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最近电影院又是神仙打架!我粗粗算过,已经有10部电影在上映了。而这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张艺谋大导演的新作——《悬崖之上》。来源:走着瞧旅行(ID:zouzheqiaolvxing)
哈尔滨
×
东方莫斯科
《悬崖之上》紧凑的情节,立体的人物再到演员出色的演技,也让它成为了五一假期口碑最好的电影,票房也破了5亿。国师,永远的神!影片讲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四位曾在苏联接受特训的共产党特工组成任务小队,回国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行动。雪一直下,立于“悬崖之上”的行动小组面临着无数惊险的考验……在被电影震撼的同时,我更是被影片中茫茫的雪国所种草。大雪、远东老城、车站,每个细节都扣动着我的心弦。最后的结局也很感人😭,我观影时周围都有人在低声的哭。黑夜后的黎明,真的太难得!
不过!我也是真的很惊喜老谋子居然选了这个地方拍电影!相信大家看完电影都种草了这个昔日的远东第一城,如今的东北小莫斯科,中国最美的冰城——哈尔滨!说起哈尔滨,整座小城从一片泥泞起家,承载了百年的风霜沉浮,最终成为了历史名城,在大街上走一走,铺面而来都是鲜活的历史。
这里更是东北最洋气的城市,曾经的“远东小巴黎”“东方莫斯科”,市中心的每一寸街道都在洗刷“东北土味”的误解。这是一座由铁路运来的城市,一列列火车不知寒暑的驶入哈埠,也带来了一座城市的兴盛与底蕴。
这里更是一座硬核的工业老城,共和国长子的名头在几十年里熠熠发光,从航天到军工,每一个都是硬到骨子里的大国底气。
冬天下过雪后,哈尔滨更是美成人间童话!全程自带复古滤镜,在街头随便走一走好像就可以穿越回电影那个激情年代。但是抛开这些头衔,平日里的哈尔滨却是一座非常悠闲又宁静的小城。春夏时阳光倾泻,冬季的白雪如歌,日子又长又慢,却一点也过不腻。
虽然已有百年历史,但这座城市永远有着新东西!崭新的大剧院拔地而起,这份不输北欧的高级设计感,让它忽然美得时髦又高级。这座城市的美食一样令人惊喜。这里是东北名菜锅包肉的起源地,百年老江城的“哈埠菜”风味更是吸引了《早餐中国》、《人生一串》和《街头美食斗士》都来打卡。整理完这篇攻略,我只想拍一拍哈尔滨:铁子,求你别再低调了!
吃在哈尔滨
一日三餐可以超幸福
说出来或许你不信,但哈尔滨的确就是锅包肉的故乡。这道看似传统的东北菜,其实才被发明了100多年。依托着东北辽阔的自然资源和自身中俄交融的百年历史,哈尔滨更孕育出了“哈埠菜”这种舌尖上的美味。并且,哈尔滨可以说是在饮食上最俄罗斯的城市之一,哈红肠、大列巴、格瓦斯,来过哈尔滨才知道,原来战斗民族邻居居然这么好吃。而正经的小饭桌之外,哈尔滨的小吃也是掷地有声,这些市井的滋味和整个哈尔滨的美食文化一起,构成了这座东北老城的底味。最近新开播的《早餐中国》第三季你们看了吗?没想到,哈尔滨居然也上榜了!这次上榜的不是别的,而是一碗简简单单的豆腐脑。靠着黑土地孕育出来的优质大豆,这里的豆花香得不可思议。提个冷知识,东北也是咸党的天下,因此这里的豆腐脑浇的是咸口的卤汁,东北榛蘑这么豪横的吃法,也只有在哈尔滨才能体会。香浓的豆腐脑,也需要干湿结合,再来一块烙饼,东北人暖洋洋的一天,就这样朝气蓬勃的开始了!或者你也可以钻进道外的老店里,来一屉香喷喷的肉包子。