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山水画

文/张 震

山水画究竟始于何时,现在已很难有准确的答案,通常有一种说法是始于汉朝,在汉恒帝时,有一个叫刘褒的人,他画了《北风图》《云汉图》,画面有“寥廓之景物”,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说,人们看了他的《云汉图》会感觉热,看了他的《北风图》又会感觉冷,这种画之前从没有过,后来人们就把这两张画称之为山水画的起源。

山水画真正起步的时间,已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三国分争”、“六代递嬗”、“五胡乱华”,人们开始喜欢老庄玄说,开始爱好自然,崇尚风雅,隐遁山林,于是,山水画便在这个时期开始兴起,这个时候的山水画大多以人物为前景,山川树石为背景,题材多为神话故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就是这个时期的典型范例,《晋书》中谢安也称顾恺之:苍生以来所未有。之后,山水画又有最为著名的王微、宗炳和开宗立派的陆探微(以书法入画第一人),以及他们都是山水画的名家之始,可惜他们没有任何作品传世,只有有关论述山水画的著作。

隋 展子虔《游春图》卷(局部)

进入隋朝,全国统一,隋文帝、炀帝都比较重视绘画,于是隋朝的画家开始渐渐多起来,画水最出名的是展子虔,他有《游春图》,青绿勾勒,笔调细密,画上有宋徽宗的题字——展子虔游春图。其次是董伯仁,他画过《三顾茅庐》,唐人张彦远在评说董伯仁时说:董有展之车马,展无董之楼阁。再其次是郑法士,及他的儿子郑德文,他的弟弟郑法轮,他们皆善长台阁楼观。

进入唐朝,山水画只到出现吴道子、李思训之后,才成为一种独立的体封,之前都是以人物为大。唐朝张彦远说: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二李”即李思训和他的儿子李道昭,也叫“大小李将军”,因为李思训官至右武卫大将军,李道昭曾任扬州大都督府参军,“李家山水”金碧著色,精致工细,“李家山水”还包括李思训的弟弟李思海,以及李思海的儿子李林甫,是典型的“家传画法”,后世也将“李家山水”称之为山水画北派之宗。

南派呢?则以早于“李家山水”的诗人王维为宗,传说王维画画笔意纵横,极有天赋,他创造了一种水墨淡彩之法,王维之后有王洽,他创“泼墨之法”,时称“王泼墨”,宋朝米芾父子的“米家山水”,灵感就是来源于“王泼墨”。唐朝还有一些山水画名家,比如卢鸿一,王宰、项容、张志和、韦偃、张璪等,他们在当时都很有名,只是他们几乎没有画作传世,渐渐被淡忘了。这些人当中就拿王宰来说,他曾任西川节度使韦皋的幕僚,与杜甫十分友好,因为他是蜀人,多画蜀地山水,面玲珑窳窆,巉差巧峭,杜甫曾为王宰写过十分有名的《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关仝 《山溪待渡图》

五代十国山水画出现了“四大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这四人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方向,被后人尊为开宗大师,这四家都是继续了南宗的衣钵,把南宋山水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宋朝的山水画,起初仍是以工笔为主,以李成为代表,学师关仝,李成最工树术,用墨最少,成语“惜墨如金”讲的就是李成。李成传道于许道宁、李宗成、郭熙、高克明,他们都是以画山水寒林为最佳,四人中郭熙最得李成精髓。之后又有范宽,先学李成,后学董源,山水自成一家。整个北宋时期,山水画以董源、李成、范宽为三家鼎立,另外还有一个郭忠恕,专工屋木楼阁,为后世“界画”之宗。

到了南宋后,山水画仍有两派,一派传承着“大小李将军”的金碧青绿山水,以赵伯驹为首,跟在后面的有其弟赵伯骕、李唐、刘松年。另一派则以马远、夏珪为主要人物,笔法劲拔瘦硬,章法独立新奇,世称“马一角夏半边”。宋朝的除了工细的山水之外,也出现了写意山水,画者有僧惠崇、刘道士、江参,画作多写江南小景,画面水墨淋漓,高简淡雅,这三人都是方外之人,尤其是江参,更是萧散之人,他一生酷爱诗画,终身飘泊,无所定居。另外,米芾父子的“米家山水”,也属于写意的范畴,这些写意山水画的宗源,都是始于董源、巨然,所以,王维虽是名誉上的南宗之祖,但真正的南宗开派宗师是“董巨”。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元朝山水画最早者是赵孟頫,他半学李成,半融王维,也就是画面有工细的地方,也有写意的地方,这就叫兼工带写,或者叫小写意,其夫人管道昇、弟弟赵孟籲、儿子赵雍都是玩这一路的。

