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影像]“颊黏膜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要点及鉴别诊断~~~

颊黏膜癌

临床资料

例1(图1A-D),女,76岁,左下磨牙区软组织渐进性胀痛3个月。

例2(图2A、B)女,74岁,右下磨牙及前磨牙区渐进性胀痛半年,第1、2前磨牙近期逐渐脱落。

图1A

图1B

图1C

图1D

图2A

图2B

影像学报告描述

例1:MRI平扫(图1A、B)见左下磨牙区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白箭),T1WI呈略高信号,边界模糊不清,T2WI呈较高信号,信号均匀,肿块外侧颊肌结构清晰(黑箭),未见明确受侵征象;邻近颈部间隙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MRI增强(图1C、D)见左下磨牙区肿块轻中度强化(白箭),强化不均匀,其内散在斑片状无强化坏死区(白箭头),肿块边界模糊,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

例2:CT扫描(图2A、B)见右侧颊部下磨牙及前磨牙区片状较高密度影(图2A,白箭),边界模糊;病变外侧颊肌受压移位,两者分界不清,邻近下颌骨牙槽部欠规整;增强后病变轻中度强化(图2B,白箭),其内可见散在斑点状低强化区(黑箭)。双侧颈部间隙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

例1:影像诊断为左下磨牙区颊黏膜癌。病理诊断为低分化鱗癌,有坏死组织。

例2:右侧下磨牙及前磨牙区颊黏膜癌;病理诊断为高分化鱗癌。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颊黏膜癌(carcinoma of buccal mucosa)是常见口腔恶性肿瘤之一。病理学类型多为鳞癌,其次为起自小涎腺的腺癌、腺样囊性癌和黏液表皮样癌。颊为口腔的两侧壁,由黏膜、颊肌和皮肤构成。颊黏膜癌好发于磨牙区附近的颊黏膜,呈溃疡型或外生型,向深层浸润可深入颊肌,向后发展可累及翼下颌区、软腭、咀嚼肌间隙和咽旁间隙。临床上早期一般无明显疼痛,当癌肿浸润肌肉等深层组织或合并感染时,出现明显疼痛,伴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直至牙关紧闭。牙周组织受累后,可出现牙痛或牙松动。患者常有颌下淋巴结肿大,亦可有腮腺内、耳前及颈深上淋巴结转移。

影像学特点如下。①CT:颊间隙内肿块呈等或稍低密度,与颊肌分界不清,颊沟内脂肪组织被软组织取代;累及颌骨时表现为不规则骨质破坏;病变可侵犯咀嚼肌间隙及颞下窝。②MRI:颊间隙内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③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瘤内如有囊变或坏死,则呈环状强化。④除轴位外,冠状位可以很好地显示肿瘤位置、蔓延区域以及淋巴结转移。

鉴别诊断

①颊淋巴瘤:面颊部肿块或面颊部软组织肿胀,密度或信号均匀,均匀强化,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一般无骨质破坏。②糜烂型扁平苔藓:与早期颊黏膜癌鉴别,后者表现为黏膜白斑,早期、较小病变CT和MRI均难以显示而为阴性,两者主要依靠活检鉴别。

小结

颊间隙内肿块,边界不清,常与颊肌无法区分,强化常不均匀,内部有囊变或坏死,可合并颌骨骨质破坏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提示颊黏膜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