《白日焰火》里廖凡吃包子吃的这么香,全是因为拍摄地在哈尔滨。中午的哈尔滨,选择实在太丰富,多的是方便又管饱的好东西,比如一份滚烫的砂锅,呼噜呼噜吃出冬天的温暖。或者来一块扒肉或者坛肉,浓香酥烂的猪肉可以帮你干掉N碗米饭。爱吃肉的哈尔滨人,运气都不会太差。再或者来一份打包饭,用生菜抱着菜和饭,辛香的葱段是打包饭的精髓,鸡蛋酱则是打包饭以灵魂。一口包饭下肚,打工人又有了新的力气!你也可以像《街头美食斗士》里的白叔一样,去这家隐藏在小区里的亮亮小吃打卡。小店红了20多年,已然是民间小网红。到了晚上,正式的一餐开始打响,以锅包肉为代表的“哈埠菜”登上舞台。或者你也可以来一份酱骨头,拆肉吸髓,配酒能喝2两多。再或者来一份地地道道的农家杀猪菜。让酸菜和五花肉的味道滋润你的心坎~这里还能吃到不输莫斯科的俄罗斯美食,罐焖牛肉的味道,俄罗斯老人和你都想了解。或者你也可以打卡上过《人生一串》的老太太烧烤,再没吃好的话,哈师大夜市永远向你敞开怀抱。强烈推荐中央大街的马迭尔雪糕,和你们在小卖部冰柜里买的完全不一样。或者还可以尝尝这里的格瓦斯,忘记娃哈哈吧!秋林格瓦斯才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或者再来一只冰冰甜甜的大冻梨,把甜甜的哈尔滨,一口吃下肚子里。说到哈尔滨洋气的原因,就要回到沙俄时期的1898-1903年,那时,一条横跨中国东北至俄国的“中国东方铁路”开始修建,而哈尔滨就是铁路的中心枢纽。
铁路一通,原本寂寂无名的边陲小城哈尔滨也随之飞速发展。数以百万计的俄国人、犹太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等国外侨民涌入哈埠,自此,哈尔滨成为了当时响当当的国际化都市。
作为哈尔滨的地标,索菲亚已经在哈尔滨伫立了一百多年。这是全中国都少有的俄式东正教教堂,它见证了哈尔滨远东第一城的辉煌,自身也是气势恢宏的历史注脚。这座大教堂,晴天雪天,白天黑天,似乎永远是看不够。它是太端正的俄式大圆屋顶建筑,每次走过索菲亚,我心底都觉得好美好美。真正来到索菲亚面前,你会惊讶它原来这么高大,要仰着头看很久都看不完。但真的开始细细观察,你又会发现,整个教堂满满都是细节。有时候鸽群飞过,索菲亚就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宏伟壮观。而索菲亚内部其实也美轮美奂,一种欧式建筑大气磅礴的美。我知道会真正进去的人不多,所以图片给你们找好啦~中央大街真的太好逛了!我每次都要来来回回好多遍,只为了捕捉这座远东老城最洋气的美。这段老街南起新阳广场,北接哈尔滨著名的防洪纪念塔,一路上的71栋欧式建筑都是我的心头好。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风格,欧式建筑的流派汇聚在中央大街,在这里,你可以充分感受到“东方小巴黎”的名不虚传~就算是那种每到节假日都人挤人的时候,在中央大街,还是可以在人人人人人中探索到不少有趣的东西。比如临街的咖啡小馆子,有着N种格瓦斯的俄罗斯商店,还有坐拥百年历史底蕴的西餐厅。一般中央大街有两种打开方式,如果你从南向北走,那么终点就是松花江边的防洪纪念塔。如果此时华灯初上,天色半晚,那么你看到的是一个厚重又温柔的远东小城。哈尔滨的道外老街,藏着一个时代的兴与衰,更保留了整个城市的烟火和旧时光。