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作家】王小哲:看电影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78】

看 电 影

河南邓州       王小哲

大前天,公安系统教育整顿有一个《平安中国之守护者》观影活动 ,组织民警在奥斯卡影城观看电影。电影名字就叫《守护者》,很不错,可惜看了大概有20多分钟时间,丁大队通知去大队开会,我们几个恋恋不舍的离开影院回到大队参加会议。

回大队的路上,我当时就决定准备写一篇关于看电影的文章,离上次写《我的入警故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这次不是教育整顿的任务,所以就没有紧迫感有点懒散,迟迟动不了“笔”,今天下班早了一点,坐在电脑桌前,告诫自己争取午饭前把它敲完,题目就叫《看电影》吧。

屈指一算,在这之前,已经20多年没有去过电影院看过电影了。

小时候在南关影院对面住,可想而知离电影院有多么的近。那时候邓县县城内只有两家电影院,一个是丁字口电影院,一个就是南关影院。电影给我的最早童年记忆,就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电影,印象中都是妈妈抱着我,印象中每次爸爸妈妈都是带着我去看,真的没有同哥哥一起去看 的那怕一丁点的记忆。一直到现在,我哥回来探亲,偶尔还在提起小时候父母不疼他就知道亲我。我想当时看电影,是不是爸爸妈妈把我哥留给我奶奶在领着。童年的记忆虽然有点恍惚,但精彩的电影我还是有印象,像印度电影《流浪者》,日本电影《追捕》、《望乡》等等,《追捕》跌宕起伏的情节、紧张急迫的音乐使人耳目一新,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一时间,“杜丘”成为那一时代冷面硬汉的象征,“真由美”也变成了美丽婀娜的代名词;电影《流浪者》,虽然不懂富贵小姐丽达和“流浪者”拉兹的纯真的爱情,但是 影片中那咏叹的旋律、艳丽的服饰、夸张的舞蹈,给人精神上的震撼挥之不去令我至今难忘。那时候电影票是一毛钱一张,小孩不要票。每次在妈妈怀里都是看到中间就睡着了,电影散场了再醒来。但也有例外,比如《画皮》,在观众的惊呼声中,虽然在妈妈怀里,有爸爸妈妈的保护,还是缩成一团,最后连脚也缩在妈妈怀里,不敢耷拉在外面。电影散场了,妈妈抱着走,我眼睛也不敢看周围的人,怕忽然窜出一个披头散发的女鬼什么的,而且随后的一段时间,真想得到一把老道士那样的桃木剑。

那时候整个邓县只有一条半街:一条街就是现在的古城路,从丁字口到南桥店,是水泥路面 ,比现在要窄多了,古城路扩宽两次后才是现在的模样,路面是中间鼓两边低;另半条路就是现在的老团结路,从西阁邮局到东阁文化路口,也是水泥路面。父亲年轻的时候按他自己说有1.57米,属于瘦小型的,父亲今年80岁了,当然现在缩的又矮了几公分,但母亲当时个子高,身材好,年轻的时候有1.64米,电影散场了,偶尔母亲走舍急了,走在路面中间,父亲就会停下来抱怨母亲:“咋又走到高处了!”母亲抱着我,就会含笑着紧跑几步,从后面绕到父亲右边路面的低处再一起走。这就是童年观看电影的记忆,日子虽然过的清贫,但有的只是快乐和对父母的眷恋。真要回忆起来,几天几夜也写不完。岁月,会越走越远,但童年的回忆不会模糊。篇幅有限,童年的就到这里吧。

少年时代对电影有了更深的记忆。家就在南关影院对面住,有了更多的看电影的机会。那时候作业也少,不像现在,现在小儿子放学就开始做,除去吃饭时间,往往要做到9点多,有时候会更晚一些。那像我们小时候 ,小时候我从三小放学站队回家,到半路队形散了,我是个急性子,一看队伍散了 ,就急急忙忙回家,坐在院里先做作业,趴在高凳上,坐在矮敦上,等别的小朋友玩玩耍耍打打闹闹到家,我的作业已经写完好一会儿了。剩余的时间就都是玩了。晚上如果想到南关影院看电影时,虽然没有钱买票,但难不倒我,已经很有经验了:在入票口候着,看到有大人检票往里进,紧跟着人家随着就进去了,很少被揪出来。有时候和伙伴们能一个晚上出出进进几趟。电影反反复复就那几个,很少有新电影,早看了不知多少遍,好多台词都记的一字不差。我们进去就是玩。南关影院进去大门,右手边有一个卖零食的,是一个干瘦老奶奶,说是零食其实也就是老两样:兰花豆和西瓜籽,都是咸的,又香又咸。五分钱一包,报纸叠成三角形装着,口敞着,很是诱惑人。可那时候家庭都不富裕,都吃不起,一年不知道能不能吃上两三回,偶然得到五分钱,晚上看电影的时候买一包,一颗一颗的慢慢吃,很咸很香,到最后连手指头也要舔一舔。

