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苏州四县市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四县市包括昆山、太仓、常熟和张家港。

试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27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放慢脚步,调整身姿,如果愿意,可以听到自己内心花开的声音。可能我们习惯了繁华和(xuān)____嚣,但放缓心情,可以让思想和灵魂清醒独行,可以及时立定反(xǐng) ____。心灵需要过滤,整理,需要思考,积累,它的成长是一个不能着急的过程。所以,不妨时常停下来,让脚步等一等心灵,听一听心灵的诉说。每个生命都是一座(mào)____盛的园林,这园林里有无数鲜活的笑脸在阳光下静静地开放,脚步慢下来,就能听到每一朵花开放的声音。那是生命(yùn)____育和成长的静语。守住内心,清理欲望,让心灵的顿悟,凝聚起全身的力量。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xuān)____嚣        ②反(xǐng)____

③(mào)____盛         ④(yùn)____育

(2)仿照画线句子,也写一个比喻句,表达你对生命沉淀的认识。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10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一览众山小。(杜甫《            》)

(4)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论语》)

(6)               ,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

(7)苏州园林以模拟和亲近自然山水为审美取向,在空间布局上有畅通,有阻隔,迂回曲折,使布局构景有着诗歌与音乐般的韵律感与节奏感,从而引发游人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获得陆游笔下“            ,            ”的审美愉悦。

3.名著阅读。(6分)

(1)鲁迅一生痛恨流言,他曾说:“我一生中,给我大的损害并非书贾,并非兵匪,更不是旗帜鲜明的小人,乃是所谓'流言’。”《《华盖集》)“流言”在《朝花夕拾》中出现多次,其中鲁迅两次“出走”的选择都与“流言”有关。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件,并说说它是如何影响鲁迅做出“出走”决定的。

(2)1957年,北京人艺把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改编成话剧上演,以下是剧本的结尾部分

小福子:唉!…唉,祥子你打算怎么样呢?以后的日子…

祥子:这个家我也不要了,人埋了,东西卖了,我就走!

小福子:你到哪去?

祥子:我去找小顺子。

小福子:那我…(欲言又止)

祥子:有一天我要是混好了…我准来看你。

小福子:也好。那我就等着你。(她走到门口,又回头望望,眼里含着希望的泪光)

(祥子把桌上的灯拾得更亮)

很显然,编剧对原著的结尾做了改编,但是很多观众还是呼吁要尊重原著。请你代表这些观众给编剧写一则留言,阐述理由。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万余名观众现场助威 中国女足淘汰韩国女足挺进东京奥运会

铿锵玫瑰上演“绝地反击”

苏报讯(记者 张甜甜 张黎丽 凌欣炜)昨天傍晚,东京奥运会女足亚洲区预选赛附加赛第二回合在苏州落下帷幕。中国女足在两球落后的情况下奋起反击,在加时赛中绝杀对手,最终以两回合总比分4:3战胜韩国女足,挺进东京奥运会。

4月8日,韩国高阳体育场,中国女足在首回合比赛中以2:1战胜韩国女足,收获2粒客场进球,占据先机。在昨天进行的第二回合比赛中,上半场,韩国女足发挥三名留洋球员的优势多次发起高压逼抢,接连攻入两球,并在总比分上实现3:2反超。下半场,中国女足背水一战,主帅贾秀全主动变阵,将高中锋杨曼换上。第69分钟,王霜开出任意球,杨曼头球破门,将总比分扳成平局,并将比赛拖入加时。加时赛第13分钟,王珊珊助攻王霜打入制胜球,将总比分反超。此后,双方都未能再有建树,中国女足将总比分4:3的优势保持到终场,晋级东京奥运会。

这也是一片久违了的激情赛场。昨天,13533位观众现场观赛,为女足姑娘呐喊助威。除了苏州本地观众,还有来自全国60多个城市的3500多位中国龙之队球迷。观众席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大红色的球迷服汇成了红色海洋,万人主场成为中国女足最坚强的后盾,热烈的主场氛围助力中国女足扭转乾坤。

(《苏州日报》2021年4月14日,有删减)

