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巷故事 | 汉口最奇特的里分 绵庆里探幽
据1930年出版的武汉地图显示,汉口地区共有里分210处,加上制图时未标或漏标的,应有约260处。最早的里分建于清末民初,20世纪20至30年代为建设高峰期,不少里分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汉口的里分也有叫“坊”和“村(邨)”的,如大陆坊、江汉村(邨)。
近30年来,因大力推进旧城改造,汉口老里分的数量有所减少。里分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江岸、江汉和硚口。江岸区现有老里分103处,占了里分的半壁江山,列入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目录的有18处,是老里分最为集中的城区。
在江岸区沿今中山大道一元路到卢沟桥路这一带,分布着不少历史悠久的老里分,靠南边的曾经是德租界和日租界,靠北边的是华界。租界内的里分一般规划得较为整齐,且四通八达,比如坤厚里,就是典型代表。而华界区的里分,则有些零乱,且空间狭小。有些里分的名字叫得很好听,甚至富有诗意,比如:槐荫里、鸿(洪)顺里、碧秀里、寿春里等。也有“庆”字系列的,如:延庆里、庆安里、余庆里、绵庆里等。
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个绵庆里。绵庆里是汉口最具“神秘感”的里分,在本文发表之前,恐怕知道这个里分的人只是个位数。如若不信,可以去查阅《武汉地名志》(1990年),看看在地名志里能否找到这个地名,当年,武汉所有地名基本上被一网打尽。地名志里找不到的,说明地名管理专业人员都未见得知道,又到哪里去找?
可是,事情往往也不是那样绝对,总会有例外,地名志上没有记录下来的,不能武断地说它不存在或是消失了,实际上,这个里分至今还在默默无语地和大家玩着捉迷藏。那么,当年从事地方志和地名工作的人员为什么会漏掉这个里分名称呢?大概有两个因素:一是当年查考史料文献的条件较为艰苦、资料稀缺;二是相关业务钻研水平也有限。
绵庆里,之所以说其具有“神秘感”,当然不是想象中那么神秘,说它“神秘”,基于三个方面:一是有人听说过或见过这个名字,但不知道在哪里;二是住在这个里分的人也不知道它住的地方就是绵庆里;三是它的前世鲜为人知,至今还没有见过有人写过关于它的文章。还有,再怎么会撬武汉三镇老门牌号码的收藏者,都没有见过绵庆里的门牌。本文尝试通过一定分析,让这个里分昭然若揭,同时也让住在这一带的老街坊们体悟一下恍然大悟的快感。
1909年前绵庆里就已建成
近年来,因持续搜集汉口老华景街(今中山大道一元路至六合路段)的历史资料,偶然发现了绵庆里这一地名。前些年,一位知名学者检索并公布了一份清末(1909年)某报上的一则消息,出于知识产权保护,这位学者刻意隐去了报纸的名称及刊载日期。消息标题为“汉关道轻弃主权”,电文来自汉口,全文(原文无标点)照录如下:
汉口德租界后有马路一条,名曰“华景街”,半为德界半为华界,德人每以不便管理欲攘为己有,时生交涉。日前,华界余庆、绵庆各里失慎,延烧房屋甚多,德领遂照会关道,谓:“华界房屋逼近租界,建筑不合,最易延烧,德界人民房屋、生财颇觉危险,请将该路让归德捕房管理。另于火场修建马路一条,则该道宽阔,遇有火警,德界免受恐慌。”齐照岩观察竟贸然允准,于昨日示谕:“被火各业户从余庆里起至绵寿(疑为庆)里,沿德国马路一带均须让地一丈,绵庆里下首前抵马路、后至铁路,应酌留出马路一条至华景街内,铺面亦应展宽两丈,嗣后盖造房屋,务先绘图,呈由警局核准,方许动工”云云。闻各业户见此告示,多不承认,拟群起反抗。
