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为什么时以多胜少?算上地方部队,大幅超过国军人数
淮海战役一般都被认为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如果只是从双方各自投入的兵力来说,确实这么说也没错。
在淮海战役中被歼灭的国军包括华东战区的四个兵团,华中战区的一个兵团。其中,黄百韬兵团十二万人,黄维兵团十二万人,杜聿明集团的三个兵团,如果只算军队的战斗人员,大约在25万人,加上党政机关的人员,总共大约三十万人。这就已经是50万人或者55万人了,这还不算增援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的损失。
当然,也有的算法更大一些,就是把华中战区白崇禧麾下的张轸兵团也算到参战部队里去,但张轸兵团实际上只是在外围,并没有接近淮海战场。如果加上李延年、刘汝明的两个兵团,以及一些绥靖区部队等,国军参战人数就更多了,这也就是有些资料上会出现的淮海战役是解放军60万人打败了国军80万人的原因,主要就是统计口径造成的。
解放军方面,这个数字一般也认为比较简单,也就是中野的大约十二万人,加上华野的三十多万人,总共大约五十万人。中野参展人数的确切数据不太明确,主要是中野当时的部队并没有完全集中起来全部参战,而是还有一些部队分散在各个地方,比如陕南,豫西,中原,都不同程度的留了一些兵力,比如陈再道将军,就留在开封当河南省军区司令。
但解放军这边的统计也有个比较明显的遗漏,就是除了中野和华野的野战部队之外,实际上还有大量的地方部队参战,这个数字估计当在四十万人,有些是临时增调来补充第一线的主力部队,有些是独立参战。比如豫皖苏独立旅,冀鲁豫独立一旅、冀鲁豫独立二旅等部队,都参战了,都是调来参战的地方部队。
此外,国军因为始终处于被包围的状态,所以基本上无法补充,而解放军能够在每战之后都进行整顿和补充,来充实一线战斗部队。除了从后方源源不断的输送兵源,淮海战役最紧张的时期,也大量补充了解放战士,也就是《亮剑》中那种情况,李云龙的部队伤亡已经超过三分之二,不得不找赵刚当政治部主任的纵队借俘虏来补充自己。
还有起义部队也参战了,比如在济南战役中进行了战场起义的吴化文的部队,也就是后来的三十五军,也参战了。在围歼黄维兵团又要包围杜聿明集团的时候,兵力用到极限的时候,粟裕甚至曾经考虑将刚在战场举行起义的原属冯治安的张克侠、何基沣的三万多人都投入进去,并且已经在和中央商量了,只是黄维兵团很快就决定突围,提前结束了战斗,才没有这么做。
也就是说,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军和国军处于完全不同的两个状态,国军死伤一个就少一个,而解放军死伤一个,马上就可以补充上来,尤其是大量的国军俘虏,都可以即俘即补,即补即战。这也就是整个淮海战役期间,华野和中野伤亡共计大约十万人左右,但是战役结束后清点人数的时候,各部队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多少,反而有大幅增加的原因。
这还不算国军和解放军的后勤补给的差异。国军当时已经成立了联勤总部,统一分配后勤补给物资,所以严重依赖铁路线,一旦脱离铁路线,被包围起来,就很容易陷入弹尽粮绝的状态,最终被迫突围。比如黄维兵团被包围之后,杜聿明集团在撤退途中突然奉命转向,救援黄维兵团,南线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也极力进攻,都让解放军感到压力非常大。但就在这时候,黄维决心突围了,就是因为弹药和粮食都没有了。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陈老总才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话并不只是随便客气的说说而已,因为整个淮海战役期间,山东解放区动员起来参加支前的民工总计达到500万人次,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所以,虽然淮海战役前后持续了两个多月七十多天,但是解放军的物资供应始终充足,而国军都是最终输在了弹尽粮绝上。
再就是部队运动和集结的能力,让解放军和国军的数字体现出来的意义完全不通过。比如围歼黄百韬兵团时,解放军只是华野的部队,总计在三十多万人,而国军方面除了黄百韬兵团的十二万人,用于救援的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合计也达到近二十万人,兵力差距并不大,但国军却未能按照原计划,将黄百韬兵团撤退到徐州,就在中途被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