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采”在孝义话中可以读cěi,有“撕,扯,揪,拽”等意思。
1.外小鬼赖的多咧,采住偌的头发打咧。
2.兀家手里携的个纸单单,好像是从月份牌上采下来的。
3.不敢闹啦!看把衣裳也采烂啦!
4.外是遇上你啦,遇上我的话,采住他的领口就是两圪截批头。
5.看不见兀一颗白菜的叶子都烂啦?快把外头的兀两片叶子采的倒咾罢。
6.哎也!兀家采我的耳朵咧!
孝义话的“ei”与普通话的“ai”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1.爱见:ŋèi见
2.败兴:bèi兴
3.刚才:刚cēi
4.逮捕:děi捕
5.该的罢:gēi的罢
6.害麻烦咧:hèi麻烦咧
7.开门:kēi门
8.来回:lēi回
9.埋人:mēi人
10.耐用:nèi用
11.腮里:sēi里
12.圪台台:圪dēidei
13.外甥子:wèi甥子
14.在居舍咧:zèi居舍咧
即“采”是可能读cěi的。
《说文解字》中,“采”的解释为“仓宰切,捋取也。从木从爪”。
《汉语大字典》中,“采” 的解释有“犹言拉、扯。明汤显祖《牡丹亭·硬拷》:'原来劫坟贼便是你。左右,采下打。’明李开先《宝剑记传奇》第十四出:'把它采上㭱床,光打一百狼头,就打发他回去!’《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当先两个,走到上面,把万中书一手揪住,用一条铁链套在头子里,就采了出去。’”。
《孝义俗语大观》中有“采下根头发来也比你的腰粗”,对“采”的解释为“揪”。
《商州方言词汇研究》中有“采住”,解释为“抓住,揪住:采住领口|采住头发”。
《凉州方言词语考释》中有“采”,解释为“强行抓、扯。元无名氏《陈州粜米》:'张千,将杨金吾采上前来。’《金瓶梅》十一:'(西门庆)一阵风走到后边,采住雪娥头发来,尽力拿短棍打了几下。’《儒林外史》二十六:'被鲍廷玺看见,要采他过来见太爷。’贤孝《白兔记》:小叔子来把戳脖打,小姑子过来采头发。《金龙宝卷》:金虎听说怒气冲冲,走到佛堂里,将黄氏青丝发一把采住,用脚踏在地上,恨恨地打了一顿”。
写作“采”是对的,下面的写法值得商榷。
1.《俗语解颐》中有“捉不住辫子了採耳朵”,解释有“採……拽。比喻抓不住大问题,在小问题上纠缠。【例】你不用捉不住辫子了採耳朵,有的没的瞎说啦”。
2.《汉语大字典》中,“採”的解释有“揪扯……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屠岸贾云:「你不招,令人与我採下去着实打者。」’《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若是恼咱性儿起,揪住耳朵採头发。’”。
3.《汉语大词典》中,“採”的解释有“扯;揪……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张千,与我採那张海棠下去打着者!’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又神庙时,凡宣召太监田义等,皆值(直)指其名,曰叫某人来。如值圣怒,则曰採某人来。’《儒林外史》第十八回:'那分府坐在轿里,一眼看见,认得是支锷,叫人採过他来。’”。
《说文解字》中未收“採”。
《康熙字典》中,“採”的解释有“按採本从爪从木,爪即手也。后人又加手作採”。
可见,“採”是后造字。“采”才是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