少年时代对电影更大的乐趣还是露天电影。比如南桥店大队,春风阁大队等等的露天电影。几个大队农闲时就不定时的有放电影的,那时从不知放电影的人是从哪儿冒出来的;电影都是夜幕降临的时候开始放映,但是在半后晌就看到打麦场里就有人开始拉起白色的幕布,十几米之外有个搁放映机的高架子。随着太阳的慢慢落下,渐渐从四面八方跑来看热闹的小孩,慢慢开始占位置,我和邻居的小伙伴们就赶忙回家搬个板凳占上位,那时这露天的地方先入为主,所以早得到消息的孩童都有个好位置。

有趣的电影让我们精神十足,困意全无地全程看完,碰到不喜欢的就和小伙伴去玩,从正面看一会就跑到反面再看会,想看看到底有什么不同?想不出所以然来,只记得反面的地下稀稀拉拉坐着几位老人,吸着旱烟袋。记忆里看了好几部难忘的电影有《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里面的教育深刻至今难忘,《卷席筒》《五女拜寿》让观众哭的泪流满面…...不知不觉中夜己深,电影也已接近尾声。当片尾的音乐声响起,人群开始骚动起来,有叫小孩回家的,有谈论电影的,有找东西的,有搬凳子的,我们原来的小伙伴都各自分散走在回家的路上,还一边不舍地看一眼白布上的字幕。这就是我少年时代对电影的记忆:虽然电影不多, 但至今仍然有许多记忆还是很深刻的,像《红孩子》、《党的女儿》、《狼牙山五壮士》、《回民支队》、《扑不灭的火焰》、《黄继光》、《董存瑞》、《铁道游击队》、《上甘岭》、《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等,电影中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至今仍闪现在眼前:党的女儿玉梅在敌人严刑拷打面前宁死不屈;革命后代——红孩子们年龄虽小,凭自己的聪明智慧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敌人勇敢战斗;蒋三、马本斋、刘洪等英雄既武艺髙強,又勇敢沉着;董存瑞、黄继光、王成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战斗的胜利,这些英雄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打小学习的榜样。反之叛徒马家辉、汉奸蒋二、白守仁,杀人不眨眼的鬼子松井等是我们永远仇视和喷恨的靶子。

转眼到了大学,已经步入90年代了。读的是体育专业,一半是室内文化课,一半是室外课。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每个周末学校都会在篮球场放电影和在大教室办舞会。舞会是一次都没有去过 ,电影倒是看了不少。放《阿姆斯特丹的水鬼》时,警察侦破过程中漂亮的女主角几次险些被袭击,又几次死里逃生,整个过程疑云重重,险象环生。一次次的惊险镜头出现,让人的心就要快蹦出来了,伴随着篮球场上女同学的尖叫声,影片达到了高潮。大学有个女生对我特别好,也许是都来自邓州都是体育系的吧。也姓王,为了和小W区别开,就叫她W同学吧。写到这里,我忽然发现我的好几段恋情或者疑似恋情都和“王”姓纠结在一起,我现在的妻子也姓王,这也许是冥冥中的天意吧!

W同学不止一次的说过,“小哲,你希望我什么样子,我一定努力做到行不行?”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回过头看看,感觉那时候我真的配不上W同学,体育系50名同学,除去8名女生,至少有快40名男生比我长的高大威猛,我就是一个专项乒乓球体重不足56公斤身高1.72米的瘦弱男孩。学校运动会上看到W同学1500米、3000米和5000米技压群芳所向无敌时,总会寻找我先跑到我面前,看着W同学虽然汗流浃背但仍旧漂亮精致的脸庞和健美颀长的身材,我也曾心动过。我也曾问过W同学,她说:“我就是要———要保护你”。现在W同学,想对你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每一天都没有放弃锻炼,身体也强壮多了 ,成为了一名保护群众的人民警察。我家里的相册,还有我们上大学时在一起的照片。写到此处,仿佛依稀看到试卷发下来,你转过身胳膊趴在我的课桌上,手遮住你的分数,狡黠的问我:“《体育理论》我95分,你考几分?”还是短头发,黝黑适度的脸庞还是那样的光洁。又扯远了,电影电影。