(1)根据消息中的内容,拟写一个句子,与标题“铿锵玫瑰上演绝地反击”组成一副对联。

上联:铿锵玫瑰上演绝地反击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月14日当天,多家报刊、网站发文报导女足获胜的消息,其中《楚天都市报》的新闻标题“月落乌啼霜满天,姑苏城外韩3:4”获网友热捧。请你结合《苏州日报》消息内容,简要分析这则标题的妙处。

第二部分(43分)

阅读王安石的两首咏物诗,完成5~7题。

雪干                                        北陂④杏花

雪干云净见遥岑①,                  一陂春水绕花身,

南陌②芳菲复可寻。                 花影妖娆各占春。

换得千颦③为一笑,                 纵被春风吹作雪,

春风吹柳万黄金。                    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①遇岑:远山。②陌:田间小路。③颦(pín):皱眉,表示忧愁。④陂(bēi):池塘。

5.下面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雪干云净”暗示寒冬已经过去,此刻远山明媚,春风和煦,似在召唤人们踏青寻春。

B.“复可寻”中的“复”,表现诗人久盼春归,如今终于如愿再见南陌花草盛开的惊喜。

C.“一陂春水绕花身”,一个“绕”字既写陂水曲折蜿蜒,又写水与花彼此映衬的情态。

D.“花影妖娆各占春”,生动表现北陂南陌两处杏花在春光中各展风姿、争妍斗艳之态。

6.“换得千颦为一笑,春风吹柳万黄金”,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描绘了柳树报春的美妙之景。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3分)

7.“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阳碾成尘”一句极好地体现了咏物诗托物言志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2题。

绍兴灯景  张岱

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故自庄逵①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棚以二竿竹搭过桥,中横一竹,挂雪灯一,灯球六。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计。从巷口回视港内,复叠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

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俗曰“呆灯”,画《四书》《千家诗》②故事;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庵堂寺观以木架作柱灯及门额,写“庆赏元宵”“与民同乐”等字。佛前红纸荷花琉璃百盏,以佛图灯带间之,熊熊煜煜。庙门前高台鼓吹五夜。市廛③如横街轩亭、会稽县西桥,闾里相约,故盛其灯,更于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挤挤杂杂。小街曲巷有空地,则跳大头和尚,锣鼓声错,处处有人团簇看之。

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闹处看灯;否则,大家小户杂坐门前,吃瓜子、糖豆,看往来士女,午夜方散。乡村夫妇多在白日进城,乔乔画画④,东穿西走,曰“钻灯棚”,曰“走灯桥”,天晴,无日无之。

万历间⑤,父叔辈于龙山放灯,称盛事,而年来有效之者。次年,朱相国家放灯塔山,再次年,放灯蕺山⑥。蕺山以小户效颦,用竹棚,多挂纸魁星灯。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曰:“蕺山灯景实堪夸,葫筿竿头挂夜叉;若问搭彩是何物?手巾脚布神袍纱。”由今思之,亦是不恶。

(选自《陶庵梦忆》卷六)

[注释]①庄逵:四通八达的道路。②《四书》《千家诗》:“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千家诗》为诗集名,旧时为儿童启蒙读物。③市廛(chán):商店集中的处所。④乔乔画画:此处指打粉。⑤万历:明神宗年号,公元1573 - 1620年。⑥蕺(jí)山:绍兴古城内小山。

8.下面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家家可之         乡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B.以佛图灯带         之肉食者谋之,又何焉(《曹刿论战》)

C.锣鼓声                觥筹交(《醉翁亭记》)

D.而年来有之者     恐托付不(《出师表》)

9.下面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的一项是(    )(2分)

A.处处有人团簇看之           跳大头和尚的表演

B.天晴,无日无之               乡村夫妇进城赏灯

C.而年来有效之者               父叔辈于龙山放灯

D.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       朱相国家蕺山放灯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

(2)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

1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绍兴灯景之“盛”?(3分)

12.作者在文末写到“由今思之,亦是不恶”。结合你对张岱以及《陶庵梦忆》的了解,揣摩人物心理,说说作者此刻的内心感受。(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

