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正街史话/药王庙的前世今生(续)

挖掘  整理  宣传  保护文化遗产


蓝色为吴来雨、绿色为张本原卖地的大致位置。

药王庙的童谣

童谣一般都找不到出处,譬如“一个伢的妈,真拉呱(汉口话脏的意思),洗脚的水,拓粑粑”,出自何处、何时,不可考;“红灯、绿灯,爹爹婆婆下农场”还可以推断出产生的年代,那是上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动员城市居民下放农村,坊间流传这首童谣,谁作的,不知道。

我在读到市民李又新的一篇文章时,意外地感觉我们小时候挂在嘴边的“民办小学怀(汉口话,差的意思,如同北方话孬)又怀,棺材板子当黑牌,怀货老师来教书,教的学生都是猪”,来自汉口的药王庙。因为李又新在文章中有这样的表述:1946年,怀庆会馆为了保护残存的药王庙,聘河南怀庆府人王际三为校长,办起了覃怀小学。其教员也大都来自怀庆府。解放后,时任校长李赋九到河南省政府任职。我童年时曾传唱过一首童谣“覃怀小学怀又怀,棺材板子当黑牌”,侧面又反映了当时覃怀小学的简陋。

覃怀小学1956年改为药帮巷小学,存在10年的时间,我想,这首童谣应该是在这段时间产生的。

仝师傅祖孙很多爱好武汉地方历史文化的朋友都见过。

2013年6月,我与朋友一道走访武汉财经学校分校原药王庙旧址时,值班的仝先生很健谈,我问是不是有“覃(qin)怀小学怀又怀”的童谣,甫一开口,老仝纠正我道:“覃(tan覃是个多音字,覃怀tanhuai此处应读tan)怀小学怀又怀,棺材板子当黑牌,怀货老师来教书,教的学生都是猪”,一旁引孙子的婆婆也念起来了,还一再强调是覃(tan)怀。老仝说,那是糟痞(揶揄、讽刺)陈校长的,河南来的老师,音乐啊、美术啊、体育啊,那些河南老师都蛮怀,因为以前的私塾不教这些课程。

操一口汉腔的仝先生告诉我们他老家也是河南的,几代人都住在药帮巷,这一带蛮多姓仝的,1956年进药帮巷小学读书,儿子也是读的这所学校。1964年在这所学校毕业的李又新先生比仝先生晚两届,两人都记得这首童谣。还有一位药幇巷的老居民提供了另一个版本的童谣:“覃怀覃怀、越谈越怀,棺材板子当黑牌,怀货老师来教书,教的学生都是猪”,除了开头第一句有差异,后三句都是一样的。

原药幇巷小学现为长堤街安徽幼儿园

到了50年代末,因为解放后出生的一大批儿童到了入学的年龄,就发现公办小学不能满足需要,在街(也是一级政府组织)领导下办起了民办小学。所谓小学,就是在街管辖的范围内找几间房当教室,聘几个老师,条件也很简陋。我的母亲1959年被前进街办事处派到前进二路的济生巷民办小学当校长,学校没有操场,学生伢们的体育课,就是在马路边赛跑。那时对7岁入学要求很严,我的兄弟1960年9月入学时6岁半,公办学校不收,就进了济生巷民办小学。到1964年还是1965年,民办小学都撤了,济生巷民办小学合并到济生巷小学。所以,我弟弟毕业时还是在公办小学。

覃怀小学从民办变成了公办名字也变成了药帮巷小学,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在它之后兴起的民办小学的办学条件也确实不尽人意,“覃怀小学怀有怀”顺理成章演变成了“民办小学怀有怀”。

我对这首童谣“情有独钟”还有一个原因,文革前后花楼(汉口人沿袭过去的称呼,将民生路到江汉路一段花楼街称为后花楼)紧挨着田恒启糊汤粉餐馆、正对着笃安里的是一家棺材铺,我就住在棺材铺楼上,同学们碰见我,开玩笑时就唱,“民办小学怀有怀,棺材板子当黑牌……”

原药幇巷小学现为长堤街安徽幼儿园

校园里的石础还在吗?