这篇报道值得研究和玩味的内容很多,包括当时在汉黄道担任观察一职的齐照岩这一有名人物,其人是进士出身,曾任湖北宜昌知府、汉口清丈局总办等,民国时期还先后任过浙江省、山东省省长。早年仕途不错,据说后来当了汉奸,也就没有落得好下场。
齐照岩在当年就有屈服于德国势力的倾向,所以被报纸称为“轻弃主权”。此事暂不议。在这篇消息中,说到当年失火的里分有余庆里和绵庆里。余庆里很容易找,就在华清街和庆安里之间,华清街的旁边。而绵庆里在哪里呢?在多张民国地图上找不到它的踪影,但它毕竟也跑不了多远,肯定是在华界。它没有出现在地图上的原因,大抵是不太起眼或名称变了。
查1920年出版的《汉口指南》“本埠地名检查表”,绵庆里的地址是“法界学堂街边”。这“法界学堂”又是指哪个地方呢?法租界面积不大,友益街就是边界线。这里办过学堂的,只有一个地方,现在的十六中学。《江岸区志》记载:“1913年,刘子敬于华景街辅仁里创办私立中学,1917年,定名私立汉口辅德中学,是境内私立学校创办之首。”1916年7月30日一张外国人拍的照片上,有这个辅仁里,而且,这个里分口上还挂有一块匾牌,上面写着“辅德学堂”。
《汉口租界志》也记载:“辅德中学 1913年创办,位于华景街辅仁里内,系普通初级中学,由俄商买办刘子敬出资并任校长。”辅德学堂在华景街辅仁里,而辅仁里又在哪里呢?《汉口指南》说得很清楚:“华景街上首”,也就是现在的汉景村,以前叫辅仁里。“法界学堂街”其实是20世纪20年代的友益街,当时的名称是“玛尔纳得胜纪念街”,又叫“普堂街”。老武汉人在读“辅”字时,常常发音为“普”,所以,“普堂”的“普”字,应该是“辅”,图示见《武汉地名志》原租界地区地名更替略图(二)。民国地图上还出现把“循礼门”标作“行礼门”的,这也难怪,汉口黄孝地区的人多,在他们的口语中,“循”字是读成“行”的。人们口口相传,以至该绘图者自然而然就写成“行”了。如不知其中因由,则难以理解。
《汉口指南》中载有“学堂街,法界西贡街后”,西贡街在哪里呢?就是今中山大道车站路到一元路中山大道与胜利街交汇处这一段,它的后面就是友益街——历史上的“学堂街”。说具体一点,是指友益街从车站路到一元路这一段。早期的友益街共有三段,第一段是从大智路到黄兴路口的“磨盘”这一段;第二段是从黄兴路口到车站路,也就是大舞台这一段,叫辅堂街;第三段从车站路到一元路,也就是经过天声街、如寿里到一元路的这一段,叫玛尔纳街。1946年三段合并取名友益街。
学堂街在过去又有“法界学堂街边”和“法界学堂街后”的方位指称。如:“铁路街(天声街),法界学堂街后”,是说在友益街的背后;“如意里,法界学堂街后。”此如意里非如寿里。
关于汉口老地名中说的“后”和“后街”,这个方位词得“普及”一下,汉口最早的房屋多是沿江一带逐渐建造的,故沿江一带朝南的方向称为“前”,与“前”相对的地方一般称为“后”,以长江和房屋的朝向为坐标。比如“后城马路”、“后湖”,就很典型。汉口曾经有两条“后街”,还有“德租界后”、“学堂街后”等等,也就是指某地偏北的方位。这个如不“普及”,容易让人犯“方向”和“路线”错误。
很多住在汉景村附近的居民,还有从事地方志以及地名工作的老同志,都知道这一带只有一个里分(巷子),从来没听说过还有个绵庆里,这就让人有点“懵圈”了。这里哪有绵庆里?搞错了吧?