面对多元“选项”  更要主动阅读  贾想

①在印刷时代,我们谈到阅读,想到的是青灯黄卷、白纸黑字,是人与纸、字与墨的亲密时刻。进入数字时代,数字媒介成为语言文字的新载体。我们的阅读场所从图书馆、报刊亭、书案前,慢慢转移到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各类移动阅读应用当中。网络文学、新媒体文章、音频听书这些线上阅读形式,正在成为阅读的主流渠道。

②线上阅读建立起四通八达的内容传播渠道,我们获取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更多了。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很难完整读完类似《红楼梦》这样大部头的著作。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经常会标明需要几分钟读完,微博、朋友圈的文字常常不过百字。我们阅读的总体时长可能在变长,但阅读时间常被切分成碎片。眼花缭乱的各类读物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降低了读者的阅读耐性。这种追求“即时满足”的浅尝辄止的阅读,有人称之为浅阅读。

③浅阅读是相对于深阅读而言的。现在所说的深阅读是印刷时代阅读方式的延续。深阅读面对的文本往往篇幅更长、难度更高,需要读者注意力高度集中,持续性投入,由此得到一种“延迟满足”。人们通过深阅读获取的不是想法,而是思想;不是脑洞,而是创造力;不是思维碎片,而是思维范式。深阅读对于传承人类的智慧,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

④但是,阅读的深浅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我们现在提倡的深阅读,曾经也可能是一种浅阅读。一个挑灯攻读《尚书》的读书人,可能会认为白话《水浒传》有些浅显。阅读的内容越来越通俗,但世界的信息、人类的知识也随之得到扩散。浅阅读在平等获取知识、普及文化、打破信息壁垒等方面,功不可没。

⑤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比辨析深浅阅读更重要的,是在被动阅读与主动阅读之间做出选择。在阅读资源匮乏的年代,人们倾向于积极主动的阅读。而今,阅读资源极度充裕,“能不能读到”的问题,让位于“选择读什么”的问题。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信息资源,很多读者患上了“选择恐惧症”。人们缺少时间和精力去筛选什么是自己需要的,什么不是,所以干脆把选择权交给阅读平台,交给智能推送这个新功能,交给强大的算法。

⑥算法透露了数字时代的显著特征:人的行为、性格、趣味可以被大数据量化、分析,从而变得可预测、可追踪。在“推荐”页面里,信息的选项看似增多了,但多种多样的选项不会同时出现供用户选择,而是一次只出现一个。这样一来,信息之间的横向比对、斟酌、辨别,被省略和跳过了。人们面对信息常常只有两个选择:喜欢或者不喜欢。长此以往,阅读平台会根据用户过去的行为数据与趣味模式,“精准投喂”用户想看的信息、爱读的书。困住人们的“信息茧房”,就是这样形成的。

⑦因此,重要的是倡导一种主动阅读的文化。一是主动筛选阅读资源,从各种算法、各种“推荐”那里,拿回自行选择信息的权利。在不被算法裹挟的同时,让算法成为阅读的助手。利用算法来明确自己阶段性的阅读需求和趣味,进而调整阅读计划。二是主动调配深阅读与浅阅读的时间。在难以整合的碎片化时间里,可以以浅阅读为主,掌握时效性更强、更务实的信息。有整块时间的时候,就切换到深阅读模式,打开书架上的纸质书或者手机里的电子书,沉浸到一个长篇故事或者投入到高强度的思维训练当中,沉下心来滋润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心智。在数字时代,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做阅读的主人,让多元的阅读形式和丰富的阅读内容“为我所用”,才能过上更充实、更有效的阅读生活。

(《人民日报》2021年04月13日)

13.下面对于文章结构和内容的梳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从印刷时代和数字时代阅读形式的变化说起,指出线上阅读以其传播渠道广、信息种类和数量多而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

B.②③④段,从成因、特征、作用等角度,对浅阅读和深阅读做具体分析,明确了两者的区别,指出浅阅读是从深阅读发展而来的。

C.⑤⑥两段中,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进入数字时代,虽然阅读资源极度充裕,但是大数据分析也会对读者的阅读选择起到限制作用。