此外,元朝山水画家还有高克恭、龚开、学的是“米家山水”,在当时皆有盛名。之后,“元四家”出现,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这四家为元代山水画集大成者,黄公望浑厚、王蒙朴荗、吴镇沉着、倪瓒疏简,这四家都是南宗的继承人,有了这四家,南宗山水画便异军突起,一路独盛,之后深受历朝历代的追捧,并长久的影响着后世山水画的审美标准。

戴进 洞天问道图

明朝统治时间要比元朝长出近180年,明朝也比元朝更重视绘画,明朝继宋朝之后又开始设置画院,明朝画院的山水画,是明朝山水画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在洪武年间有周位,他曾经当着朱元璋的面,画《天下江山图》。永乐年间有郭纯,宣德时又有戴进、李在、周文靖,成化年间有吴伟,正德年间有王谔、朱瑞,这些画家中以戴进最高,戴进吸收了郭熙、李唐、马远、夏珪的长处,又因为他是浙江杭州人,徒弟又多是浙江人,他也就自然而然成了“浙派”的开宗人,“浙派”主要有戴进、吴伟、蓝瑛三家。

到了明朝中期,“浙派”渐渐衰落,“吴派”开始鼎盛,浙派与吴派基本上是差不多时间同时出现,只是浙派的辉煌期要一些,吴派的早期代表人物有王绂、杜瓊,后来有沈周、文徵明,再后来有董其昌、沈灏、陈继儒。吴派和浙派一样,也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吴地人(苏州一带)。吴派与浙派在学术观点上有差异,长期处于相互批评,但对后人而言都是好画,都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码头。在吴浙两派中间,还有一派——折衷派,早期有冷谦,后有周臣、唐寅。浙派重工细,吴派重情趣,折衷派则兼济浙吴两派。明朝山水画除了这三大派之外,还有一些声势相对小一些的派别,有松江派(也叫华亭派)、云间派,代表人物有董其昌、顾正谊、沈士充等人,从明朝山水画派也可以看出,明朝绝大多数最优秀的画家,基本上都是浙江、江苏一带的人。

石涛《黄山图册》局部

清朝山水画最好的画家主要集中在明未清初至清中期,这期间有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石涛、方太猷、张宏、傅山、金俊明、龚贤、方以智、恽本初、弘仁、朱耷、髡残等等,这其中就包括“清四王”,“清四僧”,四王在当时影响力更大一些,徒众也广,传播力也大。四僧不是在庙里,就是在云游,不停地流动,收不了几个徒弟。四僧中收徒最多的是弘仁,他是徽州人,徽州又称新安,所以他创立了“新安派”,代表人物有查士标、孙逸、汪之瑞,优秀的继续人有高翔、黄宾虹,但黄宾虹离“新安派”太远了,他和弘仁相差了255岁。

四僧中石涛也有创派,和梅清、弘仁创立“黄山画派”,但黄山画派比较松散,随着石涛、弘仁的离开,只剩梅清坚守。四王中王原祁徒弟最多,有华鲲、金明贤、唐岱、王敬铭、黄鼎、钱维乔、钱维诚、王愫、董邦达、张宗苍等等,创立“娄东派”,而四王之王翚以杨晋、徐溶、顾卓、金坚学、袁祖慰等人创立“虞山派”。这期间罗牧又创立了“江西派”,龚贤、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逊等八家建立“金陵画派”,以蓝瑛的儿子蓝孟、家族孙子蓝涛创立了“武林派”,武林即杭州。此外,还有“后云间派”,主要有奚冈、黄易、汤贻芬、戴熙。还有“袁氏画派”,即袁江、袁耀,以画亭台楼阁为主。画派的好处是能组织起来搞创作,能成“势”,坏处则是偏于固守、保守,容易产生小团体、小帮派、拜山头、甚至贬低排斥其它艺术观念,这种情况直到今天依然存在。

山水画到了清末,几乎进入一个瓶颈期,大多数画作都是以摹古或稍加改良为主,极少有创新,在格调和文化气息上逊于古人。民国后期和新中国建立之后,由于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古代山水画的传承文脉在这时出现了断裂,也就在这个时期,山水画开始渐渐转型,寻求新生,开始追求笔墨变化,追求新的画面语言,并在创作上解放思想,在题材上更加与社会生活,与人们的审美需求紧密相连,这些好的思想观念,好的做法,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

张震作品

*作者简介:张震,独立文人画画家,知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喜欢独立思考、写作、画画,避热闹,轻粉华,忌悖德,不向往混的好,只想平和平静地与纸笔交朋友,南山种豆,东篱采菊 。

(0)

相关推荐

  • 明代的山水画及其画派(下篇)

    (接续上篇) 三.明代画派简述 1.浙派 浙派山水,以戴进为创始人.在明代中叶之前,画家如周文靖.周鼎,陈景初.钟钦礼.王谔.朱端.陈玑.夏芷.方钺.王世祥等,都属于此派. 这一派山水,取法于南宋的李 ...

