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变病
黑 变病
黑变病是一种皮肤由褐变黑的皮肤病。与祖国医学文献记载的“黧黑斑”相类似.其
特征为初起潮红,自觉刺痒,日晒更重,皮色渐由黄褐到淡黑。多见于面部。
中医文献常把本病和黄褐斑放在一起,如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黧黑飦
赠>>中说:“此证一名黧黑斑.初起色如尘垢,日 久黑似煤形,枯暗不泽,大小不一。小
者如粟粒赤豆,大者似莲子、芡实,或长或斜或圆,与皮肤相乎。”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女性患者为多。
[病因病机]
1 肝郁血虚 肝郁气滞,血虚不能滋养肌肤,日光照射,染化妆品之毒,以致火毒
结滞于内而成。
2 肾亏血虚 饮食不调,脾胃失和,肾亏血虚不能滋养肌肤而成。
西医学认为可能与营养不良,维生素A、C、B族缺乏,再加上日光照射而诱发本病。
(辨病)
1 临床表现 皮损为网状色素沉着斑,初起潮红,逐渐色素加深,由黄褐到淡黑。
在毛囊周围,慢慢形成弥漫性斑片,但面部中央和颈部前侧的色素显得较淡。往往伴轻
度的网状毛细血管扩张,在颈部者常有糠秕状脱屑,外观好象扑了一层白粉,与正常皮
肤境界不鲜明。
本病主要累及面部,多先自两颞部开始,以后渐波及前额、面颊、耳前后,以后扩
展整个面部,甚至可累及颈侧、前臂、腋窝、脐周等全身各个部位。但口周与下颏常不
受侵,粘膜不累及。 、
一般无主诉不适,少数患者可有瘙痒、乏力、纳差、头痛等症状。经过缓慢,多在
数月之后停止发展,多数色素长期存在,少数可自行消退.但一般不会完全消失。
2 诊断要点
2.1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女性患者为多.
2.2 主要累及面部,多先自两颞部开始,以后渐波及前额、面颊、耳前后,以后扩
展整个面部。
2。3 皮损初起潮红,逐渐色素加深,由黄褐到淡黑。在毛囊周围,慢慢形成弥漫性
斑片。
2.4 一般无自觉不适,少数患者可有瘙痒。经过缓慢,多在数月之后停止发展,色
素长期存在,少数可自行消退。
3 鉴别诊断
3.1 焦油黑变病 有长期接触煤焦油的病史。皮损主要在面颈等暴露部位,呈弥漫
性色素沉着,往往伴有痤疮样损害。
3。2 网状色素性皮肤异色病 基本皮损为红棕色的网状色素沉着,夹杂淡白色萎缩
性斑点,以及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多对称分布于面颈部。
3.3 阿狄森病 色素沉着除皮肤外,粘膜上也有褐黑色斑片,常伴有神疲乏力,怕
冷,舌胖脉细等症状.
(辨证)
1 肝郁血虚证 多见于初期,常伴有性情急躁,纳呆泛恶,皮损潮红刺痒,日晒更
甚,苔薄,舌红,脉细数。
2 肾亏血虚证 常见于后期,病久面色黑暗,伴有腰酸肢软,头昏耳鸣,苔剥舌胖,
舌淡胖,脉濡细。
(治疗}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l。1.1 肝郁血虚证 治宜疏肝解郁,养血清热。方选逍遥散加减。药用柴胡、当归、
赤白芍(各)、黄芪、熟地、鸡血藤、银花、黄芩、生山栀、野菊花等。
1。1。2 肾亏血虚证 治宜滋补肾阴。方选杞菊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药用生熟地、
山萸肉、淮山药、仙灵脾、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当归、白芍、川芎等。
1。2 成药、验方
1。2。1 六味地黄丸,每次4.5g(吞服),每曰2次。
1。2。2 逍遥丸,每次4.5g(吞服),每日2次。
1.2。3 新六味片,每次5片,每日3次.
1.3 西药治疗 用大剂量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
2 外治法 云茯苓粉涂擦患部,1日2次。
[预防与护理]
避免日光曝晒。
[古籍选粹]
《太平圣惠方》 夫面野赠者,由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致令气血不调,则生
地?。
《外科正宗。女人面生黧黑斑》 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
燥结成黑斑,色枯不泽。宜朝服肾气丸,以滋化源,早晚以玉容丸洗之,兼戒忧思动火
劳伤,日久渐退。此证不得于夫,及疑事不决者常有之。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黧黑飦赠》 此证一名黧黑斑,初起色如尘垢,日久黑
似煤形,枯暗不泽,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赤豆,大者似莲子、芡实,或长或斜或圆,与
皮肤相平。由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宜以玉容散早
晚洗之,常用美玉磨之,久久渐退而愈。戒忧思、劳伤,忌动火之物。
[现代研究]
1 单方验方 施慧用方药①:地肤子、白芷、赤芍、归尾、地丁、连翘、柴胡各lOg,
川芎、银花各6g,红花4g,蝉蜕5g,怀山药、丹参、苡仁各15g;方药②:六味地黄丸
加减:生地、山药各15g,当归12g,川芎、枣皮、泽泻各6g,赤白芍、肉苁蓉、潼蒺藜、
苍耳子各lOg,坤草、鸡血藤各18g。治疗1例黑变病,方药①服工4帖后,色素转褐色,
再以方药②内服,共服药20余剂,病愈。
2 按摩 曹翠忠用按摩方法治疗黑变病工例,①腹部按摩;以掌揉脐周3—5分钟,
至掌下微汗,用食指和中指揉按左右天枢穴,时间为2—3分钟;用大指揉按右梁门、中
脘、巨阙、建里穴区,时间为2—3分钟。②腰背部推按:以直推和分推为主,时间为3—
5分钟。经40天治疗,色素斑块渐消,颜色变浅。
[述评]
本病致病因素复杂,治疗难以奏效。应采取综合措施,如加强营养、改善体质,不
用劣质化妆品、避免日光照射等不良刺激,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增加维生素C的摄
入等。再根据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坚持治疗,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