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真·三国无双》电影版后,再来看真实历史中的这些人物是什么样的?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若你随手翻看《真·三国无双》的演职员表,会发现就算不是巨星云集,大多数演员也非常眼熟。不仅有古天乐、林雪、刘嘉玲和吕良伟打头阵,还有韩庚、杨祐宁和王凯等还算有演技的荧屏小生,从题材到演员,都是奔着“亲民”和“保质”去的。
不过这部影片开分奇低,在烂片云集的五一档都排在末位,基本没有翻盘的机会。有观众分析它坏就坏在“改编自同名游戏”,但仅凭这一点就能拖垮整个阵容?这个说法似乎不那么有说服力。
关于历史背景,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东汉末年,汉室摇摇欲坠,董卓入京霸占朝野,仗着有吕布这员大将,无人能敌。
但对于《真·三国无双》这种影片,故事不能这样讲,因为从一开始它就透着一股憨劲儿。
林雪饰演的董卓像画了烟熏妆,一颦一笑少了野性,却多了几分慈祥,身边美女环绕的场面就像慈禧和她的小宫女们,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戏份把上朝的官员吓得屁滚尿流,影院观众却笑得不轻。
这时王凯饰演的曹操带着主角光环出现,他在一群哭哭啼啼的官员面前冷笑,然后拿着削铁如泥的七星宝刀去刺杀董卓。因董卓被刀光惊醒,刺杀任务失败,经吕布提点,董卓方知当时凶险,吕布立即带兵杀出去,誓要捉拿曹操。
曹操刺杀董卓的消息传得天下尽知,满城百姓和义士都当他是英雄。
命大的曹操得陈宫出手相救,陈宫一路护送他,返乡途中则借宿在心善的吕伯奢家中。
但陈宫不知曹操多疑,曹操头痛欲裂,梦见自己被人谋杀,失智的他杀了吕伯奢全家,眼前一片腥红血色,但其实他们只是要杀猪款待曹操。
但曹操并无愧疚之意,甚至一刀捅死了吕伯奢,此残暴之举令陈宫失望,他不再与其为伍,于是曹操开始招兵买马,想要做一番大事业。
除了曹操创业之外,刘备、关羽和张飞这三兄弟也在寻找创业机会。刘备空有皇室后代的名头,其实没兵也没地位,不过好在兄弟心齐,到处打仗,积累战功,却还是让人瞧不起,在别人眼中就是“编草鞋的、看门的、杀猪的”。
但他们和曹操一样,得到神人指点。刘嘉玲饰演的铸剑堡主给他们讲那些纷乱中的英雄豪杰,带着“一脸望穿一切”的神秘气息将他们的兵器附上神力。
为拿下董卓老贼,天下诸侯在袁绍的带领下齐聚一处,各有来头的十八路大军组成“十八路诸侯会盟”,其中就有曹操一支。
结盟之初,十八路大军互不相让,各自心怀鬼胎,他们的目标没有曹操或是刘备那样坚定,大都是知难而退的保守将领。
而且论实力,这些人纵然有千万兵马,却也抵不过关羽一人。董卓派手下出战,手刃了许多将领,最后竟到了无人敢迎战的地步。
刘备有计谋,而且面不改色,他按住关羽,直到最后一刻才让他出去迎战,让关羽在诸侯面前一战成名,此时曹操对关羽的喜爱和对刘备的忌惮都已经藏不住。
听闻袁绍手下有关羽这样的角色,吕布按捺不住亲自出征,这一消息直接吓跑许多诸侯,全部做起缩头乌龟。
古天乐的吕布一出场,五毛钱特效就开始抢戏,这方天画戟的闪电特效简直让观众怀疑是雷公电母在打架。
三英战吕布,注定是一番苦战,但此决斗非原著里写的那种决斗,而是“游戏版”决斗,噼里啪啦闪光不说,三兄弟打不过关羽,还要遵从游戏剧本插刀自己,用鲜血增加战斗力……关羽拿着大刀在身上割来割去,场面一度尴尬。
期间还草草插了一段吕布和貂蝉的感情戏,古力娜扎和古天乐之间真的毫无cp感。
也不知道剧组怎么想的,这里的道具仅仅是一条河,两人从眉目传情到以身相许不过几分钟,效率实在是高。
乱世中,阵营永远在变,最后这几位关键角色也算创业成功,刘备和曹操也有了姓名,“没有乱世,何来英雄”这句话也恰恰说明了他们只属于乱世,也将安身立命于乱世。
如果这部影片真有归属,大概就是线上视频网站,因为它非常适合网友发弹幕吐槽,古天乐的吕布本来很帅,但特写镜头每次都对准他抽搐的肌肉,这是在表达什么?
