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应用大小补肝汤验案集锦

  编者按:近期,有关大小补肝汤临床应用的很多稿件中都谈到了跟庚子岁五运六气的关系。在某一时段,相应的运气方常会集中出现一方多治的临床特效,这是中医五运六气理论的一大特色。对新冠肺炎疫情,顾植山教授等提到了《黄帝内经》中三年化疫的“木疠”。“木疠”的病机是金胜克木,而补肝汤恰是治木虚之方。新冠肺炎患者的严重乏力及一些后遗症如焦虑抑郁等,与补肝汤的主治症非常相近,故对古方补肝汤的发掘应用,或许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启发和帮助。

大补肝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邝秀英

  任某,出生于1945年2月26日,2020年11月9日初诊。

  主诉:糖尿病17年,服西药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右手食指第一、二指节麻木如触电感,不能触碰任何物品,严重影响生活。双下肢无力,站立不超过5分钟,不能下蹲,从坐位站起来需要撑扶桌面。平时流涎多,口干甚,夜里每2小时要起床喝水1次,便秘,无腹胀。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左偏沉。既往史:脑梗死2次。西医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炎。予大补肝汤。

  处方:川桂枝20克,淡干姜8克,五味子15克,大枣20克(去核),旋覆花10克(包煎),煅赭石30克,淡竹叶10克。7剂。日3次,夜1次分服。

  11月23日复诊:述从服用第6剂药开始右手食指第一、二指节麻木如触电感明显减轻,手指麻木的范围明显缩小,从原来2段指节,现剩下指尖一点尚有麻木,原下肢无力也显著改善,从坐位能自主站立,并且能自行上下楼梯,生活基本自理。口干减轻,夜间只需喝水2次。故效不更方。因患者诉上方口感很辣较苦,故调整用量如下。

  处方:川桂枝20克,淡干姜5克,五味子15克,大枣20克(去核),旋覆花10克(包煎),煅赭石10克(包煎),淡竹叶10克。7剂。

  12月30日电话随访:右手食指麻木已很轻微,每天步行可达一万步。诉第一次中药汤虽味道难吃,但是效果最明显。

  按:患者患糖尿病日久,消渴津伤故口干甚,肠燥失润而便秘;出生于乙酉年,金运少商加阳明燥金司天,又同天符之岁,金胜木虚,为先天因素;恰逢庚子岁岁金太过,燥气流行,多重因素均有克伐肝木。《素问·五脏生成论》曰:“肝之合筋也,其荣在爪。”肝木受戕故筋爪失其濡养,指麻足蹇,活动不利。顾植山教授指出庚子年多木虚,倡用补肝汤,本案用大补肝汤得此良效,验证了这一说法。(邝秀英)

大补肝汤治疗重症肌无力案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 王春霞

  刘某,女,出生于1944年4月10日,2020年9月12日就诊。

  主诉:四肢乏力1年余,患者于2019年8月因乏力、眼睑下垂、视物模糊,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胸腺瘤,行胸腺切除治疗。术后失眠半年余,加重1月,头晕、颈肩疼痛,不思饮食,大小便尚正常。现症见:周身乏力较重,气短懒言,情绪低落,舌暗淡,苔白稍腻,脉沉弱。曾服用补中益气汤、升陷汤、小柴胡汤、乌梅丸等,病情时轻时重,疗效不佳。予小补肝汤。

  处方:桂枝40克,干姜40克,五味子40克,大枣30克。3剂。4次分服,日1剂。

  9月15日复诊:患者述服药后病情有好转,乏力减轻,但睡眠改善不明显,测血压较前升高,(160/100mmHg,既往高压120~130mmHg),不敢继续服药。考虑患者久病,做过大手术,性格胆小,易焦虑,故予以柴胡桂枝温胆定志汤。

  处方:柴胡15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人参10克,炙甘草5克。7剂,水煎服,日1剂。

  10月15日三诊:病人未来,其女儿代述。服上方效果不明显,现病人觉乏力明显,走不动路,穿衣费力,懒言,仍失眠,夜间易醒,纳差。

  此前笔者跟诊顾植山教授,请教过服小补肝汤血压升高的问题。顾植山建议换服大补肝汤,因其方中旋覆花、代赭石等药有降逆的作用。故此次处方大补肝汤,另配合乌梅丸治疗夜间易醒。

