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越努力,越痛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
越努力,越痛苦?
越用功,越失败?
王阳明的回答令人振聋发聩。
有一次,王阳明的弟子问:“人固然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成功,成为圣贤,但是伯夷、伊尹和孔子相比,在才力上终究有所不同,而孟子却把他们同称为圣人,这是什么道理?”
这位弟子的困惑很庸俗,却很现实。在他看来,发誓不吃周朝食物跑进深山饿死的伯夷只是在节操方面令人钦佩,而伊尹只是商汤的宰相,说好听是帝王师,说难听就是个混官场的,他们的功成造诣、成就地位怎能跟万古一出的孔子平起平坐?
落到现实处,这位弟子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人是分三六九等的,天赋是生来不同的,分量也是能掂出差别的,行在山腰上的人怎能跟立在巅峰处的人相提并论。
这种观点看似理性、务实,实际上是走向歧途的开端。
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不知道怎样努力用功,时间长了,更会陷入越努力用功,越痛苦失败的悲剧中。
王阳明是这么为弟子解惑的,他说:“孟子将他们三人相提并论,都称圣人,是无错的。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人,只因他们的心纯是天理而不夹杂丝毫人欲。这就好比精金之所以为精金,只因它的成色足而没有杂质。人心到了纯是天理时便是大功成,便是圣人,就像金子纯到百分之百便是精金。”
弟子听了若有所悟:“先生的意思,心即理,只要人的良知是完整的、纯正的,就可以说这个人获得了大功成,是圣人。”
王阳明说:“道理可以这样理解,但要豁达,不狭隘。我们得承认圣人的才力有大小之分,好比是两块精金的分量有轻重一样。打个比方,尧、舜那样的圣人如同一万两的精金,文王、孔子如同九千两的精金,禹、汤、武王如同七八千两的精金,伯夷、伊尹如同四五千两的精金。”
弟子听了有些困惑。
王阳明继续说:“看到分量的差别,才是真通透。无视分量的差别,终究会陷入泥潭。何为真通透?他们在才力上虽然不同,但他们的良知却是相同的。正如精金的分量不同,但它们的成色是一样的,把五千两重的精金放到一万两重的精金里,从成色上看,没有不同。同样的道理,把伯夷、伊尹和孔子放在一起,他们的纯是天理的心也没有任何不同。”
这话的意思,人与人之间,分出高下的不是分量,而是良知,是纯度。
一个至真至纯的人,从来就是敢于掂量自己分量的人。
弟子有些被触动了。
这时候,王阳明开始了关键点拨:“精金之所以为精金,在于成色足,而不在分量的轻重。这就如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在于良知光明,而不在才力的大小。平常人,只要懂得纯正用功,精进前行,使自己的良知光明,就可以获得大功成,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真意就在这里。”
“但是许多人并没有理解这一根本真意。这种人总是认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只须把圣人的许多知识学会了,便是大功告成了。殊不知,越是从书本上钻研,从名物上考究,从形迹上摹仿,终了却是知识越渊博而人欲越滋长,才能越高而天理越被遮蔽。这就如同看见别人有万镒之精金,却不肯在成色上锻炼自己的金子,只妄想在分量上赶超别人,如此,越用功,杂质越多,到最后,分量是增加了,成色却降低了,炼到最后,只有痛苦,没有功成,只有渣滓,没有精金。 ”
弟子恍然大悟。
王阳明最后说:“庸人只在分量上比较,所以陷入功利的泥潭之中。如果剔除比较分量的心,各人尽己之力与精神,只在此心纯是天理上下功夫,就能人人知足,个个功成,如此就能大的成就大的,小的成就小的,不必外求,无不具足。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明善诚身的事。万不可不懂得从自心的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偏要去了解自己不知道的,掌握自己不会做的,一味好高骛远。”
弟子叩首。
王阳明终了敲了一记警钟:“这世间有太多的人,心地宛如桀、纣,动不动就要做尧、舜的功业,如此怎么行得通?此种人,终年劳碌奔波,直至老死,也不知到底成就了什么,实在可悲!”
人之强大,要从炼心开始。
人世间,没有渺小事,只有可悲人。
——黑哥品读王阳明,隔三差五,偶发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