曾经的道外是民族资本家炫富的乐园,受着开放审美成长起来的商人们,既对洋人们的巴洛克风格照单全收,也继承了各种中式传统花纹,而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这种也被定义为“中华巴洛克”。但如今,这些老房子也没有被保护也没有被拆除,反而就扔在老城区里,放任它们破败的同时,居然也呈现某种沧桑的美。道外老街还有个很神奇的地方——这些老楼并不是完全处于废弃的状态。漫步其中,你或许也能感受到哈尔滨的另一个生活侧面,这是老城旧民的每日浮生,也是百岁哈市的平凡流年。哈尔滨可能是我去过教堂最多的城市,坊间还流传着“哈尔滨十大教堂”的说法,可见这些老教堂早已深入哈尔滨人的生活。
秋林的圣母守护教堂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建筑,首先它和圣索菲亚是同一种风格的拜占庭式教堂,而且是在国内不太常见的俄式东正教风格。
而边上的路德会基督教堂就乖巧可爱多了,娇小得像是童话书里的小房子。但这座教堂其实比边上的大家伙更古老一点,修建于1916年,仿的是中世纪哥特风格。
如果你有时间有闲心,还可以去南岗区的阿列克谢耶夫教堂看一眼。这里是我私藏的小众交通,人不多,又很美。
这座天主教堂的历史比起上面3个都要悠久,并且是日俄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甚至几次搬迁和易主。教堂的建筑结构复杂,装饰线脚丰富,造型一层一层的很特别。说到哈尔滨,就不得不提松花江。这条近乎于哈尔滨人母亲河的水域日夜安安静静地流淌着,是一座城市绕不开的情结。冬天没来的时候,这里的傍晚美得干干净净,霞光伴着夕阳一起在江面悄悄燃烧。而入了冬,整条松花江都被冻得白茫茫一片,这里又是哈尔滨人玩雪溜冰的好地方。也因为这一川松花江,哈尔滨成了名副其实的江城,更被江水赋予了很多鲜活的人生和诗意。
虽然哈尔滨现在有3座过江大桥,但在每个人本地人心里的江桥老大哥,就是老江桥。只有真的走上老江桥,你才能彻底感受松花江的壮美。江水在你脚下奔涌,大桥在你眼前奔腾。老江桥也是一座很浪漫的桥,夜晚的灯光亮起来,你会发现很多写在钢梁上的文字,多半都是关于爱情。老江桥还是一座和铁路大桥并驾齐驱的跨江大桥。有时候巨龙你是身边飞驰而过,你才想起来哈尔滨也是一座硬核到骨子里的工业城市。走在冬天的江桥下,风大雪厚,伸出手感受一下风向,原来是哈尔滨的日子,指尖在缓缓流淌。
我真的是太喜欢这个地方了!它有时候让人觉得这里不再是东北老城,而是摩登的先锋都市。哈尔滨大剧院这个扭来扭去的造型很容易让联想到已故建筑师扎哈,设计师也的确是扎哈的中国弟子马岩松。建筑的外形概念来自松花江每年的水位变化图。
虽然大剧院内部大是需要买票才能进入的,但设计师也不想把这么超现实的建筑弄得太高冷,所以即使你不买票也可以顺着一条外部的楼梯慢慢攀登,融入整个建筑里。慢慢走着走着你就会发现,原来整座大剧院都是流淌着的,只要稍稍换一个角度,它就呈现另一种美给你看。走到顶楼的这个露台,可以鸟瞰松北的美景。我第一次看到露台的时候都惊了!这个设计真心太赞!而我之所以把它放在松花江这一部分说,就是因为在你领略完前卫建筑之后,可以顺手欣赏一番大剧院周围秋日里美不胜收的江滩湿地。秋天的时候雪还没落下,秋江秋草秋野的完美配合造就了松北这块心旷心怡的宝地。随便一个车站,就美成了宫崎骏吉卜力动画的样子。江水间成片的芦苇种得真是太好看了,江滩上还有一长条曲曲折折的栈桥帮你亲近江水。在上面走一走,吹吹江风,哈尔滨人的生活就是这么惬意。
虽然现在是初夏,但我们都知道,属于哈尔滨的高光时刻,是冬天!