  处方:大补肝汤:桂枝30克,干姜15克,五味子20克,大枣30克,旋覆花15克,淡竹叶10克,代赭石15克。7剂,早上、下午各1次。

  乌梅丸方:乌梅30克,细辛6克,桂枝10克,黄连10克,黄柏6克,当归10克,人参10克,制附子10克,干姜6克,花椒6克。5剂,每晚服1次。

  10月25日复诊:述服上药第2天乏力就明显好转,现已能自己穿衣服,也愿意活动,和人说话交流了,食欲好转。睡眠虽有时仍醒,但还能再入睡。就诊时见其精神情绪明显变好,说话有力,舌淡红,苔薄白,脉仍沉弱。效不更方,嘱继服上方。

  后每周1次复诊,服大补肝汤1月余,12月中旬病情稍有反复,加用了补中益气汤。现乏力已不明显,血压正常。病情稳定,每天睡眠5小时左右。

  按:大、小补肝汤来源于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为治疗肝虚之方。庚子年金运太过,下半年阳明燥金在泉,两金叠加,克伐木气尤甚,木虚则升发无力,乏力倦怠诸证多见,临证时见乏力,脉弱,即可应用大、小补肝汤,疗效满意。顾植山还常根据病人喝药的口感,适当调整桂枝、干姜、五味子的比例,使药不至于太辛或太酸,适口时往往效果更佳。(王春霞)

小补肝汤治肝硬化肝性脑病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外科医院 胡桂良

  何某,女,1948年7月7日出生。因“反复意识模糊五月”入院。有Ⅱ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史。5年前发现有肝硬化,2年前伴有腹水,长期服用利尿药治疗。2020年4月开始出现反复意识模糊,医院检查诊断为“肝性脑病”,多次住院用抗肝性脑病、保肝降酶治疗,症状虽可缓解,但停药即反复。此次出院后第3天出现意识模糊,呼之可应,但不能识人,小便失禁,恶心欲吐,大便尚调,纳眠尚可,舌暗红,苔少,见小横裂纹,脉稍弦。于9月14日来诊,予口服小补肝汤。

  处方:桂枝30克,干姜15克,五味子24克,大枣20克。

  患者服用当日即神志转清,小便失禁消失,恶心感消失,继予此方巩固,随访1个月,未再出现意识模糊。

  按:庚子年,主运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故患者反复出现意识模糊。“肝德在散”,小补肝汤“以辛补之(桂枝、干姜),以酸泻之(五味子),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大枣),适宜其性而衰之也”,直中病机。(胡桂良)

大补肝汤治疗老年瘙痒症

山东省金乡县化雨镇卫生院 胡淑占

  宋某,男,1935年出生,2020年9月2日就诊。

  主诉:周身瘙痒半年,加重1月余,尤以四肢痒甚。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瘙痒,近1月余晚上睡前瘙痒加重,难以入眠,白天稍轻。平素餐后2小时左右自觉胃内有气上冲感,易受惊吓。近两天,每天上午10点心中悸动不安,服速效救心丸后可缓解。舌淡红,苔白厚腻,中有裂纹,双寸关沉弦。

  处方:桂枝15克,干姜10克,五味子10克,旋覆花10克(包煎),代赭石10克(包煎),丹皮15克,竹叶10克,麦冬30克,大枣10克(擘)。3剂。

  2020年9月5日复诊:瘙痒明显减轻,睡前瘙痒消失,白天微有痒感,但基本不再抓挠,心悸消失,气上冲感减轻。上方继服5剂而诸症皆愈。

  按:《黄帝内经》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庚子年,岁金太过,肝木受邪致肝虚而心中悸动不安,易受惊吓。《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云:“大补肝汤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若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患者诸症与原文颇为契合,投剂辄效。调“天人关系”,不治病而病自愈。(胡淑占)

小补肝汤助孕案

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 王超

  陈某,女,1985年4月出生。2020年11月12日到顾植山门诊就诊。

  患者1年半前因未成熟畸胎瘤行左侧输卵管及卵巢切除术,术后化疗4次。医生说术后生育几率很低。患者近1年来求孕不得,甚感焦虑。术后月经量少,色黑,经期小腹隐痛,末次月经10月1日,已推迟10余天未至。平素常腰酸痛,易感冒,手脚发凉,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神疲乏力,双目干涩,纳便尚可,舌淡,苔白,脉沉细左关尤弱。予小补肝汤。