另一个槽点就是演员选择,韩庚的脸型和体型完全不适合关羽这个角色,虽然他很努力地耍大刀捋胡子,有一身还算结实的肌肉能装得硬气一点,但当他砍下敌人的首级,那颗头竟然那么大,而他拎着头的样子竟然显得娇滴滴。
关羽的彩妆就更无语了,眼皮上两抹灰,每场戏还都深浅不一,可能韩庚每天是在亲自给自己上妆吧。
或许很多忠实的游戏迷对这部电影很宽容,因为如果换个角度,大可把它当成搞笑电影来看,每个人物出来耍一耍大刀就好了。
从酒斩华雄到怒鞭督邮,最后到三英战吕布。
这部电影基本上把游戏里的名场面都复刻过来了。
应该讲,对于游戏迷而言,这部电影还是相当可以,相当够看的。
但是进电影院的毕竟是普罗大众,而大多数人又从小都是看着央视版《三国演义》长大的,所以当大多数人看到这部游戏改编而来的“三国电影”时,确实会觉得心情很复杂。
二个是韩庚确实演不了关二爷!
大多数看完这部《真三国无双》的观众,都对片中古天乐饰演的吕布,以及林雪饰演的董卓都是赞不绝口。
唯独只对一个人有意见,那就是韩庚饰演的关二爷。
一个就是外形上,韩庚不管是从身高还是从脸型都和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关羽关二爷都太不想象了。
特别是当刘关张三兄弟站在一条水平线上的时候,大家能够明显地看到饰演刘备的杨祐宁居然比韩庚还要高一个头。
怎么讲呢,当大家看到关羽居然比刘备还要矮的时候,确实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真实历史中的吕布是什么样子的?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提到吕布,我总是会想到小时候的一个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吕布勇力无双,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但这些都是小说家的塑造,并不是史实,所谓“三姓家奴”也是事出有因,你说吕布天生就是个叛逆的主儿,倒不如说是在一次次历练中发生了变化,只不过吕布选择了一条很自我的道路,因此才不为世人所容。让我们通过《三国志》去了解一下人们心目中的“三国第一猛将”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三国志》
吕布出身寒微,依靠自己出色的军事素质,在东汉末年乱世之中获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像吕布这样的人,即使能力突出也没有机会,因为他的出身限制了他的发展,因此他不得不依附于并州牧丁原,好获得进身入仕的机会。
灵帝崩,原将兵诣洛阳。与何进谋诛诸黄门,拜执金吾。——《三国志》
丁原对吕布有知遇之恩,但他也不是什么大汉忠臣,他和董卓一样野心勃勃,想趁着汉灵帝去世的机会,为自己觉瑞额你发的政治权利。他和大将军何进达成了某种默契,相互约定一起诛杀十常侍,事成之后何进承诺拜丁原为执金吾。
进败,董卓入京都,将为乱,欲杀原,并其兵众。——《三国志》
但何进被十常侍诛杀,董卓抢先一步进入了京城,对于董卓而言,丁原是巨大的威胁,董卓要除掉丁原吞并丁原的部队。但丁原也是一方豪强,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董卓要除掉丁原,就要收买他的身边之人,他选择了吕布。
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三国志》
因为丁原很信任吕布,董卓就用宝马、官位、钱财去诱惑吕布,吕布没有忍住诱惑所以背叛了丁原,利用丁原对他的信任行刺丁原,用丁原的人头为自己带来了荣华富贵,这张的为人确实让人不耻。
