,可以对比董卓与袁绍的人生经历。董卓在祸乱朝廷之前,一直转战北方各州,与鲜卑、羌人作战,与边章、韩遂作战,与黄巾军作战,董卓的人生就是由大大小小的战争组成的。而袁绍含着金汤匙出生,“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宠爱集于一身,年轻时在京城玩“隐居”,学战国四公子豢养大批门客却不出仕,除了二十岁做过一阵县长外,就直接给大将军何进当参谋,完完全全的上等贵族,对洛阳以外的世界都鲜少了解。指挥禁军追杀宦官还行,让他跟刀尖舔血的凉州悍勇去决一胜负,心里还真没底。
袁绍这边不敢对董卓先下手为强,董卓可就迅速干掉了丁原吞掉并州军,何进、何苗的部曲也加入董卓麾下。考虑到董旻联合何进部曲将吴匡之事,这当中董旻应该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洛阳局势在几天内迅速明朗,大权已在董卓手中。
董卓要废立皇帝,具体原因请参见董卓篇这里就不展开了,单说董卓把袁绍找去商量此事。这很好理解,毕竟董卓刚刚进京,官僚之中袁家是领袖,袁绍又是何进的心腹,取得其支持很重要。
史书中二人商议的大概经过如下:
董卓说:“皇帝应该是贤明的人来当,每每想到汉灵帝就让人愤恨不已。我看董侯就很贤明,应该拥立他。”董侯即刘协,因董太后抚养而得此称呼。
袁绍回答:“当今圣上喜读经典,也没有对天下做过坏事。董公若要违背礼制任性妄为,废嫡立庶,恐怕群臣多有议论。”
董卓很生气,手按着佩剑呵斥袁绍:“你小子敢这样对我说话!天下之事,还不是我说了算?我要废立皇帝,谁敢不从!”
袁绍见状,改口称:“这种国家大事,还是应该请太傅出来商议。”太傅即袁隗,作为士大夫领袖同时也是提携董卓的恩人,袁绍把叔叔袁隗抬出来是作为拖延的借口。
董卓却丝毫不给面子,威胁道:“不听从我的决定,刘氏的种也没有遗留的必要了。”
袁绍本来稍有服软把袁隗抬出来做借口,听到这话情绪也上来了:“天下有实力的人,难道只有董公一人吗!”说罢横着佩刀作揖而出。
袁绍走出董卓府上,心里知道大祸临头,趁着董卓还没缓过神来赶紧将官印悬于东门以示辞官,迅速逃往冀州去了。
《后汉书·袁绍列传》载:卓复言“刘氏种不足复遗”。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横刀长揖径出。悬节于上东门,而奔冀州。
许多人对袁绍此处的表现推崇备至,认为这是袁绍人生的高光时刻,相比于后来群雄逐鹿时屡次错失良机,这是袁绍英雄气概的证明,值得敬佩。
正相反,笔者认为这段记载恰恰展示出袁绍的性格弱点,是其一次重要的失误。为何这样说呢?
因为袁绍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明显思想准备不足。袁绍并不傻,他很聪明,从他“隐居”京城大肆招纳门客,广交天下豪杰的行为,到屡次拒绝出仕,最终等到大将军何进点名,直接一步跨进东汉帝国权力核心圈,说明袁绍对于中央朝廷的权力游戏观察得非常精准,也善于玩弄这种游戏。
可袁绍的聪明仅限于朝堂之上的权谋,对于京城之外东汉帝国广大复杂的地方力量,他几乎没有亲身经历,基层历练也非常短暂。就好比袁绍与董卓,这两个人眼中的世界,虽然风景人物是相同的,但在他们的主观当中却又截然不同。袁绍懂得这个帝国的礼法、制度,在明规则潜规则内,总之他一定会按照规则来做事。也正是囿于规则思维,袁绍才不会逾越何进的权威去直接攻击宦官。征召董卓、丁原等四路人马进京,也是在规则范围内利用权力进行逼宫,潜意识里袁绍一定要服从大将军何进,而何进又要服从于摄政的何太后。
董卓完全不同,他对规则的理解只有一条:是否有利可图。几十年转战幽并凉北方各州,长期与游牧部落打交道,野蛮剽悍的董卓是信奉实力至上的人,他对规则的遵守仅限于惧怕,一旦值得惧怕的权威不存在了,董卓随时准备取而代之,从他对待太尉张温的态度就明显能感受到。
讲到这里大家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鲍信等人早就劝袁绍不要召外兵入京,袁绍却不听了。因为袁绍基本没有在外地历练过,没接触过那些真正冷酷不讲理的现实,所以他不能理解董卓有什么好怕的。在袁绍眼里,董卓必须要听从何进的命令,自己只管给何进支招收拾宦官,其他方面的风险他没概念,也不相信。就是说,袁绍对东汉作为一个大帝国,对国家的实际情况缺乏整体全面的认识。所以结合当下,我们国家的领导干部必须要求一定年限的基层工作经历,是非常有道理的。
袁绍长期浪漫主义的贵族公子做派已经成为思维习惯,他就没考虑过失败的可能。何进遇刺后袁绍带兵屠杀了宦官,可遇到做事风格就像来自另一个星球的董卓,袁绍慌了,不敢在董卓入城之初解决问题。当然,袁绍最终还是保有士大夫领袖的风范与气节,跟董卓讨了一番嘴上功夫未落下风。
冷静下来的袁绍不敢久留,迅速逃往冀州。
本期主要是笔者个人对袁绍征召董卓的深层原因,以及袁绍的性格特点进行的分析,下期将继续讲袁绍组织反董联军及之后的经历。感兴趣的小伙伴敬请点赞关注吧,同时也欢迎翻阅往期三国人物文章。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