  • 明谢时臣山水画神品《林峦秋霁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谢时臣 林峦秋霁图 轴 纸本设色 231.2x118.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吴门画派"是明代中后期以擅长诗文,有较高文学修养的画家所建立的一个大型画派,在太湖流域一带风靡 ...

  • 中国山水画发展史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具有博大精深的绘画哲理,无论在内容上.技法上还是形式上等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本章将宏观地介绍中国山水画的一些创作理论及一般的笔法.墨法.构图形式等,从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山水画, ...

  • 【北宋山水画】•郭熙

    导读 宋代山水画继五代之后发展更为成熟,皇帝.贵族.仕大夫文人及富户商人都对山水画产生了兴趣,作品有装饰殿堂厅室的巨幅壁画和屏风,也有绘于卷册展放案头的小幅作品,此时名家辈出,风格多样,画家继续重视深 ...

  • “古雅娟秀,超然出尘”明代后期,吴门画派...

    "古雅娟秀,超然出尘" 明代后期,吴门画派开始衰落,画坛中心也由吴门迁至松江.松江派的董其昌是晚明画坛上最为瞩目的人物.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 ...

  • 李可染——漫谈山水画(一)

    编者按 这篇文章是根据李可染先生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讲课笔记整理的.李可染先生认为,山水画意境问题很重要,这次讲课只是一般地谈谈.整理稿在文句上可能有出入,限于时间,未及很好地斟酌修改.补充,更深入 ...

  • 李可染——漫谈山水画(二)

    编者按 这篇文章是根据李可染先生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讲课笔记整理的.李可染先生认为,山水画意境问题很重要,这次讲课只是一般地谈谈.整理稿在文句上可能有出入,限于时间,未及很好地斟酌修改.补充,更深入 ...

  • 李可染——漫谈山水画(三)

    编者按 这篇文章是根据李可染先生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讲课笔记整理的.李可染先生认为,山水画意境问题很重要,这次讲课只是一般地谈谈.整理稿在文句上可能有出入,限于时间,未及很好地斟酌修改.补充,更深入 ...

  • 黄锐才:漫谈山水画的美学形态

    原创2021-07-17 15:41·广州国际艺博会 艺术家简介 黄锐才 黄锐才,中国工笔画学会白描艺委会副秘书长.广州粤港澳书画院副院长.广州市国画协会副会长.广州市茘湾区美术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 ...

  • 艺术漫谈 | 施云翔山水画课堂讲习录

       中国画行笔讲究书法用笔的意趣,也讲究笔法提按的变化和节奏,行笔的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能让线条附有生命的张力,故而中国画有"线形之美"和"线质之美&qu ...

  • 原创 | 新疆山水画创作漫谈(之三)

    建立起适合新疆审美情趣的理论体系 周光辉 理论是实践的指路明灯. 创新首先是理论的创新,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的实践才不会迷失方向. 金秋胡杨,规格:90*90cm 新疆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有史以来.前所未有 ...

  • 原创 | 新疆山水画创作漫谈(之二)

    新疆是中国山水画语境创新的源泉 周光辉 艺术源于生活,成功的艺术在于创新,而成功的创新在于在生活中发现,发现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风格面貌.纵观中国绘画史,凡有坐标意义的画家无一例外, ...

  • 原创 | 新疆山水画创作漫谈(之一)

    周光辉简介: 1946年出生,笔名寒星.号静雷轩主 潜心中国画西部山川大漠的创作研究四十余年,曾参加"全国第一.三.四.五.六.八届当代山水画邀请展"."全国首届风情画大 ...

  • 施云翔山水画课堂讲习录 | 《漫谈书画同源》摘录

    施云翔课堂讲座--摘录(见封面图) 施云翔个人简介 施云翔,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导师,北京荣宝斋画院名家工作室导师,大风堂中国画学研究会会长.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创作基地特聘导师,中国徐悲鸿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