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五 · (二十三)上智下愚

上智下愚

夫世有等至愚之人,常作分外非理之事。或亲友苦口相劝,不能认错,反生憾怨。且巧言折辩,嫌友不良。如此之人,以后诸人见恶。日有所迷,永劫难升。

还有善资之人,误做错事。或良朋谏劝,自觉愧悔,欢然认罪,是此之人,日有所增。

又有上资之人,未曾处事,必先穷理。于理不合,急速转念,此人方能为贤习圣。还有生知安行之人,动机之间,分晰邪正。正则行,邪则止,无一毫人欲昏昧。

盖四者上智下愚,皆因气禀清浊,是不能齐。故有善于不善,明于不明之别尔。

歌曰:

世有四等人,要学都由君
天堂和地狱,就在此处分

关于作者

董清奇,清代河南邓州人,生卒年不详。他曾到处云游参访,且惯于赤足,乞食为生,颇有全真祖师苦志清修之风,故号“乞化道人”、“赤脚道人”,时人亦称“赤足董仙人”。

他的足迹遍布陕西、湖北、湖南、甘肃、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因而见多识广、德高望重。清代嘉庆丙寅年间,在八仙庵内有识之士的努力下,董清奇被聘为住持。

他勇于担当,雷厉风行,一方面致力恢复十方丛林制度,重新开坛演戒;一方面竭诚募化集资,对八仙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葺,据说西跨院即此时扩建而成,并增建邱祖殿。

董清奇还善于言辞,他把云游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汇编成一部《除欲究本》,以浅俗轻快的口吻和笔调宣扬三教合一的心性修养思想。嘉庆十八年,地方官绅商庶为他捐资出版了此书,为八仙宫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位修持高洁、见多识广的住持,感召力、凝聚力自然是巨大的,所以可以想象当时八仙宫香火鼎盛的情形,否则怎么能配得上“大振仙宫”这样的评价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