不错,这个绵庆里就在十六中学的隔壁,除了民国文献依据外,1925–1926年的《武汉三镇详图》上十分清晰地标注了绵延庆里的具体位置,紧邻辅仁里,面对辅德学堂(十六中原大门口)的左边。
1925–1926年的《武汉三镇详图》上清晰标明绵庆里在辅仁里旁。
田联申供图
或许有人会问:就算绵庆里是在这个地方,那它的巷子口又在哪里呢?怎么没有一点痕迹呢?其实我早就想揭开此谜,只是汉口地名中值得详细查考的街巷多的是,而这还只是个小里分而已,况且,查证工作也是做得越仔细越好,除了推理外,还要以证服人。
绵庆里是永庆里的前身
学堂街是友益街无可争议,学堂街或许源于当时赫赫有名的“辅德学堂”,也应该无可争议,那么,说永庆里就是绵庆里,可能会引来有些迷信权威或先入为主者的争议。当然,这个结论需要服从于考证的结果。
什么是考证?考字的词义之一是“推求,研究:~古。~据。~订。~证。”脱离历史资料,不叫考证;一味地依靠资料,实行“拿来主义”,则也失去考证的意义,考证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推理。简单地说,在辅仁里和友益街中间,只有一个里分,叫永庆里,没有第二个里分,因此,绵庆里只能是永庆里,这是唯一性、排他性的,只是当年有人将“绵”字改为“永”字,于是留下悬疑。况且,绵字含有绵延久长之意,永,也是久远之意。
《汉口指南》一书“本埠地名检查表”中载明:绵庆里地址是“法界学堂街边”,即今友益街边。
永庆里,《武汉地名志》介绍:“位于江岸区友益街东端北侧,仅南口通友益街。长130米,宽5米,水泥路面。门牌:1~8号。20年代初形成里巷,称永庆里。”在今天看来,这个词条里有五处与史实及真相不符,一是“仅南口通友益街”,实际上原曾有东口;二是“长130米”,实际直巷约47米,折弯约17米,总共不到70米,在高德地图上测距,从友益街南口到一元路,也只有50米左右,130米不知从何而来;三是“宽5米”,实测为3米,巷子两边的地基一直就没有发生变动;四是“门牌:1~8号”,实际原只有7号,现为6个号,7号早在60年代就因封墙而取消;五是“20年代初形成里巷”,实际上它的前身在10年代就已形成。
1909年的报纸新闻中已经有绵庆里了,也就是永庆里的前身。因为当年失了火,失火后肯定要复建,复建也只能在原址,一边是友益街,一边是辅德学堂,根本就没有另外修建里份的空间。极有可能重建后,绵庆里被改名为永庆里,保留了“庆”字,换了个汤头。而绵庆里和永庆里这两个名称,按人们的习惯持续沿用到1926年。这就是为什么绵庆里出现在1926年的地图上的原因。所以说,永庆里建里的时间是在1909年之前。
通常一条里分(武汉人也叫巷子)都会有两条出口,我们今天看到的永庆里却只有一条出口,在友益街上。这种只有一个出口的巷子,外地叫“死胡同”,武汉叫“死巷子”。死巷子一般是较为少见的,多半的里分少说有两个出口,如辅仁里、三阳里等,有的更多,如附近的如寿里、三德里、坤厚里等。最早的永庆里是不是只有一条出口呢?我的判断是应该有两个出口,否则不合常情。这个地方我在70年代常去,有同学家住在这里。当年也觉得巷子里的路修得这么直,为什么却没有直路的出口呢?
