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
“半边”在孝义话中可以读bò biә(一声)。
孝义话中还有“这半边、兀半边、一边子、一半边、另一半边”等。
其中“一边子”的“边”读biә(四声),是“一边”的意思。
“一半边”有“一旁,旁边”等意思。
1.来,听我说,男生坐这半边,女生坐兀半边。
2.不在这半边,翻过来,在兀半边咧。
3.到一边子的!看不见大人们正说话咧!
4.你把东西放的半边罢,咱们先吃饭。
5.去去去,到一半边耍的。
6.不是这半边,是另一半边。
○《汾阳方言研究》中有“路儿半边”,解释为“路边”。
普通话的“ian”与孝义话的“iә”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1.来回颠咾一样远:来回diә(一声)咾一样远
2.坚实:jiә(一声)实
即“边”是可能读biә(一声),biә(四声)的。
我的分析是,写作“一边,一边子,半边”等是对的,下列写法值得商榷。
1.《胜溪俗语》中有“一壁子”,解释为“一旁。〔例〕滚得一壁子罢,不想理你”。
2.《介休方言志》中有“半坡”,解释为“旁边”。
3.《盂县方言词汇》中有“一壁”,解释为“一边:扯得一壁子了。|抛的一壁子哇”。
4. 《太原方言词典》中有“一壁子”,解释为“旁边:帽子歪到一壁子去咧”。
5.《长子方言志》中有“一壁子”,解释为“旁边”。
6.《醉思乡王粲登楼》第二折中有“区区借得荆襄地,撑住西南半壁天”。7.《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二折中有“那员外伸着五个指十分的便掴,打的他连耳通红半壁腮”。
8.《相国寺公孙合汗衫》第三折中有“我道是甚么来?原来是我那孩儿临去时留下的那半壁汗衫儿”“官人,这半壁汗衫儿不打紧,上面干连着两个人的性命哩”。
9.《西厢记诸宫调》中有“(张生)歪着头避着,通红了面皮,筵席上软摊了半壁”。
10.《瓯北诗话·吴梅村诗》中有“若在顺治七年以前,则式耜方以大学士临桂伯留守桂林,西南半壁,倚为长城,事之成败,尚未可知”。
11.《桃花女破法嫁周公》第四折中有“彭祖,快去买具棺木来装了他,与我抬在一壁者”。
12.《逞风流王焕百花亭》第四折中有“待王节使来时,便见端的。小校,且押在一壁者”。
13.《都孔目风雨还牢末》第二折中有“刘唐来了也,教孩儿且躲在一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