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也许很简单,只是我们想多了

最初,读柴静的文章,源于听她的一个演讲,短短5分钟,讲了5个故事,叠加在一起,达到了令人震撼的效果。后来,读她的《看见》,听她的采访,懂得新闻记者的主要使命是用心去看,把自己看到的事实陈述给别人。那时起,我发现,真实是一种力量。

我不喜欢在公众面前讲话,不擅于表达,也有爱面子的因素。但迫于现实,有时,我也会在小范围内进行公开讲话。这时,我常常认真地打腹稿,做好准备,以免出丑。每次说话之后,我也对自己发言进行反思。后来,我发现在公众面前说话,我最喜欢绕圈子。一个很直接的话题,从我的口里讲出,一不小心就扯得远了,或引经据典,或大而化之,或东拉西扯,反而没有把最重要的、关键的内容讲清楚。从此,我也明白,用朴实的话进行表达,不仅是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能力。看有些老者,轻易不出口,一出口也是简明扼要,但直中要害,一言九鼎。有些女同志,看起来弱不禁风,口吐莲花,但是,那细柔的描述语言常常发人深省,这不仅仅是情商高,更是一种智慧,她那平实的语言里能够描述出最真实的东西。

我也想到了写作。春节前,和同龄人吃饭,谈到了我十几年前的作品,说语言很清新,但是还不够老练,缺乏味道。我最不喜欢别人谈我的文章,特别是十几前的那本散文集。那时写作,还停留于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散文客套里,喜欢“形散而神不散”的套路,或深情脉脉,或张牙舞爪,就是不肯把你要说的话轻轻松松地表白出来。如今,再写文章时,才发觉最难的问题是:有分量的话不多,不能最简捷地把自己的话说出来。何至是散文?即使小说写作,也需要在最小的篇幅内传达给别人再重要的信息,那种东拉西扯的写法简直是文字垃圾!可是,你究竟看到了什么?你想向读者说些什么?你有什么样的内容可供别人分享?没有这些东西,何以谈写作?

近两年来,我喜欢写字,把闲暇时间都交给了书写。写得多,看的字帖也多,在反反复复的书写中,我渐渐明白,书法其实就是线条的艺术。从甲骨文、篆书、隶书,到行书、楷书,其实书法沿变的历史就是线条由繁到简的过程。用最简单的点横竖撇捺,表现出一个个形神兼备的汉字,这里面包含着很大的技巧,也能传达出书写者的性情。有技巧,才会融入汉字的血脉,才会进入书写的法则;有性情,才会把自己的感情倾注于简单的线条之中。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功夫!

作为读书人,年少时,常常嗜书如命。每次去书店,总是流连忘返,常常感觉有很多好书想买回家去,无奈囊中羞涩,每每捧得一本好书,常通宵达旦读完。后来,有机会买到很多书,常常苦于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把那么多的书一一读完。现在想来,很多书是可以不读的。书籍记述的多是过去的事,或者从过去的事情中悟出的理儿,时代在不停地变化,过去的事情怎能和今天的生活相吻合?读书何如读生活?何如读生活中的人和事?书不在于多,关键在于精,关键在于读透,读透之后才能拿来我用。生活中的多少书呆子,都是被书所绑架,成为“两脚书橱”,唯独没有自己的思想。

还有我从事的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学校里总是强调学科重要,认为上学就是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等学科,岂不知学科背后的素养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学科好似渡人的船,人到岸了,船几乎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何为教书?通俗地说,就是以书为工具,来教学生做人。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把学校所学的知识忘掉之后,留下来的东西。

大道至简,最抵近本质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东西。

就如做人一样,尽可能地拨去冗杂,真抵真实,去掉繁文缛节,做个简单的人。当你变得简单了,整个世界也会变得简单起来。一切透明时,坦诚,直率,真诚,生活将会多么从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