从1925年的地图上看,辅仁里和永庆里是平行的,两个里分只隔几家门面,都应该在一元路这边有出口才是常理。换句话说,永庆里除东南方向有出口外,在东面也有出口,但是,这个出口后来封闭了,封闭的时间不详。永庆里的巷形呈“L”形,设计时理当是纵横两头有出口,如果只有横出口而没有纵向出口,在建筑风格上也是古怪的。也许有好事者对此推断表示不服:是编故事吧?遗憾的是,这故事还真没人编得出来,真实不虚,何以见得?有历史照片为证。1990年编撰《武汉地名志》时的那批工作人员,当时没有见过这些照片,情有可原。如果现在还有人一味迷信权威著述,罔顾历史事实,岂非见识浅薄。
1916年7月30日革命党人暴动后平民毙命街头的历史镜头,其背景处有圆拱门的是辅仁总里口,巷口挂有辅德学堂牌匾。此处位于今中山大道一元路口,现为十六中学校址。
这组照片是1916年7月30日湖北革命党人发动“擒王”暴动后拍的。其中一张照片的背景是辅德学堂,另一张的背景可见永庆里在一元路的出口。
就在这张照片中那排临街房屋的左边不远,分别经过“永洽”钟表、“姜正兴”白铁老店、洋衣店和博文斋刻刷纸张这三家门面旁边,有一家日本人开的药店,这家药店可能是日租界“一心堂药房”的支店,由日商一色忠慈郎所开,《江岸区志》“20世纪初汉口租界地区药店一览表”标明在“辅德学校前开分店”。药店的左边有一个小里分,也叫巷子口,上面的水泥浮雕字是“永慶里”。这张照片的原片被武汉旅英学者、收藏家范榕先生收购入手,成为珍贵史料。他将照片中里分题额放大后才可辨认出是“永庆里”三字。这就是永庆里(绵庆里)最初开在一元路口这边直巷的出口,与辅仁里(汉景村)并列于同一条街上。而拐弯到友益街约50米处的地方,则是永庆里的第二个横出口。照片很清楚,当年的辅仁里离永庆里之间只隔了四家门面,这一点,可以通过两张同一地点、连续拍摄、方向相反的照片中的门面和地上的扇子、井盖作参照物即可判明。
1916年7月30日湖北革命党人暴动后平民毙命街头的历史镜头,背景处悬挂“仁丹”广告招牌药店的旁边是永庆里东出口。巷口也有一道和辅仁里相似的铁栅门。
这里顺便披露一下当年日本药店的广告设计。由于范榕先生收藏有照片原片,通过局部放大照片可辨认出药店二楼铁艺镂花栏杆里面的招牌字和图案。从右往左竖排字有“□臉粉”“牙粉”。中间是一幅日本双美人牌化妆品广告图案,图案是一对头戴鲜花的美女像,两旁分别写着繁体美术字“登錄”“商標”。环绕商标写着“双美人牌”四个变形体美术大字。再往左是“香粉”、“批发处”和“一心药局”。上下分别挂有三个“仁丹”广告,一楼间(武汉话读“干”)墙上写着“狮子牙粉”。从“登陆商标”的民国时期日文广告常见用法、双美人广告图案以及“起死回生”仁丹广告等典型要素可知,无疑是一家日本人开的“药局”。照片中身穿白色和服、脚趿拖鞋的男子大概就是这家药店的老板,而店门口几个白衣青年则是店员。
在考证照片时,透过铁艺镂花栏杆把变形体美术广告字画大部分认读出来,确实很费一番功夫。民国时期,日本大阪、东京中山太阳堂制造的双美人牌香粉、牙粉、雪花膏等日化品在中国市场较为流行,汉口也不例外。广告中的“□臉粉”,脸字前面的字认不出来,“一心药局”的“心”和“局”字是估认的,不能确定,期冀读者中有认读高手帮忙确认。这些照片来之不易,谨向无私提供原版照片的范榕先生致以谢忱!