药王庙的狮子在晴川阁

在汉阳晴川阁的大门口,雌雄二石狮分踞左右,一新一旧,大门左边涂黄油漆、身负小狮的是原药王庙门前的雌狮。 

武汉本地的报纸报道过,药王庙门前原来有两座石狮。仝师傅告诉我们,狮子不是安放在现在的大门口(坐西朝东),而是在现在新修的南边教学楼的位置,即原来的大门,坐北朝南,门口有两座高大的石狮,文革中雄狮被损坏了,雌狮还在,只是移到了汉阳的晴川阁。

在汉阳晴川阁的大门口,雌雄二石狮分踞左右,一新一旧,大门左边涂黄油漆、身负小狮的是原药王庙门前的雌狮。狮脚和底座上的不同图案,透露出“荣华富贵,代代相传”、“松鹤延年”、“年年有余”、和气生财”、“平平安安”等文化内涵。怀帮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深厚的文化内功。初移去时,门前只有雌狮,金“狮”独立,不久,晴川阁为它配了一个雄狮,两狮的年龄要相差200岁。药王庙的狮子流落民间时,好心人为了保护它,涂了一道漆,结果是好心办了坏事:油漆里有化工原料,对石材有腐蚀作用,用手轻轻摸,漆下面的汉白玉成了沙粒。可见,科学保护文物很重要。

本文作者田联申

(0)

相关推荐

  • 面谈进行时!长沙城区12所民办小学大盘点(附面谈真题)

    长沙小学入学报名正在进行时,网报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后续还有复审等环节.部分资料不太齐全或接送不是很方便的家长,就会有些担心.这个时候,选择民办小学可能会是一个好选择. 那长沙城区到底有哪些民办小学呢? ...

  • 天下狂扫:长沙铜铺街小学内的国宝

    湘江边小巷,铜铺街小学校园内,新教学楼前,静静地立着一对国宝石狮. 石狮系花岗岩雕狮,制作于清雍正九年(1731),雄雌各一,纵108厘米,横72厘米,高180厘米.两狮蹲踞在高10厘米的石底板上,两 ...

  • 一场雪封存的小学时光

       散文诗    漫天的雪花于风中摇曳,它分明洁白无瑕,纯粹到极致,可当你抬头迎面看着落下的雪,是觉得它仿佛是黑色的. 后来,我知道我看见了每一片雪花下的阴影,它遁迹于时光深处,从不示人. 桃丰小学 ...

  • 汉正街史话/汉口药王庙的前世今生

    挖掘  整理  宣传  保护文化遗产 汉口长堤街药帮大巷安徽幼儿园(汉口药王庙旧址)的门前,挂着一块2007年汉正街管委会介绍药王庙的铭牌: 药王庙,系覃怀帮药商会馆.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由 ...

  • 汉正街史话/图说汉口山陕会馆

    挖掘  整理  宣传  保护文化遗产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汉口的山陕会馆(又称西关帝庙)落成,位于长堤街与大夹街间,毗邻药王庙.其时,汉口"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四 ...

  • 汉正街史话/保寿硚与函万茶楼

    挖掘  整理  宣传  保护文化遗产 保寿硚--汉口唯一古代建筑 武汉三镇城区内,真正建于1840年以前.能称为"古建筑"的只有7处,被归结为"四塔二桥一牌坊" ...

  • 汉正街史话/汉口最早的会馆:准堤庵与新安书院

    挖掘  整理  宣传  保护文化遗产准堤庵与新安书院--汉口最早的会馆都在哪里?2017年3月17日下午人文武汉网友寻访汉口徽商遗存,我因事去晚了,没有听王光老师(网名汉口新安书院)的讲解,看了柏榴村 ...

  • 汉正街史话 ▏准提庵和汉口新安书院

    挖掘  整理  宣传  保护文化遗产 一般认为汉口历史五百年,其实汉口人文历史远不止五百年,说汉口的商贸发展有五百年也许更相宜,而汉口的发展根源于汉正街,而汉正街的诞生发展离不开码头,明万历元年(15 ...

  • 汉口史话 汉正街的老字号“谦祥益”(续)

    老百姓对"谦祥益"有句俗语,叫"谦祥益的房子--内外墙(强)".由于此店是经营布匹的,最怕火灾,而汉正街在历史上经常遭遇火灾,所以当初在设计做"谦祥益 ...

  • 汉口史话 汉正街老字号“谦祥益”

    500年汉口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商业史,"谦祥益"是众多老字号中的一员,折射出汉口市民创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各位看官:信誉生财有道财源茂盛: 守法纪货真价实买卖兴隆. 在老汉 ...

  • 汉口史话 消失了的汉正街泉隆巷

    汉口沿河大道江汉桥下,有一条明清古巷,叫泉隆巷--现在的大泉隆巷和小泉隆巷,一头连着汉水的码头,一头连着汉正街.在武汉众多的巷子中,它最象里分,从巷子的布局到建筑的结构,约3米宽的巷道笔直而规矩,石库 ...

  • 戏说辰龙关前世今生(续一)

    戏说辰龙关前世今生(续一) 文/一世望不到后脑壳 官庄,至今还流传着大战辰龙关的许多故事,尤其是地名来历.一般都是口语传承,是用当地土话叫来的小地名.所以有些字不知道该怎么写,就至今的汉语库里还没有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