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拍摄很容易,但拍好却难!这些实用的技巧最大限度帮你提升
每当看到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时,好多人会抱怨自己需要一部优秀的相机,总是说要是自己在那样的环境中,也能够拍摄出来。话虽如此,但是请不要忽略拍摄技术对摄影的重要性。同时,拍摄设备的优劣也并不是无法拍摄完美照片的借口。只要您足够用心,最好的拍摄设备也许就在您的口袋里。那就是您的智能手机。可能好多人对于手机摄影会有偏见,认为拍着玩可以,真要用它来搞摄影是不行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从每年手机摄影大赛的作品可以看出,使用手机一样可以拍摄出令人惊叹的作品。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手机摄影的常用技巧和提示,希望可以对您提供帮助。
做好手机摄影的准备工作
1、使用最佳分辨率和图片质量
在开始使用手机进行拍摄之前,请先查看一下它的设置。通常情况下出厂设置应该不是最佳的。有时会设置为较低的分辨率。因此,您需要调整宽高比,以便获得最大的图像质量。由于高清图片比低分辨率图片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因此,您需要使用microSD卡进行存储。当然,这建立在您的手机具有相应的卡插槽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卡槽,请在拍摄照片之前保存原来拍摄的照片并清空存储空间。
2、拍摄前请先清洁镜头
确保相机镜头上没有灰尘和指纹。手机可能大部分时间都会待在您的衣服口袋或钱包中,会有不少的灰尘会积聚在镜头上。最好在拍照前请先擦拭镜头。最好使用超细纤维布或专用的清洁布来完成,主要不要刮伤镜片。
使用手机拍摄的技术要点
1、使用正确的曝光设置
在摄影中有三个要素与照片成像质量有关:曝光时间、光圈和ISO值。它们共同决定了照片的曝光、对焦是否准确以及运动中的物体在图像中是否模糊。
光圈:对于手机摄影来说,早期的手机无法调节光圈,因为它是固定的,现在多摄像头的手机都可以进行光圈的调整。对于手机摄影师来说,正确设置使用光圈、ISO值和曝光时间非常重要。在自动模式下,相机会自动组合这些数值,但使用手动模式会拍摄出更好、更精确的结果。
曝光时间:使用较长的曝光时间是改善场景光线的一种选择,特别适合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但是,在拍摄运动物体时会产生拖影。使用长时间曝光多用于河流或城市夜景的拍摄。另一方面,较短的曝光时间可以定格瞬间的画面。
ISO值:即传感器的光灵敏度。ISO值越高,越敏感。使用较高的ISO值,可以缩短曝光时间,从而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在黑暗的环境中,需要较高的ISO值和较长的曝光时间。那么为什么不总是以高ISO值拍摄呢?原因很简单:较高的ISO值会在图像中产生更多的噪点。每个智能手机的控噪能力不一样:某些智能手机的ISO 400或800相机就会出现噪点,而有的手机则具有出色的高感能力。因此,您应该了解您的手机相机在这方面的表现,并找出哪个ISO值是可接受的最低值。在大多数情况下,最理想的值是200。
2、手动设置焦点
对于一幅成功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焦是否准确。自动对焦虽然很好用,但并非完美无缺。毕竟,手机不会知道我们真正关注的是什么。使用手动模式可以避免此问题,用手指触摸屏幕指定区域,可确保进行准确对焦。
3、拍摄多张照片
与其依赖完美的拍摄技术,不如对主题进行多次拍摄。如果您在抓拍一个场景,结果拍摄的不清晰,过后肯定会后悔。因此,在必要时可以对主题多拍摄几次,并注意自动对焦。过后从这些照片中选出您认为是最好的一张照片。如今,顶级的手机都具有连拍功能,您只需按一下按钮即可连续拍摄多张照片。
4、使用正确的拍摄姿势
快速拍摄可以抓拍一些精彩的镜头,但是也可能由于不稳定造成拍摄失败。如果要想做到完全清楚,单靠随意的拍摄是做不到的。使用手机三脚架也是很好的方式,还可以将手机放置在稳定的物体上拍摄。如果要手持进行拍摄,那么您应该双手握住手机,手臂夹紧身体,尽量保持稳定。移动手机的次数越少,拍摄的照片就越清晰。
使用手机拍摄的构图、角度和光线
1、使用三分法则构图
三分法是常用的构图方式。通过两条水平和两条垂直线对图像分成九个网格。许多手机,都具有九宫格的辅助功能,只需从设置中打开即可。拍摄时,应将主体放置在网格的四个相交点之一上,或也沿着一条直线放置,以使其在场景中构图合理。在风景拍摄中,可以将水平线对准两条线之一。
2、保持地平线水平
当画面中有地平线时,您可以使用取景器中的九宫格辅助构图。倾斜的线条会给照片带来不稳定的感觉,除非是故意的。如果将地平线作为主导线,因此请确保地平线保持水平。
3、使用空间法则
照片中的某些主体也需要具有“呼吸”的空间。正确使用空间规则,可以在构图中营造出运动感、想象空间或完成感。如,拍摄人像时,被摄对象的视线会看往远处,理想的构图是在眼睛看的方向上留出空间而不要切断。再如,您拍摄行驶中的汽车,应该在汽车行驶的前方留出空间,而不是仅仅展示汽车的状态。
4、使用前景中的元素
照片会拍摄出我们周围的三维空间。但是,如果您的拍摄对象距离很远,则可以使用多个层次来增强此效果。学会使用前景中的人、树或其他物体,使整体图片更具深度。
5、使用稍高一点的角度拍摄
