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人有名利之心,但不可做不明是非之事
一、
人皆有名利之心,这本是人之常情,因为每个人都有贪欲,而且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我们也需要物质来衬托自己的人生。
这一切都能理解,但其中却存在一个普遍错误的现象,就是有些人被名利所惑,从而迷失自己,甚至会被名利蒙蔽了双眼,蛊惑了内心,一生沉浸于物欲的枷锁之中而不自知。
从而逾越道义与法律的底线,并且形成了人生一切悲剧的开端。
在《韩非子》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人,她的女儿出嫁的时候,他就将女儿叫到自己房中,对女儿说:“你出嫁之后一定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多积攒私房钱,因为嫁人之后被休掉都是常见的事情,你多积攒私房钱便能以防万一。”
女儿对于父亲的话深信不疑,等嫁过去之后一直偷偷积攒私房钱,并且乐此不疲,后来她的婆婆发现这件事情之后,就以她过度积蓄私财为由,将她休掉了。
而这个女子却无悲伤之意,回去之后对他父亲说:“我被休回来了,但是我的财产比我出嫁的时候还多了一倍呢。”
这个父亲听了不但没有怪罪自己教育子女存在过错,反而夸赞她女儿的言行举止非常聪明。
人性有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对自己的错误不自知,因为没有人会察觉自己一贯信守的言行与念头存在过错,于是在错误的路上一去不复返,而忘记自己真正应该遵守的底线,以及自己应该充当的角色,这岂不是最大的糊涂吗?
就像人因贪利而迷失自我一样,人性有自私的一面,但是当一个人过度为自己利益考虑的时候,就会使自己的行为逾越道义的底线。
所以在这世间,多少人都和这个父亲以及女子的行为雷同,他们完全不顾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人生信条,多行不义之事,最终自食恶果。
诸如世间许多利欲熏心之人,皆是如此。
正统年间的宦官王振,专权跋扈,作威作福,以权谋私,利用官职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甚至结党营私。
每逢进京朝会的时候,自然会有很多官僚附属,为了讨好他,而进献金银珠宝。
最后王振在贪欲的蛊惑下怂恿皇帝亲征,结果皇帝成了俘虏,他自己也搭上了性命,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而和他同朝为官的于谦则恰恰相反,于谦是明朝的忠臣,在没有调入京城之前,只是在地方任官,但是他为官保持清廉,对于下属各级官员要求十分严格,并且杜绝一切贪赃枉法之行径。
当时很多人进京面圣的时候,都会带一些珠宝金银贡献给王振,来讨好他,便于行事,而于谦每次进京的时候却不带任何礼品。
二、
当时有人就劝他说:“你虽然不进献金银珠宝,攀求富贵,但也应该带一些有名的土特产,送点人情,否则人家对你有看法,还会故意找你麻烦。”
于谦只是潇洒一笑,打趣地说道:“只有清风,我为官的时候是为国为民,又不是为某一个人,只要认真做事,又何须担心别人呢。”
后来为了这件事情,他还做了一首诗,以示自身明志,说到:绢帕蘑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所谓“绢帕、蘑菇”就是别人建议他带的当地有名特产,而于谦却说,这两个东西只是供民众享用的,最后却因为上级的恶意搜刮,而让这些东西成了祸害百姓的工具。
而在诗中,他同样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自己进京什么都没有,只有两袖清风。
《道德经》有一句话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意思是说:人的内心本来是虚明、宁静的,但往往被私欲所蒙蔽,导致观物不得其正,行事则失其常。
所以我们要尽力使自己的内心,恢复到虚明、宁静的状态,这样就能看清万物蓬勃生长、体会循环往复的道理了。
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过度的追求感官的享受,最后必定会因为纵情于玩乐之中,而导致感官上的觉知丧失,弄得自己心神不宁,魂不守舍。
这一切的根本,就在于被物欲遮住了自己看清事物本质的识见,正如开篇中的父亲和女儿一样,正是因为眼睛只盯着财物,最后竟然丧失了辨明是非的根本。
而解决这一切的方法,就是淡泊物欲,使内心回归于虚明、宁静之中。
人生欲海难填,有欲望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却不能任由欲望吞噬自己的内心。
如果过分追求欲望而不自知,不仅不会使自己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反而会在欲望的驱使下失去自我,这样必然会造成人生无尽的痛苦和灾难。
作者|国学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