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行止常以布自卫。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三国志》
董卓这个人鲁莽冲动,经常会因为小事而发怒,因为他专横跋扈,所以总是担心有人行刺自己,因此总是把吕布带在身边以防不测。但是董卓把吕布看成了身边的一条狗,并不真心相交,经常因为小事就用武器向吕布投掷,因为吕布身手敏捷才多次化险为夷。但长此下去,万一那天没躲开,吕布可就麻烦了,为此吕布就萌生了除掉董卓的念头。没有貂蝉的美人计,只有董卓的残暴多疑和吕布的自保求生。
先是,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后布诣允,陈卓几见杀状。——《三国志》
吕布和王允接触,是因为他们是老乡,王允早就听说过吕布勇力过人,因此用了很大代价去拉拢吕布,刚好吕布在董卓手下很不如意,因此对于王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诉说董卓多次想杀自己的情况。
时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布遂许之,手刃刺卓。——《三国志》
这个时候的王允正在和孙瑞密谋杀死董卓匡扶汉室,他们认为吕布是刺杀董卓的最佳人选,于是王允告诉吕布,希望他做为内应。对于曾经杀死丁原的吕布,干这种勾当是轻车熟路,但是他还是矜持了一下,他为难的对王允说:“虽然董卓残暴,但我们关系紧密,情同父子呀!”王允看透了吕布的心思,吕布关心的不是和董卓情同父子,而是担心自己诛杀董卓后受到株连,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吕布就是董卓最大的帮凶。王允当然要安抚吕布,他拍了拍吕布的肩头说:“你姓吕,又不是董卓的亲骨肉,如今他都不念及你得功劳,经常要杀你,你还和他讲父子之情干什么!”言外之意是,你放心董卓是国贼,你不是,你和他没关系,只要你和我合作,我决不会亏待你的。既然条件谈得来,后面就不是问题了,丁原也好,董卓也罢,都不过是吕布的进身之资。吕布轻车熟路刺杀董卓,用董卓的人头为自己换取了更大的官位。
允以布为(奋威)〔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共秉朝政。——《三国志》
吕布在丁原手下做的是主簿,而丁原自己的职务是骑都尉。吕布杀了丁原后,董卓封他做了骑都尉,不久又晋升了吕布的官职为中郎将,加封都亭侯。看上去似乎董卓对吕布不错,比丁原强多了,实际上董卓也只是把吕布当做了保镖。并不能算是信任和倚重。你看看王允是怎么对待自己这位老乡的,他不仅进封吕布为温侯,并且和吕布共掌朝政,这就是区别。这个时候的吕布,已经不满足于跟班的角色,他渴望获得政治上的权力,王允满足了他的要求,和他成为了合作伙伴,而不是只让他做身边的一条狗。
布自杀卓后,畏恶凉州人,凉州人皆怨。由是李傕等遂相结还攻长安城。布不能拒,傕等遂入长安。——《三国志》
吕布杀死董卓后,对于凉州人很畏惧和厌恶,而凉州人对吕布都很怨恨。加上王允并不打算放过准备投降的李傕郭汜,结果导致凉州军反攻长安,吕布力战不敌长安沦陷,凉州军又控制了长安。
将数百骑出武关,欲诣袁术。布自以杀卓为术报雠,欲以德之。术恶其反复,拒而不受。——《三国志》
吕布只剩下几百骑兵,跟随自己逃出长安出武关,准备去投靠袁术。吕布自认为杀死了董卓,替袁术、袁绍报了大仇,因为董卓曾诛杀袁氏满门。但是袁术却不领情,认为吕布反复无常,实际上不过是借口,他不想接纳吕布,主要是畏惧吕布的能力,瞧不起吕布的出身。袁术算是世家大族的领袖人物,而吕布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个背德不义的低贱之人。
