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第十二
12.21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樊迟陪从老师漫步,闲游于舞雩台旁。樊迟问老师:“请问如何才能增长自己的德行品性,去除自己内心隐藏着的不善邪念,辨别破解内心的迷惑而明辨是非善恶呢?”老师听了高兴地说:“问得好!这三件事都是切己的的事。增长自己的德行品性,就要将行善放在前面,先做事而后自然会有所得,这不就是行善积德增长自己的德行品性吗?检讨自己的言行,攻治自身不善的邪念,而没有为隐匿自身的不善去攻治他人、责怪别人的邪妄之念,这不就是逐步修正自己,剔除隐匿于内心不善的邪念吗?忍不住一时的愤恨而不能自制,忘乎所以而丢掉自己为善的责任,丢掉君子'克己复礼’而'亲仁’的担当,盲目行事而不知崇仁择善,这不就是迷惑而不能明辨是非善恶吗?”
慝
《释名》:慝:态也,有奸态也。
《集韵》:慝:隠情饰非曰慝。恶也,或作式通作匿。
汉字“慝”从心匿声,本义指通过粉饰掩盖而隐匿其情。匿是隐藏,从心是指人自知其行为不符合道义的邪恶或者不正的邪念,而故意加以粉饰掩盖使其藏于内而不外露。
前一章老师通过“闻”、“达”的界定和定义,让子张从“达”的内在性中把握“克己复礼为仁”的修行旨要,体悟“达”是从道者通达无碍、执道而行的内在心灵境界;理解“闻”是依靠机遇、存之于外在的、他人口中的名声。通过 “闻”与“达”不同面向辨识,期望人们在“克己复礼为仁”的实践中不要为求得仁德的名声,只在外在表面上下功夫,而丢掉了仁德的内在之本。本章通过樊迟之问,让人们在“克己复礼为仁”的实践中把握“崇德”的先事后得、踏实做事的行仁之要,“修慝”的反求诸己、律己宽人的修仁之要,“辨惑”的明心做主、去欲之蔽的择仁之要。樊迟陪从老师闲游,漫步于舞雩台旁。樊迟问老师:“请问如何才能增长自己的德行品性,去除自己内心隐藏着的不善邪念,辨别破解内心的迷惑而明辨是非善恶呢?”老师听了高兴地说:“问得好!这三件事都是切己的事。增长自己的德行品性,就要将行善放在前面,先做事而后自然会有所得,这不就是行善积德增长自己的德行品性吗?检讨自己的言行,攻治自身不善的邪念,而没有为隐匿自身的不善去攻治他人、责怪别人的邪妄之念,这不就是逐步修正自己,剔除隐匿于内心不善的邪念吗?忍不住一时的愤恨而不能自制,忘乎所以而丢掉自己为善的责任,丢掉君子'克己复礼’而'亲仁’的担当,盲目行事而不知崇仁择善,这不就是迷惑而不能明辨是非善恶吗?”本章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对“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的解读。“慝”字的本义是指通过粉饰掩盖而隐匿其内情,是自知其行为不符合道义不正的邪念而故意加以粉饰掩盖,使其藏于内而不外露。因此“修慝”的方向是针对修行者内心的,不是外向针对别人的。孔子告诫樊迟“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其实质是指要攻治修正自身内心的不善之恶,不要为了隐藏自己的不善之恶,去攻治他人,而粉饰掩盖自身的不善。因而,前面的“恶”和后面的“之恶”都是指“修慝”者的恶,不是指别人不善的“恶”。在解读本章时,人们普遍错误地认为后一个“恶”是指“人之恶”,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这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世俗小人的恶习,从而偏离本篇的“克己复礼为仁”本意。二是对“忘其身”的解读。“忘”字的字义中并没有伤害之意,因此对此解读为伤害自身是不妥当的。“忘其身”是指忘掉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作为一位“克己复礼为仁”的仁人君子应当去除欲念之蔽,自觉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三是“以及其亲”的解读。人们普遍对“其亲”的解读是“父母亲人”,结合前句,将其解读为“因一时的气愤而不考虑自己的生命还要祸及亲人,伤害自身和亲人”。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在《论语》中“亲”有“亲近”之意,因此“亲”就是本篇的要旨“克己复礼为仁”,“亲”就是“亲仁”。丁纪《论语读诠》中讲解道:“'崇德’则毅然归是,'修慝’则决然去非,'辨惑’则欲其于是非、先后、缓急以及小大本末轻重等无不晓然也。总章二八七夫子教子张'主忠信,徙义’,只要其笃志,此章之教樊迟也,却尤欲明乎次第节目;又,教子张,则以敬义夹辅而若俟其自然有得,教樊迟则特言治恶,若其'崇德’更有一番事事,然亦必屡告之曰'后得’,用坚其心也。此类,虽各以其资禀、进境而教之不同,然亦莫非道理之实义,曲折出之,反复得明也。”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