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常见的写作手法梳理
常见表现手法对比(8年3考)特点对比分为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两种形式。横向对比,就是将同一时间点的几个不同的人、事、物进行对比。纵向对比,就是将一个(类)人、事、物在不同时间点所呈现出来的物象、特征、行为等进行对比。作用用(把)……和……进行对比,突出/强调(衬托)了……品质(形象)。举例(统编九上)《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露出了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照应(8年2考)特点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作用使文章浑然一体,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举例(统编八上)《背影》中四次写“背影”,四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一次比一次抒发得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父亲背影形象的感人。衬托(三州联考2019.22)特点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或相反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就是衬托。用类似的事物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叫反衬。作用突出表现(烘托)主要人物或事物的性格或特点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举例(统编八上)《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的品格。伏笔(黔东南2017.14)特点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提示或暗示,使下文的情节不使读者感到疑惑,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伏笔通常比较隐蔽,从运用来看,伏笔与下文承的“点”有一段距离,甚至分别位于文首与文尾;伏笔所使用的笔墨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作用实际上是一种交代,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注:埋下伏笔后,后文一定要有照应。举例(统编九上)《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这是一处伏笔,它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要与闰土见面,使后文闰土的出场十分自然。铺垫(黔西南2015.19)特点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气氛、情绪等的描写,借以造成“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作用①避免事件出现时给读者造成突兀的印象,增强作品的可信性;②加强故事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完整性。举例(统编七上)《皇帝的新装》中极力描述皇帝如何喜爱新衣服,交代了他被两个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最后光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原因,为故事的发展做铺垫。象征特点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举例(统编八上)《白杨礼赞》中从环境、外形等方面“礼赞”白杨树,其实更主要的是赞美白杨树的精神,这种精神象征着广大的北方农民,象征着面对日寇侵略而坚决守卫自己家乡的抗日军民,象征着抗日军民坚贞不屈的精神和意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特点借助对客观景物、事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作用通过描写……(景物/事物),表达了作者……情感,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举例(统编七下)《紫藤萝瀑布》中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悬念特点及作用先把……抛给读者而又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举例(统编七下)《驿路梨花》中设置三个悬念: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主人家是谁?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房子呢?这三个悬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卒章显志特点及作用层层铺叙,篇末点明中心,揭示主题,引发思考。举例(统编七上)《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结尾点明主题:人难免会因前路漫长、目标远大而产生畏难情绪,这时,应从最切近的事情做起,积小步而成大步,慢慢就能达成远大的目标。化整为零,有助于解决难题。抑扬欲扬先抑特点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作用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形成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举例(统编七下)《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以儿时对阿长情感态度的起伏变化贯穿全文,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既刻画了阿长好事粗俗、迷信可笑的一面,又凸显了阿长朴实善良、仁厚慈爱的天性,同时表达了成年后的作者对阿长既同情又愧疚,既感激又思念的复杂感情。欲抑先扬特点指对本要批评指责的对象,却在开头以赞美颂扬的语气来写。作用使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形成鲜明的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举例(统编九下)《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在刚知道狗咬人之事时,一个廉洁公正、不畏权势、执法严明的警察形象呼之欲出;然而之后写他的多“变”则是对他这一形象的极大讽刺。虚实结合作用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从而充实文章内容,使文章内涵更丰富。举例(统编七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既有对“雪中捕鸟”等真实活动的叙写,也有“美女蛇”传说故事的串入。前者加深了“我”对百草园生活的留恋,后者为文章增添了神秘色彩。伏笔和铺垫的区别经验步骤:1、从形式来看,用作伏笔的,言语不多,有隐含性,不注意看不出来,所以,伏笔一般是“细节”;用作铺垫的,语句较多,可以铺陈,如情节高潮的前奏,如一些表现人物的景物环境描写,它没有隐含性,一看就知道是为了下文的铺垫。2、从运用来看,伏笔与下文承的“点”有一段距离,甚至是文首与文尾;而铺垫一般是紧接着,如前面写环境景物他人,接着就写主要人物。3、从作用来看:伏笔主要是谋篇布局即结构上的技巧,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铺垫是写作方法上的技巧,主要是对主要内容起烘托作用,比如推动情节,为下文做铺垫,突出人物等等。其他写作手法:托物言志、讽刺 、联想、想象、起兴、用典、动静映衬、拟人手法、夸张手法、开门见山、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彩线串珠、双线并进、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多感官/多角度描写 、三种人称运用的特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