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妥读《三国》(十)|| 十常侍祸乱汉庭 众义士力扶皇权(第587期B)
吕布这样的性格,自然是吃谁的饭,砸谁的锅,包括把自己的恩人刘备所居的徐州占领。当时吕布兵败,投奔刘备,刘备接纳了他。吕布却趁刘备外出打仗,占领了人家的地盘。噫,这货这样行事,安能成就大事?后来吕布在与曹操争斗中战败,对曹操说:曹公你放我一马,你为正,我为副,咱们纵横天下,试问天下谁能为敌。曹操有些心动,觉得这样的话有些道理。可是刘备一句话,就要了吕布的命。刘备对曹操说:君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曹操闻听,是啊,这样的人谁能相信他今后不会图我。于是就把吕布给杀了。
文:张 妥
播读:梁轩诚
现在看看忠的方面。忠,是指对上级、事业表示赞成、拥护、捍卫的态度和行动。《三国演义》所讲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东汉末帝汉献帝时代。《三国演义》一开始首先讲到汉桓帝,说他宠信宦官,致使朝廷风气大坏,有两个大臣想要铲除朝中奸佞,由于没有做好保密工作,信息泄露,两个大臣反为对方所害,于是宦官势力坐大。到了汉灵帝时候,宦官势力更加猖獗,其中有十个宦官互相结合,狼狈为奸,他们被人称为“十常侍”。于是朝政日非。
汉灵帝死后,朝中两方势力进行了激烈地夺权斗争。一方是何后派,一方是董太后派。
何后是汉灵帝的老婆,她要把自己的儿子刘辨推上皇位,他有两个优势,一是自己的儿子是嫡长子,二是自己的哥哥何进是大将军,掌握着朝中的刀把子。
董太后是汉灵帝的母亲,她要把皇子刘协推上皇位。刘协的母亲是汉灵帝的妃子,当时颇得汉灵帝宠爱,何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就把王美人“鸩酒”死了,于是刘协就由自己的奶奶董太后抚养。董太后也有两方面优势,一是朝中的“十常侍”都是她的爪牙,二是刘协聪明伶俐、原来就为汉灵帝喜爱。
汉灵帝死后,正在“十常侍”密不发丧酝酿对策时候,大将军何进知道了消息,立刻带领一些兵头和大臣上殿,先扶立自己的外甥刘辨登上皇位,然后再开始举办汉灵帝大丧之礼。
董太后肯定不能认怂,马上就封了刘协为“陈留王”,意外抗衡何太后派(何后现在升了一辈)。何太后第二次生气了,以董太皇太后(也升了一辈)原来是藩王之妃,把董太后撵出了皇宫,最后干脆也“鸩酒”死了。
“十常侍”的政治靠山塌了,见风使舵,马上拍何太后马屁,以使自己不被何进消灭。由于何太后灌进了一些猪脑子,阻止何进对“十常侍”的打击。何进跟自己的妹妹何太后一样,也灌进了一些猪脑子。由于何太后的设置障碍,何进就让各地诸侯带兵进都城,来壮大自己的势力。董卓之流就是这时候带兵来到京城的。
“十常侍”看到这样的情势,设计让何太后招何进进宫,在宫里杀了何进。何进的势力,包括袁绍、曹操就带兵进宫捕杀“十常侍”。于是皇宫大乱,皇帝刘辨和陈留王刘协手拉手跑出了宫。
之后,董卓勤王,安定了皇宫和都城的秩序,为了凸显自己的势力和声名,废了皇帝刘辨,新立刘协为皇帝。后来,被废的刘辨被称为“少帝”,可叹少帝只当了几个月皇帝,估计连皇宫的方位都没有搞清,就被董卓政治上“革命”了。
刘协这个皇帝,死后被谥为“汉献帝”。我原来以为“献”的意思是“贡献”的意思,因为他将大汉的江山“献”(专业术语叫“禅让”)给了曹丕。实际上,“献”有聪明、睿智的意思。是的,汉献帝确实挺聪明的,在董卓、郭祀、曹操、曹丕等实力派人物的荆棘丛中,能够做到寿终,无聪明睿智怎么可能呢?
因为汉献帝所处的环境如此,于是才有了很多义士冒着被灭家族的危险,拔刀而起,前赴后继,安朝廷,救黎民。
《三国演义》中塑造的第一个忠臣叫做丁管,是一个尚书官。当时董卓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废了汉少帝刘辨。可怜刘辨四月份登基,九月就被废掉,而且还被董卓鸩杀。当时丁管就奋起反击,他拿着手中的象牙手板——叫做象简,向着董卓掷了过去,并大骂。董卓大怒,命令武士擒住丁管,直接就给叉出去斩了。
董卓残暴,乱杀无辜,有个伍孚的校尉官,经常在上朝的衣服里边穿上军队士兵穿的具有防护功能的短衣服,里边藏着一把断刀。有一次时机来临,伍孚掏出断刀就刺董卓。不料董卓身大力不亏,捉住了伍孚的双手,吕布这时候上前,拉倒了伍孚。伍孚被他们刀剐而死。
王允是司徒官,看到丁管、伍孚以卵击石的做法不能奏效,于是想不了“美人计”,终于离间了董卓和他的爪牙吕布的关系,杀掉了董卓。但是董卓的旧将收拾残余势力,卷土重来,围住了都城,点名要杀王允。王允最后是从城门上跳下后,被董卓的旧将杀死,而且王允的宗族老幼,一起被杀。
后来曹操掌握了朝政大权,视汉献帝为傀儡。于是汉献帝秘密召来国舅董承,让他想办法谋杀曹操。于是董承联络了包括刘备、马腾在内的几个人,伺机而动。后来刘备和马腾因为其他事情都离开了朝廷。这个谋害曹操的集团里边还有一个人就是太医吉平。吉平说:曹操常患头痛病,我可以以看病为由,一副药就可以要了曹操的命。不料这些计划全被董承家里的奴仆知道。这个奴仆因为和董承的小老婆有一腿子,被董承叱骂和棒打,气愤不过,偷跑到了曹操处,将董承、吉平的秘密计划告诉了曹操。于是吉平、董承等五人以及他们的全家全部被害。
纵观中国的历史,华夏族是主体,人民由少变多,疆土由小变大,是因为有强大而先进的文化,吸引着边疆的民族来此附着,其中“忠君爱国”的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这些在《三国演义》里边有突出的表现。
除了对帝王的忠,三国里还有很多对他人,尤其是领导的忠的典范,我们下回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