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用好五面镜子

一是放大镜:把孩子的优点放大来看。

孩子有好的表现,应立刻称赞,以此增强孩子的荣誉感和自信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做父母的要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用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加以张扬。每个孩子都潜藏着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平谈无奇的生命中,父母如能去发掘它,并让它张扬,日后就能使孩子有益学业,成就事业。法国文豪大仲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仲马在未成名前,到巴黎拜访父亲的一位朋友,并请他帮忙找份工作。然而,他父亲的朋友说了一串的工作,让大仲马选择,可他没有一样能行。就在大仲马将要离去时,父亲的朋友请他留个地址。当他把写好地址的纸条递给父亲的朋友时,他父亲的朋友叫着说:“你终究有一样长处,你的名字写得很好呀!名字能写好,字就能写好;字能写好,文章不就也能写好吗?”大仲马父亲的朋友就是用放大镜的眼光去看大仲马这看似不是闪光点的闪光点,才成就了一代文豪大仲马。

 二是望远镜:把孩子的前途放远来看,放下焦虑和功利心态。


      看待孩子父母要高瞻远瞩,相信孩子天生是一个学习者,是一个有用的人才,准确把握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的动态。众所周知,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除了一些基本的生理机能之外,很多能力都是他日后学习所得。他需要与人交流,所以咿呀学语;他需要独立行走,所以蹒跚学步。满足生命不断发展的需要是孩子学习的不竭动力。父母应明了,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进步,都透射出他作为天生的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天生我才必有用。从孩子的未来看,也许他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也许他只能成为一朵小花或一棵小树,但无名的小花同样有芬芳,无名的小树同样有阴凉。作为父母就要了解孩子,不仅要了解他的过去、现在,还要展望他的未来。父母如能用望远镜看孩子,就会相信自己的孩子能把知识学好;就会主动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能够自主地学习,快乐健康地成长。在“望远镜”的目光中孩子就会感到一种信任。有了信任,孩子才能像朋友一样对你倾诉;有了信任,孩子才会在第一时间毫无畏惧地向你求助;有了信任,孩子才会把你的信任与期待记在心上,并且化为动力。

    三是平面镜:平等地对待孩子,让他自由飞翔。

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有些父母往往存有偏见:对于优秀孩子钟爱有加,一俊遮百丑,只见优点,不见缺点,甚至优秀孩子即使犯有小错误,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对于“坏”孩子,总觉得不顺眼,甚至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只见缺点,不见优点,把“芝麻小”的错误看成“西瓜大”,一旦抓住把柄就兴师问罪。在父母“有色眼镜”的影响下,在“标签效应”的作用下,“坏”孩子破罐破摔,真成了父母想他有多差,他就可以有多差。

 另一方面,平等地对待孩子就是要把孩子当作朋友,尊重是其最好的体现。

但纵观我们的四周,发现不少做父母的常常忽略甚至压制孩子的想法,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要求孩子。如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这样的话语耳熟能详:“你这样不行!”“我说的话没错,你得听我的!”“不听大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尊重孩子最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填报中、高考志愿。

在每年高校录取的新生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入学后对所学的专业毫无兴趣,要求调系换专业,换不成便不思进取,甚至中途退学者并不鲜见。造成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包办了孩子的高考志愿。在孩子填报志愿的时候,许多家长自以为阅历丰富、经验老到,为孩子大包大揽,甚至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加上一些孩子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过于依赖家长,致使入学后厌学情况的发生。

  其实,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和思维特点,分析其适宜学习哪些专业,让孩子弄清兴趣爱好与实际能力是否一致。家长如能平等对待孩子,就会多提建议,少下结论,多搜集资料,尽可能帮孩子选出适宜的专业,以避免入学后发生厌学、退学等不希望发生的情况。

 四是多棱镜:用多棱镜折射存在的问题,确保孩子持续发展。

多棱镜的特点是能够把阳光还原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家庭教育中也要多用“多棱镜”看问题,从不同方面查找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举一反三,而不能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表面不究本质。只有把原因找准、找全、找透,才能把问题解决好而不留后患,使孩子真正做到“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当然,对孩子的无心之错要多宽容,淡化他的疏忽,安慰之余再陪他一起检讨改进的方式,吃一堑长一智,在错误失败中学会反思,寻找成长成功之道,确保孩子持续发展,最终培养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五是显微镜:查找家长自身的不足,改进家庭教育。 

显微镜虽小,但它能发现萌芽状态的问题。比如,我们做父母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时间长了,有时会懈怠,有时会抱怨,有时会急躁,有时会犯错,这就需要我们不时地用显微镜去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对症下药。

我们做父母的也是生活中的凡人,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毛病,通过“显微镜”发现自身的不足,激活思想,更新观念,不断革新,使自己的道德、情操、品行、学业、胆识不断完善,从而用自己优秀的人格力量去熏陶孩子。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要照亮孩子,父母本身要有光明;要点燃孩子,父母自己要有火种。而父母的人格是比语言更重要,更强有力的教育因素。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比如不少父母教育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自己却随地吐痰,扔纸张、扔烟蒂;教育孩子要把字写端正,可自己的评语或板书却潦草难认。在家庭教育中如能用显微镜检挑自身这些细微的小节,不断完善自己,可给孩子正面的影响、熏陶和暗示,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成功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用望远镜看孩子”体现了父母发展性的眼光,“用放大镜看孩子的闪光点”体现了父母宽广又充满爱的胸怀,“用平面镜看孩子”体现了父母公正、无私、实事求是和尊重人、善待人的品格,用“多棱镜”折射存在的问题则体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和防微杜渐、正本清源的睿智,“用显微镜检挑自身的毛病”则体现了父母严于律己、从严治教和为人师表的作风。父母们用好这五面镜子,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将大有裨益。

内容来源:《家庭教育》杂志   作者  张剑和

(0)

相关推荐