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日韩经验不现实,网民5点建议才接地气
农民种地积极性大为降低、土地丢荒现象越来越严重,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种地积极性?有人说应该学习日本和韩国的农业经验、也有人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一大堆,可是我觉得日韩经验离我们农民太远、不现实,而理论性的大道理我们农民又听不懂,所以都是不切合我们农民实际的想法。
倒是有2个网民提出了5点建议,我感觉非常淳朴、也很接地气,真正反映出了我们农村人的内心想法!下面我就这4点建议来具体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欢迎大家继续补充和完善!

这2个网友的5点建议是:一是取消各种农业补贴,改为向农民免费定量供应种子、化肥和农药;二是对于确实不愿意种地或者无力种地的农民,其土地由村委会收回,重新发包给有意愿、有能力、有实力的人种植,土地承包费每亩不超过300元;三是大力维护和新修沟渠山塘等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四是定点收购各种农产品,杜绝中间商;五是对种地农民进行社保补贴。
网民这5个方面的建议,我觉得看上去有些有一定难度,但我们国富民强,一旦下定决心,还是容易实现的。
一、将农补调整为农用物资免费供应
农业补贴对于产粮区农民来说,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于山区地方的农村来说,农民土地本身就不多,所能得到的人均补贴并没有多少,给农民的生活所带来的帮助并不大。
但是我觉得如果把这笔费用集中起来,补贴给农资经销商,然后在农用物资上对农民进行免费定量供应,却能极大降低农民的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二、将不愿或无力种地农民的撂荒地重新转包,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
限于自然耕种条件和一些农村家庭的实际,部分农民对于某些土地不得不撂荒,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假如各个村委会对这些土地进行重新发包,让有实力、有能力、有技术的人员进行规模化耕种,那就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农产品总量保持平衡。所以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好思路,值得相关部门认真研究。
三、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自然生产条件
印象中,每年冬季的农村都会开展冬修水利工程,专门对农村的山塘、水库、沟渠等进行清淤补漏,确保能够正常的灌溉。但是现在农村人大多外出务工,冬修水利也很少开展了,农村很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都成了摆设,有的甚至破烂不堪,根本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所以我认为应该下大力加大投入,夯实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改善农业耕种条件,特别是农村的山塘水库沟渠等建设,更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农业耕种条件改善了,农民的种地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四、农产品流通应进入一级市场,杜绝中间环节的存在
农民种地之所以收入不高,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就是没能进入一级流通市场,而被大量的中间商套购,多数的利润都进入到了中间商和市场端销售商的手里,而农民得到的却是微乎其微的一点小利润,有时候就连这点很小的利润也可能得不到。
所以我认为应该想法杜绝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让其直接从田间地头进入到一级流通市场,这样农民所能得到的利润收入必定就会提升,农民收入也就能实实在在地明显增加了。
五、给予种地农民适当的社保补贴
过去农民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也可以自由购买社保,但是农民的钱本就不多,这笔费用对农民也是一个经济压力,所以很多农民就舍不得拿出这笔钱去购买社保,但农民不买社保并不等于他们就不想加入社保。
如果能有一个针对种地农民进行适当的社保补贴措施,我觉得一定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种地积极性,撂荒土地的问题自然也就能缓解了。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提高农民种地积极性的一些个人见解,虽然这5点想法也是网民所提出,但我觉得很有道理、非常接地气,所以我完全赞成这样的做法!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你觉得这5个措施真能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