  处方:川桂枝40克,淡干姜30克,五味子40克,大红枣30克(去核)。以水3斤,煮取1斤,分3次服。14剂。

  12月31日,患者欣喜来门诊告知服用小补肝汤后,11月16日月经来潮,近2天自觉晨起恶心欲吐,测早孕试纸提示已怀孕,十分欢喜。

  按:顾植山教授阐述的开阖枢与生殖周期理论中,引入刘完素的妇人“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既绝,乃属太阴经也”说,认为“天癸”主要指受孕能力,排卵前相当于“天癸未至”,属少阴;排卵为“天癸至”,宜从厥阴论;黄体萎缩后不再具有受孕能力,相当于“天癸已绝”,属太阴。顾植山临床常用小补肝汤与乌梅丸助孕。

  患者出生于乙卯岁,禀赋金强木弱,又遇庚子年金运太过,下半年阳明燥金在泉,多重运气因素均显示阳明燥金过旺。顾植山抓住患者疲倦乏力、双目干涩和脉沉细左关尤弱的木虚之象,结合运气综合分析,确定病机为金胜木虚,果断从厥阴入手,协调天人关系,运用小补肝汤取得速效。(王超)

小补肝汤调节血压

江苏省无锡市安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巫春秋

  安某,女,23岁,1997年10月出生。

  患者于3年前发现高血压,测血压160~140/110~90mmHg,肾上腺检查未见异常,并排除了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高血压的存在。长期监测血压一直偏高,于2019年到笔者科室就诊,诉既往曾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治疗半年余,血压一直在150/100mmHg左右,期间体重增加5公斤,后因服药出现阵发性腹痛、恶心而停药。

  跟诊龙砂医学顾植山教授学习五运六气,见其临床运用小补肝汤治疗诸多病症,疗效较好,深受启发。2020年7月患者来复诊,考虑到其于丁丑年五之气出生,岁运木不及,主客气又均为阳明燥金,金盛克木,小补肝汤正合其先天运气体质,遂予小补肝汤。

  处方:五味子20克,桂枝20克,大枣20克,干姜10克。因患者苔白厚腻加白术20克。

  患者服用1个月,血压降至130/90mmHg。服用2个月后,血压维持在120/90mmHg左右,嘱继续服用小补肝汤巩固。至今(12月29日)随访,血压平稳。

  按:此患者的高血压常规按照眩晕辨证论治,应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但疗效不理想。在顾植山教授运气思维指导下,用小补肝汤取得较好疗效。

  笔者还治疗一例低血压患者,季某,女,62岁,1957年2月出生,丁酉年二之气,2020年10月14日初诊。有糖尿病史,胰岛素治疗;低血压病史,90/60mmHg左右,服用半个月小补肝汤,血压升至100/70mmHg左右,目前仍在服用小补肝汤,12月复测血压100/80mmHg。说明补肝汤可调节天人关系之木气,使血压高者可降,低者可升。(巫春秋)

大补肝汤治疗低血压案

山东省淄博市五运六气中医研究院 郑瑞芹

  郑某,女,1979年2月6日生,2020年10月25日就诊。

  主诉:胸闷1年多,以早餐后8~9点明显,上午感疲乏无力,精神差。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双脉沉细,左关脉极弱。低血压已有数年,测血压87/55mmHg。予大补肝汤。

  处方:川桂枝20克,淡干姜20克,北五味20克,代赭石10克(包煎),旋覆花12克(包煎),淡竹叶10克,大枣15克,牡丹皮10克。7剂。

  2020年10月29日电话随访:服药4剂胸闷消失,上午疲乏感减轻,血压已升至100/59mmHg。

  11月2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身体舒适,胸闷消失,疲乏感消失,精神好,血压87/68mmHg,要求继服7剂巩固。2020年11月5日电话随访:血压已升至108/78mmHg。

  按:患者上午8~9点胸闷、疲乏无力,为肝气升发不足之象。庚子岁肝虚遇岁运燥金,使肝气更虚。大补肝汤为小补肝汤和小补心汤的合方。肝木虚必累心火,故先补子,子盛则无索于母,同时补火可克金,一举两全。全方没有用一味升压的药物而血压自升。(郑瑞芹)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LQ)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