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之死

大圣的小宇宙

第427篇原创文章
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文/ 大圣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二日。

李自成的大军距离北京越来越近了。

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我们习惯上称呼的崇祯皇帝,这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老神仙在他手心里写了一个“有”字,然后便飘然而去。

崇祯梦中惊醒后,百思不得其解,早朝的时候,就把这个梦讲给大臣们听,问大家:“有谁知道,这是啥意思?”

大臣们纷纷说:“恭喜陛下,这是大吉之兆啊,手里有,有权有势有钱有粮有办法有前途,要啥有啥,有总比没有强啊,这预示着一切尽在掌握。”

崇祯哭笑不得,心里说:闯贼已兵临城下,大明朝危在旦夕,我现在手里有啥?我特么有气!

散会后,心腹太监、九门提督王承恩跟随皇帝回到后宫,犹豫了一下,对崇祯说:“刚才大臣们都是在为陛下宽心,奴才略懂周易八卦,斗胆为陛下解梦。”

崇祯道:“但说无妨。”

王承恩说:“您梦到的这个'有’字,上面是一个'大’字少一捺,下面是一个'明’字少一日,'大明’残缺,预示我朝将失去大半天下啊。”

崇祯听罢,心头一震:难道真的是神仙指引,让我迁都南京,退守半壁江山吗?

1

自打从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著名木匠明熹宗朱由校手里接过这个烂摊子,崇祯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

明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外有满清皇太极骚扰入侵,内有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加上连年大旱,瘟疫流行,大明朝早已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

所以,迁都的事儿,其实已经在朝廷内部讨论过多次了。

崇祯内心一开始是拒绝的。

放弃京城,放弃宗庙陵寝,偏安一隅,将来有何面目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这是逃跑主义,是要留下千古骂名的。

崇祯当时仍对剿匪成功抱有幻想,加上来自各方面的阻力,迁都之议,几次都不了了之。

谁成想,到了崇祯十七年,形势急转直下,李自成的大顺军锐不可挡,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

二月,起义军攻陷太原,直逼北京。

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怎么办?

翰林学士、左中允李明睿再次向崇祯上书提议:事不宜迟,应果断放弃京城,迁都南京,这是保住大明不亡国的唯一出路。

南京原本就是明朝的国都,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直到永乐年间,明成祖才迁都北京。

也就是说,南京那边的皇宫都是现成的,简单收拾一下就可以搬进去,南京各机构各委局的办公驻地也跟北京差不多,大家过去以后,政府很快就能投入正常运转。

崇祯皇帝接到这份奏折,连夜召见李明睿,拉着他的手感慨道:“朕有此志久矣,无人赞勷,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朕志决矣。诸臣不从,奈何?”实话说吧,我早就想迁都了,可是一直没人响应,所以才拖到现在,你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我已决心迁都,但大臣们不同意,怎么办?

李明睿说:“迁都事关重大,您是领导,提这种主张确实不合适,容易授人以柄。这样,明天早上例会,我先提出建议,试探一下内阁的态度,陛下可见机行事。”

当晚,两人彻夜研究了具体操作办法和迁都有关事项,直到东方破晓。据那天服务的太监们回忆,那一夜,崇祯办公室里的灯一直亮着。

2

原计划是这样的:

李明睿在会上提出迁都议案,崇祯皇帝立刻表态:“不!我绝不当逃兵,我要坚守阵地,与京城共存亡。”

大臣中肯定有人站出来劝阻:“不行不行,这样太危险了,请皇上务必撤离北京。”

崇祯继续坚持:“不!我绝不放弃宗庙社稷,绝不放弃京师百万民众,我要与人民在一起。”

如是者三。

最后,群臣跪倒一片,苦苦哀求:“请皇上以大局为重,迁都南京。”

万般无奈,崇祯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

离京前,发表重要讲话:“经过慎重考虑,我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撤离北京。但是,我们今天的撤离,不是为了逃命,而是为了争取明天更大的胜利。请相信,我早晚会回来的!”

