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是北约的“老大”,而不是英国、法国或者德国呢?

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成员中,在联合国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就有三个,分别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同时这三个国家也是核武国家,除此以外,在综合实力上,德国也很强大。在北约成员中,欧洲国家占了多数,在目前的事实上,北约的“老大”为啥是位于美洲的美国,而不是英国、法国、德国呢?或者几个欧洲国家也可以联合当北约的“老大”,毕竟北约成员中欧洲国家占多数。有人可能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幼稚,因为在北约这个堪称目前全球最大的军事组织中,美国的军事实力最强的,当然就是这个组织的“老大”了。然而,我觉得,在一个组织中,实力只是一方面,作为“带头大哥”而言,另外还是要通过某些“形式和手段”取得比较大的影响力甚至是“主导性”的影响力,才能称作这个组织的“老大”。

北约

至于北约的成立,还有就是为啥美国会成为北约的“老大”,我觉得主要是基于国家实力变化与国际以及地区格局变化这两个因素,所以这事还得从历史说起。从1815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这一个世纪里,当时的世界第一号强国是控制了30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英帝国。在这段时期,与其他列强相比,作为西方列强一员的美国实力还是比较“稚嫩”的,所以这个时期里,美国基本不太参与欧洲的事务,比较满足于在美洲“称王称霸”。182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提出了一个“门罗主义”,大体意思就是“你欧洲列强别来掺和美洲的事,美国也不掺和欧洲的事”。

美国领土扩张

在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在世界各地“跑马圈地”抢占殖民地的时期,当时的德国和意大利相当“郁闷”,因为直到1861年,撒丁王国完成意大利统一,成立了新的意大利王国。直到1871年,德意志才完成统一。此后,欧洲新老列强之间矛盾加剧。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变化了。在一战之前,当欧洲列强之间斗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美国的实力开始悄然大幅提升了。

德意志统一

一战前期,美国并没有怎么掺和,而是一心一意搞生产,与欧洲列强的军火贸易以及其他贸易搞得热火朝天,另外还对着欧洲列强大量地放贷,直到一战后期,美国才正式参与到一战中。一战以后,美国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大英帝国。

一战前欧洲

虽然美国深度参与了二战,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但是,在二战中,由于位于远离欧亚大陆的地理位置,美国本土基本没有受到大的攻击。二战后,大英帝国逐步解体,主要的欧洲列强已经相互“摧残”得差不多了,在实力上,美国俨然已经是“西方世界”的老大了。并且,在此后形成了美国和前苏联两个阵营“冷战”的格局。

二战欧洲战场

二战后,随着实力的增长,美国早就冲出美洲奔赴世界了,欧洲就是其重点奔赴的地区之一。1947年开始,美国就实施了对“满眼都是很多废墟”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和重建的马歇尔计划。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随着冷战格局的逐渐明朗,美国此后提出也要在军事上“帮助”西欧,搞一个军事同盟以应对前苏联阵营,这其实只是一个明面上的目的,另外一个深层的目的恐怕就是美国借此来控制欧洲的防务,对此,欧洲大国也是心知肚明。

马歇尔计划

想当年美国的前身也只是大英帝国在美洲的一块殖民地而已,然而当年也只是当年,在二战中,主要的西欧大国在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基本上已是元气大伤了。在两大阵营冷战对立格局、西方世界各国实力变化以及欧洲国家与前苏联在地理上相连这样的多重背景背景之下,对于美国对西欧军事上的“帮助”,并借此成立北约,一些西欧大国尽管心里不乐意,但基本也是默认了。

1949年,在美国的主导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截止到2020年,北约共30个成员国。在北约内部,绝大多数成员国是欧洲国家,还有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以及亚洲的土耳其。北约是一个军事同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第五条明文规定:“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其实这北约就像一个“武林门派”,意思就是同门师兄弟如果被欺负了,其他人不能袖手旁观。

北约与华约

一看这情形,前苏联在1955年也拉上了一帮子国家搞了另一个“武林门派”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在冷战期间,两大门派激烈对抗,当时华沙条约组织各国的武装力量总数大约为357万,而北约为366万,两者可谓旗鼓相当。在一定程度上讲,北约与华约,可以说是冷战(1947年-1991年)的“产物”。