D.经过层层分析,作者在第⑦段中明确了“面对多元选择更要主动阅读”的观点,并对数字时代如何进行主动阅读做了具体指导。

14.第⑥段中提到的“信息茧房”是指什么现象?它的形成会产生怎样的后果?(3分)

15.数字时代,我们面对多元选择更要主动阅读。作者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给出了怎样的建议?(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题。

蒲松龄是一盏灯  罗振宇

①有一天,作家贾行家问我,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哪一部。我说是《聊斋志异》。

②我跟他开玩笑讲,我的青春期教育是通过《聊斋志异》完成的。一个书生,夜宿荒宅,接着,来了个美貌的女子,然后成就一段好事,开始一场传奇。这是一个不会追女生的大男孩最喜欢的故事类型。现在看来,《聊斋志异》对我的影响,确实超出其他书。

③我通读过三遍《聊斋志异》。第一次是在大学一年级放寒假的时候。在南方那个又潮温又阴冷的冬天,我披着一件厚厚的棉大衣,缩在被窝里读《聊斋志异》。读到兴奋的地方,我披衣而起,绕屋转圈。那种经常被点燃的感觉,我至今记忆犹新。我是第一次那么完整地体会到文言文的魅力。我对文言文有不错的语感,其中至少有一半功劳来自读《聊斋志异》。

④不过,这还不是我喜欢《聊斋志异》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蒲松龄这个人。

⑤蒲松龄,字留仙,山东淄川人。十九岁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他就得了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半个山东。蒲松龄起点很高,才气又大,年纪又轻,按照常理,只要努力,博个功名,考个举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科举时代有一句话,叫“场中莫论文”,考场成败有时候跟文才没多大关系,与运气关系很大。蒲松龄的运气就特别不好。此后的五十多年,他一直卡在秀才这个级别上。考了一辈子,再无所获。

⑥蒲松龄一辈子的谋生之道,许多时候是在大户人家当私塾先生,虽然不能说多穷困潦倒,但是日子过得非常紧巴。因为教书的地方离家比较远,他虽然和妻子刘氏感情很好,但是一生也是聚少离多。就是这样一个人,写出了《聊斋志异》。

⑦你可能会说,这个故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啊。中国古代有才华的人,在官场不得意,这不是常态吗?杜甫有一句诗叫“文章憎命达”,有才华的人总是命运不好,这有什么稀奇的呢?

⑧还是有点儿不一样。

⑨其他的文人,即使在仕途上不顺利,但还是可以将文学创作的成就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中国古代的文学,诗和词,才是最受追捧的文体。写出好诗词,虽然不见得能当官,但在民间还是非常受尊敬的。李白诗名远播,连唐玄宗都要召见他。杜甫诗名远播,被剑南节度使严武关照,所以才有成都的杜甫草堂。就连柳永那样的填词高手,虽然当时词在文体上难登大雅之堂,但是皇帝也知道他,不是还让他“且去填词”吗?就算仕途不得志,但是柳永在民间还是很受欢迎的。一个文人只要有现实成就感,只要还能听得到身边传来的掌声,他的精神支柱就还在。

⑩但是蒲松龄不同。如果你读过一遍《聊斋志异》,你就会被蒲松龄的用心震撼到。它里面的文章谋篇布局之巧妙、遣词造句之精当,再大的才子,也是要倾注毕生心血才能做到的。

⑪你可以对比着看两本书,一本是清代大才子袁枚的《子不语》,还有一本是大才子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都是写狐鬼神仙故事的,名气也很大。但是,对比着一看,就知道,它们和《聊斋志异》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⑫看《聊斋志异》的时候,我经常会有一种吃惊的感觉。写小说,这种在当时看来这么不重要的事,但蒲松龄每次下笔时,都有一种凛凛的敬重感。一字不苟且,一笔不草率。他心里的读者,一定不是当世的人。

⑬蒲松龄对标的人不是写小说的,也不是写诗词的,他对标的是司马迁。《聊斋志异》中许多篇小说最后的那一段“异史氏曰”,也是借鉴司马迁的“太史公曰”。其实,这两个人都以一人之力,创立了一种文体。更重要的是,在创作的时候,他们都极其孤独,都是一个人,没有知音,以一杆笔面对千秋万代,都花了一生的心血,著作都篇幅巨大,都是在写的时候不知道它能不能流传下去。但是,他们都写了。