没有来过哈尔滨,永远不知道这里的冬天原来可以这么美,却又这么有趣!
哈尔滨为什么这么冷?
地理课本会告诉你,它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中高纬度地区,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每到冬季,西北季风呼啸而过,可以直接把整个哈尔滨冻到零下30℃。
听着凄凄惨惨的,但哈尔滨人早就习惯了,还顺手把冰雪玩出了花~
要说冬天的哈尔滨,就是一座不收门票的冰雪博物馆。华灯初上的时候踏着雪嘎吱嘎吱地走在果戈里大街,随便到哪都美成了童话。最出名的索菲亚大教堂不用说了,年年下雪都会美上热搜。相信不少俄罗斯人来了都要夸一句哈拉少!入冬以后,哈尔滨的街道旁遍地都是冰雕。充满艺术细胞的哈尔滨人把冰块玩成了艺术,也让整座城市美得晶莹剔透。
持续几个月的零下温度,也让平日里奔涌不息的松花江冻得结结实实。基本这已经不是大江了,而是一条大路。
隆冬的降临非但没有将东北铁子们的热情冰封,反而激发了这里男女老少的玩心。
于是,这里又成了雪上项目的乐园。这里可以滑冰、玩雪圈、打出溜滑、甚至汽车都可以开到冰上。(但开车很危险,不建议尝试)
在哈尔滨,打雪仗可以打到你怀疑人生,整个人埋到雪里是常有的事。
这里冬天的冰棍沿街卖,不需要冰箱。不要怀疑,因为室内暖气太足,所以冬天吃冰棍在哈尔滨是基础操作。
有时候雪下了一夜,整个城市还会出现这种天然的雪糕。我不建议你尝,但是据吃过的人说,都是有点甜甜的。
当然了,嘴巴再馋,也永远不要相信本地人的那句:在东北的冬天,铁栏杆都是甜的。
但是狂欢之外,雪落下来时,整个哈尔滨却是无比的安静沉稳,好像是一位百年的老人坐在门口,缓缓地眯着一个悠长的盹。
虽然一直被本地人吐槽,但冰雪大世界真的很好玩。在这里,无论哈尔滨人用冰块造出什么来,你都不要惊讶。这座冰天雪地的童话乐园,1983年建成以来一直是哈尔滨的招牌打卡地。以前的孩子听说要去冰雪大世界玩,能高兴一天。
36年过去,这里也年年在与时俱进。有时候白天来玩,还能get到这种不输北欧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气质。
当然,一到了夜里,彩灯一亮,小火车一开,这里又是整个哈尔滨最快乐的地方~
这里的冰雕也不止是看看而已,而是真真的游乐设施。冰上滑滑梯啥的都是基础操作了,相信每个哈尔滨人都玩过。
有时候中二病犯了,真的好想对着这些好看的冰雪建筑唱一首《Let it Go》~假装自己是艾尔莎~
在哈尔滨市中心以外,还有一个沙皇俄国时期建造的庄园,冬天一来,马上美成了欧洲童话小镇。
这里的伏尔加庄园,原本是旧时俄国人建造的建筑群。后来就一直扔在香坊,直到2007年被重建翻新,之后就正式对外开放~
虽然庄园一年四季开放,但是冬天的伏尔加实在太美。黄昏的时候行走其间,耳边仿佛都能响起俄语吟唱的咏叹调。
而阳光灿烂的雪后,整个庄园的俄式建筑,又仿佛在诉说着另一种新旧碰撞的美。
哈尔滨
求你一直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