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上进心”困住的中国年轻人
总有一些理由让我们一再失眠。
对我来说,最近失眠的理由是,头发越掉越多,我怀疑年底可能就要皈依佛门。
对朋友来说,她失眠的理由是,自己太有上进心,活得太累了。
当“上进心”成了一种病,怎么办?以下,Enjoy:
王宇 | 作者
身边的经济学(ID:jjchangshi)| 来源【整理摘编:时英平】
01、正常上进心VS病态雄心
“通向无限荣誉的捷径,势必也是通往“自卑”与“自苦”的内心地狱之路。走上这条路,最后他必会失去自己的灵魂——他的真我。”
——卡伦·霍妮
一个人对荣誉的追求,如果是因为内心的匮乏,就会陷入“魔鬼协议”而丧失自我。
可以让精神贫瘠的人找到安全感的东西大致为:权力、名誉、地位、成就、品德、金钱、被爱,或其他任何让他感到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他就像一个饥不择食的人,填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他不过是一个精神上的乞丐——一味地逼迫自己去获取那些荣誉光环来填补空洞的内心。
一位男性患者每天都很紧张、自卑,在人前浑身不自在,担心表现不好而被人嘲笑。小时候,他的妈妈瞧不起爸爸,每当想起妈妈厌恶爸爸的表情他就感到恐惧,他担心自己和爸爸一样,害怕妈妈也如此厌恶自己。
因为父母总是为了钱吵架,所以他总是幻想成为一个有钱人,这样就不会被妈妈看不起了。可是事与愿违,虽然他总是幻想挣大钱,但后来反倒亏了很多。他谈到这一切并不是为了钱,他只是要证明自己,找到一种被认可的感觉,只有这样他才能解脱。
因此,当他失败时,总是会买彩票,他谈到只有这样才能让幻想不至于破灭。但如果不放弃病态的执着,他永远都无法意识到自己真正缺失的并不是成功,而是缺少接受失败、面对自己的勇气。
“被人看得起”成了他人生最高的追求,金钱、成功、地位成了他的“解药”,他所做的事情不是源自喜欢,而是为了离成功更近一步,这可以给他带来虚荣心的满足。因此,金融成了他们向往的专业,做销售、做生意成了他们向往的职业。
一位患者写道:“因为从小不能自我接纳而导致的自卑,让我很难自己给自己补充能量,我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的认可、掌声甚至肯定的眼神中,去获取燃料和力量。多年来,我也下意识地一直把获得外界接纳和认可当作人生第一目标——买好车、减肥、演讲、口才、专业知识、才艺、挣钱、成功,都是为了让外界认可与接纳我。
我的逻辑告诉我,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只认可商业上的成功,那么我必须做一个商人,所以我要努力,努力学习得体的言谈,努力学习商业能力。就这样,我的成功欲望越来越强烈,我甚至迷失了自我。”
做什么能让自己看起来优秀、与众不同,他就会拼命地做。有时,通过“正路”无法获得他想要的殊荣,他就会通过网游、打架等“非主流”方式来赢得别人的关注与崇拜……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行为是否可以彰显不凡。
这种病态的雄心会掩盖在社会文化之下,毕竟有谁不希望成功呢?尤其是在很多人都急功近利的背景下,谁能说得清什么是多,什么是少,什么是正常,什么又是病态。
当我指出患者被病态雄心所驱使时,他往往会反驳道:“这难道不是人类共有的上进心的表现?人没有追求和咸鱼有什么不同?难道你是想让我成为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成功学不是在教育我们,只要有恒心,喜马拉雅山也是可以爬上去的?”
其实,正常的上进心与病态雄心之间的区别,就好像一个人想要看更好的风景而爬上一棵树 与被一只恶狗追赶而不得不爬上一棵树的区别。后者就像是一个溺水者紧紧抓住木桩一般,他内心充满恐惧,却把这一切美化成理想与上进心。
统治和支配他人的愿望,赢得声望的愿望,获得财富的愿望,其本身显然并不是病态的倾向,正像希望获得爱的愿望本身并不是病态的愿望一样。但当对权力、名望和财富的病态追求被用来作为对抗焦虑的保护措施,以对抗自觉无足轻重或被他人看得无足轻重的危险时,对权力和荣誉的追求就成了一种逃避焦虑的手段。
02、成功还是枷锁?
“我们文化中的神经症患者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是因为事实上在我们的社会结构中,权力、名望和财富可以提供一种较大的安全感。”
——卡伦·霍妮
一位男性患者年轻时做过各种生意,不过都失败了,之后他遇到了一个贵人,人生出现了转机,因此他制定了人生目标——30岁时挣500万元,35岁时挣5000万元,40岁时挣5亿元。而我正是在他35岁时与他相识的,此时他的资产正好5000万元。
但他找不到快乐,成功无法继续给他带来真实的快乐与幸福,在儿子满月酒时他竟然都笑不出来。当成功成了一个人对抗焦虑的防御措施时,就成了一个人的枷锁,只会给他暂时的安全,不会带给他真正的幸福。一些人幻想被钱拯救,但钱只能带来表面的虚荣,并不会给一个人带来真正的安全感。
一位男性患者就总给自己列各种计划,比如戒烟、健身、学习这类可以提升和完善自己的计划,可悲的是他从来都没有做到他所要求的,他却总是乐此不疲。因为计划的存在,就意味着幻想的存在,他甘愿活在这永远都完不成的计划中,这样他就可以一直活在“我很优秀”的梦里。
焦虑与逼迫相辅相成。他焦虑的时候就会逼迫,逼迫自己也做不到的话,他就会更焦虑,而更焦虑就需要更大的成就……如此往复,停不下来。
他可以逼着自己不和别人玩乐,以追求更好的成绩;
他可以逼着自己成为一个工作狂,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以超越他人的成就;
他可以逼迫自己不惧怕任何人,以不让别人发现他的软弱;
他也可以为了维系完美形象拼命压抑情绪,以不让别人发现真实的自己。
当他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幻想中的成就时,他不是逃避现实,就是陷入抑郁,他无法接受自己不是他幻想中的“玛丽苏”的现实。为此,他也总是会躲避那些比他优秀的人和他搞不定的事,这样可以维系他伟大的幻想。
可是就算他躲避了那些让他恐惧的人和事,还有一个是逃不掉的,就是“预期恐惧”—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的担忧。比如,对于一些他不确定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诸如开会、发言、相亲等,他会提前一天甚至提前很久就开始焦虑。
在生活中,他也比常人更容易嫉妒与紧张,因为在他表面友好的背后隐藏着一颗优于所有人的雄心,就如同《白雪公主》中那个可怕的王后,认为自己才应该是最优秀、最漂亮、最成功、最受欢迎的那个人。
因此,他在每种环境下都会在无形中有一个假想敌和比较对象,似乎超越了对方,就可以摘得王冠,就可以捍卫自己的骄傲。
神经症患者表面上幸福、风光,实际上内心已经变得干枯;表面上积极上进,实际上不过是对自己人性的压抑与羁绊;表面上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实际上这一切不过是他假装强大的表象。
在这一切光环的背后,隐藏着一颗痛苦无助的心灵。如果不能直面恐惧,只是依赖成功带来的安全感,那么就不能意识到因为恐惧而扭曲了整个人生的悲剧。
他也永远无法领悟到:真正的安全感不是来自云端,而是来自勇敢地踩在地面。
关于作者:王宇,南京森知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已出版图书《社交恐惧症》《走出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