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课堂:《邶风•新台》解析 / 薛红诵读(第1352期)

天语说:

《毛诗序》谓:“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

朱熹《诗集传》遵从其说。现代有人以为这是一位妇女遭了媒婆欺骗,所嫁非人,因而发出怨词的说法;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位妇女在婚姻上上当受骗后的谑怨愤懑之辞。

解析:闻天语

诵读:薛    红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在《诗经》的海洋中徜徉,在氤氲的千年的书香里,走进那个遥远的年代,品味千年前人们的情感。

《诗经》里专门针对一件事实而作的诗不算太多,今天的这个算一个,说的就是春秋时卫国的事。这个卫国挺有意思,虽然不大,但他是周天子的近亲,姬姓诸侯国,在刚分封的时候地位很高,而且在东周这段历史里还经常出现,不过干的都不是什么露脸的事。

其实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中国人的观念是比较开放的,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一直到唐朝,还有娶后娘和儿媳妇的事情,光这点事,也真用不上什么丑啊,辱的。关键是这位宣姜夫人进门之后发生的事情。

前面我们也说过,卫宣公,姬姓,卫氏,名晋,是卫庄公之子,继位前称公子晋。卫庄公二十三年(鲁惠公三十四年,公元前735年),卫庄公去世,公子晋的哥哥太子完继位,是为卫桓公。卫国人因卫前废公杀害卫桓公,而且喜好打仗,所以都不拥护他。同年九月,卫国大臣石碏联合陈桓公杀死卫前废公。十二月,石碏将公子晋从邢国迎回卫国,并拥立公子晋继位,是为卫宣公。

卫宣公还没有当上君王之前,就和卫庄公的妾室夷姜乱伦,并且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公子伋。为了不让奸情暴露,他们把公子儿子送到乡下寄养。卫宣公的正妻刑氏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得不到丈夫宠爱,尤其是当卫宣公见到了美丽的夷姜,更加冷落刑氏。

卫宣公继位后,找了一个理由,谎称刑氏不能生育,于是正式纳夷姜为妾,对他特别宠爱,还立他们的儿子公子伋为太子。此后几年,卫宣公都与夷姜在一起,几乎没有亲近其他女人。夷姜和公子伋的地位达到了顶峰。

转眼十六年过去了,公子伋到了娶妻的年纪,宣公为公子伋选了齐僖公的长女宣姜做他的妻子。宣姜和文姜是齐国王室的一对姐妹花,她们是齐僖公的宝贝女儿。上天赋予了姐妹俩无与伦比的美貌,齐国本身又强大,这对姐妹花便成为众诸侯国争抢的首选联姻对象。挑来选去,绣球抛给了卫国太子——公子伋,因为夷姜长得美,所以公子伋玉树临风、风度翩翩,俨然春秋第一美少年。他可是春秋时期出了名的大帅哥,人品也极佳,是很多少女心中的偶像。也正因为此,便埋下祸端,因为公子伋的美,深得齐僖公和宣姜的心,在千挑万选才选定了他。

佳期已定,宣姜的一颗芳心开始怦怦地狂跳起来。出嫁那一天,宣姜一路上憧憬着未来的生活。虽说离开家园很留恋,但是一想到那么可心的英俊的夫君,又让她无比开怀。于是日夜期盼佳期的到来。

话说使者从齐国回来后,向卫宣公报告,说宣姜长得如何如何的美丽,大肆渲染了一番。于是齐宣公就起了色心,想把儿媳占为己有,又不好开口。大婚前夕,他借口将公子伋打发到宋国“出差”,而他就在黄河边建了上座华美的新宫殿,史称新台。一切就绪后,他穿上新郎的礼服前往新台迎亲,可怜的宣姜,以为娶他的是那个湿润如玉的公子却没有想到,站在新台上的是一个又老又丑的老头。

可怜这个如花公主宣姜,就这样沦为禽兽不如的公爹的美眷。于是,儿媳变成了夫人。中国有句老话:“自古只有新人笑,有谁听见旧人哭。”卫宣公有了宣姜就忘了夷姜,百般的宠爱宣姜,逼得夷姜自杀。卫宣公乐不思蜀,竟然就在新台安营扎寨了,整天抱着美人不撒手。卫国的百姓们实在看不惯卫宣公卑劣乱伦、霸占儿媳的事,就写了这首诗,来讽刺卫宣公的丑态,后被行人收入《诗经》,于是就有了今天的 《邶风·新台》。

原文: 