20世纪90年代,华沙条约组织解散,按照道理来讲,此时的北约已经失去了主要存在意义。但是,北约却依然在那里挺立着,不但如此,近年来,还不断东扩,气势上拿捏的比较死,不断挤压前苏联的法定继承国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但是,俄罗斯却是自带“气场”,气势这块不用拿捏,就直接摆在那里了。俄罗斯与美国有数量相当的核武器,急眼了“扔出一些来”,啥“约”都不好使,对此,北约当然“心里很清楚”,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都是拿捏尺度,避免过度刺激俄罗斯。

北约东扩

在北约内部,除了一些个别国家(比如冰岛未设立正规军队),北约的成员国需要指派一些本国军队交由北约统一指挥。北约的工作人员肯定是要开工资的,北约这个组织运行的话肯定是需要经费的,主要有民用费用、军事费用、安全费用等,这些“直接费用”的分摊中,按照以前的分摊机制,在2017年,在北约中经济规模最大的美国的出资占了22%。实际上北约这个组织运行的费用也只是数十亿美元,相对于北约各国的军费支出这个“间接费用”,这只是一个小零头。2014年,北约各国总的军费支出大约是9199亿美元,在该年美国的军费支出大约是6099亿美元,占该年其国民生产总值的3.5%,而其他一些(很多)北约成员国的军事支出占他们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都不到2%。

无论是对于北约的“直接费用”还是“间接费用”,近年来,美国对此是颇有怨言,要求减少自己在“直接费用”中的分摊比例,要求那些没达标的成员国提高军费支出。每个国家的军费支出,养活多数军队,那是自己愿意的事情,为啥美国对北约其他成员国的“间接费用”也有意见?因为北约是所谓的集体防御,其他成员的军费支出少,就意味着美国在北约的负担多。从以上就可以看出,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北约的“老大”,重要的还是在于实力。

美军在德国的军事基地

基于自身实力只是美国成为北约的“老大”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在北约取得“主导性”的影响力。对于北美地区,在北约内部,加拿大在防务上比较仰仗美国,北约的大多数成员国是欧洲国家,那么,控制欧洲防务体系就是美国在北约内部取得“主导性”影响力的关键点。那美国是如何通过北约实现对欧洲防务体系的控制的呢?我觉得,第一,就是美国在欧洲部署大量的军事基地和海外驻军。比如在2016年时,美国在德国的驻军大约有3万多人,在英国有8000多人,在意大利有1万多人。

北约军事结构图

第二,就是通过北约内部的“人员与职位控制”。北约的机构包括北大西洋理事会(部长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2010年这个机构解散)、计划与分析委员会、常任代表理事会、国际秘书处和军事委员会等。自北约成立后,曝光率比较高的北约的秘书长基本都是欧洲人来担任。北约军事委员会为北约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一般也是由欧洲人担任。在2003年之前,北约军事委员会下主要有以下军事指挥组织:欧洲盟军司令部(Allied Command Europe,简称ACE)、大西洋盟军司令部(Allied Command Atlantic,简称ACA)、加拿大-美国区域规划小组(Canada-US Regional Planning Group)等。

北约历任秘书长

北约欧洲盟军司令部(ACE)的总部的叫做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Supreme Headquarters Allied Powers Europe,简称SHAPE),它负责北约在欧洲所有的军事行动,历任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Supreme Allied Commander Europe,简称SACEUR)由美军各军种的上将担任。大西洋盟军司令部的总部设在美国的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市,大西洋盟军司令部(ACA)负责欧美之间北极到北回归线这一地理范围的大西洋地带的防务,它的最高指挥官大西洋盟军最高司令(Supreme Allied Commander Atlantic)也是由美国人担任。加拿大-美国区域规划小组(Canada-US Regional Planning Group)主要负责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联合防空。

2003年,北约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机构改革。欧洲盟军司令部(ACE)吸收了大西洋盟军司令部(ACA)的行动指挥部等机构后,成为了盟军作战司令部(Allied Command Operations ,简称ACO),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SHAPE)则成为了这个盟军作战司令部的总部,统一指挥北约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行动。盟军作战司令部的最高指挥官也依旧保留了“欧洲盟军最高司令”(SACEUR)这个头衔和称呼,并且按照“传统”,此职位依旧由美军上将担任。大西洋盟军司令部(ACA)的其他机构则成为了盟军转型司令部(Allied Command Transformation,简称ACT)。