诣袁绍,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余,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一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而求益兵众,将士钞掠,绍患忌之。布觉其意,从绍求去。——《三国志》
没办法日子还要继续过,吕布投靠到袁绍麾下,不过这位主人尽管收容了吕布,但并不打算重用他,对他也不信任。吕布所管辖的部队,有凉州部队的老毛病,就是尽管作战勇敢,但是军纪涣散,吕布对手下不加节制,因此这群士兵比土匪还凶恶,经常去抢劫行凶,极大的影响了袁绍的声誉,因此袁绍对吕布十分忌惮。让主人忧虑,那么这个臣子的好日子就算是到头了,吕布觉察到了袁绍的变化,从最开始的亲近变成了现在的疏远,于是便请求离开袁绍。
绍恐还为己害,遣壮士夜掩杀布,不获。事露,布走河内,与张杨合。绍令众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三国志》
袁绍见吕布早走,害怕吕布为他人所用成为自己的对手,于是连夜派人去刺杀吕布,但没有成功。事情败露后,吕布彻底对袁绍死了心,他带领自己的心腹去投奔张杨,袁绍命人追击,但袁绍手下这些人都知道吕布的厉害,没人敢靠近吕布,与其说是追击,还不如说是送行,眼睁睁看着吕布离开无所作为。
这段经历里,吕布东奔西走,总是想让人收留自己,但他发现世家大族不屑于收留他,地方豪强不愿意结交他,他万般无奈下,只有选择走自己的路,尽管荆棘丛生但好过受他人的鸟气。很多人说吕布是个匹夫,但事实是那个时代里的曹操忌惮他,刘备怨恨他,这样的人不是匹夫,虽不能说是英雄,却也是东汉末年争雄天下的一方豪强!
历史上真有三英战吕布吗?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是小说中最为精彩的武将决斗场面,不仅展现了刘关张三兄弟的高强武艺,同时也确定了吕布在小说中第一高手的地位。不过,这场精彩的对决在历史上却是子虚乌有之事,因此当时的刘关张根本就没有出现过这样露脸的机会,而吕布的去处也不是虎牢关。
首先,刘备是否参加过讨董之战就是一件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复去官。后为高唐尉,迁为令。”这就意味着在关东诸侯讨董之时,刘备还远在青州的高唐,离讨董之战的战场尚有千里之遥,根本就无法参加讨董之战,更谈不上对阵吕布了。不过,王粲的《英雄记》中又称刘备当时跟随曹操一起参与了讨董之战,但却无具体表现。因此,刘备是否参与过讨董之战到目前尚无定论。
除了刘备及关羽、张飞不在虎牢关之外,当时吕布的作战区域也并非是虎牢关。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注引《英雄记》载,讨董之战爆发后,“坚讨董卓,到梁县之阳人。卓亦遣兵步骑五千迎之,陈郡太守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其余步骑将校都督者甚众。”这也就是说吕布的作战区域在梁县的阳人地区。此后,吕布又被董卓调回洛阳,其间也并无虎牢关对关东诸侯较量之事。从这个史料也可以断定,所谓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并非历史的真实。
历史上关羽、张飞、刘备的武力真的很厉害吗?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关羽、张飞的武力值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呢?
