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之:忠君与大一统 2024-05-02 03:31:55 谈及中国,人们津津乐道中国的大一统,为这大一统,能总结出很多理由来自豪,流行的常见地理决定说,文字统一说,文化先进说,不论什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总要走向大一统。以证其正确,总会拿欧洲来比,看似结论都十分正确。而这看似十分正确的说法,却不能深究,一究就麻烦,比如地理决定说,地理封闭莫过于印度次大陆,但英殖民以前,次大陆则是万国林立,印度自古只是个地理名称。文字统一说?十九世纪以前一两千年来,朝鲜安南琉球也是汉字区,但为何没有大一统到中国?而大一统下,满蒙藏回疆这些占了现代国土疆域过半的地区,对民国以前的历代王朝都不算汉字区。而文化先进说,则是我们有人单方面自陶自醉,蒙元满清近代挨打是解释不了的。故中国大一统是另有因缘的。给出最直接的根源,大一统唯在于忠君的结果,地理封闭、文字统一只是起到促进和巩固的作用而非主因。封建王朝已相去遥远,我们已难以想象封建王朝的忠君是个怎样的存在,但文字是有记载的。大一统以始皇帝统一六国为界,其前是周王的天下,夏商暂不论,文武兴周,'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周礼·夏官·职方氏》)天下文明的核心区在河渭两岸,其外地区阔广人稀,丛林广布,鸟兽横行,核心区不足以分封,只得向外分封,齐燕晋鲁,吴吕陈隋,七十一个诸侯国分茅裂土,育民耕疆,拱卫天子。虽然封国自治权很大,但人们的普遍意识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土王臣思想不是周朝建立,更早到尧舜时已有之。周朝分封制要求诸侯国都要定期奉贡朝觐天子,还要出军听从周天子征伐,周天子是诸侯国和天下万民至尊的共主。周天子分封,有历史阶段的局限,那时还没有更好的交通去开拓和统御更远的地方,越远离王室的诸侯国,自治权越大,承担的赋役越少。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分封制是当时天子开疆扩土最好的方式,权大赋少也并不影响周天子在诸侯的至尊之位。周王室延续八百多年,即使春秋乱世诸侯征伐,霸主们征伐时打的旗号都是“尊王攘夷”。九服制度为其后两三千年的华夏地区开拓了疆土,繁衍了人口,向外扩展了文明。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以后的历朝,以郡县制为主,分封制为辅,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皇室宗亲始不再向外分封,但郡县制从秦创立以来,中央高度集权,地方各级官吏悉由皇帝任命,代表皇权治理一方,是直接来自朝廷的命官,地方重要事务决于朝廷,如死刑权历来都是朝廷权力。儒家独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又巩固了郡县制,朝廷命官必须得忠于皇帝。人之初教育即是这样,不论为文为武,为官为民,都必须无条件忠于朝廷,忠于皇帝,否则,就犯了忤逆之罪。“十恶不赦”的十大罪中,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四种所惩罚的都是不忠,自北齐划定“十恶”,历朝都将“谋反”定为首恶,惩罚是极端残酷的,处以剐刑,户灭三族,维护的就是要“忠君”。两千年封建社会,为人灌输的第一个意识就是“天地君亲师”,忠君总是排在孝亲之前的,忠孝不能两全时,教育人要先忠而后孝,先忠的受到褒奖,先孝的为所不齿。 忠君意识在皇权威严下会常常会走向愚忠。愚忠是不分是非对错的无条件忠,忠君是唯一的选择和正确,而不论是明君,还是昏君,暴君,庸君,苛君,只要是君,即使君让臣去死,也要感谢这是君王赐予的恩待,是要谢主隆恩的。争霸时代,虽有“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但择了“良主”,就要“择一而终”,“忠臣不事二主”,忠君思想得到的是强化,虽然可以“择”,但如果择来择去,是被世人蔑视唾骂的,“反复无常的小人”“三姓家奴”是“不忠”,为忠敢于赴死的,往往会得到新主的赏识重用。大一统的含义,一则指中央对地方的高度集权,二则是疆域的统一。这两个含义,在中国历史上是二合一的。开创大一统,如秦如汉、如隋如唐、如宋明清,高祖太宗们都想像始皇帝一样开创本朝霸业,做一代天下雄主,内行强权外图开疆,追随的文臣武将在忠君思想下都想树功名求富贵,做皇帝的急先锋,所以有麒麟阁十一功臣,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所以汉唐明清的疆域比较大,它开僵占有一地则会设州置县委派官吏,官吏们表忠于朝廷恪守一方,这是中国历史疆域能够做到巩固的根本一条,如唐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清的理藩院,没有这一条,中国不断外展的疆域是无法完成的,没有忠于朝廷的各级官吏,暂时占领也会再次失去。