北约盟军作战司令部与盟军转型司令部基地分布

这样在北约的军事机构中,就有了两个新的司令部:盟军作战司令部(ACO),它主要负责北约的作战,按照所谓的“传统”,其最高司令依然由美军上将担任。盟军转型司令部(ACT),它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技术以及概念,2009年以后,担任盟军转型司令部(ACT)的最高指挥官盟军转型司令部最高司令(Supreme Allied Commander Transformation)是法国空军将领。

不知道大家看清楚了没有,在2003年以前,北约的军事机构中主要有欧洲盟军司令部(ACE)和大西洋盟军司令部(ACA)这两个司令部,2003年以后,北约军事指挥机构的“司令部”则主要演变成为了盟军作战司令部(ACO)和盟军转型司令部(ACT)这两个,尤其是盟军作战司令部(ACO)的职权很大,它负责统一指挥北约在全球的军事行动。无论是2003年以前还是以后,美国对涉及北约的军事指挥权的职位拿捏的非常结实。北约内部的其他职位则可以由欧洲人担任,毕竟在北约,欧洲成员国占多数,必须“照顾面子”。简而言之,就是那就是“面子”可以给欧洲,但是“里子”必须美国拿。谁说只有人与人之间讲“人情世故”,国家有时也是讲“面子”的。

部分历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

在北约内部,也是有国家与美国竞争“军事指挥权”的。在北约早期,在法国看来,至少北约在欧洲的军事行动指挥权应该掌握在欧洲人手里才是讲理的,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有时实力明显比道理管用,还是没有竞争过美国。在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了北约的军事机构,但是,法国当时保留在其他委员会的资格和席位,保留北约会员的地位。在2009年,“经过多方权衡”,法国决定重新加入北约的军事机构。

欧盟

对于美国利用北约主导欧洲的防务,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欧盟还是有点不得劲的,欧盟国家如果全部加起来,整体的军事实力并不是太弱。另一方面,冷战结束后,欧洲国家的“安全环境”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一些欧洲国家也不愿意掺和到美国挑起的一些“是非”之中。说白了,就是欧盟有欧盟自身的利益,每个国家也有自身的利益,并不愿意被美国过多地“捆绑”。

法国总统马克龙

近年来,欧盟对于发展自己的“独立防务”也是兴趣浓厚。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欧洲五国(法国、德国、卢森堡、西班牙、比利时)以1987年组建的法德混合旅为基础,组建了欧洲军团(欧洲的一个跨国军事组织),包括司令部、参谋部在内的欧洲军团总部位于法国的斯特拉斯堡。比如,根据欧盟的《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以下战斗部队包括欧洲军团、欧盟国家宪兵、欧盟海上部队、欧盟战斗群等被称为欧盟军,由欧盟联合军事参谋部指挥。这欧盟军听起来挺吓人,实际上军事力量很有限,但是,也可以从中看出欧盟发展独立防务的雄心壮志。

在北约内部,各成员国之间也是有很多矛盾和分歧的。尤其是冷战(1947年-1991年)结束后,在很多问题上,以法国和德国为首的一些欧洲国家与美国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一致,近年来,双方之间甚至存在“激烈地争吵”,一些欧洲国家认为美国只是在“利用北约来获取自身的利益”。虽然,美国是北约的“老大”,但是,美国也并不能随意操控北约,毕竟在法律上,北约各成员国都是平等的,并且,在北约内部,“真正全天候追随”美国的北约成员国并不是太多。

北约

然而,我觉得,在目前,在北约的框架里,这些主要为西方国家的成员国依然有一定程度上相互利用的需要。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出北约有“解散”的明显迹象,不过,当国家实力、地区格局、国际格局等等很多“变量”发生很多显著变化时,它依然会有“解散的命运”。我觉得,北约的成立还有后来的“发展和壮大”,最大的受益国家就是美国,利用北约,美国不仅实现了对全球主要战略地区之一欧洲这个地区相当程度的“主导”,同时把主要的西方国家都纳入到了其主导的北约的框架下,北约是美国实现其全球霸权的重要“军事工具”。

欢迎关注与指正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为英文资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