和W同学一起去市区坐公交看过几次电影,印象最深的是看《霸王别姬》,陈凯歌导演的。由张丰毅、张国荣和巩俐主演。这部以京剧为题材的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热闹而又落寞,浓艳却又惨淡。历史与现时、真与假、善与恶、爱与恨,纠结缠绕,人世纷争。他是陈凯歌早期导演的影片,可以说是堪称经典,其中融入了人生,艺术,政治,历史,情感等多种元素,仍显得杂而不乱。后来这部电影赢得1993年度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电影奖。尤其是里面的主题曲《当爱已成往事》,由李宗盛和林忆莲演唱。因为这次合作,李宗盛抛弃了自己的结发妻子与林忆莲在98年奉女成婚,当然了,现在两人也已经分手。但这不能抹杀林忆莲在华语乐坛的天后位置,更不能抹杀李宗盛华语乐坛“音乐教父”的地位。毕竟:最懂男人十一郎,最懂女人李宗盛。个人觉得如果是在唐代,那罗大佑就是李白,李宗盛就是杜甫。所以爱情就是这样:因为有时候,你选择与某人保持距离,不是因为不在乎,而是因为他(她)出场的时间稍有点不对;人生遇到的每个人,出场顺序真的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换一个时间认识,就有不同的结局,或许有些爱,只能止于唇齿掩与岁月,此后,是惊世是平庸是绚丽是落魄是风是雨,都只能在彼此的祝福中。

我最后的几次在影院看电影都是参加工作后和小W一起的,那时候她因为是初恋爱害羞,我们都已经订婚了,有一次看完电影,出了影院大门,遇到她的一个家乡熟人,本来我推着自行车,她和我肩并肩走着,一和那个熟人搭上话,她刻意的离我远了一些,我很生气;那个她的老乡熟人搭讪几句就走了,她马上靠过来,我还在生气,就把自行车把扔给她,一个人气呼呼的往前走,她赶紧追上我,讨好我,我没有理她,一直到水上楼,我仍旧没有理她,后来我索性丢开她跑起来,她骑车在后面追我,我一直跑到南桥店,汗把衣服都沓湿了。

也许这就是年少时的爱情写照,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

“那时候的爱情,

为什么就能那样简单

而又是为什么,

人年少时

一定要让深爱的人受伤,

在这相似的深夜里

你是否一样,

也在静静追悔感伤

如果当时我们能不那么倔强,

现在也 不那么遗憾

你都如何回忆我,

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这些年来,

有没有人能让你不寂寞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 如何去爱

可惜你 早已远去,

消失在人海

后来 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 一旦错过就不再”。

小W虽然比我大几个月,可我那时候就像一个不懂事的毛头小子,很小的事情也爱找事闹别扭,让她处处哄着我。她很少和我生气闹别扭,但偶尔生起气来和我现在的妻子很像:杏眼圆睁,疾言厉色,一点也看不到平时的温柔体贴。但也和我现在的妻子一样,一哄就好了。

再回来,遇到了我现在的妻子,我们俩一直没有去影院看过电影。刚结婚时,我在小杨营派出所,她在杨营棉花站上班,都住在派出所,那里也没有电影院。后来有了大儿子,后来我调回市区,妻子下岗了,再后来又有了小儿子,后来又有了生意......没有一丁点的空余时间。最大的奢侈就是偶尔大儿子放假看护一下店,晚饭后我和妻子带着小儿子 ,从南桥店出发,顺着古城路往北,一起散一步,大部分时间都是到大十字街都赶紧赶回来,有时候小儿子说,:“爸爸,咱们再往前走一截吧?”我掏出手机打给老大问“店里木事吧?”老大说木事木事。我们会再往前走到新团结路再原路返回,如果是再往西走三贤路回来,小儿子会高兴坏了。

生活就是这样:平淡中显温馨显真情,我们活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

前两天妻子又生气了,她对我又吼又叫,那情景和小W生气时是那么的像,恍惚中霎那间我不知身在何处,仿佛回到了20几年前,可现实又在眼前,我嘴角咧了一下,禁不住笑了一下,老婆吼到:“笑屁里,说正事,谁跟你嬉皮笑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