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职业操守——努力做个“语文人”
在中小学各科的教学中,语文教师是最容易当,也是最难当的一种教师。说语文教师难当,是因为你如果想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则十分不易;说语文教师易当,是指如果这个人没有什么追求,只想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混工资,则只要他把学生哄高兴,不和学生闹矛盾,照样也能活得有滋有味。现实生活中,这种语文教师不在少数。他们不学无术,浑浑噩噩,一天除了考虑吃喝玩乐外,几乎不考虑教学,不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
面对这种教师,笔者不由地想到了古人非常看重的“操守”二字。“操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人平时的行为、品德。”从《现代汉语词典》的这种解释出发,再结合语文教师的专业特点来看语文教师,语文教师应当具有怎样的“行为”“品德”,即操守呢?笔者以为,这5种行为品德语文教师必须具备:
一、面对语文问题要讲真
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特点的原因,语文学习中有许多问题并不具有绝对性、唯一性、确定性。但是,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防止把学生引进摸不着头脑的烂泥潭,语文教师就必须在学生能够接受的水平上尽可能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相对明确的答案。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一定要守住一个“真”字,要讲究一个“真”字,不能为了自己的面子,故弄虚玄,甚或不懂装懂。说得再具体一些,在这一点上,语文教师必须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是以模糊对模糊,弄得学生如入云端,摸不着头脑,就像人们平时常说的那样:你不讲我还明白一点;你一讲,我倒更糊涂了。一个是语文教师不懂装懂,甚至胡说,这样做,虽然一时可以哄骗学生,但从做教师的操守说,这样的语文教师显然已经丢掉了一个教师应有的操守。
二、面对教学工作要认真
同理科课程相比,语文课程中有许多问题刚性少、弹性大,付出多、见效慢。正是因为语文学科的这些特点,遂导致语文教学中有许多问题,你认真对待好像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你敷衍了事好像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恶果。这样一来,就使一些责任心不强,甚或没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在教案备写、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作文批改、试卷评阅等环节上敷敷衍衍、走马观花、应付了事,丧失了一名语文教师应有的职业操守。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敷衍了事的教师和认真负责的教师难道真的在教学效果上就没有区别吗?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呢?因为无数事实证明,敷衍了事的教师和认真负责的教师,其教学效果在短时间内确实没有什么区别,但时间稍微一长,比如过个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其高下立判。
正是因为语文的教学效果有着见效慢的特点,所以,语文教师同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必须认真、认真、再认真。原因何在呢?就在于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的是长期的,甚至是一辈子的。试想,假如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敷衍了,那么,他影响学生的不仅仅是学生当下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未来的人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敷衍不得,语文教师的敷衍损害的是学生的一生。
三、对待语文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语文是民族语言的结晶,语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是语文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你必须要敬畏语文,热爱语文,把自己终身浸泡在语文中,一句话,语文教师心中一定要有语文。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理解语文、教好语文。否则,你永远只能站在语文的门外,永远与真正的语文无缘,永远是一个门外汉。
四、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语文人
一个语文教师,只知道教语文,而不知道学语文、研究语文,则这样的语文教师就是典型的“假”语文教师。“假”语文教师教语文只能误人子弟,误国误民。
有“假”语文教师,自然就有“真”语文教师。那么,何谓“真”语文教师呢?
“真”语文教师是指这么一种语文教师:他们既能教语文,更懂得不遗余力地去学语文、研究语文;他们不光教学生读书作文,他们自己更是喜欢读书作文,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把自己浸泡在语文中,在语文的大海里奋力游泳,自得其乐。这就是“真”语文教师。“真”语文教师其实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语文人”。
“真”语文教师教语文,不仅成就自己,更成就学生。“真”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师职业操守的典范,是语文教师职业操守的最高境界。
于漪老师说:“作为一名真正的语文教师,是用生命在歌唱,用生命在实践,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了崇高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了可爱的学生,甘为红烛燃自身,甘为泥土育春花。”于漪老师这里描述的显然是最高境界的语文老师。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去做,方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守住语文教师的职业操守,在这条底线的基础上不懈努力,最终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语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