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长篇】一个养老人的独白
“情怀本身并不是一个多高大上的词,但却是我们在养老路上前行的基石,它是一种最质朴的情感,在日复一日的“交往中”,慢慢激起人生共鸣,此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找到爱的人,做对爱的事”。 ---- by无夜
2010年7月19日,一个细雨绵绵的午后,坐在开往香山的563路公交车上,目的地是一家民营养老机构,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走进一家养老院。谁曾想到,一个人与一个行业就此结伴而行,一晃近6年时光。
对于一个学IT的理工男,毕业即放弃还不错的公司和待遇,去干养老,当时其实是一件被主流社会价值观 “鄙视的事儿”,这就是养老行业最初的起点,别说护理员,连院长都被“瞧不起”。 但当时我坚信一句话:“如果一个行业,十有八九的人不知道你在干什么,这就是最大的机会”。
一、养老智能化真的那么重要吗?
如今,“智慧养老”成为很流行的概念,其实早在2010年,我就有幸参与相关研究和产品设计。与传统互联网企业相比,我们最大优势是有自己的线下实体养老机构,因此需求的产生来源于一线运营,而非“拍脑袋”。
此外,因为拥有养老机构的背景,更方便在行业内与其它机构的院长进行直接交流和对话,借此使得需求更具有共性,从单体需求升级为行业需求。
依托“软件+硬件”的产品模式则是另一个杀手锏,同失能失智老人一样,“呼叫系统”也是养老机构的真正刚需,通过呼叫介入平台搭建,进而上升到管理系统成为当时一种最务实的商业模式。要知道,2010年,我们面对的是几乎不会用电脑的机构管理者,以及文化技能很低的一线服务团队。
任何先进事物的发展都将面对固有思维和模式的抵触,在我们整个系统研发和落地的过程中,依旧无法避免运营与研发的矛盾,公司与机构的矛盾,以及更多的观念抵触、情绪抵触、习惯抵触。
那时,我们才意识到:没有完美的系统,它只是手段,真正的核心是运营模式,系统服务于运营,运营服务于老人。
我们每天都在进行不断的需求分析及产品迭代,但依旧无法得到机构运营团队的肯定。在不理解声中,我们亲自到一线感受运营,参与服务,也终于在对立的角色中明白了那些不理解的正确性和意义所在。身临其境,让我不禁扪心自问:养老真的需要管理系统吗?
时至今天,似乎这也是个无解的答案,早期做系统开发的公司都已渐渐安静,但新的进入者依旧热情高涨,没有对错,一切需要时间去评判。
行业做智能化养老系统的公司大致可分为两类:互联网软件公司和养老公司,以我过往的经历大致分享几点感悟:
1)相比于盲目推崇系统的价值,更需要脚踏实地参与运营,熟悉流程;
2)系统化的前提是运营模式标准化,而非标准化又恰恰是养老服务业的特征,因此不要100%系统化,要抓重点,抓核心;
3)单一软件系统在服务中无法落地,因此要建立“软件+硬件”的产品模式,使数据采集、预警、记录、分析成为高效闭环,;
4)推进养老智能化是“一把手工程”,如果最高领导不支持,不坚定,再好的系统也无法落地;
5)系统永远不会完美,就像运营也总在不断优化,但只有让系统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才有趋向完美的可能,与其抱怨,不如行动。
二、销售的最大价值在于快速了解行业
如果说系统研发阶段是与1家养老机构的亲密接触,那么系统销售阶段就是与1群养老机构的妻妾狂欢,2010年前后的北京,在册养老机构386家,在领导身先士卒下,我们一家一家跑,一家一家攻,那是一段最苦逼也最有激情的岁月,长长的EXCEL销售汇总表是比民政局还准确的统计数据。
相比成功签单的成就感,这个阶段于我最大的价值是看到了养老机构的全貌,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档次,不同体制,不同定位……
城区项目一床难求,郊区项目床位空置在那时已是常态,高端项目长期低入住率徘徊,苦苦无解,放眼今天,也依然如此,任何违背事情发展规律的商业行为都耍了个天大的流氓。
也是在这段跑跑颠颠的日子里,遇到了那些给予我们鼓励的院长们,在最疲惫的时候,是那些不起眼的话语给予我们真实的温暖,让我们坚定的在养老路上不断前行。
三、养老服务标准化,一场标准的扭曲
参照酒店行业星级评定模式,早在2006年,北京市就选择了香山老年公寓、大兴区红星社会福利中心等几家养老机构开始试点星级评定,当时还是以“工业标准”为模板。
2011年,北京市开始大力推进全市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并纳入年底各区民政局考核指标,并出台《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资料汇编》,详尽描述了星级评定的目的、程序、奖励制度、评判标准等内容,同时,国标GB 24421.1至.4的推出,促使“工业标准”向“服务业标准”的变革式进步。
汇编中明确指出,参评三星及以上养老机构须通过由北京市标准化协会牵头的“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标准化”认证工作,于是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策性风暴。
我们成立了3人小组,在市区各专家指导下,着手从服务通用基础、服务提供、服务保障三大标准体系结构入手,开始了“标准化之旅”。同时,寄希望于标准化能对我们信息化系统建设和研发带来助力。
