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道跨欧亚,境内中枢为何在南阳这个镇?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王珂
在许多人印象中,茶马古道在西南边陲,马帮经年累月穿越云贵川藏高原密林,向边境输送黑茶、普洱等必需的口粮茶。其实在北方内陆腹地,也有一条茶马古道,跨中蒙俄三国,越欧亚大陆,向北,向西,大量输送中国的茶叶,换回异域的特产、物资或是真金白银,这就是由晋商开辟的一条国际内陆商业通道——万里茶道。而这条茶道的中国境内中枢要地就在咱河南南阳社旗赊店镇。
2012年,中国政府就启动了万里茶道申遗项目,今年已经是第十个年头。而在2019年国家文物局确定的万里茶道中国境内45个申遗点中,河南占10个。沿途星星点点,或漫连成片,生发出无数悠远的故事,大批风流人物及商贾会所,今天仍然能寻访到诸多遗迹,串联起万里茶道河南段内的清晰图景。
万里茶道,曾经兴盛200余年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早在公元16世纪,中国已有茶叶出口的历史,到17世纪,中国的砖茶在俄国和欧洲已经培养起一个稳定而庞大的消费群体,尤其是西伯利亚一带以肉奶为主食的游牧民族到了'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地步,他们必须依靠饮茶来消食化腻。输入俄国的砖茶均来自中国的南方,而经营者却是非产茶之省的晋商。
万里茶道是中国茶叶向外输出的四条通道之一——海、陆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中俄万里茶道。自唐朝始,中国茶叶即通过海陆两路丝绸之路向西输往西亚和中东地区,向东输往朝鲜、日本,17世纪便已运销整个欧洲。17世纪初,中国茶叶开始向北进入俄国。
河南省古建院《万里茶道河南段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一书记载:中俄万里茶道的路线,是从南方茶叶主产区福建、江西、湖南运输至湖北汉口,再北上经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及蒙古国,直至当时的中俄边界口岸恰克图,当时中国叫买卖城,在这里进行交易。茶叶不仅是当时晋商在恰克图出口的最大宗商品,也成为当时中俄间最主要的大宗商品贸易。至清朝中后期,每年蒙俄需中国茶叶40多万箱,合2000多万斤。
河南枢纽“天下店,数赊店”
彼时河南虽产绿茶,但并不是万里茶道的产品提供地点,通过这条茶道运输的茶叶是红茶、黑茶。研究人员认为,河南在整个线路中处于水陆交通转运及平原向山区过渡的中心地带,是整个贸易的交通枢纽和集散中心,而南阳社旗县的赊店古镇是茶道上不可替代的中转站,堪称“万里茶道”连通南北的交通中枢。
因水运价格低廉,从产地福建开始茶叶便一路水运,经汉口沿汉水上行,在襄阳转唐白河北上进入河南南阳,在南阳市、赊店镇等地上岸转陆运,经南阳、平顶山、洛阳、济源、焦作等市,越太行山进入山西,然后北上。
南阳作为水陆转运的节点,形成了多处大型水陆转运码头,特别是赊店镇,商贸繁盛,形成了72条商业街、36条胡同的格局,分行划市,相聚经营,已形成早期的茶叶专业市场。民间有“天下店,数赊店”“金汉口,银赊店”“填不满的北舞渡,拉不完的赊店镇”等美誉。
“山陕会馆”曾号称天下第一会馆
彼时镇内客商云集,各地商人集资修建同乡会馆,有山陕会馆、福建会馆、湖北会馆、湖南会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直隶会馆等十余座。
其中的赊店古镇山陕会馆曾经号称天下第一会馆,据中华民国十二年《重兴山陕会馆碑记》记载:在会馆建造之初,号称山西“外贸世家”的榆次常氏家族开设的大德玉、大泉玉、大升玉各捐银50两,同时盒茶社捐银4500两,蒲茶社捐银260两,兴隆茂茶店捐银50两等,重金打造,一时风头无两。
这段因茶而兴成就了赊店古镇的荣光,使它成为中国历史商业文化的载体。尤以山陕会馆是一部内涵丰富的商业文化大书,保存大量商会历史、商业诚信等文物,其建筑造型即蕴含商业精神与理念,其内容之丰富、体系之完整是其他任何地方无法比肩的,在全国商业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份茶事过往留下的文化遗产在激励着后来者,今天的中原茶市生机蓬勃,能否接续历史,再度点燃万里茶路的荣光?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