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雍也篇(二十七)
01
原 文
雍也第六
06.27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02
释 解
孔老师说:“作为仁德君子,自然会效天法道,居心敬慎仁厚,行事简明洞察,不苟不烦不扰,因而在日常行道的实践中,自会以'仁之为人’为准则,以'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不伤人,不害物’和合永续为仁德目标,体现出无过无不及的恰到好处,展现的是通达中和,是人、我、物各得其益的和谐,这是仁者的中庸。践行中庸之道,自会彰显出'生生不息,永续不怠’的仁者之德。这样的仁德之境是美妙无上的呀!可惜的是先王圣人之道不彰已经很久了,现在人们很少能见到行中庸之道的了。”
03
释 字
中
《说文》: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陟弓切。𠁧,古文中。𠁩,籀文中。
《广韵》:中:平也,成也,宜也,堪也,任也,和也,半也。
汉字“中”的甲骨文字形有两类:一类像箭射中目标的象形示意,由此产生恰好合上、正中目标的含义,此“中”含有动作、贯通之义。一类是中像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中间用圆形指事符号指出正中,由此产生中间的含义。本章“中”是指目标为中,结果显现的是和,即不偏激,不走极端,是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地对“道”的把握。理解“中”的关键在于“中”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中道折中,更不是世俗小人主观设定的“一分为二”,而是动态的,是因时因地变化的。“中”是对道动态特征的通达、驾御和把持。
庸
《说文》:庸: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易》曰:“先庚三日。”
《广韵》:庸:常也,用也,功也,和也,次也,易也。
汉字“庸”甲骨文从用从庚,用亦声。庚,甲骨文像米粒从谷壳中脱离之形,原为“脱谷的工具”。用,木桶,脱谷桶、舂米器具。庸的本意是手持打谷工具舂米,即收获果实的器物之用。本义是“用”。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按:“庚,犹续也。事可施行谓之用,行而有继谓之庸”,则“用”为施行,“庚”为继续,“庸”便是“连续施行”的意思。本章“庸”是用、施行之义,“用”含有可使其继续而不伤物性之义,即:使人、我、物和谐各不相伤,各得其益,故而可生生不息,永续不怠。因此释“庸”为“常”是从“庸”显现的结果和合的视角引申之义。
04
素 说
前面从宰我的“井有仁焉”,到子路的不悦于老师见南子,这些都是弟子们在行“仁德”之道实践时的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惑。老师给予了具体的教诲,仁者的“可逝、可欺”的忠厚善良,“不可陷、不可罔”的智慧通达,君子的天命在乎身,求仁而往的尽己之诚和无畏。让弟子把握仁者之“仁”和仁者之“智”,仁者之“仁”之“智”是可以通过“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修炼、体悟获得。为了使中人以上的弟子能体悟“仁者之智” 的“静而不伤其身,动而不害其仁”,本章老师道出了其一以贯之的行仁心法——“中庸”之道,告诫弟子君子当奉行中庸之道,才是解决诸类问题的根本大法。老师说:“作为仁德君子,自然会效天法道,居心敬慎仁厚,行事简明洞察,不苟不烦不扰,因而在日常行道的实践中,自会以'仁之为人’为准则,以'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不伤人,不害物’和合永续为仁德目标,体现出无过无不及的恰到好处,展现的是通达中和,是人、我、物各得其益的和谐,这是仁者的中庸。践行中庸之道,自会彰显出'生生不息,永续不怠’的仁者之德。这样的仁德之境是美妙无上的呀!可惜的是先王圣人之道不彰已经很久了,现在人们很少能见到行中庸之道的了。”本章是教导弟子,在行仁的实践中应该把握中庸之道,用中庸成就自己的仁德,这样才能够对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合于至道,才能使自己不陷于不义之中。
本章需要对孔子的“中庸”之道进行仔细的辨识。“中庸”之“中”,不是中间、折中的静态之“中”,而是以彰显仁德,不损仁、不害己,实现持续永恒的目标之动态的“中”;“庸”不是一般的“用”,而是以“行而有继”为用,故“庸”是人、我、物和谐各不相伤,各得其益,可生生不息,永续不怠。因此中庸是从道德论的角度论“中”,从方法论的角度论“庸”,故“中庸之为德也”是仁德实施的最高境界。后世人们将“中庸”理解为“中道”,将“中庸”解读成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错误地认为中庸就是保持均衡,不偏于对立的任何一方,使对立双方相互牵制,相互补充。这是不妥当的。这与孔子以仁德为“中”,以持久永恒为“庸”相背离的。甚至有人将“中庸”的“中”理解成折中、调和,将“庸”理解成平常,认为“中庸”就是“平庸”。这更是失道之后的曲解,这与孔子的“中庸”无关。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