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到底有何玄机?

老子《道德经》第77章原文:

译文:

天道的规律,就好像张弓射箭一样,要把弓弦上部分高的地方往下面拉,弦的下部分低的地方往上抬;弦如果拉得过满了,就松一点儿劲儿,如果拉得不足,就再用点劲儿。

多余的就要减损,不足的就要补充,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但是人道却不然,总是减损已经缺少的,而去增益那些本来就已经过剩的。

这看起来不合理,但却为人道所奉行。有谁能够把有余的拿来补给天下不足的呢,只有那些依道而行之人才能做得到。

因此,有道的圣人就可以从“损有余而补不足”中有所作为,取得成就却并不会自恃有功。圣人这样做,是不愿意彰显自己的贤德。

解读:

老子在本章,强调大道对事物的反方向调节作用:高的就抑制,低的就抬举,多余的就减损,不足的就弥补,减少多余的,奉养不足的,这就是天道。

而人道恰恰相反,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偏偏要再去减损,以此来增益那些本来已经过剩的。

如此为之,能有好结果吗?

本来,我们的智慧灵性就少之又少,有一种说法:人的大脑一辈子也开发不到百分之五,据说就连爱因斯坦这样顶级聪明的人,他一生大脑的开发量也没超过百分之五。

但是,即便这么少的开发量,很多人每天依然用于思考如何追名逐利,或者做白日梦,贪嗔痴慢,和别人争执不愉快,每天想的都是这些垃圾。

本来我们的清净心和功德就不多,偏偏还每天痴心妄想,胡作非为,减损功德来供给多余的虚名浮利。

一些事业成功的人,本来健康就差,还拼了命的透支身体,只为增加不知道该怎么花的存款。

凡此种种,都在验证老子所言:

而真正依道而行之人,并不会过多聚敛,而是把多余的财物用来帮助别人,这样做的结果,并不会让他们变得一无所有,恰恰相反,他们会更加富有。同时,在“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过程之中,他们的心灵会更加充实,物质会更加富有,这就是天道规律。

如老子在道德经81章所言:

超级富豪洛克菲勒在1924年曾写信给他的儿子,揭示了他事业长盛不衰的诀窍,那就是:不断的布施。

他写道:从我还是孩子的时候起,只要我得到金钱,就一定会布施出去;随着我的收入的增加,我也同步增加我的布施。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洛克菲勒收入的不断增加,他也在同步增加他的布施数目。在他一生当中,共布施出5亿5千万美元。

结束语——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静下心想一想,自己真正缺少的是什么,什么对自己而言才是真正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是心灵的自由快乐,还是金钱名利?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也就更容易找到人生的方向,不至于虚度这仅有的一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