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子路篇(二十四)

01

   原  文     

路第十三

13.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02

   释  解      

子贡向老师请教,问:“您教导我们,君子行政要从'先之、正之’的仁德教化入手,让民众百姓'庶之、富之’而有所得。如果一位从政君子有爱民护民的仁慈之心,对乡里百姓护佑而皆亲好之。这样的从政者怎么样呢?”老师说:“这样的从政者,还未必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行政者呀。”子贡接着又问:“那老师的意思是,在礼乐崩坏之时,从政君子要担当礼乐教化之重任。如果一位从政君子有义不容辞的护道之心,对乡里百姓严责而皆疏恶之。这样的从政者又怎么样呢?”老师说:“这样的从政者,同样还未必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行政者呀。合格的从政者应该护佑乡里善良的人而亲好之,应该严责乡里不善的人而疏恶之。这就是从政君子的和而不同啊!”

03

   释  字     

《说文》: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凡未之属皆从未。无沸切。
《玉篇》:未:亡贵切。未,味也。六月建也。未犹不也。未有,不即有也。
《释名》:未:昧也,日中则昃,向幽昧也。
汉字“未”像树木重枝复叶繁茂之形,造字本义:夏季六月果树枝叶正茂,还没结果。《说文》“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字形像树上校叶重叠的样子,为幽昧、昏暗的状态。或说此时枝叶虽已茂盛,但是果实尚未成熟,故而作副词,表示否、不、没有、不曾、尚未。一般说来“未”否定的是过去,“不”否定的是将来。

04

   素说     

前一章通过“君子”和“小人”对举,让人们把握身处上层的君子教化下层民众的“和而不同”之面向,以及身处下层的民众百姓遵从上层君子教化的“同而不和”的面向。本章通过老师 “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的教导人们把握“君子和而不同”的面向。
子贡向老师请教,问:“您教导我们,君子行政要从'先之、正之’的仁德教化入手,让民众百姓'庶之、富之’而有所得。如果一位从政君子有爱民护民的仁慈之心,对乡里百姓护佑而皆亲好之。这样的从政者怎么样呢?”老师说:“这样的从政者,还未必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行政者呀。”子贡接着又问:“那老师的意思是,在礼乐崩坏之时,从政君子要担当礼乐教化之重任。如果一位从政君子有义不容辞的护道之心,对乡里百姓严责而皆疏恶之。这样的从政者又怎么样呢?”老师说:“这样的从政者,同样还未必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行政者呀。合格的从政者应该护佑乡里善良的人而亲好之,应该严责乡里不善的人而疏恶之。这就是从政君子的和而不同啊!”
本章需要注意“乡人皆好之”、“乡人皆恶之”的“好之、恶之”的主体,解读者普遍释为“一乡之人”。我认为这种解读不妥,因为本篇《子路篇》的主题是从政篇,本章“好之、恶之”的主体自当是“从政者”。如果是“一乡之人”那么孔子后面的“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的“善者、恶者”“乡人”自不可以分辨,故辨识又应当由行政者来分别了。君子从政当以直道行仁,其是非好恶自当合于礼乐道义。君子对善者应施以化之而让其从仁,对不善者当施以教之而让其向仁。如果不能区分乡人个体间善恶天性的差异,一味地施以仁爱,或者一味地处以苛责,都不能实现行政的教化的目标功能。将“好恶”解说成非“乡人”的,仅见蒋伯潜《四书读本》,但是蒋未说其来源,《四书读本》中说:“此章有二种解说:一说以'好恶’属我。子贡言一乡之人,我皆好之;一乡之人,我皆恶之;何如?孔子曰皆未可,不如于乡人之中,择其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一乡之人,未必皆善,亦未必皆不善,故我之或好或恶,亦不可以一律也。一说以'好恶’属乡人。言有人于此,一乡之人皆好之,或一乡之人皆恶之,则何如。孔子皆曰未可。不如乡人之善者则好此人,乡人之恶者则恶此人,方可断定此人之为善士。盖一乡之人皆好之,此人或为同流合污之乡愿,一乡之人皆恶之,此人或为众所共嫉之恶人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