1916年日商在汉口永庆里隔壁开的药店广告照片放大图。
范榕供图。
1909年,这个巷子叫绵庆里,被火烧毁后,大约在1910年或1911年左右,进行了重建,1916年,照片中拍到了题有“永庆里”里名的巷子口,从其建筑成色来看,建成时间大约也有五、六年。
“永庆里”三个题字写得非常好看,放大1916年的照片来看,端正、气派。解放前,这里住的多是银行职员等家境不错的人家。
1916年照片中的“永庆里”题字。
范榕供图
解放前,永庆里在友益街出口的上方也题有同样的字。范榕先生也收藏了1939年拍的友益街的照片,照片上的友益街和永庆里街景看上去还很气派,颇有民国之风。
1939年拍摄的汉口友益街街景,临街房屋中部是永庆里。
范榕供图
1916年,永庆里的东口以及友益街这边的南口,都还是两层楼的木结构房屋,大约是20年代后又重新扩建,友益街这边的房屋已是三层砖瓦楼了。2018年6月,我特地去永庆里寻访,随手拍了一张照片,2020年7月又去过一次,昔日的风光早已不再,面目全非。
2018年6月友益街边的永庆里南出口。
胡全志摄
112岁永庆里的今天
永庆里虽然很是老迈,但至今还静静地藏在“学堂街后”。拥有108年历史的“辅德学堂”原址也还在。2009年前,十六中学还羞涩地隐藏在汉景村巷内,如果不是在巷子口挂了校名牌,远处的人们几乎不知道这里有个十六中。2007年,公安路一带拆迁改造,加之2009年规划一元路下延线,从此,沿十六中学门口到公安路口长达120多米地段的几十栋房屋,包括汉景村,几乎整体消失。
现在,在永庆里南口内还保留了一个门牌——汉景村3号。当年从公安路到十六中一条边的利民餐馆、水果店(含炒房)、肉食小组、福安副食、五金交电、一元粮店、周生福百货、一元理发、劳保用品、长江照相馆等,由此化为记忆。十六中左边的永泰布店、千红餐馆、火炬童装等几家老店铺旧址仍在原地。
如今,十六中校区已经完整地显露在人们面前,在它的左边,那栋三层楼房子脚下,就是原来的辅仁里、后来的汉景村入口。这栋房子往友益街方向过去的第五、六家门面,就是原来的永庆里东出口。
2020年7月的十六中学校区以及旁边残存的老建筑。永庆里东出口被房屋封闭。
胡全志摄
此时,再看看1926年的地图,上面标注的辅仁里和绵庆里似乎与中山大道垂直,其实那是错觉,绘图不规范。实际上,这两条巷子都是略呈斜向的,特别是永庆里,是沿友益街建的,与友益街平行,怎么证明呢?可以参看1968年的卫星地图,一目了然。
1968年卫星地图上的汉景村和永庆里走向。
孙庆力供图
从2018年6月拍的照片上,可见汉景村的巷子是斜向的。
胡全志摄影
2021年3月17日,为了实地印证永庆里究竟是不是有两条出口,我再次来到永庆里,结果在巷子的尽头处找到了当年“过街楼”的痕迹。前两次匆忙中居然没有发现。
2021年3月在永庆里尽头处发现原巷子东出口的“过街楼”横梁。此房原为永庆里7号,约在60年代此出口被封闭,前面改为门面房。
胡全志摄
去永庆里寻访前在想,这里80岁以上的老居民可能很难找到了,而且原住居民也很少了。结果,有人告诉我,在3号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老人告诉我,她们是从新直街搬过来的。老人和她的女儿说,这个巷子以前是有个出口,记得是在“文革”时封了。我问,地名志上说这里有8个门牌号,怎么只见到6家石库门呢?她女儿说,总共只有7个号,7号被封后就只剩6个号了。回头又询问了一位住在汉景村的老同学,他回忆说记得做小伢的时候,绸布商店那里是有个巷子口。
永庆里是有故事的,留待以后吧。我又回到前面的大街上,看看1916年照片中的这个出口究竟在哪里?我想,聪明的读者一眼就能从这张照片上找到它的位置。
永庆里东出口位于友益街和一元路交汇处。就在照片中这三家门面中的一间。
胡全志摄
走在友益街上,我想起1939年拍的那张照片,于是,站在当年拍摄者的位置上,拍了同样角度的一张照片,作为今昔对比。
2021年3月17日汉口友益街和永庆里街景。
胡全志摄
想写的,想说的,在这篇文章里已经写得够多了,现在暗暗担心的是,由此,会不会打破一些家庭的宁静,引起热议和回忆,还有永庆里几十年来的宁静。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友益街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