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人于右任、陈仪与兰溪郑氏
据民国十七年(1928)开始重修的《兰溪郑氏宗谱》记载,兰溪郑氏始祖曾八公名光祖,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间,一说于高宗建炎年间,由扬州迁兰溪,以京朝官的身份奉使至兰溪,卸任之后,就卜居于县城的东南隅,配金氏、陈氏,生二子,一名昇,一名季。但旧谱序及越渠公墓志记载,有靖元公者迁兰溪至十二世才生曾八公,然世远年湮,已不可详考了。
自曾八公之后,郑氏繁衍发族,英贤辈出,代有闻人,至明代有郑錡中成化十一年乙末榜进士,郑瓘中宏治三年庚戍榜进士,郑本立中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榜进士,郑国宾中嘉靖二十九年庚戍榜进士,郑宏道中嘉靖三十三年甲辰榜进士。清代,郑度中康熙五十七年戊戍科进士。郑氏大振家声,蔚然为兰溪望族,与兰溪名门互为婚姻。名人如三部尚书唐龙配郑氏,再如状元唐汝楫、探花皋赵志皋、文学家胡应麟及其父刑部主事、云南佥事胡僖、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唐壬森等均为郑氏外孙,先后为郑氏家庙作记或为宗谱作序,可谓盛极一时。至民国十七年(1928)开始修谱时,兰溪城乡郑氏男丁已达一万余人,俗有“郑小猪满弄堂”之说,所以有重修宗谱之盛举。修谱告成,礼请于右任、陈仪等民国大佬为之作序,以为宗族荣光。
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1906年4月在日本得会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为国民党元老,曾任国民党上海执行委员会委员,国民党工农部长,1926年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于右任声名非常显赫,那么他有什么因缘为《兰溪郑氏宗谱》作序呢?其实于右任在序文中开宗明义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兰溪郑氏将重刊族谱,其族人英伯同志方闻博识,与予共患难最久,尝为予言曰:予族迁兰之始祖乃在宋南渡之际,其初仕于兰,既去职,以与其地习,因而家焉。嗣支派日以蕃衍,迄今滋生丁口达万余人。子弟敦谨,治生惟秩,幸不为先世而愿得一言以垂训于后。”序言大部分皆叙述兰溪郑氏源流,兹不赘录,落款为“民国十八年八月于右任序”。可见此序文是应郑英伯之请而作。序中特地表明“英伯同志与予共患难最久”,可惜未详述两人共患难之始末。查宗谱世系伟一零四一,柏荫,字英伯,原行一三八六,名郑钺,家在北门郑家巷。郑钺为清官费留日学生,初进日本岩仓铁道学校学习,抱救国之志,加入同盟会,与于右任相识,旋入日本法政大学学习,专攻法律,获法学士学位。先后任山西、福建、上海等地高法院检察官之职。曾执教于于右任创办的并任校董上海复旦大学。1918年护法运动中,郑钺出任于右任任总司令的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一等秘书。所以于右任深情地说:“英伯同志与予共患难最久”。
郑钺在日本时与日本武士世家、名门闺秀木村花子相识后结婚,育有二子三女。长子海澄是空军飞行员,1944年1月19日在保卫重庆的空战中壮烈牺牲。女儿苹如加入中统,策划暗杀敌伪头目76号特工总部主任丁默邨,锄奸未成,出师未捷身先死。郑钺拒绝日本人请其出任汪伪政权司法部长的邀请。郑苹如牺牲后,他一病不起,于1943年4月8日于上海饮恨而终。
郑钺三女五如曾任于右任的英文秘书,这也是于右任为《兰溪郑氏宗谱》作序的缘由之一。
那么陈仪为《兰溪郑氏宗谱》作序又有什么缘由呢?陈仪(1883-1950),字公洽,号退素,浙江绍兴人,民国陆军二级上将。陈仪在《兰溪郑氏重修宗谱序》中说,“郑同志穀诒,频隶余戎幕,习于军事,兼娴政治,出宰皖省六安。一日因原籍宗祠修谱,奉族长邮命,持其宗谱一册问序于余。万历年间有澹中公,登甲辰进士,为皖司理,摄郡篆,系穀治同志十一世之嫡祖,谳鞠明允,郡无寃民,历官皆有惠政。”可知民国十八年(1929)郑氏修谱时,郑穀诒恰在安徽六安任县长(不久调任湖北),郑氏族长去信求序,穀诒即持宗谱首卷谒见陈仪。因穀诒曾在陈仪部下军队中工作多年。所以陈仪欣然为之作序。落款是:“中华民国十八年十一月日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古越陈仪敬序。”
《兰溪郑氏宗谱》记载,郑穀诒先后于浙江法政讲习科、浙江警务研究所、浙江陆军军学补习所炮科、浙江陆军无线电教导队等学习毕业,曾充浙江模范警备队中尉连副,改充一师排长、连长、副官、参谋团副暨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第一师一团一营营长,在北伐战争中作战勇敢,被炸受伤(一说为抗日战争中受伤),截肢致残,家人呼为跷脚爷爷。民国十九年(1930)任军政部陆军署驻鄂残废军人教养院院长。后任南京中山陵管理处处长,晋升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