然而事与愿违,标准化似乎给我们带入了一个死胡同,围绕砖家所谓“事事有标准”、“标准100%全覆盖”的理念,我们陷入扭曲的状态,事后反思才领悟到,这些美好概念的背后其实是对养老行业特性的扭曲,按照标准书写格式,我们开始着迷于“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事分成若干段落。
当回过头来看那一段历程,突然醒悟到:
1)为标准化而标准化是最大的误区,在做标准之前,我们更应该找到一套可复制的盈利模式,而盈利模式的建立需要从选址、建造(成本)、运营等环节的体系化思考,不能实现盈利的标准体系毫无价值;
2)在标准化的同时,要给“非标准化”留有余地,这是构建养老服务个性化和未来竞争差异化的土壤;
3)标准化的意义一定是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标准化、标准问题信息化,或许,这也是成功与否最好的评判标准。
四、居家社区养老的前世今生
北京9064养老模式的总体规划,明确了居家、社区、机构的三种养老服务形态,按照政府定义,具体来讲:
居家养老表现为上门服务,由专业养老服务公司、餐饮企业、家政公司、超市等社区服务商提供。
社区养老表现为老年餐桌、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满足老人在家和社区之间的衔接。
机构养老表现为365天24小时长照服务,相对封闭式管理,满足失能失智老人照护。
然而,今天的“社区养老”定义已变得更宏观,如果一家养老机构开在社区内,同时可对非本机构入住老人提供上门、就餐等服务,又该如何定义?本质是否仍是一家养老机构,只是额外做了一些外延服务?这是值得我们厘清的一个伪概念。
我们的居家社区养老项目来源于政府和市场的切实需求,在位于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科学园南里、双榆树东里、黄庄社区三个社区开展老年餐桌服务,这是三个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空巢率高、知识文化层次高、可支配消费力高的“理想社区”,在街道和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几乎不用承担房租和能耗,同时,我们依托养老机构供餐体系和非固定员工制方式不断控制运营成本,并不断对外拓展送餐、白领套餐等新业务,然而最终还是未能抵御持续的亏损,遗憾收场。
是市场没需求吗?是我们不够努力吗?还是商业逻辑本身就出了偏差? 痛定思痛,我终于意识到:有些需求并不能商业化,企业、政府、客户之间总在博弈中,养老服务更是如此。
这次初体验给我最大的收获是:
1)再好的养老模式如果不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无法持续,最终会伤害了企业、政府、以及那些可爱的老人;
2)居家社区养老需求分散、不固定、不刚性、老年人认可度低、消费力不足(不舍得)、衍生业务难做(保健品、理疗除外)是导致失败的本质原因,直到今天,似乎依然如此;
3)如果能具备一定的床位,保障项目运营团队的基本营收,通过机构模式渗透居家社区服务才是发展方向,而这需要政府的胆识(很多政府为了规避风险,并不鼓励社区养老设施提供面向失能失智老人的24小时服务,如今北京的养老照料中心、养老驿站概念其实就是源于此)。
当时的居家社区养老是青松的天下,然而在走访了4家青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后,凄凉的、大门紧闭得店铺让我明白:很多东西只是概念和营销,如果不真正找到客户痛点(可能这个痛点目前并不存在,只是从业者的臆想),即使依靠政府大量购买服务,依然无法生存。
五、连锁化瓶颈,不可复制的项目
在尝试了无数养老相关业务后,我们开始反思:什么才是真正做养老?于是,2011年下半年,我们将目光收回到传统的照护型养老机构的连锁发展,满北京城找项目。
那时,养老机构还是民营小企业的天下,汇晨、爱暮家、康梦圆、寿山福海是业内高端项目的代名词。 但养老项目往往带有特殊性,一个项目的偶然成功基于太多的非商业性因素,也因此,连锁化成为真正的瓶颈,这背后依然是养老市场与商业模式不成熟的表现。
我们依照已有项目模型去市场寻找类似物业,但屡遭打击,在整个财务测算模型中,房租成本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养老对项目区位和合法性的依赖又很强,这就造成了天平的失衡,公建民营似乎是唯一的发展方向。
但市场化终究是我们养老人不可回避的终点,从国内很多成功企业的经验看,也并非没有解决方案,比如:
1)收入端:如何增加收费溢价?收费增加有效床位?如何扩大有效业务范围?如何与金融产品相结合?如何筛选性价比高的入住客户?等等。
2)成本端:如何降低租赁成本?如何控制改造投入?如何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激发员工动力?如何做到节能降耗?如何降低资金成本?等等。
养老并非是暴利行业,所谓竞争力和经营溢价在于每一个细节的深挖与付出,这些看似不起眼儿,甚至有点儿被地产人、金融人所不屑的努力在未来会产生巨大的价值,这也是我欣赏上海红日的根源所在。
六、天道酬勤,公司第一个落地项目