留守将士热烈鼓掌,山呼万岁,响彻云霄。

崇祯最终迁都南京,开启南明新纪元。

这是预定好的剧本。

万万没想到,那些大臣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第二天早朝,李明睿的迁都议案一提出,立刻遭到了内阁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左都御史李邦华认为:“皇上自然守社稷,应与社稷共存亡,怎么能临阵脱逃呢?”

内阁首辅陈演更坚决:“大敌当前,皇上理应带领大家死守北京,李明睿妖言惑众,鼓动陛下弃城逃跑,居心何在?不杀明睿,不足以安人心!”

大臣们群情激奋,斗志昂扬,抢着把皇帝的台词都给说了,这种情况下,崇祯怎么好意思说:其实我是支持迁都的。这种话说不出口的。

只有李明睿坚持己见,当庭反问群臣:“万一京城失守,导致大明亡国,这个责任谁来负?”

众人一时无言以对。

僵持之际,左都御史李邦华站出来,提出一个折中方案:政府一分为二,皇上留守,太子南下,万一京师陷落,太子就在南京登基,由此确保我大明朝社稷的延续。

此言一出,当即有许多人表示赞同,说这个主意好,两全其美。

把崇祯皇帝给气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气哼哼地说:“朕以天地祖宗之灵,诸先生夹辅之力,或许不止于此。如事不可知,国君死社稷,义之正也。”万一我以身殉国,也是做国君的本分。

说罢,拂袖而去。

其实,皇上的心思,大家心知肚明,是崇祯自己想走,让太子留下监国。

但大臣们各怀鬼胎,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谁也不愿捅破这层窗户纸。

战场上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到了这一年的三月,李自成已兵临城下,崇祯和太子谁也走不成了。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当李贼之围京师也,毅宗亦欲南下,而孤悬绝北,音尘不贯,一时既不能出,出亦不能必达,故不得已而身殉社稷。”

3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开始对北京发动总攻。

十八日上午,大顺军攻入京城,挺进到了复兴门一带。明军大势已去,亡国在即。

想到三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就要断送在自己手里,崇祯痛心疾首,当天向全国发布了第5次罪己诏,也就是检讨书,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并为此向国民道歉:国家至此,“皆朕之过也。”

崇祯是一个非常具有自我批评精神的人,他是中国历史上发布罪己诏次数最多的皇帝。

然而,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前方的监军太监突然传回李自成的口信,说:“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而王,并犒赏军银百万,退守河南。”

意思是,李自成主动提出休战条件:割让西北一带给我,封我做西北王;但不奉诏,不觐见,不纳税,不受朝廷节制;然后再给我拿100万两银子犒赏三军。这样我就撤兵,退守河南。

这是什么情况?眼看胜利在望,居然主动议和。

到底是个农民出身的下岗工人啊,小农意识,胸无大志,李自成并没有推翻明朝夺取整个天下的打算,只想分一块蛋糕,做一方诸侯。

毫无疑问,这是大明朝最后一棵救命稻草。崇祯急忙召集群臣商议,问大家怎么办?

内阁大臣全部装聋作哑,一言不发。

朝堂上是死一般的沉寂,只有远处传来的隆隆炮声。

皇帝为什么不自己做主,凡事都要问大臣呢?

因为明朝实行的是内阁制,正常工作程序就是这样的,重大决策必须通过内阁审议。

此外,崇祯特别爱惜名节,又缺乏担当意识,不愿独自背负卖国的罪名,总希望能有大臣首先提出来,自己再顺水推舟,所以每次都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可是这次,不论皇上怎么问,群臣硬是无人应答。

让我们怎么说?与闯贼议和,割地赔款,接受这样的条件,签订城下之盟,这叫丧权辱国,谁敢答应?