⑭借用司马迁的那句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要是不发这么大的愿,很难想象,蒲松龄能够坚持下去。

⑮如果对标到司马迁,就更能看出蒲松龄的非同寻常。

⑯司马迁写的《史记》是孤愤之作,他被汉武帝施了宫刑之后,身受奇耻大辱,一腔孤愤没处宣泄,全部扑到了写《史记》上面。

⑰但是蒲松龄的一生,并不曾面对这样的绝境。他的人生一直有很多可能性。对科举这条路,他一辈子也没有彻底放弃。五十多岁的时候,他的妻子刘氏劝他,算了吧,别考了。他还问刘氏,难道你不想做夫人吗?现在有记录的,蒲松龄是考到了七十多岁,一直考到走不动路为止。

⑱作为一个在乡间很受尊敬的读书人,蒲松龄对于社会事务也非常尽心。他写过《农桑经》,传播农业知识;编过《药崇书》,讲解医药养生;还编过《日用俗字》《婚嫁全书》,向村民普及文化。他平时还为老百姓写过很多状子,参加救灾救荒。到七十岁时,他还上书检举贪官。

⑲回看蒲松龄的一生,十九岁春风得意,然后一路高开低走,以世俗的眼光看,他没有什么成就。如果换成一般人,心态早就崩溃了。但是蒲松龄没有,还是那么认真,对每件事都认真,下笔时的每一个字都认真。认真到就像他已经知道,这部《聊斋志异》在后世一定会光芒万丈一样。

⑳我从十几岁开始读《聊斋志异》,蒲松龄一直是我的一盏灯。认真做平凡的事,就像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一样。认真过短暂世俗的生活,就像面对千秋万代一样。如此,再普通的人生,也能够拥有无穷无尽的可能。

㉑大学时,有一次,我偶然读到蒲松龄的一句诗,当时就流泪了。那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与他恩爱了一辈子的妻子刘氏先他而去。他来到亡妻的墓前:“欲唤墓中人,班荆诉烦冤。百扣不一应,泪下如流泉。”我想做你的名字,听到你的回答;我分开墓前的杂草坐下来,想跟你说说心里的苦楚。但是,我怎么敲你的墓碑,你也不回答,我的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㉒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天人相隔带来的巨大悲伤。也是第一次知道,一个人的一生,不只是这一世,你还可以超出自己的生命大限,向亲人、向后世诉说——无论小声地倾诉,还是大声地呼喊。就算对方听不见,你还是有了属于自己深情的一生。

(选自《读者》2021年第7期,有删改)

16.阅读本篇文章后,小明同学对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和班长筹划举行一次专题研讨活动。请你参与研讨,帮助他完成任务。

(1)在班里组织一次《聊斋志异》阅读推荐会。根据选文内容以及你对《聊斋志异》的阅读体会,帮助小明写出三条推荐理由。(3分)

(2)以“蒲松龄的深情一生”为主题,制作一期黑板报,分四个板块向班级同学介绍蒲松龄。请你帮助小明写出四个板块的名称,并简述各板块内容。(6分)

(3)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小明和班长发生了分歧。小明建议准备一些关于司马迁的材料,班长则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小明应该怎样劝说班长接受自己的想法呢?(3分)

(4)专题研讨活动总结会上,小明打算以下面的一组句子作结束语。请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帮助他将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3分)

蒲松龄是一盏灯,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

蒲松龄是一盏灯,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

蒲松龄是一盏灯,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60分)

17.作文。(60分)

你登上高处,看见满城辉煌的灯火。这盏盏灯火,会勾起你怎样的思绪?或是灯火与微风在低语,与繁星在媲美;或是青春岁月的美好记忆,时光隧道的神奇相遇;亦或是灯火下正在演绎的一个个人间故事……