其实不要说现在,那时在北京六环内找到一个合适的物业做养老也绝非易事,好在天道酬勤,在经历了几十个项目后,终有所收获,也是在那时,我深深体悟到:努力才是唯一接近成功的途径,在不断精进中,量变终会迎来质变。
将近11000平米,400床的改造项目,从进场施工到第一位老人入住历时4个多月,是团队每一个人的努力与付出,这种效率在大公司体制下是不可想象的,但时间就是金钱,我们深知免租期的来之不易,早一天开业就早一天减少压力。
这也是我工作以来最怀念的时光,大家从毕业到为一个项目努力,历经波折,兄弟情义成为我们做养老真正的动力,这些是外界金钱所不能诱惑的。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之前对运营理解的狭隘,如果说运营是养老的核心,那对于工程和采购的了解和专业程度,将会成为运营能力的最大差异,我们很容易在工程上省个三五百万,却很难在运营中实现,有朝一日,真想做次“包工头儿”。
七、半途接手,感受不一样的养老文化
好事往往成双,第一个项目落地不久,第二个项目也如期而至,这是一个运营中的公建项目,半途接手,对我们而言,是最大的挑战,如何处理新与旧的关系成为不可回避的硬骨头,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深入当地文化的重要性,很多事情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平衡各方利益和情绪,一味求变,一味求好往往事倍功半。
在大兴的那几个月,真正体会了机构养老团队的辛苦与不易, 他们面对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琐事,也因此没精力再去拔高到所谓的标准化、运营模式,尊重不同阶层的工作特点,才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团队文化与激励机制。
养老面对的是文化层次、生活背景、价值理念、年龄、职业背景差异极大的一群人,只有唤起人性中最简单的真善美,才能有效捏合,没有什么比理解和互相关爱更能带好团队。
八、一个高端项目的死去活来
离开走入社会的第一个单位对内心是极其痛苦的体验,这意味着从此与青春和青涩告别,那三年的经历,是一生中最值得感恩的里程。
之后在一家高端机构负责营销,从8月份的30人到12月份的121人,是我们整个团队交出最满意的答卷,在当年的北京养老行业独树一帜。在这个过程中,我贡献无几,更多是整个团队的众志成城,从院长到餐厅服务员,从销售到照护,这是“全员营销”最好的诠释。
我们当时的定价体系后来被很多机构参照、效仿,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也验证了我们当初的设想:养老营销一定有其规律所循,而非传统地产的那套高举高打。
1)我们要提供更金融化的产品方案,让客户有更多的选择,而非仅仅三大项的月费模式;
2)我们要更多的让利于客户,鼓励老带新,鼓励朋友圈子,鼓励多渠道,而非把资金给到广告商;
3)我们要做好本区域和交通沿线的目标是推广,而非广散网;
4)我们要用最简答、最直白的广告语吸引客户,而非拗口的B语言;
5)我们要真正理解谁才是我们的客户,它们关注什么,而非追求自我想象。
6)我们要坚信养老营销不仅仅是销售的事,部门联动才是成功关键。
九、圆梦之旅,没有遗憾
出于对某位企业家的敬仰,走入一家伟大的公司,是双鱼座人该有的浪漫情怀,在这里感受到了真正的大公司文化,也遇到了人生中的伯乐与知己,这是一段短暂却难忘的旅程,为项目奔波许久,终到开业,却未见运营成功,就像某人常说,看着自己的孩子渐行渐远。
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背后都是一群伟大的人,只有人,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大公司,大平台带来光环的背后,往往也带了束缚,养老这件事,需要平台,也需要体制的打破,真是个难题。
十、大道当然,认准了,就去做
如今,我们是一个小团队,在正确的方向上去实现心中的梦,我们深知,一个既盈利,又有点儿逼格的项目才是我们最好的作品。每一步的跨越都是成长中的养分,每一次挫折都是变强大的维生素。
如果没有情怀,我们做养老也就毫无意义,但情怀背后,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坚守与创造,我看到无数年轻人对养老充满热情,大家工作,讨论,交流,这才是行业的希望。
坚信时间的最好的老师,等我们成长,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就有可能去实现我们年轻时的梦,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修炼,同时,不要忘了那个梦。
有幸赶上养老这黄金6年,行业从低谷到高潮,再回归平静,这平静中又孕育着新的力量与希望,这几年的经历让我明白:
1)要坚信一个行业的未来,就像坚信爱情;
2)没有什么坎儿过不去,过不去的就不过了;
3)快乐永远比金钱重要,金钱永远比平台重要;
4)如果有机会,去创业,失败和成功都有意义;
5)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才能找到事业的乐趣;
6)对自己要求严一点儿,不会太吃亏。
最后,祝养老从业者、养老创业者六时安康,苦中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