崇祯无奈,只得长叹一声:“哎,算了,散会吧。”

这是大明朝的最后一次内阁会议,改写历史的机会又一次丧失。

为什么从始至终,都是崇祯皇帝想迁都想议和,大臣们反而积极主战死守呢?是因为大臣的思想觉悟比皇上高吗?

并不是这样的,所有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

首先,没人愿意承担这样的政治风险。

不论内乱还是外患,身为臣子,主战总是没错的,打赢了,扬眉吐气;打输了,青史留名。

弃城逃跑或者主张议和,历来为人所不齿,连皇帝本人都不愿意开口说这样的话,我们凭啥替他背这个锅?等着将来当替罪羊被清算吗?

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是有过教训的。北京并不是第一次被围,当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瓦剌大军围困北京,翰林学士徐珵提议迁都南京,被主战派于谦痛斥:“言南迁者,可斩也。”徐珵因此被世人耻笑为贪生怕死之辈,几乎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后来徐珵改名徐有贞,依靠“夺门之变”,拥戴英宗复辟,才翻过身来。(详见《于谦之死》

所以,遇到这种事,啥话也别说,喊打就对了。

其次,大臣们大多是北方士族,故土难离,自己的万贯家财和所有社会关系都在北京,不想轻易放弃,到了南方,人生地不熟,难免寄人篱下,所以,大臣们从内心就不愿意南渡。

第三,就算亡国了又怎样,亡的是你朱家的国,与我们有什么相干?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改朝换代是大势所趋,李自成来了,我们二话不说,打开城门,热烈欢迎,然后换身衣服,继续为新政权工作。

就好比公司经营不善被别人吞并,倒霉的是老板,员工怕什么?在哪儿还不是一样打工,换个新老板,说不定薪酬待遇比以前更好呢。

当所有大臣都抱着这样一种心态,明朝灭亡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4

三月十八日晚,崇祯皇帝强打精神,举行了最后一次家宴。

饭后,崇祯安排自己的三个儿子逃离皇宫,命皇后和贵妃自缢。

随后,又来到寿宁宫长平公主的住处,叹息道:“汝何故生我家!”忍痛挥剑砍杀自己16岁的女儿,幸好只砍断了长平公主的左臂。

民间传说,长平公主逃过一死,后出家为尼,练得一身绝世武功,江湖人称“阿九”、“独臂神尼”,收了个徒弟叫吕四娘,积极投身反清复明事业。(详见金庸小说《碧血剑》、梁羽生小说《江湖三女侠》)

扯远了,接着说正事儿。

崇祯处理完家事,已是三月十九日的凌晨。

天色将明,上早朝的时候到了,崇祯皇帝亲自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

太监王承恩劝崇祯:“别敲了陛下,不会有人来开会了,大臣们都去迎接闯贼了。”

崇祯气呼呼把鼓槌一扔:“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无一人相从。”

崇祯怎么也没想到,那些浓眉大眼,在朝堂上慷慨激昂,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拼命阻止自己南迁的大臣们,如今一个个全都做了可耻的叛徒。

世事难料,人心叵测,崇祯忍不住仰天长叹:“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

东方破晓,战火渐息。崇祯万念俱灰,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离开紫禁城,登上皇家禁苑煤山,在一株老槐树下自缢身亡,时年33岁。

史料记载,崇祯死时,“以发覆面,白夹蓝袍白细裤,一足跣,一足有绫袜”,衣上以血指书遗言:“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文武可杀,但勿劫掠帝陵,勿伤百姓一人。”

据亲历者明朝官员赵士锦在《甲申纪事》中描述,李自成入宫后,见到崇祯遗体,伏尸痛哭:“我来与汝共享江山,如何寻此短见?”

