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八佾篇(12)
一原文八佾第三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试解】祭祀的时候,只有以至诚之心恭敬谨慎地期待先祖或神灵的降临,先祖或神灵才会降临祭坛,享受祭祀。如果没有恭敬至诚之心,先祖或神灵就不会被祭祀的人们的至诚崇敬所感通,就不会降临保佑,就不会带来福报吉祥。因此祭祀的时候,祭祀什么就要象什么真的存在一样,让祭祀的对象能在你心中有具体实在的影像。祭神的时候,就要像神真的在面前,能感受到神灵具体的形象。孔老师说:“既然自己不能亲自参与祭祀,就不能向先祖或神灵表示自己的诚意,先祖或神灵就不会被感应。因而这样的祭祀就像没曾祭祀一样。”二释字神《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广韵》:神:灵也。《易·系辞》曰:阴阳不测之谓神。“神”从示申,“申”像天空中闪电形,表示神的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本义是神灵,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如《说文》:如:从随也。从女从口。徐锴曰:“女子从父之教,从夫之命,故从口。会意”。《广韵》:如:而也,均也,似也,谋也,往也,若也。甲骨文的“如”字是一位挺直着上身,两膝着地,端庄地跪坐着的女子,女子的双手交叉着放在胸前,身旁有一口形的器物,表示女子在盛水的器物边照看自己的形貌,因水中的影会跟随人的容貌而动,就像今天的女子喜欢在镜前观照自己一样。故“如”字表示相似、相象、影随形动、随从的意思。《说文》及后世对“如”字的解释之说都是后代的引申曲解之意,“如”字的初义和“口的言说”和“三从之德的顺从”无关。三素说前面几章老师告诉弟子,自己不但对周礼熟悉,能够详细讲述外,还对夏、商二代的礼仪制度的传承损益也是很清楚的,只是现在已经没有足够的历史文献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贤者来证明罢了。接着老师对当时君王正在进行“禘祭之礼”进行了言说,告诉人们的礼仪制度的核心是仁德,根本是真诚,外在的形式只是一种辅助真诚之心的流露手段,决不把形式当成目的,当成根本。前面几章老师讲述了礼崩乐坏之时,自己仍然信守着礼。君王已经不知禘祭之礼,人们询问之时,老师还是不忘自己的身份,对君王的行为不进行评说。但是老师期望弟子们在心中能明白其义,能明白祭祀重在诚敬,唯有敬畏和真诚方可与天地鬼神感通。本章老师告诉弟子们,祭祀的时候,只有以至诚之心恭敬谨慎地期待先祖或神灵的降临,先祖或神灵才会降临祭坛,享受祭祀。如果没有恭敬至诚之心,先祖或神灵就不会被祭祀的人们的至诚崇敬所感通,就不会降临保佑,就不会带来福报吉祥。因此祭祀的时候,祭祀什么就要象什么真的存在一样,让祭祀的对象能在你心中有具体实在的影像。祭神的时候,就要像神真的在面前,能感受到神灵具体的形象。孔老师说:“既然自己不能亲自参与祭祀,就不能向先祖或神灵表示自己的诚意,先祖或神灵就不会被感应。因而这样的祭祀就像没曾祭祀一样。”本章需要注意对“如”字的把握。本章用了三次“如”字,前两个“如”字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即祭祀时,祭祀的神灵和先祖虽然可以借助于“尸”等形式来具体表现,但是这些并不是真正的祭祀对象,这是需要祭祀的人们在心中有一个真正的形上的祭祀对象,并能投影于心之中,这个投影正是“如”字所表达的具体实在。春秋时代,由于社会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运用,从而促进了人们间的广泛交流,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因而人们开始重视形下享乐的追求,而对形上精神层面有所松动。此时怀有悲悯之心的孔子却告诉弟子们,物质层面的东西虽然能让人得到利益得到享乐,但是不能让人心安,让人心安还是那形上的精神。故而孔子强调为政当以德,处事当以礼。礼的具体表现就在祭祀上,祭祀之时如果缺乏形上的敬畏、恭敬和至诚,祭祀的先祖和神灵自会感知到这些非礼的、虚假的、非真诚的,从而不会保佑降福给祭祀的人们,天下终会失去安宁,人民终不会得到快乐。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