边疆的历次反叛都以平息后再改派忠于朝廷的官吏,进而得到巩固,而时降时叛的边疆地区,历来是危及中国疆域稳固的隐患,有的也为今天遗留了边界问题。忠君思想,一则遇有雄主霸业,便会万里开疆,一则遇有明主守成,便会巩固一统。归结一点,不论是雄主图谋霸业,还是明主守成,都由忠君促成,是人们的忠君点燃和成就了雄主的霸业,稳固了明主的守成。而历史的发展不是直线,遇有昏聩无能之君时,忠君思想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大一统会受到破坏,在疆域上会丧土失地,疆界内缩,如中唐失去河西,石敬瑭割让幽云,宋朝失去中原,清朝割地赔款。大一统是历代王朝的目标,一则大一统体现了君王的霸业,二则大一统隐含着王朝的正统,大一统成了中国文化里至高的价值观,谁搞分裂就是历史罪人,谁成就大一统,谁就是历史英雄,这是两千年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民族共识。每次分裂时期,各霸一方的势力无谁不做着一统天下的梦想。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是秦统一之后的第一次大分裂时期,刘备要重兴汉室,曹操要一统华夷,孔明要克复中原;西晋短暂统一之后第二次分裂,东晋桓温和祖逖多次北伐,折梦于再统中原,又到南北朝,宋有元嘉北伐;第三次分裂是残唐五代时期,延续到宋辽金对峙,即使军事孱弱的南宋,也有三次大规模的北伐。汉文化的大一统思想,也影响了其他民族,前秦征伐东晋也想一统天下,而蒙元满清已无需多言。大一统隐含的王朝正统,又是忠君思想里帝王最想得到的,要想使天下人心拜服忠于自己,就必须先得到正统之位,有了正统之位,推行忠君思想就没有了阻力,本家王朝就能千秋万代下去,最典型的便是清朝,虽是异族政权,但清朝深谙中国的忠君统治,其忠君思想搞得非常成功,纵然在外有列强入侵内有不断反清的清末,推翻这个腐朽的晚清政权,过程也是十分漫长和艰难的。建立在忠君思想上而出现的大一统,尽管儒家在近代遭到批判,但为大一统贡献最大的必是儒家,如果没有儒家教育人尽忠尽孝,只靠中国地理、汉文字这些客观存在,在中国这块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经济文化各异的地区,还很难说能形成一统,尤其那些始终忠于朝廷、为朝廷固守边疆的官吏们为大一统贡献甚大。文化、汉字、地理等因素不过在各自因素上对大一统起到了促进作用。其反证则是朝鲜和安南,同是中华文化圈和汉字圈,但朝鲜和安南历来的忠君是忠于本国国王而非中国皇帝,两国国王对中国皇帝的忠不象中国官民对皇帝的忠,差别是很大的,它属于九服里的藩服了,所以朝鲜安南古代是中国的藩邦属国,并不在中国大一统的属性内。忠君思想伴随着封建王朝半死而去了。封建王朝遗留下来的大一统疆域,已为近代从西方传入的民族和国家概念所界定,固定在地图上,明确在界碑上。中国大一统的疆域不再随着王朝的更迭而变动,不再随着君主的意志和臣民尽忠的程度而变化。现代国家的疆界制度也不再需要忠君思想。可以说中国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幸运儿,在开疆扩土时有忠君思想,在国家疆界的近现代,又主动舍掉了忠君思想,这是历史给的多么的幸运。众国林立的欧洲,没有如中国的忠君思想,也没有出现过像秦始皇那样一个榜样,纵然欧洲有统一的宗教基督教,但宗教只是它们思想信仰上的统一,并没有转换成政治实用上的行动,中世纪宗教改革之后,政教就彻底分离了。如果假设教皇或者拿破仑也有中国式的忠君思想的协助,一个宗教大一统的欧洲或者强权统治下的大一统的欧洲,是很可能出现的,但历史假设不了。忠君思想在大一统历史上有大贡献,但进入现代社会,忠君思想完全与现代民权思想相抵触,说到底忠君思想是一切为君王着想,压制的是民权。现代国家已不需要忠君思想来维持,民权思想已是主流,而且还要进步和扩大,人人起来负责所巩固的大一统是比封建大一统更为坚固和进步,从人人负责到人人解放的共产主义阶段,所实现的将是全球人类的大一统,这一点将为未来的人类历史所验证。2019年12月2日 赞 (0) 相关推荐 周朝分封制八百年,能不能说明分封制强于郡县制? 周朝存在八百年(因周朝建立时没有确切纪年,只能估计周朝存在八百年),有人说得益于周朝的分封制.后世的大一统王朝从来没有超过三百年,有人说是因为郡县制削弱了皇权(王权),那么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1. ... 刘邦和项羽都分封诸侯,是在开历史倒车? 