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减速,结构性矛盾开始凸显了?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平头哥察觉到,前石化产业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扭转,高端聚烯烃、专用树脂、特种工程塑料、高端膜材料等化工新材料严重依赖进口。这些都是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性优化的现实市场需求,也是化工行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所在。

经过多年持续发力,石油和化工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尤其是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尽管如此,大宗石化产品过剩、高端石化产品短缺的矛盾仍然突出。从石化联合会跟踪调研的情况来看,炼油装置的产能利用率为71%,虽提升5.5个百分点,但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尿素产能尽管连续3年下降,但去年产能利用率也只有72.4%;在煤化工方面,只有煤制烯烃产能利用率达到了87.4%,其他产品利用率都很低,如煤制气64.1%、煤制乙二醇59.1%,煤制油只有40%。

平头哥发现,在产能过剩隐忧仍存的同时,石化产业“低端产品拥挤,高端产品缺乏”的结构性矛盾也很突出,成品油、基础化学品过剩,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缺乏状况改善不明显。数据显示,去年石化全行业贸易逆差高达1974亿美元,进口有机化学品6223万吨,再创历史新高,逆差达146.8亿美元,同比增长38.6%。合成树脂、工程、化学品、高性能纤维、高端膜材料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

目前国内石化行业每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6000亿美元,贸易逆差则高达2000亿美元。平头哥认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国内供给满足不了需求的现状,国内创新能力不足。

近年来石化行业废水排放量超40亿吨,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0%;废气排放量列工业领域第一,仅vocs排放就约占工业源排放总量的40%;废固排放3.7亿吨,为工业领域第二。石化行业作为资源能源消耗和“三废”排放大户,全行业还存在一批亟待解决的污染防治难题,标准体系不完善等制约行业绿色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绿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需持续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行业绿色标准,实现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综合利用全过程绿色发展。

平头哥认为,虽然石化行业发展出现了减缓的迹象,但是目前企业及产业发展仍面临结构性问题。首先,企业面临的安全环保压力骤然增大;其次,能源土地等要素资源紧张,供给侧的约束非常明显;第三,过去短缺式的需求已不存在,消费升级带动社会需求被拔高,需求立体化程度加深;最后,技术端出现巨大变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使得需求端和供给端的紧密结合成为可能,通过技术手段促进行业升级成为一种选择。

所以,石化行业发展减缓,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化工行业带来影响,但是目前化工行业中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如低端产品占领石化,技术发展相对滞后,高污染、高排放问题频繁出现等,都是制约中国化工行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所以,对于未来来说,高压环保政策给化工行业带来的结构性转变较为明显,而高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也将解决目前结构性发展的难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