明太子朱慈烺没能逃出京城,被人抓到后献给李自成,李自成不但没有杀太子,还与他共进午餐,并依照太子的请求,以礼安葬了崇祯皇帝和皇后。

随后,明太子朱慈烺被新任大顺皇帝李自成封为宋王,后来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兵败退出北京,朱慈烺于乱军中下落不明。

据江湖传言,朱慈烺辗转流落至洛阳,隐居栾川老君山做了道士,得以善终。

5

崇祯皇帝的工作能力如何暂且不论,单论工作态度,特别是在勤政廉洁方面,绝对称得上帝王楷模。

据史料记载,崇祯16岁执政以来,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夕惕朝乾。”“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每天起得跟鸡一样早,大半夜还不睡觉,批阅奏章,处理政务,通宵达旦,夜以继日,为了工作都快累出病了。

崇祯没有任何业余爱好,一心扑在工作上。“宫中从无宴乐之事。”当政17年,宫中没有进行任何营建,吃穿俱不讲究,龙袍破了都不舍得扔,打着补丁接着穿。

更难得的是,崇祯不好女色。“近御宫人有夫人、婢子、常在、大答应、小答应等号,上皆正色临之,无一戏言。田贵妃婉慧得上意,亦少进御。”

连最喜欢的田贵妃都很少碰,每次都是那几句话:“今天感觉有点累,等下还要开个会,晚上还得批奏折,别等我了你先睡。”

老丈人田弘遇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便把从江南搜罗来的一代名妓陈圆圆进献给女婿,没想到,崇祯只抬头看了一眼,就说:“此女诚佳人,但朕以国家多故,未尝一日开怀,故无及此。国丈老矣,请留殊色以娱暮年,可也。”国家现在这个样子,我哪有心思搞这些,你自己留着用吧。

硬是将绝色美女拒之门外,才有了后来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详见谁也不许碰我家圆圆》)

哪有什么道德模范,我不过是把别人啪啪啪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后世因此高度评价崇祯皇帝:“先帝英明神武,人所共钦,而内无声色狗马之好,外无神仙土木之营,临难慷慨,合国君死社稷之义。千古未有之圣主,宜尊以千古未有之徽称。”

崇祯虽然是亡国之君,但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受历代推崇的亡国之君。

清代张岱说:“古来亡国之君,有以酒亡者,以色亡者,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以穷兵黩武亡者,嗟我先帝,焦虑心求治,旰食宵衣,恭俭辛勤,万几无旷,即古之中兴令主,无以过之”。

大概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亡国之君,有的因为酒色,有的因为暴虐,有的因为奢靡,有的因为穷兵黩武,唯独我们伟大的崇祯皇帝,这些毛病一概没有,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古往今来的中兴之主,没有人能超过他。

就连他的掘墓人李自成都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就是说,崇祯这个人其实不算太糟,即便他被孤立,还是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反倒是那些大臣,结党营私,能忠心为国家考虑的人太少了。

既然是一个勤政廉洁的好皇帝,为什么执政短短17年就亡国了呢?

崇祯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一直在抱怨那些大臣:“群臣误我”,“文臣个个可杀”,“朕非亡国之君,事事乃亡国之象。”如果不是你们这些人拼命阻拦我迁都,老子这会儿应该在南京皇宫里吃鸭血粉丝汤呢,都怪你们,明朝灭亡,都是你们害的。

但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如清乾隆皇帝所言:“由于神、熹二宗纪纲隳而法度弛,愍帝嗣统时,国事已不可为。”也就是说,早在他爷爷万历皇帝明神宗执政时,就已注定了明朝覆灭的命运。(详见《我是老板,不想上班》

崇祯志向远大,一心要做个中兴之主,继位后,勤于政事,首先铲除了阉党魏忠贤,为自己执政铺平了道理。

只可惜,生逢乱世,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崇祯空有满腔抱负,但个人能力确实有限,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且生性多疑,频繁更换甚至诛杀大臣,虽为国事殚精竭虑,日夜操劳,终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最后,又失去了南迁的最后机会,只得以身殉国。

明遗民屈大均有诗叹曰:

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

捐躯酬赤子,披发见高皇。

风雨迷神驭,山河尽国殇。

御袍留血诏,哀痛几时忘。

- End -

│编      辑:小   丽

│图      片:网   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