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可以避免犯错,这是因为人的主观思想和客观实际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就是说,人类对任何事物的主观认识,都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因此当我们按照自己的主观认识去处理客观事物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要犯大大小小的错误。尤其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的时候,就有极大的可能性会犯错。比如我们回顾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尤其是在早期刚刚成立的那个时间段里,简直可以说是伴随着大大小小的错误成长起来的。以至于,在后来几乎所有的党史出版文物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对那段历史时期错误的总结,总是离不开这样一句话:“幼年时期的党还不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具体事物。”毛主席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所谓必然王国:指的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到事物的客观规律之前,受到客观规律的支配,不可避免的走上曲折道路的状态。而自由王国:指的是人类随着不断的实践,从不认识规律,到慢慢地熟悉并掌握了事物客观规律,从而可以主观改造事物的状态。这也是一个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断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只要一个人的认识还存在着感性阶段,那么他就不可避免的要犯错。犯错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知道人为什么会犯错,并能及时找到错误的病根,那么就能把曲折的道路不断地向前推进。是因为毛泽东的身上有两项极强的技能:一个是能看到事物发展的方向,另外一个就是能及时找到犯错误的原因。他把练习这两项技能的理论,一项写进了《矛盾论》、一项写进了《实践论》。既然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要犯错,那么很显然,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两条:第二:犯错以后及时找到犯错的原因,也就是找到病根。要做到第一条,也就是尽量减少犯错,并不算很困难,因为我们知道所谓的“错误”,就是用感性认识代替了理性认识去做决策。比如李立三曾经整出过一个“立三路线”,他当时就是错误的估计了敌我双方的力量,这种对敌我力量的认识,就是非常感性的,非但没有理论依据,连个最基本的军队数量的数据分析都没有,这事儿当然就不靠谱。结果盲目的命令红军进攻大城市,又纷纷号召地下组织起来发展暴动,最后被国民党几个回合打得连基本盘都动摇了。这种错误,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当时革命战争的规律,对敌我双方力量没有理性的估计,完全凭着自己的主观愿望,主观认识去做决策,可不就犯错了吗?这种错误相对来讲,是比较好纠正的,因为就是在蛮干思想的指导下犯的错误。比如:你要发动对敌人的进攻,至少要有一个敌我力量对比的基本分析吧,没有这种分析,必然催生出盲目性和冒险性。第二条:在不确定你的“理论依据”是理性认识之前,用最低的成本去试错。因为很多时候,即使有了理论依据,但是你也不知道这个依据到底是不是准确,甚至有可能与实际差得很远,所以在不完全确定之前,就要减少投入,并做好各种可能性的假设,以防止陷入被动状态。你开发一个产品,一般也要先进行一个小范围的测试,找出Bug,试试运行效果,然后才会投入市场不是吗?这是为了尽量减少错误,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学会,也比较容易做到的。而真正体现超强技能的,是从所犯的错误里面找到原因,找到病根。大家不要小看这件事,一般性质的错误是比较容易找到病根的,比如立三路线式的盲干错误。可是对于那种具备了完整的思想和理论形态的错误,则极难找到病根,而且一旦找错了,后果往往很严重。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在不断的失败中,无法纠正,并把正确路线给拉回来?就是因为明明是路线错误,可是博古和李德,却一再的强调是下面的人执行出了问题。因为你的理论本身错了,所以他们在军事斗争中,就必然屡屡受挫,而这个时候你如果没有找对病根,那么你就会认为是这些负责打仗的将军们有问题,然后就必然对他们来一个“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最后又使得错误朝着难以遏制的方向发展起来。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思想和理论本身是对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没有摸索出正确的方法,可是你却把病根找到了思想和理论问题上,这个后果会更严重。比如,我们说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关系,因此我们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和创造这种平等关系。可是,在这种政策初期,必然会因为过于追求平等,而造成一定程度的平均主义,从而引起部分被“平均”的群体的不满。这个时候,病根很显然是出在了平均主义的问题上,你应该想的办法,是如何在创造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减少甚至杜绝平均主义。可是你却一下子跳出来喊道:“不得了啦,平等的观念有问题,会变成大锅饭,会变成弱者对强者的剥削。”这下子,问题就严重了吧,直接开始从根源上否定平等关系,把平等开始等同于大锅饭、等同于平均主义,然后就从思想和理论上开始挖“平等”二字的墙角,这么挖下去,就是单干,是瓜分集体财产,平等自此变得遥不可及。所以,我们为什么说找错了病根很可怕,就像一个医生一样,人家明明是感冒,你却说人家患了癌,你说你缺不缺德?毛泽东在历史上,除了善于指出前进的方向之外,另一个技能就是我们上面说的找出病根。陈独秀时期的错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直截了当的指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王明时期的左倾错误,毛泽东分析出了当时的革命性质,只能是联合一切抗日阶级的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在新民主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快速发展,八路军力量迅速壮大。这是一种极强的纠错技能,其核心就是找准病根,那么这种技能要如何练习呢?要能准确的找出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理论上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你掌握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事物的本质,当你掌握了这种规律以后,也就不会轻易的抓错了原因。我们只需要看一看感性认识是如何发展成为理性认识的,就一目了然了。我们在感性阶段,通过不断实践,收集与事物相关的各种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材料,然后需要一个把这些材料通过大脑进行加工的过程,也就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过程。而分析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用到一些理论工具,就像工厂加工原始材料一样,需要加工机器。经过马列理论对原材料的加工,最后就能得到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就知道,首先你收集到的材料必须是完整的,而不是片面的,这就需要一个充分的调查研究的过程。同时,你还需要一套加工工具,这就需要你用心的学习马列基本原理。当然,你处于不同的行业,那就需要学习不同行业的理论原理,作为你的加工工具。理论上就是两点,你需要周密的调查研究,找到充分的原材料,这是前提;其二,你需要有一个加工这些原材料的工具,也就是一套理论工具。这样子看上去这个找病根的问题,似乎是可以解决了,虽然调查研究不一定能保证全面,理论工具也不一定能保证学的扎实。可是偏偏有很多人不这样干,他们明明知道病根出在了哪里,却偏偏给你开个假药方。因为,如果大家个个都平等了,谁来叫他们“老爷”呢?
加入八角楼上知识星球,在那里,我们一篇篇解读《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