邶风·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

燕婉之求,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注释

1.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2.新台:新:指刚刚建造的台。台:四方而高为台。新台:台名,指新造的台子非常漂亮。卫宣公为纳宣姜所筑,故址在今山东省甄城县黄河北岸。
3.有:语助词,做形容词词头,无实义。有泚:鲜明、别致的样子。
4河:指黄河。古文中的河都指黄河。弥(mí)弥:水流非常盛大的样子。
5. 燕婉:柔和美好的样子。
6.蘧(qú)篨(chú):本意指比较粗的席子,不能弯曲。这里指有残疾不能俯视之人。此处讥讽卫宣公年老体衰腰脊僵硬状的丑态。鲜(xiǎn):少,指年少。善。
7有洒(cuǐ):高高耸立的样子。
8.浼(měi)浼:形容水势盛大的样子。
9.殄(tiǎn):通“腆”,善良,美好。
10.设:设置。
11.鸿:本指大雁,这里指蛤蟆。离:离开。离通“罹”,遭受,遭遇,这里指捕获,落网。
12.戚施:蟾蜍的别名,蟾蜍其四足据地,无颈,不能仰视,喻貌丑驼背之人。
译文
刚刚新造的台子明丽又辉煌,
坐落在黄河边上映着河水洋洋东流。
本想嫁个如柔和美好的公子,
没想到这人丑得像蛤蟆。
新台高高耸立华美又壮丽,
坐落在黄河边上映着河水静静东流。
本想嫁个如柔和美好的公子,
没想到这人丑得像蛤蟆。
为了捕鱼才把鱼网设,
谁知爬进来一只丑蛤蟆。
本想嫁个如柔和美好的公子,
没想到这人丑得像蛤蟆。
天语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卫宣公的诗。全诗的语言凝练,反兴比手法并用。从头到尾犀利尖酸,一讽到底。全诗三章,前两章以赋为主,最后一章则是用反衬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对比效果更加明显,讽刺意味更加浓厚深刻。
首章“新台有泚,河水弥弥。”新:指刚刚建造的台。台:四方而高为台。新台:台名,指新造的台子非常漂亮。意为刚刚造好的新台非常的明艳别致,坐落在黄河边上映着一望无际的河水。河水弥弥也有暗喻宣姜泪流不止之意。“燕婉之求,籧(qú)篨(chú)不鲜。”燕婉:柔和美好的样子。籧篨:本意指比较粗的席子,不能弯曲。此处讥讽卫宣公年老体衰腰脊僵硬状的丑态。本想嫁个如柔和美好的公子,没想到这人丑得像蛤蟆。诗人一开头用新台的美来衬托卫宣公的年老荒淫无道丑态,来暗喻宣姜的悲哀。新台本来是为一对美好的新人成婚用的,想不到,来自齐国的佳人却被丑得像蛤蟆卫宣公占有了,在如此华美的新台上做如此的丑恶的事情,在文学的手法上,对比效果更加明显,讽刺意味更加浓重。
二章“新台有洒,河水浼浼。”有洒(cuǐ):高高耸立的样子。新造的台子高高耸立在黄河边上,映衬着一望无际的河水。诗中的河水浼浼也有暗喻宣姜泪流不止之意。“燕婉之求,籧篨不殄。”殄(tiǎn):通“腆”,善良,美好。本想嫁个如柔和美好的男子,没想到这人丑得像蛤蟆。齐国美丽的佳人新娘子来到卫国,想嫁一个柔和美好如意郎君,却不曾想到娶他的是一个丑恶的年老的荒淫无道的人。反复用蘧篨这种丑陋的动物,来烘托新娘对婚姻的美好期待和期待落空的悲哀与不幸。通过对这种强烈心里落差的反复摹写,体现出卫国百姓们对新娘子的同情与怜悯。对卫宣公强烈的讥刺与憎恶之情。新台即使再美,也遮不住卫宣公的丑陋行为。前两段结构相似,只是换了几个字而已。
三章“鱼网之设,鸿则离之。”在《诗经》里渔网大都指男女求偶,婚配。闻一多在《诗经通义》中的说:“《国风》中凡言鱼者,皆两性间互称其对方之虞语(隐语),无一实拾鱼者。”古今诗歌中以捕鱼、钓鱼喻男女求偶之事的民歌很多。鱼网:反指新台,鸿:本指大雁,这里指蛤蟆。暗指卫宣公。离:“离”通“罹”,遭受,遭遇,这里指捕获,落网。为了捕鱼才把鱼网设,谁知爬进来一只丑蛤蟆。“燕婉之求,得此戚施。”戚施:蟾蜍,蛤蟆,其四足据地,无须,不能仰视,比喻相貌丑驼背之人。本想嫁个如柔和美好的公子,没想到娶她的这人丑得像蛤蟆。在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和事件越是达到美至极致,则更能显现出丑的境界。理想与现实,美与丑,善与恶的反差与冲突,构成了这首诗,也渲染出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
在那个年代,统治者要求百姓们遵从礼教,而自己却寡廉鲜耻,要求百姓循规蹈矩,自己却为所欲为。要求百姓们克己奉公,自己却以权谋私。卫宣公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然而从古至今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国君如此,百姓呢?在这样的国君的统治之下,百姓们又怎么能过上好日子呢?也许这首诗引人深思的不仅如此吧!

天语小诗

为《邶风·新台》而作

/闻天语

豆蔻年华

披上嫁妆

我以为

我是这世上

最幸福的新娘

高高的新台上

却没有了英俊的脸庞

谁的谎言

打碎了期许

的奢望

我的眼泪

染红了

梦里的落黄

滔滔的河水

流不尽我的哀伤

高高的新台上

谁还在

将我的故事

传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