所有的皇帝都想直接郡国制,最好能直接精准控制到每个人,自己当中央处理器,每个人都完全按照自己的指令行动,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只有做不做得到的问题,没有想不想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么做,一定不是他不想,而是因 ... 李大龙||农耕王朝对“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 李大龙,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博士生导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主编/编辑部主任.专业领域是中国边疆学.历史学和民族学,先后出版专著<汉唐藩属体制研究> ... 团结的我们,要感谢千古一帝秦始皇!两千多年前确定了大一统思想 近段时间,国际纷争,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冲突,欧洲各国各怀鬼胎,为防疫所烦恼,美国内部各州为竞选游行冲突不断等等.看到这些,只感觉唯有中国这边独好.我们感叹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中国已经变得非常强大 ... 第十三战:接竿大泽乡(1)嬴政面临的巨大难题 公元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这一年对于整个秦王朝来说很特殊. 如果说,在这一年,秦始皇嬴政驾崩了,历史对他的评价将是"千古一帝",不,应该是"万古一帝". 他 ... 南宋初年,主战派李纲被罢免相位,写下一首词表达忠君爱国之情 每每聊起南宋,总不免想到一个词"苟安".南宋从建国开始,历任皇帝其实重用的人大多数都是主和派,而这也决定了南宋的命运.南宋高宗赵构是北宋徽宗的儿子,衣冠南渡之后迫于军民对金军的仇恨 ... 李说我听:“忠君”是怎样成为统治工具的 我们为你准备了语音版本 "忠"在儒家思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最初并不是指"忠君",而只是君子修身的准则.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 南宋初年,主战派李纲被罢免相位,写下一首词《苏武令·塞上风高》表达忠君爱国之情 每每聊起南宋,总不免想到一个词"苟安".南宋从建国开始,历任皇帝其实重用的人大多数都是主和派,而这也决定了南宋的命运.南宋高宗赵构是北宋徽宗的儿子,衣冠南渡之后迫于军民对金军的仇恨 ... 曾国藩救国,左宗棠守疆,李鸿章忠君,那张之洞干过什么呢? 晚清时期的中国,动荡不安,在这大厦将倾之际,自然会出现扛一时之鼎的有识之士,在这其中就有晚清四大名臣,即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力挽狂澜救国,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左宗棠守疆镇压 ... 中国古代30位大忠臣,或敢谏直言忠君卫国,或心系社稷忧国忧民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英雄辈出,人才济济,有功盖千秋的贤帝,也有出将入相的能臣:有残暴昏庸的暴君,也有遗臭万年的奸人 .他们大多都记载史册,任凭后人评论他们的是非功过. 历史上有这么一类人,忠君卫国,敢 ... 误国愤青光时亨,自己伪装出一副忠君爱国相,不想转身就投降了 历朝历代,想要将一个人"咔嚓",总要定个罪名,而定罪名首先是要依律而行,诸如什么谋反啦,谣言惑众啦不一而足,但有个人被诛之时所定的罪名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于法不通,于律未见,这 ... 颜真卿:字如其人的大书法家,忠君爱国的将帅之才 颜真卿:字如其人的大书法家,忠君爱国的将帅之才 原创|发布:2019-09-08 10:51:46 更新:2019-09-08 10:51:46 TA说 颜真卿的死在当时造成轰动,三军为之痛苦, ... 荀子的礼与孝道、忠君 2017中国兰陵 荀子礼治思想论坛 专家教授讲坛系列十一 荀子的礼与孝道.忠君 兰陵县委宣传部 刘明才 1.荀子把礼和孝道.忠君紧紧地联系了起来,把"伦理化的孝"逐渐推向为&qu ... 《清江诗苑》群吟荟萃(256)忠君有谏忧三楚,报国无门问九天。 ★★本栏目作品选自"清江诗社"和"长阳国学"两个微信群,旨在为纸刊<长阳诗苑>2019年第1期储备稿源.本刊新声旧韵双轨并行,发表作品不另注明.诗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