请以“那片灯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

1(1)租  省  茂  孕

(2)略

2、(1)悠然见雨山(2)风正一帆悬(3)会当凌绝顶  望岳(4)绿杨阴里白沙堤(5)不义而富且贵(6》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7)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3、(1)鲁迅少年时,衍太太散布他偷家里东西去变卖的流言,给鲁迅精神上带来极大伤害,于是让他产生了离乡的念头,之后鲁迅离开故乡,到南京求学。      青年鲁迅在仙台学医时,日本同学写匿名信诬陷他“得了教员泄露出来的题目”的流言。鲁迅据理力争,告知了藤野先生,并要求干事公布检查结果。“终于这流言消灭了”,但鲁迅通过这件事深刻感受到“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的悲哀,(加之幻灯片事件),之后做出了离开仙台弃医从文的决定。

(2)编剧您好,对于《骆驼祥子》的结尾,我们还是更认同老舍先生的创作,原著结尾,小福子上吊自杀,祥子堕落,变成一个偷奸要滑、麻木自私,自暴自弃的无赖,这样的结局,目的是想表明以祥子为代表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的悲剧命运是当时这个社会的产物,以此揭示“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的深刻主题。而话剧结尾小福子没死,祥子对未来也充满信心,这样的光明尾巴削弱了小说的主题。

4、(1)坚强后盾助力扭转乾坤。(2)标题设计精炼巧妙,又颇具文学韵味味,化用张继的名篇《枫桥夜泊》的诗句,巧用同音,“霜“暗指了本次比赛的头号功臣“王霜”;“姑苏”点明比赛的地点是苏州,月落”与傍晚开赛相合:巧用谐音,点明中国队4:3战胜韩国队的结果。

5、D

6、冰雪消融,大地回存,嫩柳开始舒展自己的枝叶,就像是久蹙愁眉的美人终于展颜一笑:嫩黄的柳条随风摆动,又如同万楼金丝在春光肆意飞舞,绚烂夺目。

7、在诗人眼中,北陂和南陌的杏花虽然都难逃飘零的结局,却有着高下之分,北陂杏花被春风吹得如飞雪满天,零落尘泥里,仍能像白雪般保持素雅洁净的品性;南陌杏花则零落在喧闹处,遭人践踏,沾染污秽,诗人借此咏物抒怀,表达自己刚强耿介、孤芳自赏的性格和节操。

8、C

9、D

10、(1)便宜,所以家家户户把不能做灯当做羞耻的事情。

(2)有的(灯上)写上灯谜,人们围着灯站着猜谜。

11、数量之多,种类之繁,遍布之广,双赏之众。

12、当年那灯景的盛况真是令人难忘,就算被轻薄子嘲笑的小户人家的蕺山放灯,现在想来也是颇有情趣,只可惜盛世难再!

13、B

14、“信息茧房“是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后果地让我们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只听到自已认同的观点,进而导致信息封闭。

15、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做阅读的主人,让多元的阅读形式和丰富的阅读内容“为我所用”。

16、(1)故事情节富有想象力,曲折有致,引人入胜:人物个性鲜明,富有艺术感染力;布局巧妙、遣词造句精当,倾注了蒲松龄毕生心血;作品虽然写狐说鬼,却扎根于现实的土壤,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愿望。

(2)【示例】情系百姓——尽心社会事务,编书传播文化知识,关心百姓疾苦。    情钟发要——和妻子恩爱一生,妻子死后仍深情怀念。   情牵科考一对科举考试认真执着,曲折坎坷,仍坚持考到70多岁。   情注聊斋——对《聊斋志异》,郑重以待,字斟句酌,倾注心血。

(3)蒲松龄和司马迁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以一人之力,创立了一种文体,他们的作品都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他们都有在困境中坚持创作的坚韧与执着:蒲松龄对标司马迁。介绍司马迁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可以更好地突出蒲松龄的成就与品格,让同学们对蒲松龄有更深的了解。

(4)【示例】松龄是一盏灯,他陪伴我们走过寒冷的冬夜,感受文学的温暖;松龄是一盏灯,他教会我认真做平凡的事,认真过短暂世俗的生活:松龄是一盏灯,它坚守孤独,成就巨作,烛照千秋万代

17、作文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