如果要自拍或给他人拍摄,则应将手机保持在比眼睛稍高位置,这样可以避免拍摄出烦人的双下巴效果和不必要的轮廓。采用这个角度拍摄,可以拉伸脖子和脸部,并且在没有图像处理和美颜的情况下,使画面变得更加平滑和美观。但是不要从过高的角度拍摄,那样会把人拍摄的非常矮。
6、在一天中正确时间拍摄
随意拍摄可以不用限制拍摄时间。但是,如果您计划进行创作,则应考虑拍摄时间,因为一天中早晚比中午的光照条件更适合拍摄。
7、使用全景模式拍摄
如果您不想拍摄人物,而是想拍摄自然风景,那么可以尝试使用全景模式。最重要的是,拍摄非常大的场景(例如山峦或海上日落)需要比单张照片更大的空间。当前,几乎每款手机都具有全景模式,该模式可以拍摄多张图像并将它们合成在一起。全景照片会拍摄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8、正确使用光线
在拍摄时,根据您的场景和要拍摄的内容,光线非常重要。在阳光下实现正确曝光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除非您有意过度曝光并在后期处理中发挥对比度的作用。在阳光下拍摄,可以用身体遮挡阳光,并避免产生阴影强烈。
9、尽量少使用闪光灯
如果场景中的光线可以接受,则应避免使用闪光灯,因为它会改变图像原来的面貌。使色彩和图像质量都受到损失,而且前景会变成明亮的白色,背景也会完全消失。具有自然光和更多噪点的照片通常比闪光灯拍摄的照片更会让人接受。
10、多用脚进行放大拍摄
手机上的数字变焦虽然方便拍摄,但会使图像质量下降。无法同具有光学变焦功能的卡片机和数码相机相比,这仍然是智能手机相机的一大缺陷。由于缺少变焦镜头,因此所摄图像仅被数字放大,从而会大大降低了细节和分辨率。因此,如果需要放大请走近几步拍摄。
11、使用HDR模式拍摄
HDR模式越来越多地用于手机中。HDR代表高动态范围,它可以同时拍摄几张具有不同曝光量的照片,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以扩展动态范围。这样可以产生准确光线、颜色和更多细节的效果。但是HDR也有其局限性,有时会拍摄出超现实的图片。如果您只是拍摄阴影中的场景,通常不需要使用它。在具有较大的高动态范围时(如日出或日落)才可以使用HDR进行拍摄。
12、使用有效的后期处理
拍摄完照片后,下一步就是分享照片。但是,在分享之前,您需要改善和提升照片。包括校正颜色、正确的裁切效果或使用滤镜添加更多的效果等等。为此,您应该安装图像编辑应用。
13、选择合适的后期调整应用
尽管手机上的默认图像编辑应用程序也可满足基本的需求。但如果想进行专业的操作,则它还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在应用市场中有很多非常好用的免费应用,比如Snapseed等。
拍摄出散景效果
目前,几乎所有顶级手机都在其相机应用程序中集成了散景模式,使用散景效果可以使主体清晰对焦,同时使背景模糊柔和,实现唯美、梦幻的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使用手机拍摄散景的技巧如下:
在相机应用中找到散景模式并激活它。通过移动相机来获取与拍摄主题之间的合适距离。设置您喜欢的光圈数值(如果有,请使用大光圈)。这将决定背景与拍摄对象之间的模糊程度。采用逆光拍摄。在背景或前景中最好有发光点(如树叶光斑等)。在新手机上,您甚至可以在拍照后调整景深!
人工智能功能及其缺点
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具有能够帮助摄影师的所谓AI(人工智能)功能。通过这个功能,手机可以识别镜头前的物体并自动调整拍摄参数。与普通自动模式相比,这些功能不仅包括白平衡、曝光时间、ISO和其他基本选项,而且还会将诸如散景等效果计算到图像中,模拟工作室光线,将多个镜头组合成一个等。AI对于摄影初学者会很有帮助,但也有一些人不想使用,只想手动拍摄。通常,AI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在光线不足等困难条件下,AI可以提供重要的支持。但是,在某些情况,在在AI帮助下拍摄的效果不会令人满意。比如色彩会变得极端,人像会变形等等。请不要过于依靠AI功能,因为“完美”照片不会是一样的。每位摄影师对相同的场景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可能都拍出相同的效果。因此,AI自动系统也限制了创新的可能性。
某些智能手机(例如Honor 10)会一次保存两张图像,其中一张保存AI改进的,而另一张则是原始的,让您进行选择,这个功能特别实用。
选择正确的镜头拍摄
许多现代智能手机的背面都有两个、三个甚至四个不同的摄像头。通常它们具有不同的焦距,例如超广角或长焦镜头。这样您才能使您的手机真正发挥创意!
不同的焦距可以使手机尽可能地接近相机的功能,它们可以不再让您使用数字变焦功能。尤其是广角镜头可用于拍摄风景。如果将地平线保持在图像的中心,则会将失真会降到最低。顺便说一句,超广角镜头不仅可以用于风景拍摄和远距离拍摄。例如,使用华为的Mate 20 Pro,该镜头还可以近距离拍摄微距。使用带变焦的长焦镜头,目前最多可以实现五倍变焦。当您无法靠近时,这个功能非常方便。使用长焦也适合拍摄人像,特别是长焦可以增强散景效果。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发布于 04-18
打开美篇查看全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