一、同时代人的评价
以下各条皆出自《三国志》:
1. (关)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2. (张)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3. 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
4. (周)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5. (吕)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
由此看来,在三国时代,关张二人就已经是是公认的“万人敌”了。而关羽的评价总体来说要高于张飞。突阵斩将方面,关羽有斩颜良的壮举,张飞没有类似的记录;军事指挥方面,刘备让关羽镇守荆州,独当一面,之后打出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战绩,要不是遭遇东吴背刺,中国历史的走向还真不好说。
二、后世评价
1.《晋书》:“骁勇多权略,攻必取,战必胜,关、张之流,万人之敌者,则前将军、新兴王飞,建切将军邓羌,立忠将军彭越,安远将军范俱难,建武将军徐盛。”——这是前秦说客在劝降西凉时对己方猛将的描述。
2.《魏书》:“长孙肥结发内侍,雄烈知名,军锋所指,罔不奔散,关张万人之敌,未足多也。”
3.《魏书》:“当世推其(杨大眼)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
4.《魏书》:“宝夤大悦,谓官属曰:“崔公(崔延伯),古之关张也。今年何患不制贼!”
5.《宋书》:“安都望见爽,便跃马大呼,直往刺之,应手而倒,左右范双斩爽首。爽累世枭猛,生习战陈,咸云万人敌。安都单骑直入,斩之而返,时人皆云关羽之斩颜良,不是过也。”
6.《陈书》:“及将战,(吴)明彻谓(萧)摩诃曰:“若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有关、张之名,可斩颜良矣。”…….摩诃饮讫,驰马冲齐军,胡挺身出阵前十馀步,彀弓未发,摩诃遥掷铣鋧,正中其额,应手而仆。”
这些记载大多集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从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到南朝最后的陈国,不论时间还是地域跨度都极其广大。可见,在三国时代之后的两三百年间,当时的军人阶层,不论南北,对于关张之勇的认识还是出奇的一致——这俩都是万人敌。所以在评论他们同时代的猛将时,也往往以关张二人为标杆。而关羽斩颜良这一壮举,被单独提了两次,可见当时的军人们对于此事的崇敬程度。而“时人皆云关羽之斩颜良,不是过也”,更说明这一壮举在当时就已经超越军人阶层,而被普通人所熟知了。事实上,如果只考虑武力值的话,在当世以及后世都能受到这般推崇的武将,中国历史上唯有关张二人。
为什么关羽斩颜良这么受推崇?关键就是骑兵冲阵进行斩首打击这种作战方式,肯定在三国之前就存在了,但关羽可能是第一个被正史所记载使用这一战术的武将。之前有项羽等猛人,但没有这么具体的记载;颜良是当时袁绍方统军大将这一身份,更增添了传奇色彩。袁绍是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割据军阀,那么统帅其军的大将,级别地位肯定也是相当之高。后世擅长骑兵冲阵的武将不少,但他们所杀的对手级别几乎没有高于颜良的。
《旧唐书》:“(秦)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连名字都没有的NPC
《宋史》:“(岳)飞单骑持丈八铁枪,刺杀黑风大王,敌众败走。”——黑风大王这名字听着像是《西游记》里出来的。
《宋史》:“(刘)惟辅舞槊刺其先锋将孛堇黑锋,洞胸堕马死,敌为夺气退。”——对手只是个先锋将。
《宋史》:“(高永年)单马援矛,刺羌酋彪鸡厮万众之中,斩其首,余众宵遁。”——对手是一个部落首领。
《明史》:“(傅友德)单骑奋槊刺其将韩乙,敌败去。”——只是一个部将。
关羽斩颜良之后,骑兵冲阵玩斩首打击级别最高的可能就是这个战例了:“吐蕃赞普子郎支都者,恃趫敏,乘名马,宝钿鞍,略阵挑战,甚闲暇,无敢校者。(王)难得怒,挟矛駷马驰,支都不暇斗,直斩其首。”对方是吐蕃王子,级别够了,但是军职不够。总之,关羽斩颜良,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级别最高和时代最早的骑兵冲阵斩首打击战术的记录了。
而不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关张二人都是公认的“万人敌”。至于关羽更是凭借斩颜良的壮举,在后世军人之中广受崇敬,其“武圣人”的称号,绝对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以真实实力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